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好在对面林家湾的村民,每天都从这走,村里从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的七个人,在河边等了一会,才等到一个林家湾的村民也过河。

    看着他脱掉长裤,大家学着他把长裤脱掉,也好在村里的七个人都是男孩子,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穿内裤,一手举着书包和裤子,七个人跟在他身后下水。冯宏兵走在最前面,冯海涛在最后压阵,冯一平他们被夹在中间。

    林家湾的那个村民,走的也不快,但也没有停下来等他们。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几个孩子这样过河,对大人来说,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用后来流行的话说,“那都不是事”。

    虽说这一段已经是水浅的地段,但平均水深也都没过了膝盖,最深的地方,已经到了大腿根,河水一冲,一个个都东倒西歪的,他们是手牵着手才过去。

    大家反而都挺兴奋的,过河后在岸边晾了一会,说说笑笑的,等身上干了些,穿上长裤后,继续往家走。

    再翻过一座山,到第二条河边时,真正的考验这才开始。

    这条河不宽,也就二十多米,就他们经常过的这一段河道分两截,上下之间,有个一米多的落差。

    上面的一段河道,是整块的石板,这么多年,被河水冲刷的光滑的很,上面连一粒沙都留不住,春夏的时候,这些石板上还会长青苔,一个不小心踩到了,很容易滑倒。

    上面这一段的末尾,就像是一道天然的石堤,比下面一截高出一米多来。石堤下面,正接近中间的地方,有个直径约三米的圆潭,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就这么一米多高的落差,流下来的河水是滴不出这么大,这么深一个潭的。

    这个潭深不见底,不管什么时候,看起来,里面的水都呈蓝绿色。具体有多深,还真没人知道,到现在为止,还没人有这个闲情逸致去测一测。

    下面这一段的河道很凌乱,里面有大石头,也有泥巴地。所以平常的时候,过河的人都是从上面走,水浅的时候,踩着露出水面的石板走,水深一点也没关系,在中间丢几块石头,踩着石头走。反正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候,过这条河,都不用脱鞋。

    平常上面这一段的水,清凉透亮,最多是没过脚背。好些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不冷的时候,都喜欢赤脚踩在光滑的石板上,在上面这一段到处乱跑。

    现在可不一样,离河边还远,河水的轰鸣声夹着水汽就扑面而来。已经看不到中间的那个落差,上下两截已经成为一体,原来熟悉的河堤也看不到,河水蔓延着,把这边靠着河的田都给淹没了两丘。

    水面并不平静,因为河道窄,所以颇有些汹涌的感觉。特别是上面拐弯的那个地方,上游的水汹涌而下,拍打在那个弯道的石壁上,水花溅起老高来。

    看到是这种情形,冯一平有些却步,河水这么深这么急,就他这个旱鸭子,下去就是给河神送菜。

    同伴们并没有他这样的顾虑,有几个还挥舞着书包,“哇哇”的叫着朝河边跑,




第六十三章 过河(求收藏 盼推荐)
    呵呵,又改名字了,都说这个名字最好,请大家一定要一如既往的支持哦!

    葛藤这玩意每座山上都有,也是现时的农村缺不了的东西,主要是用来捆东西的,比如在山上砍柴,顺手割两根当绳子。【最新章节阅读】春天的时候,也有人掐藤上的嫩叶喂猪,还有人牙疼的厉害,就去挖几块葛藤根,含在嘴里。

    这种现在连猪都不喜欢吃的东西,满山都有的玩意,后来好像开发出很多保健食品来。

    走了不远,山脚下就有好大一蓬葛藤,走在后面的冯一平拉住前面的两个人,“等一等,”

    他们两个回过头,“又怎么了”冯宏兵很不耐烦。

    冯一平不说话,在地上捡了几块石头,丢到那蓬葛藤上,“先打几下,我怕里面有蛇。”

    这下连冯海涛也笑了,“有最好,我们抓来熬汤。”

    冯宏兵甩了甩手上弹簧刀的弹簧刀——这是大家行李中,唯一的利器,他看着冯一平说,“一平,我怎么发现你现在越来越胆小呢”

