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第三百三十三章 盛宴
    第三百三十三章盛宴

    说鲜卑人丢弃了牛羊,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将连食物都没有,很快就会饿死。 所以,他们就算明知汉军要追上来了,很可能会杀死他们,他们还是不能丢弃这些牛羊。

    而偏偏,牛羊都是走得很慢的牲口,不但走得慢,它们还一边走一边吃草,这使得他们即使再着急也没用,牲口们可不会买账,你赶一下,它们就走一下,一下赶不到它们就会停下来吃草。赶着大群牲口,走路的速度甚至比不上平常人走路的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师可以不断追上一群群鲜卑百姓的原因。当然,追上这些鲜卑人,也就意味着追上他们最重要的财产——牲口。张苞可不会和他们客气,一路追,一路分出小队人马收拢这些鲜卑百姓和牲口,将他们赶回王庭。

    有不肯听话的那还不简单,一个字:“杀!”,没有第二个选项,什么怀柔政策、示之以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服人什么的在这个时候统统用不上。张苞在这个时候使用的是比传说中他老爹猛张飞那些事迹更加简单粗暴的手段:服从则免死,稍有不服的全部杀掉。

    这个时候谁还有空给你慢慢讲道理,苦口婆心劝说什么,什么话说一遍就算了,听话就乖乖地掉头走,不听话就一刀下去。这种残暴的行为如果在大汉境内是被严禁的,hong军对大汉的老百姓一向很好,如果有将领敢残杀老百姓,那他不但是不想混了,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可是对于异族的老百姓,军规里是没有规定的,这个时候第一师当然采取最简单的办法去办事。胡人虽然桀骜不驯,不过前文已经说过,剩下来的老百姓实际上都是些老弱病残,那些精壮都被步度根抽调到军队里,变成了骑兵逃在前面。

    而这些老弱病残自然也没多少反抗精神,甚至因为草原上的民族有一种服从强者的风俗或者说是习惯,使得这些百姓的顺从度比起中原人来说也不遑多让。

    草原人互相之间多有征战,一般来说,一个部落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除非有血海深仇,否则一般是不会赶尽杀绝的,而是将对方部落的人掳为奴隶。而这些战败部落的人也很有做奴隶的自觉,这是草原上的生存规则之一。

    现在第一师征服了他们,他们自然也产生了依附汉军之心来,所以这些老弱病残鲜卑百姓并没有什么反抗,大多数都顺从地被第一师士兵驱赶着掉头往王庭走。

    倒是因为语言不通,有些鲜卑人枉死在第一师士兵的刀下。张苞出发前带了一些向导,这些向导多数是会鲜卑话的,可是数量毕竟不多,现在第一师不断分出小部队来收拢鲜卑人,这些翻译人才很快就不够用了。

    到了后面有一些小队根本没有会鲜卑话的人跟着行动,他们只能指手画脚地命令鲜卑百姓往回走,当然,鲜卑人当中也有不少会汉话的,但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人群中恰好没有人懂汉话,如此一来,误会自然就产生了。

    产生误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对于不听话的鲜卑人,第一师士兵执行的政策就是一刀杀之,这种不听话包括听不懂话。正因如此,有不少鲜卑百姓是因为没听懂汉话



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豫归顺
    刘厚并不是个喜欢铺张浪费的人,甚至受前世**丝身份的影响,性格上有点吝惜,有点小农意识,人也不够大气。 正因如此,他很少宴请大臣,更不要说宴请群臣了。这次却一反常态大宴群臣,实在是事出有因。

    原因也没有多曲折复杂,而是很简单:他这次宴请的主要目的是欢迎田豫,为他接风洗尘,庆祝他正式加入蜀汉集团。

    之前刘厚写了一封亲笔信,放低身份,以故人之子的身份和他叙旧,以大汉族主义感召他,又派出了一位够分量的钦差大臣,持节,带着官印、圣旨,打足仪仗排场去请他加入蜀汉集团。

    这位钦差大臣不是别人,正是大鸿胪兼宣传部长刘琰。这件事情还真就适合刘琰去做,刘琰跟随刘备多年,算是刘备的老臣子了,资历资格都足。虽然刘备认识田豫时,刘琰还没效忠于刘备,但是作为同是刘备看重的人,大家又都是当地的名士,刘琰还是对田豫有一定了解的。

