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李方成说着说着,就亢奋起来,“爸,再过几年,大家一定能在中关村里,见到我们家的大楼。”
儿子想做点事,李益强很欣慰,而且这个项目确实不错,做得好,比自己折腾这十几年还有钱途,在中关村建栋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就租这,我支持你!”
父子二人站在窗前,憧憬着今几年之内,就能成为国内高科技行业的新领军人物,都有些激动不已。
在商场打滚了几十年,早就处变不惊的李益强,这会也很兴奋。
贸易这一行,以前看着很高大上,但是这两年做跨国贸易的越来越多,虽然其中也不乏出国转了一圈,回来后就说自己做国际贸易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
而且,随着国内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和其它国家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
比如今年,欧盟和美国都在对国内的彩电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那些国内的知名大厂都没办法。
在这样的国与国,甚至是国家与一个地区性国家组织的贸易摩擦里,他这样的小公司,搞不好就在下一轮贸易摩擦中赔个底掉,国内苦心经营的这些关系,在这种事上,肯定帮不上一点忙。
这就是他苦恼的地方,虽然已经有点身家,虽然已经想多条路子,但找个更好的行业也不容易,刚好,崔云凌画的这个饼,看上去真挺美味,而且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儿子也恰好喜欢。
“你跟崔云凌商量过了吗”
“爸,这些事还用得着跟他商量他方案都已经拿了出来,我觉得,用不用他都无所谓,”李方成满不在乎的说。
“糊涂!”李益强斥责了他一句,“拿着那个死的方案就可以做好你没做过,就不知道做事的难处,而他对这些事是熟门熟路的,能帮我们省多少事
你要记住,早一天上市,我们就是早一天赚到钱,不要因小失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有事多跟他商量,”
“可是,我们就这样给他10”李方成这会已经把这个还在头脑里的公司,当成了在纳斯达克上司的公司,10的股份啊,那得多少钱至少几个亿的人民币!
“现在我们用得上他,所以你现在要谦虚一些,用心一点,好好跟他学,等你都掌握了,哼!”李益强哼了一声,“区区20万,一个月的租金都不够,就要占10我们的钱,是那么好拿的”
“可是,我们不是要跟他签协议吗”
“协议哼,你以为我的钱,是靠遵守协议赚来的”李益强给儿子上课,“在这,他一个拿着美国护照的中国人,到时有的是办法让他怎么吃进去的,再怎么给我们吐出来,”
“是华裔,爸,”
第十二章 下不来台
在雪后寒冷的天气里,一大群衣冠楚楚的人,簇拥着冯一平,经过站满了穿着蓝色西装的工作人员的过道,朝小会议室那边走去。
没有几个人此时还关注刘继忠的反应。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刘继忠对冯一平这番话的评价,倒也算中肯。
如果与可能,哪家企业的负责人,不想像冯一平那样,尽量零负债,全靠自有的资金发展
谁愿意四处想办法融资
因此要承担高额的财务费用不说,还有可能失去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企业的控制权。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你努力奔跑,都有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原地的时代,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像冯一平那样,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抓住每一个难得的机会。
大家更多的缺憾,不是担心融来的资金太多,所以风险太大,而是嫌融来的资金还是太少,不然,就能上更大的项目,迎来更好的发展。
只是,如果结合冯一平之前在台上的发言,刘继忠的这番评论,便自然有失偏颇。
冯一平再一次强调资金的问题,很明显是在提醒大家,届时可能会出现银行在收紧银根的同时,还会要求你提前还贷的情况。
如果负债率过高,手里的现金太少,那就很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而在外销需求可能会减弱,金融市场又趋紧的态势下,一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无疑会非常致命。
只是,无论是身家还是社会地位,最近双双飙升,同时还沉浸在自己的航空梦中的刘继忠,断然不会想到,冯一平说的这些情况,未来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甚至觉得,冯一平这些话,说得有些必有用心,你自己在大踏步的前进,却让大家要尽量放慢脚步,你是不是存在什么小心思
你是不是担心有些人会跟上你的脚步
问过工作人员,刘继忠来到了二号会议室。
