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n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天三夜
    我是奉先第295章三天三夜徐庶连连称奇,这诸葛亮真是神人啊,凡事未卜先知,那岂不是也知道了自己的来意

    他还在想着如何措辞,诸葛亮已经说道:“元直兄刚刚回归凉公麾下,青州也刚刚易帜,最是繁忙时刻,却不远千里南下荆州。又与两位兄长一起来到水镜先生庄上。”

    “必定已经是劝动两位兄长出仕长安朝廷了,恐怕还想来说服于我,又怕我不肯答应,所以先来找老师的吧”

    众人闻听,心服口服,这诸葛亮好像事事亲历了一般,分析的明明白白。

    徐庶说道:“孔明真是神机妙算,事实都被你料中。不错,我来水镜先生庄上,为的就是想要请先生出马,帮我一起来说服孔明,请你出山助我主公一臂之力的。”

    “我中央军已经收复了半壁江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正好可以尽展你的平生所学!”

    “我早就听说你擅长兵法、天文、地理、奇门之术,如今朝廷最是用人之际,尤其紧缺孔明这样的人才,以你的才能,将来成就必定在我们之上!”

    “我代表我家主公,诚心诚意地邀请你为我们中央军出谋划策,我这副总参谋长的职位拱手相让。”

    司马徽趁机,也在一旁说道:“孔明,你的本事,我们都清楚地很,你是如同管仲、乐毅一般的人物,正好可以辅佐凉公这般明主,而且有朝廷的大义名分,名正言顺。”

    “去了长安,正好可以施展你的抱负,而且这天下恐怕不会有比凉公更适合你的主君了。”

    “我是年事已高,又不愿跋山涉水,否则我也会去为凉公效力,共建大业!”

    石韬和孟建也在一旁好言相劝。

    诸葛亮等他们都说完,这才微笑着说道:“亮今年才二十岁,年纪尚小,才疏学浅。这定国安邦、辅佐君王的本事还没有学全,还得继续磨炼,实在不适合出山。”

    “还是要在山中苦读几年,精益求精的好。谢谢先生和各位兄长的一番美意了!”

    “待过得几年,咱们再来谈论我出山入世的事情吧。如今机会难得,我们还是多多切磋交流学术上的问题,我可是有不少问题来向先生求教的,出山之事,再也休提!”

    徐庶见诸葛亮态度坚决,不好鲁莽,只好与石韬、孟建一起和诸葛亮,还有司马徽探究学问,针砭时事起来。

    好在众人都是饱学之士,尤其是徐庶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广泛,却是能解答不少诸葛亮心中疑问。

    徐庶又久在军中,战阵之道,运筹帷幄,甚至治理内政都很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的经验,诸葛亮对这些更感兴趣,求学若渴。

    而且诸葛亮也真的是学贯古今,各种学问,各科知识都有所涉猎,而且好多方面都是精通,知识渊博,每一件事都能与众人侃侃而谈。

    特别是他的观念和思路不拘泥于书本和传统,而是求新求变,倒是和吕布的中央军一系的理念相近。

    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有不少独到见解,对一些经典战例也有独特的解读视角,徐庶也是受益良多,越发佩服诸葛亮的学问才能。

    诸葛亮特别喜欢徐庶讲述的许多中央军的新思想,新战术,当听到火器出场之时,更是眼睛一亮。

    他还感慨,虽然他也知道火药,却没想到用到战争之时,威力竟然如此巨大。

    特别是听到使用火器的那些新颖战术,诸葛亮也补充了不少他的理解,竟然如同了解使用火器多年一般。

    徐庶和诸葛亮一样,所学极为驳杂,涉猎很广,两个人有许多共同语言,远胜过石韬、孟建他们。

    他俩甚至同塌而眠,促膝长谈,不知时间流逝。

    诸葛亮便住在水镜庄上,与众人畅聊了三天三夜,都感觉收获极大。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亲赴隆中
    我是奉先第296章亲赴隆中可是吕布怎么能让诸葛亮就这么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呢

    特别是刘备那个祸害,已经一顾茅庐了,再去两次,诸葛亮可就让刘备拐上贼船了,会被刘备坑一辈子的。

    吕布再一次拿出了老大一言无二的威势,充分发挥了独裁者的专治优势!