    冯一平也不分辨,但还是跟在他们后面,没办法,他这人天生就怕蛇。每次带儿子去动物园,蛇类的那一块,他总是远远避开,动物世界里,一看到蟒蛇之类的,马上换台。

    还是前面那句话,如果面对一头老虎,他还有可能壮着胆去摸摸老虎屁股,但是如果看到一条蛇,他就只有望风而逃。

    记得后来有一次,儿子五岁的时候,要买假蛇玩具,他死活不同意,那蛇虽然是塑料做的,但很逼真。偏偏儿子很喜欢,所以又哭又闹,知晓内情的张彦在旁边看好戏,最后,他只好和儿子商量,“因为爸爸很怕这种东西,所以我们不买这个,买其它的好不好”

    儿子当场破涕为笑,大声叫着去找张彦,“妈妈,妈妈,爸爸怕蛇。”引得店门口的包括服务员在内的好多人都笑话他。

    不过,虽然冯宏兵和冯海涛说的轻松,走近葛藤的时候,还是都在上面踢了几脚,看里面没动静,才弯下腰去割。

    扯出来好些,最后割了两根十几米长,不老不嫩的,冯海涛熟练的把这两根接起来,有三十多米长,足够了。

    这样新鲜的葛藤,上面有毛刺,会蜇人,冯海涛把裤子缠在腰上,再把葛藤系在裤子上,从田岸边溜下水,就像屁股后面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在大家的笑声中,朝对岸游去。

    水确实有些急,但冯海涛在中间游刃有余,几分钟的工夫,轻轻松松的就到了对岸,他现在不用不过来,也在岸那边找了快大石头,把葛藤系住,朝这边招手。

    冯宏兵第二个下水,书包和衣服绑在背上,顺着葛藤朝对岸游,不多时,他也轻松游到了对岸。他留在那一边,冯海涛则游到河中间,扯着葛藤停在那,这边冯文下水,他水性略逊,衣服书包都不拿,只一个人向对岸游,到了河中间,冯海涛带了他几把,接下来,另外会水的两个也被冯海涛接应过去。

    然后,冯海涛和冯宏兵轮流着,把大家的衣服、书包、鞋带到对岸。最后,两个人一人拖一只手,把冯一平和另外一个不会水的带过河。

    冯一平是最后一个,这几分钟很短,冯一平仰面朝天,被他们两个夹在中间,手动不了,只剩下脚胡乱的踩着水,正确的说是打着水吧,他可不会踩水。

    河水确实很急,他们时不时就被冲歪,这时冯海涛就伸手拉一把葛藤,至于河水溅起来,弄得冯一平一头一脸的,还不可避免的喝了几小口,那就真顾不上。

    等总算过了河,脚踏实地了,冯一平才放下心来,然后一个个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家都笑起来。

    冯文说冯一平,“就说你多次一举,你看,大家一点事都没有。”

    冯海涛说,“还是有用的,比起以前,今天轻松不少。”、

    冯宏兵也说,“是,别看是只拉几把,还真省点力,我看以后也可以这样。”

     



第六十四章 收上缴(求收藏 盼推荐)
    可以的话,把书放进书架吧亲,方便了您,也支持了我,多谢!

    回来就短短的一天一夜,加上家里什么菜都没有,冯一平一时也懒得收拾,把东西放下来,正准备去几个叔伯家里混餐饭吃,冯卫东和冯宏兵父子就进来了。【】

    冯卫东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还算不错,就两处漏的厉害些,特别是堂屋的这处,一定要修。我家去年也没翻检,没想到今年这么反常,雨这么多,现在也有三四处漏雨,预报说后天雨会停,我明天先想办法到附近搞些瓦回来,后天我们两家一起翻检一下,不过我一个人做不过来,东明他们都在家,下午你去说一下,叫他们后天来帮忙。”

    中午饭在冯宏兵家吃,晚饭在二伯家。从年初开学到现在,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二伯家也是把他当客人看待,咸鱼腊肉新鲜豆腐,加上蛋花汤和几个新鲜时蔬,绝对是农家很丰盛的一餐。

    吃饭的时候,冯一平把这事说了,二伯一口答应,后天他和东明两个一起去帮忙,“今年雨这么多,你们要不回来,我也正想去卫东家拿钥匙,去你家看看的。”

    吃完饭,堂哥东明还笑他,“看不出来啊,你看起来这么瘦,吃起饭来比我这个壮劳力还厉害!”