    刘琰善于交际,口才又好,同是名士和田豫有共同语言,就算不管其他因素,他也是一个合格的说客,是劝降的适合人选。况且,劝降敌国将领和鸿胪寺也能拉上那么一点关系,刘琰此行也算是在职责范围之内,所以刘琰领到任务后也没推辞,而是欣然前往。

    田豫果然没让刘厚失望,在刘琰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后,很深明大义地跟随着他来到许昌投奔刘厚。其实这事能成攻主要不是靠刘琰的口才好,而是在于一个是“势”字。

    劝降田豫这件事情,刘厚营造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势”,这个“势”一旦形成,事情就已经成功了八成,无论派谁去做钦差大臣基本上都能成功。当然,像憨豆先生那种总是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将事情搞砸的人除外。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很明朗,不用多有眼光的人都能看清楚,汉室重掌天下是大势所趋,如果他还看不清形势,就枉称为智者了。

    加上刘厚又搬出刘备昔日的情分,以小侄自称,更是给足他了他面子和台阶,就算他归降蜀汉,也没人会说他背主求荣的坏话,只会说他顾念旧情的好话。

    另外,刘厚在圣旨里封他为平北将军,让他主持对北方胡人的一干事务,使得他的事业不但没有受影响,还隐隐能上一个台阶。之前,他就是曹魏的“乌丸校尉”,专司和乌丸有关的事务。

    就他自己的个人理想而言,他也是想成为一名为朝廷平定北方边患而名垂千古的名臣,现在刘厚不但没有剥夺他实现这个理想的机会,反而给了他一个更大的平台,一个可以实现他理想的更广阔空间。

    以前他只是处理乌丸有关的事务,现在整个北方胡人的事务都归他管,不但乌丸,还有鲜卑、一些匈奴的残留势力、一些羌人的部落、靺鞨人(女真人的祖先)等等都和他有关,这权柄简直大得无边了。

    有了这上面三条,“势”就形成了,田豫的归降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刘厚给出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条件,相信就算对曹魏朝廷再忠心的人都无法拒绝,因为这三条里面也包含了感情因素,而且打出的感情牌根本使人无从拒绝。

    得到田豫的归顺,刘厚也很高兴,尤其在知道了田豫对乌丸和鲜卑人所做的事情后对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上次听了郭攸之叙说田



第三百三十五章 弹汗候
    尚书丞是尚书令的属官,现在郭攸之就任尚书令一职,所以这个人是郭攸之的下属。 尚书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当然,郭攸之的职责还不止这些,现在不是和平时期,各个官职的职能没有像原来那样限得死死的,有时候皇上让你干什么你就得临时客串一把去完成皇帝交待的任务。

    刘厚很希望能将官职改革一下,汉代所用的三公九卿制他感到很不合理,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可是要改动整个官制绝非易事,可以预见,绝对会引起朝堂大地震,所以他只能将这个想法一推再推,一直推后到现在也不敢大改,只是在原来的三公九卿制之外,封了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官职。要彻底改变官制,起码也要等打完仗,天下安定了再说吧。

    郭攸之一直以来就是刘厚的超级秘书,尚书令这个官职正适合他,刘厚顺理成章地封给他这个官职,让他帮忙处理奏章,掌管起草诏书。当然,现在是掌管起草诏书,和以前亲手起草诏书不同。

    以前很多诏书都是郭攸之亲手起草的,现在他官职升高了,很多事情就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了,他手下有中书舍人可以分担这些工作,郭攸之把把关就行了。

    刘厚虽然和田豫聊得兴起,但也没忘了不时留意一下场中的情况。他刚好看到那个中书舍人匆匆走进大殿,递给郭攸之奏报、和郭攸之耳语的情形,心知一定有紧急奏报被送到许昌,否则这个中书舍人不会那么不识大体,在这个时候来打扰郭攸之的。

    这位中书舍人官职比较低,还没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不但没资格参加宴会,相反,在各位领导吃喝的时候,他还得在官衙值班,随时处理一些紧急的公文。