    他只同意了贾诩提出的,将早已准备好的替身派上用场,代替他来上朝,然后由贾诩、沮授、华歆他们来尽量掩盖。

    这个替身长的十分相像,又精心培养了多年,学习吕布的走路、说话,模仿的惟妙惟肖,甚至能拿着假的马槊耍几下子。

    为了防止有心人的注意,典韦和他的警备一师原地不动,都留在了长安,和往常保护吕布一样保护那个替身。

    吕布则由王泉带着特战师的一个连贴身保护,而且这个连南下之行,还将带上一样秘密武器。

    不过这样秘密武器,他们没法随身携带,体积较大,无法通过关卡。

    将由情报部负责,偷运出境,等他们进入荆州境内,再交给他们使用。

    这种秘密武器还没有彻底的研制完成,还处于试验阶段。

    他们这一次使用的是第二代试验品,特战师有一个团被挑出来,秘密试用这种武器,已经训练了半年之久了。

    所有用过的人都一致公认,这个东西比连弩好用多了,等到最终改造完成,达到吕布心中的理想样子,恐怕会彻底改变世人对武器的认知。

    这个连就是从这个团中挑选出来的,吕布一行人也就乔装成商旅,跟随一支胡大、胡二控制的大商队,假装从草原上满载而回,到南方进行交易,商队有大批的牛马、马匹、皮毛等货物。

    虽然敌对,可是对于这种半公半私的商队,无论是哪那一方势力都是持欢迎态度的。

    因为商队规模很大,本身就有很多护卫,所以吕布等人混在其中,通过关卡毫不费力。

    李肃也随同吕布去了,调动了情报部的大量人手以防变故。

    这一次的商队是从武关进入荆州的的,张辽已经将第三师全体悄悄地调到了武关附近,以防不测。

    特战师、荣一师随后将会化整为零的从长安出发,到武关附近秘密集结,随时出击接应吕布。

    汉中方悦的第五师也同样集中到了上庸,做好了战斗准备。

    吕布却丝毫没有深入敌后,多么危险的觉悟,一路上真把自己当做了商人,游山玩水,买卖交易,不亦乐乎。

    吕布当然知道警卫连的马车里面,外面包着毛皮的那些木箱里面藏着什么。

    他觉得自己把这武器发明出来,是不是有些超前太多,不过想想迫击炮和手榴弹,也就不再介怀了。

    毕竟用的原材料都是这个时代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无中生有。

    而是用现有的科技和原材料造出来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理念和设计原理超前了而已。

    现在想想,自己一上来就把马钧抢到了自己手中,是多么幸运的事!

    许多东西他也许知道这个东西什么原理,可是涉及到具体的结构和设计,就完全不懂了。

    毕竟自己当年学的是军事历史而不是兵器制造,自己是文科生,而不是理科生。

    稍微专业一点,高级一点的就完全不懂了,多亏了马钧和其他懂算学,懂机械的学者们。

    是他们把他的构想转化成实际成果,虽然原始,虽然粗糙,思路却是正确的,有他在,会少走许多千人摸索、碰壁的弯路,甚至是死胡同。

    绕开一路上的几座大的城池,吕布和王泉还有李肃与大商队暂时分开,直奔襄阳郊外的隆中而来。

    徐庶正在此等候他们,石韬和孟建也在。

     



第297章 谆谆善诱
    c_t;听说诸葛亮不在家,吕布颇有些失望,自己满心欢喜而来,却是扑了个空。

    难道自己也需要三顾茅庐吗自己可不像刘备那么方便,不可能在这里逗留太久的。

    徐庶听闻诸葛亮不在,也十分遗憾,他询问吕布,是否先下山,明日再来

    反正吕布一行旅途劳顿,正好先歇上一歇。

    这附近倒是有一处温泉汤池,算是一个解除疲劳的好去处。

    吕布想了想,还是坚持等上一会儿,实在是不想错过如此良机。

    不过直到太阳转西,却还是等不到,万般无奈,吕布命马铁、王泉将自己带来的礼物留下,一行人起身告辞。

    诸葛均将众人一直送到桥边,吕布满是遗憾的缓步下山。

    “见这诸葛孔明一面,还挺难的,哈哈,真是好事多磨!”

    众人眼看就要走下山坡,迎面却来了一头小毛驴。

    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牵着小毛驴,驴上坐了一个乡下女子,也戴着一个斗笠,两个人都看不清面目。

    山道狭窄,众人只好站到两侧的草丛之中,将山道让与他们。

    两个人堪堪就将与众人擦肩而过,徐庶却是觉得这个男子身形熟悉,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影子,这双眼睛毒的很。

    眼看着斗笠男子就从自己身前走过,徐庶说道:“孔明贤弟,你可算回来了,哥哥们等你等的好苦啊!”