因为一路没耽搁,他又是第一个到。
他在门口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空荡荡的,便站在走廊上。
因为室内的暖气和室外冷气的共同作用,落地玻璃上,此时满是水汽,看起来朦胧不明,里外是冷暖两重天。
很像他此时的心情。
整体来说,他认为,今天的这个会议,效果还是不错的,自己有了登台发言的机会,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承认。
这是让他觉得很振奋的一面。
不那么让人开心的是,因为冯一平的缘故,包括他在内的其它所有嘉宾,无可奈何的有些黯然失色。
虽然张狂,虽然坚信自己未来的发展,不会比任何人差,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从现阶段来说,包括他在内,今天出席这个会议的所有嘉宾,目前都无法比肩冯一平的成就。
一群人从走廊那边说说笑笑的走过来,刘继忠一看,打头的,毫不例外,又是冯一平。
这次,我总该不会和你在一起吧。
但遗憾的是,可能又到了他运气不好的时候,冯一平看了下会议室,“各位,我到了,”
“我也是这,”老陈看了看自己的安排。
“真遗憾,不能和冯总在一个小组交流,”那些不在二号会议室的人说。
刘继忠撇了撇嘴,你这是真话吗不和他在一个小组,有什么好遗憾的。
是他说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还是你当配角上瘾了
他不耐烦在这里听冯一平高谈阔论,正准备进会议室,发现高官带着新调来的那位赵高官——这是待明年的省人大会议上批准的常务高官人选,走了过来。
他又停了下来。
“各位好,”高官站在那一大群人面前,“一平,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你好像就融资,对资本运作,一向就很排斥”
这是刘继忠也感兴趣的问题。
他也一直想不通,冯一平怎么就很少融资,甚至连贷款都少。
有时候他也想过,如果他有冯一平现在的基础,随便以嘉盛还是他在纳斯达克的那四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他在美国的那个nextdoor为平台,都能轻轻松松的融来让很多人惊叹的资金来。
他确信,有了那些融资,让冯一平现有的业务,一年一变样,绝对没什么难度。
奇怪的是,冯一平为什不这么做
他有时候,会在心里说冯一平这是傻,但这个结论,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如果冯一平都傻,那相信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不傻——至少他刘继忠是如此。
他本来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冯一平会找理由哈哈过去,比如“我们的自有资金充足”啦,“嘉盛到了现在的规模,客观上也要以稳健为主”啦……,理由不要太好想。
但没想到,冯一平认真的想了一下,然后说,“我并不是排斥资本运作,因为说起来,我学习了很多关于金融方面的课程,我完全清楚金融运作,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哪些便利,”
“之所以在这方面没什么动作,主要源自于我对自己的不自信,“
“呵呵,不自信”高官听了笑了起来。
陈总马上说,“冯总,你这可是太谦虚了,要是你都不自信,我们在场就没几个人敢说自信,”
“是真的,”冯一平说,“因为算是学习了不少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对金融运作的魅力,我还是比较清楚,”
“因为很多金融项目,真的来钱很快,恰恰也正因为如此,我非常担心自己会经不住诱惑,”
“这一点,其实大家也都有体会,不说国外的例子,就说国内,德隆系的崩塌,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忆尤深,从根子上来说,他们就是没能控制住自己,在尝到资本运作的甜头后,就停不下脚步,”
“随着就踩破了一条又一条红线,最后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我没信心在那些诱惑面前,做到毫不心动,所以,我只好不给自己尝甜头的机会,”
“当然,各位前辈经历的事多,应该不一样,我毕竟还年轻,很多时候,难免会定力不够,”
“原来如此,”高官拍了拍冯一平的肩膀,“难怪嘉盛这么些年来,发展得一直这么稳健,原来你在相关问题上,这么谨小慎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冯一平说。
&nbs
第十六章 焦躁的苹果
硅谷,库比蒂诺无限循环街1号的苹果总部。
看着暴怒的乔布斯,看着安静的同事,约书亚简直想扇自己两个耳光,叫你这么傻这么天真。
他清楚的记得,被选为排练小组成员的那一刻,自己还非常高兴和荣幸来着。
但你看看现在,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排练小组其它成员中的大多数,此时的感觉,和约书亚是一样一样的,在经历了之前简直那么难熬的几年时间以后,自己怎么还这么天真
这是得有多傻!
