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十二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成长的冬瓜
林锐等着段敏敏走出足够的距离,恢复了冷淡:“我会让人送你回去,不要再有下次。”
“林锐,你真的真的很喜欢段敏敏吧。”没有人可以像段敏敏一样,毫无压力的和林锐对话,他有同龄人没有的成熟,大院里的孩子总以他马首是瞻。
大家对他习惯仰望,突然有个段敏敏和他平起平坐,能对他大呼小叫,能威胁他,能警告他,能平复他的怒气,如此特别又如此顺理成章。
段敏敏是仗着林锐喜欢她才肆意洒脱吗不是的,白思茹明白,是段敏敏的肆意洒脱吸引了林锐。
那个在花园里和工人聊天的女孩,无论对谁都有着无比的坦然和自信。
她聪明圆滑世故体贴,她曾经在z市的花园里照顾了自己的自尊心,现有又不计前嫌的为自己考虑。
白思茹输的心有不甘,可她不得不承认她输了,她咬了下嘴唇把自己最纯粹的爱慕和盘托出。
“林锐,我喜欢你喜欢了十年。”
第257章 克星二号
第257章 克星二号
段敏敏不用算,她出趟国回来,恨不得能把国内的书店搬空,知道她给孙陶买书花了多少钱吗十本一千七百刀,这还是林锐的熟人给的内部价格,出版寡头真不是白叫的。
当然这话段敏敏不会当着王蕾蕾的面儿说,姑娘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爸爸单过,王叔叔是个鞋匠,手艺不错赚的是本事钱,在批发市场的入口租了个三平米的摊位,每天牌子摆出来手就停不下来。
段敏敏偷偷去过几次,假意修鞋其实是想看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修鞋或许现在看起来上不了台面,但发展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连锁鞋店出来之前,也没有人会想到修鞋可以修出千万身家。
王蕾蕾的自尊心强,段敏敏一直拿最平和的态度对她,不刻意也不回避,苏舒雅这两年同样长大了不少,知道拿捏和处事。
平时三个人外出,都是自带热水吃饭平摊,不去贵的馆子,各种街边小吃照样解馋,偶尔苏舒雅痛宰她一顿,她也爽快付钱。
总的来说王蕾蕾没有抵触过她俩的做法,时不时请一次酸辣粉三角糕,她们不会拒绝。
段敏敏想帮王蕾蕾得从根上帮,如果只是好吃好喝,没有意义。
经过友好协商,段敏敏付出全家桶的代价换取了三十分钟买书时间。
她是一定不会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浪费掉。
身边的两姑娘耗不过她,呆了十几分钟,苏舒雅找来小声说。
“敏敏,我们买好了下去等你,记得半个小时。”
段敏敏看了下表,点头。接着研究到底哪本书适合竞赛,现在不像以后,一本、五三、十年都是推荐的基础类书籍,现在的五三还在作者脑子里蕴育了,其他俩更是没影。
眼前的教材类杂,她看的眼花缭乱,平时做生意杀伐果决,选个书头皮屑都快挠出来了。
想给林锐打电话,那家伙昨天放学飞z市有心理学课要上,不知道这会儿有没有上课。
算了,都买了,竞赛就是拼题量,段敏敏有财力的阔气和学习的豪气,选了五本足够厚度的材料书,叠在一起抱在怀里,准备去结账。一转身。
“段敏敏”
“孔老……呃,师。”差点嘴快把大字飙出来,呵呵呵,“你来买书啊。”
“来书店不买书,来吃饭吗”
果然是灭绝,语言是她最厉害的武器,武侠高手是一剑封喉,她是一句封喉,这已经不是把天聊死,这是奔着结仇来的,幸好孔老大干了老师这行,老祖宗尊师重教四个字还算深入民心,换个其他任何行业她得向天再借九条命,不然不够死。
出了学校,段敏敏也没有惯着孔妍的心,沉默了起来,看她是想继续化语言为利刃,还是另有打算。
孔妍没让段敏敏失望:“给我看看你买的书。”
段敏敏双手奉上,各类数学竞赛习题。
孔妍撩了封皮看过后没把书还给段敏敏,抬头问:“你很闲”
“不闲啊。”
“我觉得你很闲。”
段敏敏明白了:“是不太紧张,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孔妍严肃的表情微微松动,她点点头算认可了段敏敏的话:“听说你上初中的时候在超纲学习。”
段敏敏回答:“恩。”
“哪几科”
“数学和英语。”
“学的怎么样”
第258章 段敏敏的盘算
第258章 段敏敏的盘算
她敲了敲门引起了孔妍的注意。
孔老大睨了她一眼:“到水房打壶水回来。”