    斗笠男子听到徐庶的声音,身子微微一抖,然后抬起头来,又伸手摘掉了斗笠,果然是诸葛亮。

    石韬和孟建略有不快的说道:“孔明,为何见了我等,却不肯相认啊”

    诸葛亮微笑抱拳说道:“我在山下看见那许多假扮商人的兵士,就知道是你们又来了,可是我又不想和你们下山,只好行此拙劣之策,还望兄长们海涵!”

    徐庶也微笑回应,“呵呵,这不怪你,不过今日上门来拜访你的,主角可不是我们,而是这位!”

    说罢,徐庶侧身,将身后的吕布让了出来。

    诸葛亮听得徐庶如此说,目光就是一凝,向他身后看去。

    只见徐庶身后站着一人,身材伟岸,比自己还高出了一头,相貌英俊,淡淡的胡须只是给他增添了一些沧桑感。

    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霸气,身上自然而然的散发着一种久居高位者的气息。

    诸葛亮对相面之术也是略懂,心中对此人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

    诸葛亮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正了正衣冠,躬身施礼,“诸葛亮见过凉公,吕布大人大驾光临,让草民不胜惶恐!”

    驴上的女子,听说是吕布,也连忙跳下来,以妇人之礼拜见吕布。

    吕布赶忙上前阻止,扶住诸葛亮,朗声笑道:“诸葛孔明,久闻大名啊,荆州隐士,你当数第一!”

    “我这次就是慕名而来,不过这里不是讲话之所,是否可以进屋一叙啊”

    诸葛亮连忙相请众人回家,自己在头前带路,赶着那头小毛驴。

    众人一起回到草庐,重新落座,诸葛均上茶。

    诸葛亮拱手对吕布说道:“亮,实在没想到,会是吕布大人亲身驾临,怠慢之处还请勿怪。”

    吕布摆摆手,“不知者不怪,再说了我是上门来求贤的,本来就应该是我有求于你。孔明,我这样称呼你,没问题吧”

    诸葛亮笑笑,点头,“大人如何称呼都可以!”

    “孔明,之前,元直带我邀请你出山,为朝廷效力,听说你是坚决不肯。”

    “我这个人比较直来直往,不喜



第298章 隆中对
    c_t;说到这,吕布深情款款的看着诸葛亮,“所以我需要孔明来帮助我实现这些,我的最终理想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大汉拓展一个大大的疆土,为后世子孙谋取更多的福利。”

    “使我汉人汉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不知孔明知否,在我中土九州之外有更加广阔无边的陆地和海洋。”

    “只有在别的民族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我们尽力做到极致,占据足够高的制高点,才会不留遗憾!”

    诸葛亮虽然淡泊名利,却还是志向高远。

    吕布的一番话正中他的下怀,以民族大义、国家利益来绑架他,最是有效。

    再怎么说,诸葛亮也只有二十岁,还没有修炼到古井不波的地步,胸中热血被吕布的一番话迅速点燃,立刻就如火如荼,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然是志向高远,不过这不也是一种野心吗

    他只是不想随便出仕于刘备、刘表这样成不了大器的诸侯、枭雄,吕布其实已经是他的最好选择了。

    他没有接受徐庶的邀请,也是存了待价而沽,价高者得的心思。

    诸葛亮觉得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就不会被珍惜,只有让他们曲折一些,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与独特。

    他并没有想到,吕布真的会不顾危险,远赴千里之约,亲自上门来拜访他,仅此一番诚意,就足以让他心动了。

    特别是吕布的一席话,他听得出来,都是发自肺腑的恳切直言。

    更是撩动了他的心弦,差点他就要当场答应了,不过他还想最后确认一下。

    “亮惶恐,没想到凉公对我如此高看,而且亲身犯险,足显诚意。”

    “那么我斗胆想问一下,凉公接下来的打算如何”

    吕布一听,有戏,这是诸葛亮要和自己探讨一下天下大势了,这是在考察自己,哈哈,会不会成为新一版的隆中对

    “孔明问得好,这里没有外人,我就和你们说一说。我观天下大势,其实大局已定。”

    “我拥立天子,一统黄河之北,中央军又有火器之威,席卷天下早晚的事!”

    “我坚信一点,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在我为大汉开疆拓土之前,一定会先天下一统,南北融合之后,才会再对海外用兵!不过如何一统天下,我想听听孔明的高见!”
1...7071727374...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