还好,乔布斯的咆哮终于停了下来。
哪怕是暂时停止,那对他们这些在场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但是,当大家看着乔布斯的手,又伸向台上的那几部样机中的第四部时,大家的心又都悬了起来,不止一个人开始祈祷,全能的上帝,仁慈的圣母玛利亚啊,让这一部手机,能顺利的演示完史蒂夫想要演示的功能吧!
那上面的几部相同型号,不同于此时市面上所有手机的手机,就是约书亚和超过2000位优秀的同事,奋斗了近三年的成果。
实际上,如果算上乔布斯当初有了做手机的想法,这个时间,更是长达5年。
在it界,5年,其实和5个世纪,并没有什么区别。
对他们这些有幸参与这个项目的苹果员工来说,那几年,确实也和几个世纪没有什么区别。
就在这两天,约书亚不止一次的听到好多同事谈起一个话题:辞职。
在下月初,也就是07年年初,准确的说,在07年1月9号,在他们研发的这款划时代的产品,正式发布之后,原本很多和约书亚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将会选择离开苹果。
原因,只有一个,过去这近三年的时间,压力大到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约书亚相信,他们最近这近三年的工作,就是对以吃苦耐劳著称的中国工人来说,也一定非常难受。
最近这三年,他们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早就不是新闻。
但让他们最难受的是,哪怕是在你一周工作了超过80个小时,累得像条死狗一样,到酒吧去喝一杯提提神,或者放松的时候,你都不能跟任何人谈论你正在做的工作。
无论那个人是你的朋友,你的伴侣,或者是你正准备撩的妹子。
如若不然,你会被立即解雇。
所有人在加入项目之前,都会和公司签订一份保密协议,然后才会被告知你将参加的是什么项目。
这时,你还要再签订另一份文件,证实你已签订了保密协议,并不能告知其他人。
在冯一平曾经找过,但是没有找到的那栋大楼前,他们贴上了一个标签,“搏击俱乐部”。
这是99年的一部著名电影,那部电影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台词是,“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决不能谈论搏击俱乐部,”
就是他们这些已经签署了两份保密协议的员工,在每天进入这个“搏击俱乐部”时,也得刷卡至少两次以上最严格的一处,需要刷卡六次。
乔布斯好像挺喜欢设置这样的界限。
当然,那时的约书亚他们,还是觉得有些骄傲。
因为他们进入的这个场所,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无权进入。
而且在他们被选中签署了协议之后,他们被告知,公司的创始人,公司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寄语他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公司的明星,”
但是那样的骄傲,也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的好心情。
进入以后,他们就得像坐禁闭一样呆在实验室里,所有的通讯工具,全都上交不说,连同事之间的交流,都有限制。
哪怕同是项目内部的人员,也不能互相讨论。
比如说,负责电子学设计的工程师,就不能跟研发软件的交谈。
约书亚推测,苹果公司内部,包括乔布斯本人在内,了解整个手机构架的人,一定不会超过10个。
即便是现在,当外界,尤其是科技界,对苹果研发智能手机的这一事实,基本可以确认,而且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发布会,肯定会发布一款手机产品的时候,公司依然在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比如说,就在现在,被他们包下来,正在紧张施工的莫斯康展览中心,乔布斯一开始,是要求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人,从展厅的建筑工到灯光师音响师……,到发布会前夜,都不得离开大楼。
后来被包括公司法律顾问在内很多人劝说,才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果仅仅是保密还好说,仅仅是加班,也好说。
但是,他们经常在在高度保密的工作室里,一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而这超过80个小时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一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同事形容他们遇到的挑战,“就像是第一次登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