    一般不是很重要的公文,他就可以按程序处理了,需要向郭攸之汇报的,如果不紧急,他会等到郭攸之有空时才向他请示。

    可是在郭攸之还参加皇帝的赐宴时,就闯进宴会大厅汇报,那肯定是紧急事件了,否则谁会那么傻,在领导饮宴时去扰了人家的兴致。真有那种愣头青,估计也无法被郭攸之委以重任。

    “郭爱卿,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刘厚一看这种情况,也顾不得和田豫谈天说地了,连忙开口询问,毕竟正事重要嘛。

    郭攸之站了起来,出列到了大殿中央的过道上,微笑着拱手弯腰道:“启禀圣上,第一师传来捷报,大捷。”

    “喔,第一师张苞那小子打胜仗了他和谁打的仗还大捷,那边好像没有大股魏军了吧难道和鲜卑人打的可是这鲜卑人一向滑不溜秋的,前段时间报上来的战报都是小打小闹,这次怎么整个大捷出来了”

    称呼张苞为小子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有点不庄重,不过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个小皇帝穿开裆裤时就和那位张小将军一起玩大的,彼此间的情谊非同一般,所以大家也不以为忤。话说现在张苞的官职也越来越大了,敢称呼他为小子的人也不多了,除了那几位长辈就剩眼前这位小皇帝了。

    对于第一师这次的大捷刘厚感到有点疑惑,许昌毕竟离草原太远,交通不便,而且第一师这次推进的太快,蜀汉虽然有比过去快捷得多的通讯手段,但是在北方新占领区,一时还没建立起高效的通讯网络,所以刘厚到现在还不知道第一师已经兵出草原,行那直捣黄龙之策。

    “陛下圣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田豫出使
    可以说第一师这次的直捣黄龙行动,完全打破了朝廷原来已经策划好的挑拨离间、拉拢分化草原胡人各部族的计划,但是对此,刘厚只有高兴,没有不满。

    因为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这场胜利完全打破了草原上的势力格局,随着这场胜利消息的传开,草原上的风向必然会大变。

    各部族对于蜀汉政权、蜀汉军队的态度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很多部族原来对蜀汉军队的态度可能是轻视与不屑,对于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蜀汉政权也是表现得桀骜与不敬。

    而经过这一战,其他部族已经见识到蜀汉军队的厉害,他们以后将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这支强军他们甚至会感到畏惧,遇到蜀汉军队一定会小心翼翼地应对。

    对于蜀汉政权,他们也肯定会给予足够的敬意,草原民族一向是尊敬强者的,他们以前虽然没有接触过这个政权,对这个政权不了解,可是,现在这个政权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强大。

    这就足够得到他们的尊重了,而且,这个政权也是以“汉”为国号,这让他们回忆起很久以前,强大的汉朝横扫草原的历史。

    虽然那段历史已经尘封起来很久,但是汉人那么多,要重新崛起很容易(在胡人的观念里,一个政权强大与否和人口数量有直接关系,因为他们是全民皆兵的,有多少成年男人,就有多少兵),他们的皇朝一旦重新强大起来,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再来那么一次。

    要是汉人再像汉武那样不遗余力地对草原民族进行打击,那他们的命运就悲惨了,想知道有多悲惨,看看现在的匈奴就知道了,匈奴的没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汉朝打击的。

    如果这个新“汉”政权也执行汉武一样的民族政策,那鲜卑、乌丸这些胡人的下场可能会更惨,因为他们自认还没有匈奴全盛时那么强大,更没有信心可以对抗强汉,匈奴尚且被打得那么惨,那实力远不如匈奴的他们呢

    草原胡人的这种思想转变,对于田豫施展他的挑拨离间、拉拢分化计划不但不会有害,反而会大大有利。有句话叫“再高明的阴谋诡计,在绝对强大的力量面前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相反,要实施一些外交策略,如果有祖国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将会事半功倍。后世的米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家十几艘航母在各大洋上晃荡着,天上有卫星有空间站,地上有几千枚核弹威慑着,全世界各大洲都有军事基地,基本上想打谁就能打谁。

