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多数将资金投入到土地中,买地置业是这个时代投资的主旋律。刘厚要做的就是将一部分民间资金引导到这些加工业上面去。

     




第四百五十五章魏国灭
    汉武帝当年倾全国之力驱逐匈奴,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整个大汉朝也被掏空了,得失成败真的很难评说。±,而现在,刘厚只不过简简单单地定下一项激励制度,既不用出钱粮,也不用出人命,轻轻松松就解决草原的祸患。

    虽然这个解决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的事情,但是,只要有这些制度存在,就有源源不断的战士红着眼杀向草原,将草原的游牧民族斩尽杀绝,将他们的土地、牲畜、金银财宝、人口,将他们的一切一切抢回来。

    而这个过程中,汉人的人口不会被消耗,被消耗的只是鲜卑人、乌丸人、羌人、突厥人等等异族,他们或被杀,或转化为汉朝的雇佣军,或被掳成为在各个劳动场所辛勤劳动的奴隶,总之是不断被消耗,族群的数量也不断缩小,有些族群甚至最终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定下大力发展钢铁产业、水泥产业以及全力制造水泥战舰的大计后,众人很快又定下建立以“军功处”为核心的对外扩张激励机制,和以夷制夷的草原攻略。

    这次的会议足足开了三天,才初步确定下来各项战略方针。刘厚也累得不成人形,躲在荆州府衙足足休息了三天才缓过劲来。

    幸好他身为皇帝,凡事只要定下大的方向就行了,具体去完善,去落实执行有大队的官吏去完成。诸葛亮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内政人才之一,有他这个丞相主持大局,在加上司马懿、郭攸之、邓芝、步骘等能臣干吏的辅助,刘厚可以很放心地当他的甩手掌柜了。

    休息好了之后,刘厚又在荆州视察了多日,其中重点视察的地方就是水泥厂、造船厂、水军等和伐吴有关的地方。刘厚的视察不可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详尽地了解了这些地方的建设情况,还和最底层的士兵、工匠进行互动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顺手也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展示出一个亲民皇帝的形象。

    等到刘厚结束荆州之行,带领着群臣回到许昌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一个多月时间,关中的战事终于落幕,魏国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那个夜晚,在那个张苞下了最后通牒的夜晚,无数魏国文武官员涌进皇宫劝曹丕投降。曹丕在宫中砸烂了无数张案几和古董陶瓷,打伤、打死了数名宫女太监。

    可是,不管他怎么发脾气,不管他多么不甘心,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城外敌人已经兵临城下,而且看情况,敌人有能力随时攻进城里活捉他这个末代皇帝。

    城内更不堪,他虽然在宫中,但是也知道,城内已经乱成一片,外面锣鼓喧天,喊杀声、惨叫声、哭喊声四起,应该是不断有人作乱。

    据执金吾派人过来报告,今晚已经有四起袭击军营事件、五起企图武装夺取城门向蜀军献城的事件、还有数起其他的作乱事件发生,幸好城内的守将还算得力和忠心,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将这些作乱事件全部镇压了下去。

    其实更让曹丕忧心的是在宫内,百分之八十的文武官员已经在殿外跪了一夜,请求他退位投降。这些人给他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君权神授,这其实是皇帝自己在自说自话而已。皇帝的权力来自哪里皇帝的权力靠谁去执行就是靠殿外这些文武官员还有散布在天下的地方官吏。

    没有这些官吏,皇帝是什么皇帝算什么皇帝什么也不是!皇帝也不过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



第四百五十六章 车轮战,王肃一挑五十
    王肃的口才远比不上诸葛亮,他要劝说的对象也不是东吴那班腐儒,而是思想超越这个时代很多的张苞,这注定他的劝说要无功而返。其实主要还不是因为口才问题,关键是,他手中根本没有筹码。

    但凡谈判、说合,必然要手中握有能令对方动心的筹码才有可能成功。剥去那些华丽的语言、辞藻,谈判,说白了就是以利益诱之,以利害恐之。没有筹码,就没有谈判的资格,任你口灿莲花也没用。

    对于明白人,例如张苞这种,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通常都可以轻易忽略那些迷惑性的语言,而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你拿什么来跟我谈你想从我手中获得好处,你拿什么来交换

    不能怪张苞说得那么直白,那么赤果果,这就是现实。张苞没有读过多少圣贤书,反而是受到刘厚的影响,形成了很现实的性格,虽然不能说他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但是,也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特别是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大事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拿朝廷的利益来开玩笑。

