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首先,这种鱼雷的引线分内外两部分,外面那部分纯粹是为了方便使用者点燃,所以投掷或弹射这种鱼雷前,一定要等外面那部分引线燃尽才能发射,否则一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锤定音
第二百六十三章一锤定音
蜀军的鱼雷纷纷通过小号的“愤怒的小鸟”抛射出去,这玩意虽然准头远没有火箭那么准,但是胜在够阴险,威力够大,只要有一枚落进船舱里,里面的船员差不多就要个个带伤,靠得近的顿时失去战斗力,靠得远的受伤虽轻,但也得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作战,战斗力大受影响。
即使这样,还不是蜀军的所有手段,假如双方的船只进一步靠近,到了约十步的距离,蜀国水军再次改变进攻手段。这个时候他们不再使用“愤怒的小鸟”,而是改为直接用手投掷霹雳雷。
单人操作的小号“愤怒的小鸟”弹射力有限,无法将笨重粗大的霹雳雷抛射出去,所以火器研究所才特意研制了那种轻便的鱼雷。现在双方的船只靠近到掷弹的范围,蜀国水兵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立马就掏出霹雳雷招呼他们。
霹雳雷的装药量是鱼雷的好几倍,威力足够大,可以将一艘船里的乘员一锅端。用手直接投掷其实比用“愤怒的小鸟”准头更高,也更容易投进船舱。(至于原理,我刚才本来想试着解释,发现自己也解释得不清不楚,不过大家可以自己试验一下,用手将东西抛进船里,和用弹弓将东西打进船里,那个容易。)
这些蜀国水兵显然训练有素,在摇摇晃晃、快速行进的快艇上,竟然也能将霹雳雷扔得那么准,平时一定没少训练。岂止是掷弹科目的训练,还有使用“愤怒的小鸟”、射火箭、操作舟揖这些技能他们都是纯熟无比。
自从东吴人发明了用艨艟斗舰,采取群狼战术对付超级战舰后,关公也在苦思反制的方法。想来想去,他发现能对付艨艟斗舰的也只有艨艟斗舰,因为这些快艇速度太快,机动性、灵活性太好,其他船只很难追得上。
追不上人家,一切手段都是白搭,难道对着空气打吗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关公一直在秘密训练一支艨艟斗舰战队,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东吴的艨艟斗舰决一死战。于是,他从水军中选了一些精锐出来,对他们加紧各种技能的训练,将作为一支奇兵,等待机会一举灭掉东吴的艨艟斗舰群狼。
除了人力资源外,受刘厚的影响,关公也开始重视起装备来。数量上比不过东吴水军,关公只好从质量上想办法,从武器装备上想办法。火箭战法是这种快艇传统的战术,双方水军都会用,但是关公不满足于这一点,想找到更高效的杀伤性武器。
霹雳雷是他最先想到的东西,可惜这东西施放距离太短,只能作为双方靠近时,作为最后的大招使用。而艨艟斗舰之间的战斗,必然是高速游走的追逐战。必然需要使用远程武器。
火箭射程够远,杀伤力却有限得很,霹雳雷杀伤力惊人,却又射程太近,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空白地带,蜀军需要一种能补充他们之间空白的中程武器。关公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他看到从成都源源不断送到荆州,然后中转向北方前线的“愤怒的小鸟”。
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这东西倒是适合在战舰上使用,于是要了几具安装在大型战舰上,一试之下,发现果然好用。这东西虽然射程比火炮近很多,但是却也比火炮轻便很多,占的地方也少,可以省下大量空间和载重量,用来装载更多的火药和战士。
只可惜体积依然太大,无法安装在艨艟斗舰上使用,这令他有点遗憾。后来还是关平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东西怎么那么大啊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全面开战
这场仗打了半个小时后,东吴水军主将见不对路,连忙下令鸣金收兵,可是已经晚了,最后逃回去的艨艟斗舰只有十来艘,而且几乎都带着伤。其他的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虏。