    伯母在一边说他,“莫说别人,你和一平这么大的时候,不也一样能吃!”

    吃完饭从二伯家出来,东明打着手电送他回家,手里还拎着一大包花生,那是二伯母晚上专门为他炒的。

    因为家里什么都没收拾,所以晚上的时候,冯一平和冯宏兵挤在一起,好在也是一张大床,两个人睡两头,很宽敞。

    第二天上午,冯一平正在卧室箱子里翻衣服,听见有人进来,他出来一看,原来是村支书带着会计和妇女主任来了。这几个等闲不登门的村干部,估计是从昨天一起回来的同学那里得到的消息,怕是吃了早饭就特意过来。

    也不等冯一平招呼,他们自己找凳子坐下来,支书大大咧咧的说,“烟也不敬,怎么连茶也不招呼的”

    冯一平还正想着去冯宏兵家端一壶茶过来,听他这么说,索性懒得跑,“我昨天才回来,都是在别人家吃住,火都没生,不要说茶,连热水都没有,只能怠慢了。”

    支书顿时一噎,他是村里另外一个塆子的,不姓冯,以前也经常见。小学的时候,冯一平每次上学都要从他家门口过,印象中这是一个有些胆小,不太会说话的孩子,怎么现在说话这么呛

    不过冯一平这么说,他即使有意见也不好发作,大人不在家,他和一个孩子计较,传出去怎么说都是他不在理。妇女主任见机的快,去隔壁冯卫东家拿来一壶茶,顺带还拿了几个杯子。

    听说支书他们都来了,冯卫东也跟着过来,在一边坐陪。

    支书他们来没其它的事,是来收上缴的。村会计拿着算盘在桌上扒拉一阵子,递给冯一平一张条子,“你们家今年的公粮折津和三提五统,加上其它的杂费,一共383.6。”

    冯一平接过条子,说实话,他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对上面的条目很有兴趣,就一项一项的往下看。

    冯卫东敬了一圈烟说,“我叔还婶都不在家,你们现在过来没用的,一平还是个孩子,这样的事他也做不了主啊。”

    支书在那吞云吐雾,把冯卫东敬的烟夹到耳朵上,“你不知道啊,你这个兄弟这一年不到的工夫,写了写字,就轻轻松松的赚到了近万块钱,这几百块钱的事,他当不了家,做不了主”

    冯一平的事冯卫东当然知道,不管私下里是什么态度,这个时候肯定要挺他,“话不是这样说,一平写字赚钱是他的本事,村里要是这样的学生多几个,我们大家脸上都有光,是不是上缴这些事,当然要大人做主的,我叔他们收谷子的时候也会回来,到时肯定一分都不会少。就是前几年日子难过的时候,他们也没欠村里的钱,现在日子好过了,这些钱更不会欠,放心吧。”

    支书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是大早上就在哪家喝了酒,本来知道冯振昌他们秋收时回来就可以了,他不,兀自说道,“我晓得欠不了,但是现在要能交的话,为什么还要拖到下半年”

    冯卫东虽然是临时工,但在县酒厂上班,自忖见过世面,有收入,在村里也算个人物,也讲面子,都这样帮着说了好话,支书还是今天就要收钱,他也有些恼,“乡里乡亲的,有些事情大家都清楚,上缴的钱拖到年底交的人家也不少,你要是趁大人不在家,来找小孩子,那你看着办!”