    所以人家一向以老大自居,还美其名曰世界警察,其实就是世界恶霸,可是人家就有那个底气,尤其是苏联解体后,世界再无敌手,米国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上都是,所以他们在外交上一向霸气侧漏。

    米国想骂谁就骂谁,想打谁就打谁,到处指手画脚干涉别国内政,别人还只能敢怒不敢言,这就是有强大实力为后盾带来的好处。如果蜀汉也拥有类似后世米国那么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自然在对周边小国的外交中也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从这方面看来,第一师的行动不但没有破坏了朝廷的计划,反而是大大促进了这个计划的进程。在刘厚和几位谋臣制定的这个计



第三百三十七章 鲜卑王庭的传说
    田豫不选轲比能作为第一个忽悠的目标,是有原因的,因为轲比能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他一直有征服、统一鲜卑各部族的志向。↖,前些年,他表面上归附于魏国,其实一直都有反叛之心。

    他的内心甚至从来都看不起汉人政权,从来都不服魏国朝廷的管辖、调遣。他只是象征性地给魏国朝廷进贡一点财物,让汉人朝廷对他放松警惕,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对汉人朝廷只有仇视与提防,而没有任何亲近之意,这点和素利恰好相反。这从他进贡给魏国的财物里没有战马就可以知道。他不但不给魏国进贡战马,还禁止族人将战马卖给汉人。

    更过分的是,他不但不让自己的部族卖战马给汉人,还企图禁止其他部族通过互市将马匹卖给汉人。他这一霸道的行为也是导致他和素利等部族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这一件事,可以充分反映出他对汉人的恶感,同时,也可以看得出他是个有见识,甚至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人。谁都知道马匹对于草原、对于草原民族的重要性,其实马匹对于汉族军队同样重要。

    没有马匹,汉人的军队就永远无法涉足草原,轲比能早就看到这点,并且实施计划限制马匹输出到汉人的国家,从而起到削弱汉人军队实力的目的。这已经属于战略层面的布置了,这样的见识与志向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更何况,他只是一个从小长在马背上的、缺少正规教育的胡人。

    如此可见轲比能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的,他比步度根这个根正苗红的鲜卑王族传人强太多了,完全可以用见识非凡、深谋远虑、志向高远来形容这只草原上的雄鹰。

    这样枭雄式的人物,想拉拢他难度是很大的,这样的人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对别人归心。或者他们可以暂时屈服,不过也只是假装臣服而已,这种人能屈能伸,只要他们强大起来,只要条件一到,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反叛,反噬其主。

    所以,田豫这次出使,压根就没有考虑去拉拢轲比能,至于步度根,已经被打残了,而且他率领着几万骑兵遁入草原不知所踪,想找他们谈都找不到人。

    步度根这几万骑兵逃入草原深处,看似轻松潇洒,其实他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将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他们的生存根基是生活在鲜卑王庭中的百姓和他们养的牛羊等牲畜。现在这些东西都归第一师所有了,步度根带着几万没有补给的军队在草原上晃荡,他们吃什么难道吃草根吗

    他们胯下的战马倒是可以吃草,但是马上的骑士却不行,步度根不但没有饷银给这些部下,连最基本的粮食都无法供应他们食用,那这支军队会发生什么事呢

    发生什么事其实很容易想象,很简单,那就是崩溃。缺乏军粮的军队是必然会崩溃的,这种事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更何况是毫无纪律性可言的胡人军队。

    所以,步度根率领的这支鲜卑骑兵在逃脱第一师追杀的第二天,也即第一师杀入鲜卑王庭的第四天就开始出现逃兵。然后逃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很快整支大军土崩瓦解,最后只有约一万步度根的嫡系人马跟随他继续往西行。

    这崩溃的几万人马,使得草原多了几万的乱兵




第三百三十八章 缴获和俘虏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张苞摧毁鲜卑王庭这段历史,在正史上记载很少,只有一句话:“建兴二年九月,苞大掠鲜卑王庭,归。 ”这段话信息量实在太少,具体张苞率领多少人马去攻打鲜卑王庭鲜卑王庭位于哪里战争的经过是怎么样战果如何等等,统统没有提及,这令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纠结了很久。
1...158159160161162...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