其中大部分船是被俘虏的,被击沉的大概也就二十来艘。蜀军这次使用的火器都不是什么大威力的东西,杀伤人没问题,对船体的破坏力还是稍微差了一点。蜀军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只要打得那些东吴船不再动,里面也没人反击就不再管它们,省得浪费火力。
这些动弹不得的船表明,里面的人不是全死了,就是重伤无法再战,等蜀军大部队过来打扫战场,这些船和人就都是蜀军的财产了。
蜀国的艨艟斗舰也几乎每一艘都带伤,不过都是轻伤,一些火箭,在预先做好防火准备,又有损管员及时灭火的情况下,想要被打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蜀军还是沉没了五艘船,这些船基本上都是被悍不畏死的东吴军撞沉的。东吴水军不愧是天下最强的水军,其战斗意志也是强得可怕,很多船眼看不敌,竟然以命搏命,高速撞向附近的蜀国船,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要和蜀国人同归于尽。
除了沉没的这五艘船,蜀国其他船都是可以修复的,另外俘虏的东吴船也有很多可以修复,可以说,这一战,在船只方面,蜀国是大赚的,只要修复好,蜀国的艨艟斗舰可以凭空多出一倍有余来。
但是在人员的损失上就无法挽回了,这些出战的水军都是关公特意培养出来的精锐,五百人出战回来的不到四百人,就这四百人还有将近一半都是受伤的,其中还有二十来个是伤残的,就算好了以后也无法再从军了。
东吴军虽然没有那些恐怖的火器,但是箭术却是不差,蜀军虽然有盾牌挡板,但是在发动进攻时,不可避免也要露出自己的身体,暴露在东吴军火箭的杀伤范围内。
特别是损管员,救火时最容易受到攻击,他们一旦死亡或受伤,船长只能指派其他人继续担任损管员,因为损管这个岗位是不可缺少的,除非大家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船只被烧毁。
损管员成为这一战死亡率最高的岗位,战后关公总结了此战的经验,认为很有必要增强损管员的防护能力,他又向“工业部”的研究所提出了研制适合水战损管员使用的铠甲,这都是后话。
回到战场上,东吴的艨艟斗舰刚一崩溃,蜀国水军就抓紧机会进攻,首先窜出来的是两艘超级战舰。以前这两头战争巨兽被蚂蚁般的艨艟斗舰弄得狼狈不堪,无法发力,现在这些讨厌的蚂蚁已经覆灭,到了他们一雪前耻的时候了。
两艘超级战舰一马当先开出阵前,打横船身,露出那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孔,没多久各炮组就完成了所有发射前的准备,两艘船的一侧将近一百多门的火炮陆陆续续轰鸣了起来,密密麻麻的大圆球飞向东吴水军,在那里炸起了无数道冲天的水柱。
东吴水军对于超级战舰的袭击也算有经验了,他们看到超级战舰驶出来,迅速散开阵型,疏松的阵型可以比密集阵型减少被命中的概率,这一条规律在他们不断地吃亏中,终于被总结了出来。
但是仍然不可避免有很多船只中炮。很快就有些船只被打得千疮百孔,有些船上腾起了熊熊的烈火,还有些被打穿了船底,汨汨地江水涌进船舱,船上的水手拼命地将水舀出船外,依然无法阻止船在慢慢地下沉。
东吴水军的指挥官显然也知道,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不是
第二百六十五章 底牌尽出
第二百六十五章底牌尽出
蜀军的战舰提前横过船身,当然不是为了提早做好和东吴水军跳帮打接舷战的准备,而是为了发射“愤怒的小鸟”。 关公这次主动出击,所依赖的秘密武器正是各种型号的大弹弓——“愤怒的小鸟”。
现在蜀国舰船上的“愤怒的小鸟”大致可以分成三种规格:大、中、小,分别对应安装在大型、中型和小型舰船上。冲在前面的大型战舰使用的自然就是大型的“愤怒的小鸟”,这种大弹弓的尺寸和蜀国陆军使用的一样大,威力、射程自然也是一样。
东吴舰船刚进入射程,这些船上无数个炸药包就被弹射到空中,密密麻麻地飞向东吴舰艇。一门“愤怒的小鸟只需占两米左右宽的地方,而且可以错开来安装,一艘大船上可以安装几十门,一艘船一次性可以投射几十个炸药包,几十艘这样的船那是什么概念
加上“愤怒的小鸟”不像火炮那样,要清理炮膛、填装弹药,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冷却炮管,“愤怒的小鸟差不多就是塞上炸药包,拉长弹臂就可以发射,发射速度起码比火炮快一倍以上。蜀国众船上全力发射“愤怒的小鸟,霎时间,天空中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点。