    这句话就有些硬,对于村里的这些干部,没多少人是喜欢的,一年到头,屁事没做,光知道收钱。

    收钱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收上缴,一个是收计划生育罚款。收钱的时候,他们工作力度很大,去年上半年,因为计划生育罚款的事,他们差点鼓捣着把一户人家的房子给扒了,还是冯振昌他们出头拦了下来。

    收上缴,这两年还好,往年也很厉害,没钱就拿粮食,粮食不够,圈里的猪都会给你牵走。

    要是在去年以前,碰到这样的事,冯卫东最多帮忙说两句就算了,今年不一样啊,冯振昌他们现在能赚钱了不说,打击都觉得冯一平将来会有出息。冯一平现在虽然离考大学还有好几年,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也还不一定,但他现在做的事,比考上大学还光彩。

    在农村,因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反倒敬畏有文化的人,冯一



第六十五章 解围胡珺婷(求收藏 盼推荐
    返校后,雨暂时停了两天,从周三起,又稀里哗啦的下起来,而且这次的势头和前些日子的明显不一样,下起来好像就没个停的时候,还伴着电闪雷鸣,声势很大。【】

    明明已经早上六点多,隐约听到了起床的铃声,外面看起来好像还是半夜一样。踢了肖志杰两脚,他才慢腾腾的起来穿衣服,冯一平看他嘴在动,却听不到他说什么,大声喊,“你说什么”

    肖志杰喊回来,“我说,今天又不用跑操啦!”

    不但不用跑操,洗漱都不用去食堂那接水,把盆放在空地上,不一会,就能接满了半盘,不过你要人站在那,不然你的盆顺着水就走了,因为平地上也有积水。所以好多人干脆不穿鞋子,把裤腿卷的高高的,赤着脚走路。

    屋后的沟,现在已经变成了小河,雨水夹杂着泥沙,汹涌而下。就连下到教室的那些石阶,上面也全是水,雨水在上面流着,就像一个个缩微的小瀑布一样。

    冯一平和肖志杰站在走廊里,把脚伸到檐外冲洗,这时一个响雷“霹喇”一声,肖志杰吓得打了个哆嗦,他狠狠的骂了几句。

    冯一平逗他,“你这个时候骂老天爷,不怕他顺道叫雷劈你一下”

    肖志杰的嘴皮子也练出来了,“我们两个站在一起,劈也是劈你这个个高的。”

    都要等鞋和脚上干一些才好进教室,走廊上这时聚集了不少同学,都是男同学。冯一平也和他们一样,靠在廊柱上,双手抱在胸前,优哉游哉的看那些后来的同学在暴雨里狼狈奔跑。

    看到有人倒霉了,比如不小心伞差点被吹了喇叭,不小心踩到水坑里,溅了一裤腿的泥,或者是跑的太快,结果却把凉鞋甩出去的……,每当有这样的倒霉事出现,当事人一边补救一边咒骂。他们呢,则站在走廊上,很不厚道的乐了起来。

    特别是那些爱臭美,这样的天还穿裙子的女同学,更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她们也不好走快,既要让裙摆不要拖到水里,又要防着裙子不会被风掀起来,还要打着伞,还要防着伞不要被风吹了喇叭,总之,很吃力。

    胡珺婷穿着一套白色连衣裙,一双黑色高跟凉鞋,一手牵着裙子,一手撑着把花伞,慢慢的向教室挪过来。一不小心,左脚踩到一个小水坑里,她于是本能的转头去看,就这样,伞被风向后扯,她下意识的两手去抓伞,恰好一阵怪风,裙摆随风飘起,向上卷,白生生的大腿露出来好大一截,都到了膝盖以上。

    这难得的一幕,顿时引得走廊下喝彩声一片,还有同学吹起了口哨,这阵响动,引得在教室里的同学都探头张望。

    胡珺婷此时也意识到了,哪怕她平时总大大方方的,这时也又羞又气,抱着伞蹲了下来,满脸通红,眼睛里有水光在闪烁,也许下一刻就要哭出来。

    冯一平原本也觉得好笑,同样抓紧瞅了几眼,美不美,漏大腿嘛,这大腿还真没得说!

    转眼看到现下这个情形,他立即扭头找班长周立伟以及唐少康,想鼓动他们发扬一下绅士风格,奈何找了几遍,一个也没找到。

    开玩笑是一回事,开玩笑把女孩子惹哭了是另外一回事。看到胡珺婷蹲在那里抽泣,原本叫好喝彩的同学都觉得讪讪的,不好意思再看,陆续往教室走。
1...2021222324...1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