段敏敏走进办公室把书包放下,挑了颗红色热水瓶,下到一楼东北角打好了热水上来。
孔妍已经在晾晒洗好的抹布,让段敏敏坐,自己提起水瓶往保温杯里倒了热水。
接着坐在段敏敏的对面:“跟我说说你对奥数的了解。”
段敏敏简短的阐述:“通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考试,在省内要获得一等奖,而且要达到冬令营的分数,在多数省份中至少是一等奖的前六名。进了冬令营后,在各次考试中,保证综合成绩名列前六,否则进国家集训队也只是走马观花。”那里刷人的速度和奥数选手刷题一样,快。
孔妍听到集训队三个字,一向无波的表情微微有了震动:“你想参加国际奥数竞赛”
段敏敏摇了头:“想和能是两回事,孔老师,我只是在说我了解的情况。”
孔妍陷入了沉思,本省能进集训队的人,十年才出了四个,s市从来没有,段敏敏能清楚了解情况并向她说明,表示在段敏敏的心里有冲击集训队的想法。
很多人以为竞赛是通往一流大学的捷径,却不清楚奥数的淘汰率有多高,如果说高考是独木桥,竞赛就是钢丝绳,前者还有副科拉分的幸运,而后者却是孤注一掷。
竞赛太残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主攻数学,在新闻报道中人们能看见的只是优胜者,可那些拼尽全力却一无所获的孩子们呢
把时间精力全放在单科上,最后却不得不重新投入到高考的准备中。和其他循序渐进的孩子比,他们早已错失了学习最重要的两年。
即使单科考满分又能怎么样一步错步步错。
孔妍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茶,缓缓开口。
“段敏敏,不论你能不能参加集训队,我必须告诉你,以往获得参赛资格,并获得imo金牌人,在自己最终的职业选择中大多都跌倒在博士毕业后,你知道吗”
这是学术的悲哀,终于成为最尖端的人才,发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居然没有容身之地。不能一展长才,荣誉和金牌又算什么。
“我大概知道。”段敏敏清楚孔妍的顾虑,老师其实不建议自己的学生专精竞赛是好心,当初老言希望她能参赛,也是为了开拓她的视野,没有强求她把这条路走到黑。
现在的高等奥数有极高的含金量,如果能拿牌是再好不过,拿不到牌她志不在学术研究,拼不是为了拼进名校,而是在这条道路上她会认识无数的大神。
她在s市混圈子窄,去z市混底子薄,跟着林锐游学是走后门,哪一样拿出来说都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孔老大在书店的话没说错,以她的资质想独个儿冲击国际金牌绝壁是个脆皮,靠山吃山当个核心输出混个团体赛名次,大概还可以。
但想进团队出国混,那也必须是全国前六出类拔萃,国内有多少偏才,凭什么给她留一席之地。
但没关系,她每走一步就会认识很多很多不同的人,这些人才是她所求。她没有放弃高考,竞赛不过是她的选择,不是未来。
孔妍见段敏敏并没有退缩的意思,又灌了一口茶才说。
“如果想走竞赛的路,今年一年你要把整个高中数学拉通学完,三角变形、立体几何的建系法要掌握好,柯西均值等著名不等式要学会,求导要极其精熟,英语不能落下,其他学科保持优异,有把握吗”
“有。”
&n
第259章 段敏敏开挂
第259章段敏敏开挂
林锐现在喜欢段敏敏喜欢的心尖滴血,天天看着她高兴归高兴,偶尔也有高兴不起来的时候,长大了冲动就像系统匹配,不要也得要,时不时脑子发热真想不管不顾的把她坐实了。
当然林大少面瘫的出类拔萃,没有人能摸清他的内心动态。
自从段敏敏知道他七情六欲健全,动手动脚的时候骤减。甜头被腰斩了一半,牵手她都躲,尴尬是少了,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所以忙点没什么不好,他忙心里牵挂着她,即使去了别的地方身在曹营心在汉,她忙知道她需要心无旁骛,他也就消停了。
林锐现在跟着心理学教授上课,侧重精神分析学派,研究方向由内向外,对人格发展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他能正视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当然也清楚需要克制。
而另一边办公室内的孔妍,在许久后才发现插在桌缝里的棒棒糖,她盯着看了足足两分钟,慢慢皱起了眉头,强烈的视线仿佛能将糖融化,忽然一把抓起来对准纸篓,准备丢掉,手悬在半空中生出犹豫,最后弯下腰去,把棒棒糖放在了脚边的抽屉里。