东吴水军对这种场景太熟悉了,他们面对两艘超级战舰时就是这种场面,像蝗灾一样的炮弹从天而降,而带来的灾难绝对比真正的蝗灾更可怕百倍。而且这一次,这些“蝗虫”比两艘超级战舰发射的更多、更密集。这令得东吴水军都惊慌失措了起来。
慌乱的东吴水军在船上乱跑乱窜,甚至没有人留意到,蜀军这次发射了那么多“炮弹”,为什么没听到轰隆隆的炮声呢当然,这种安静持续的时间很短,没留意到的话,很快就过去了,因为这些炸药包很快就砸到东吴水军阵营中,纷纷爆炸了起来。
这些炸药包也是特制的,对引线有一定的保护,以至于它们落到水里也能爆炸。顿时,东吴舰群中到处都炸起了冲天的水柱。这些水柱将大量的江水扬起,带上空中,有很多水被扬到东吴的舰船上,将上面的水兵浇个透心凉,很多人成为了落汤鸡。
不过他们都是幸运儿,“愤怒的小鸟”虽然准头差了点,命中率不高,不过胜在数量够多,就算是十分之一的命中率也够东吴水军喝一壶的。
炸药包不像炮弹那样,沉甸甸的大铁丸可以将船砸穿,可是它们的装药量很大,比最大的开花弹都要大得多,而且里面又填塞了一些铁片、铁钉,只要在船上一爆炸,总会扫倒一大片。
很快,那些中型船只也凑了上来,它们挤到大型舰船前面,也开始发射中型的“愤怒的小鸟”。由于中型船只比大型舰船矮很多,因此,它们在前面并不会阻挡大型舰船的视野,也不会妨碍大型舰船的发射。
这是战前经过预演的阵列,无数次演练使得蜀国水军已经知道将各种船只怎么样排列可以互不干扰,并且可以将火力输出达到最大化。
中型船只上的中型“愤怒的小鸟”发射的不是炸药包,而是普
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话破灭
第二百六十六章神话破灭
在蜀军凶猛火力的打击下,东吴军正面部队面临崩溃的局面。,不过也还是有少数舰船顶着如冰雹一样的各款爆炸物,艰难地逼近到蜀军前排的船前,实在不得不佩服东吴水军的悍勇和战斗意志。
不过他们再怎么悍勇与顽强也没用,还不等他们准备好跳帮战斗,无数霹雳雷就如雨点一样飞了过来。这些霹雳雷不是中型“愤怒的小鸟”抛射过来的,而是人手扔过来的,双方已经离得那么近,哪里还需要用什么弹弓,只要不是三天没吃饱饭,正常人直接用用手就能将霹雳雷扔过去。
这些靠近蜀军船只的东吴战舰上当堂雷声隆隆,甲板上腾起一团团烟火,铁片激射,木屑横飞,惨叫呼号连连,鲜血汇成小溪流入船舱中。
这种情况下,甲板上就像被犁过一遍,哪里还有能站立的人,所有的东吴兵就像遭了台风的麦子,倒伏了一地。不过蜀军也并不是没有伤亡,东吴舰船的船舱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东吴兵冲出来,这些人拿着弓弩,一出来就射箭。
冷不防之下,有几个蜀军中箭倒地,反应过来的蜀军当然不会客气,继续往对面的船上丢霹雳雷,很快就将这些刚跑出来的东吴水兵炸成肉碎。吃过这次亏,蜀军也不敢懈怠了,他们也派了几个人,拉着绳索像人猿泰山一样荡过去,跳到东吴舰船上。
跳上东吴舰船的蜀兵并不急着肉搏,而是先扔几个霹雳雷进船舱,将里面的人一锅闷熟,然后手持弓弩,守在船舱的出口,来个守株待兔。如果还有人出来,顷刻将就会被他们射杀。
如果长时间没人出来,他们会等船舱硝烟散了之后,再进去慢慢清理船舱中的东吴残兵。现在他们时间充足,并不需要急着结束战争,因为能冲到近前的东吴舰船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舰船不是被炸沉、炸残,就是里面的水兵被炸死无法开动。
本来东吴战舰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现在形势已经逆转过来,变成蜀国还能战的战舰更多。到了这个时候,蜀国战舰也开始冲锋了,他们散开阵型,插入东吴舰队的空隙间。
这一下犹如猛虎进了羊群,而且还是一群猛虎。蜀军战舰不再齐射,而是就近寻找还在继续抵抗的东吴舰船进行打击。由于它们靠这些东吴舰船更近,所以几乎都用不上“愤怒的小鸟”,很多时候是直接用人手投掷霹雳雷。
这样的作战方法,效率非常高,蜀国舰船都在高速游动,只要一靠近某艘还有人的东吴舰船十几米,蜀国船上的士兵就会根据地方船只的大小,投掷数枚到数十枚的霹雳雷过去。
一大波霹雳雷飞过去后,通常东吴舰船当堂就哑了火。若是小船,这一下就可以打完收工了。若是中大型舰船,很可能还有些东吴水军隐藏在船舱里,这时候就得将船靠过去,让十名八名手持弩箭和周身挂满霹雳雷的士兵跳帮过去。