等第一节下课,她叫林锐到办公室问他有没有参加竞赛的想法。
孔妍的想法是,带一个学生是带,带两个学生也是带,有个笨点的学生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冲奥数,那更聪明的放着可惜,不如给笨学生做个伴。
反正以林锐的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他的未来一点都不让孔妍担心,而他的加入说不定对段敏敏的学习有帮助。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孔妍能看出来林锐的学习方法段敏敏很受用,有些问题老师讲她不一定能听懂,扭头问问林锐,一点即通。
孔妍的这个想法如果被段敏敏知道,肯定高兴的晕过去,林锐也,明日之星,在s中初中时期享尽了所有老师的优待。现在被高中班主任当学习补给发配给段敏敏。
她能把后槽牙乐掉。
不过林锐拒绝了,以他的能力不单数学竞赛,五项学科竞赛都没有问题。可他没有兴趣,他的学习规划早已经制定好,以前他的目标是军校,最近有了改变,竞赛对他没有帮助,不过可以玩票性质的参加全国高中联赛,封闭式集训就算了。
他的周末和节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看看,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
要知道,能从联赛中取得省一或国一二三的成绩,在高考中是有加分的,而且两年前国内开始推行自主招生,也是和联赛有直接挂钩。
林锐想也不想的说不,理由很单纯,一切以段敏敏出发,未来想帮她他需要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开学前她同杜德文说杜家要和罗才司尔特斗,得做好把身家全砸进去的准备。
杜德文的根基毁了,她能全身而退吗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那意思,是想豁出命去帮杜德文报仇,问过他没有
而段敏敏确定要开启刷题模式后,回家和段妈说了奥数的事。
段妈初听没反对,一边炒菜一边鼓励段敏敏加油。
段敏敏趁热打铁,把时间线捋给段妈听,全国联赛十月份,冬令营次年一月份,国家集训队三四月份,国家队六月份集训三周,imo七月份出国,地点不详。
根本意思是,高中三年她依旧会到处跑。
段妈愁的放弃了做晚饭,关了火挥舞着锅铲教训:“你说说你,能不能像隔壁小花学习,你找个偶像追一追不好吗
第261章 生死状
第261章 生死状
段敏敏用顽固征服了孔妍,能不让情绪影响学习进度的学生,她教书数年段敏敏是头一个。
既然你要一条道走到黑,就别怪老师心狠手辣。
孔妍找到读书时期的班长,问了师哥的电话,打过去要题。
师哥在教育大省里当培训老师,手里资源捏了一大把,小日子过的极其滋润,在还没有信息共享的年代里,靠着补习班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接到孔妍的电话,师哥官方的表示,哎呀,师妹,我们的题拿到手也不容易,你不能说要就要。
孔妍冷静着直指关键,说个数。
师哥在社会上浸淫多年,早没有了学生时代的青涩,对钱一事毫无避讳,谈起来十分直白。
孔妍多经风浪,自然也不扭捏,两人在电话里讨价还价。
最后敲定了一个双方都还算满意的金额,师哥有了叙旧的心。
邀约孔妍去大省相会。
孔妍的回答是,记得寄加急件,我下午会给你的银行卡里转定金,收到资料确定无误后再给你转剩余的部分。然后吧唧挂了电话。
师哥被挂,看着话筒愣了半天,回过神来冷笑着吐了口气,他身边的同事听见了抻长脖子问。
“哟,小帅,叹什么气啊”
师哥摇头笑了笑:“以前的初恋找我帮忙办点事,叫她过来玩,人直接挂了我电话。”
同事玩味:“你刚结婚收敛点吧,叫初恋过来玩,打什么算盘呢”
师哥砸了本教材过去:“少想歪的,叙旧罢了,能是什么算盘。”
同事身手利落的接住了教材放回桌面,笑眯眯的说:“得了吧,叙旧不能在电话里叙,真要见面你怎么不过去找她,你那初恋幸好没来,来了算自费还是你给报销,多大的人了,还玩追忆往昔那一套。”
师哥没有接话,看了下办公室的钟,起身拿了课本和笔记,以胜利者的姿态浅笑着说:“我上课去了,最近报名的学生太多,一个上午的时间排的真够紧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