有他们在,控制住整条舰船是迟早的事情。而这条蜀国舰船无需在这里等候他们的战果,而是迅速驶离,去寻找另一个目标。这个过程耗时很短,往往只需几分钟,放下十个八个士兵,就能搞定一艘东吴舰船。
而且这一战术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无视双方舰船大小的对比。一般水战,舰船的大小很关键,大船往往能轻易撞沉小船,大船装的人也多,人多力量大,跳帮肉搏时,自然大船也占尽优势。
可是蜀军根本不跟你肉搏,而是用霹雳雷轰,所以管你多大的船,蜀军就算只是一艘只有十人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权发病
第二百六十七章孙权发病
“噗......”孙权嘴里喷出一蓬血雾,身子缓缓地倒了下去。 ︾,“大王,大王......”满朝文武和身旁的内侍、宫女被吓得大声呼喊,像无头苍蝇般在殿中乱窜。
就在刚才,丞相孙邵给孙权汇报了油江口水军大败的战报,本就身体虚弱的孙权被打击得当堂就吐血昏迷过去。现在的孙权虽然正值壮年,但是身体却是极端衰弱。只见他面色咣白,容颜憔悴,四肢躯干都极度消瘦,一副皮包骨没有一点肉的样子,偏偏肚子却鼓胀如怀胎十月的孕妇。
孙权遍请吴中名医都束手无策,这些名医倒认得这是什么病,他们都知道这是“水蛊”之症,是“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病名、病因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治。
孙权的病正是血吸虫病,是当初刘厚命“中情局”的人,偷偷在他野泳的水池中放了无数带有血吸虫幼虫的钉螺,致其被传染上的,是刘厚发动的第一场生化战争的战果。这种病凭着三国时代的医学水平,能治好就有鬼了。
即使在两千年之后,中医也没有找到能根治血吸虫的办法,更何况是在中医的理论体系还没完全确立的三国时代。孙权不但请遍了东吴的名医,后来甚至连张仲景也请去了。医生是没有国界的,何况张仲景本来就在巴陵一带试验治疗这种瘟疫。
孙权闻听这个消息后,本来绝望的心又重新生出了希望,派了人带了重礼千里迢迢赶到巴陵请张仲景去给他看病。刘厚是知道血吸虫病没那么好治的,因此,他知道了此事后,也没阻止张仲景去看病。
果不其然,张仲景看了孙权的病后,也表示药石无效,只是开了一些清热化湿、杀虫驱虫的方药后,就返回巴陵继续做研究了。这些药当然无法根治孙权的病,只能改善一下症状而已。
孙权倒也还算理智,知道并不是张仲景不肯出力,而是这病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绝症,于是不但放了张仲景离开,还资助了一大笔研究经费给他,希望他能早日研究出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这个时候孙权的血吸虫病已经到了晚期,身体本来衰弱到几乎不能视事的程度,最近因为和蜀军交战,不得不强撑着病体处理一下重要的朝政。没想到今天听到水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噩耗,心情激动之下,热血上涌,终于呕血昏迷。
用专业术语来说,这正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由于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侧支循环,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情绪激动之下,曲张的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孙权这一呕血,东吴朝廷当堂就乱了套,前方大军刚战败,国家正是多事之秋,甚至可以说是东吴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偏偏这个时候,东吴的主心骨病倒了,东吴朝堂登时处于群龙无首状态。
太医立刻给孙权急救,又是针灸又是灌药,孙权这么重的病,竟然被这些“国手圣医”硬生生地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说起来还要感谢华佗,华佗虽然远在蜀国,但是他这些年在刘厚的大力支持下,研制了不少成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