    所以,对于王肃华丽丽的语言,张苞充耳不闻,无论他说什么都只是微笑,适时地点点头,表示在听,但是内容却一句没听进去。当然,张苞也不是完全没说话,他也时不时说几句客套话,只是说话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什么久仰大名、素闻公子博学多才,文采斐然之类的恭维话,涉及到政事的则一句不提。

    另外就是劝酒了,不断的劝酒,不但张苞自己劝酒,他还叫来军中的各级将领,装作很热情的样子,挨个介绍给王肃认识。当然,每认识一个,那名将领就给王肃敬一杯酒。王肃还不得不喝,所谓客随主便,哪有主人家敬酒,作为客人不喝的,那么不给面子,下面的话还怎么谈下去

    于是,王肃不得不一杯接着一杯喝下去,很多该说的话也没机会说了,因为,很快他就醉了。王肃本来酒量也算不错,像他这种风流才子,父亲又是高官,平时自然少不了应酬,文人之间举办些什么诗会、文会都是边喝酒边吟诗作对的。

    喝得多了,酒量自然也就锻炼出来了。可是,任你酒量再高也架不住人家车轮战啊。张苞敬完,姜维敬,然后是两个师的师参谋长(兼任政委)敬,然后下面的旅长敬,旅参军敬,再然后团长敬,团参军敬。

    好吧,参加宴会的人只到了团这个级别,可是,就算这样,两个师团以上级别的人已经超过五十个了。每人一杯,就是五十多杯,hong军喝的可不是以前十来度的水酒,而是烧得着的烧酒,高度数的蒸馏酒。

    平时军中是禁酒的,但是,酒还是有的,就是预备着在一些特殊场合用的。现在就是特殊场合了,招待重要客人,还是可以适量喝酒的,每人一杯问题不大。不过蜀军这边每人喝一杯问题不大,王肃这边问题就大发了。

    他是要一个人喝几十杯的啊,几十杯高度酒怎么喝王肃有心不喝,可是对方主将那么热情地招待他,他盛情难却啊。那么高规格的招待,几乎全军中高级将领总动员出来招待他一个小小的使者,就算是他父亲亲自前来,也不过就是这种待遇了吧,对方这么看重自己,自己怎么能不喝呢

    于是,盛情难



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丕投降
    一直支持曹丕的擎天之柱钟繇精神崩溃后,剩下的事情再也没有悬念,没有了钟繇的强力弹压,终于有人打开了宫门,放宫外的乱兵入宫进行兵谏。

    皇帝多数不是宁死不屈的生物,历来肯与社稷共存亡的末代皇帝也不算多,至少曹丕就不是那么有勇气的人。像曹操他们那一代打江山的人都比较硬气,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会抵抗到底,不到最后不放弃,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也有可能宁愿自杀也不肯投降。

    典型案例请参照项羽的乌江自刎,可是,曹丕不是打天下的第一代,而是第二代,属于“王二代”。这种人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详情请参照贾宝玉的出生情况,他们自小长于妇人之手,从小锦衣玉食,生活环境优渥,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从来没有他们争不到的东西。

    他们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没有吃过苦,这种人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骨气。曹丕虽然文才不错,但是却很怕死,所以,当大势已去,当乱兵入宫进行兵谏时,曹丕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接受现实,答应退位投降。

    这个时候离午时已经不久了,一班文武百官匆匆忙忙簇拥着曹丕出了皇宫,赶到西门外,跪下向汉军请求投降。城外,张苞已经命人架起了克秋杀,准备时辰一到就开始轰炸西门和这一侧的城墙。

    姜维的部队也做好了冲锋的准备,他们的任务是,等克秋杀部队将城墙上及周围的魏军轰杀干净后,第一时间抢上城墙,尽快打开西门,放大部队入城。

    没错这就是他们的后备计划,没错,他们的后备计划就是那么简单,就是那么粗暴,没有多少兵法,没有多少计谋,就是先用强大的火力碾压,然后发起冲锋。

    没想到在最后的时刻,在汉军准备好要发起强攻时,突然来了个神转折,魏国君臣终于跑出城外乞降了。张苞紧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的核威慑计划终于生效了。虽然,以现在他手上的军力,要攻陷长安毫无悬念,但是,在可以不用打硬仗的时候,谁也不想打。

    长安毕竟是天下有数的大城,里面守军众多,守城器械、陷阱无数,自己的部队就算能攻下这座首都,损伤肯定也不会小。hong军的宗旨一向是能减少伤亡就尽量减少伤亡,能以巧取胜就尽量取巧。

    像这次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的结果了。曹丕既已投降,其他事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先是姜维的部队开进去接收城防,确认安全后,张苞再率领第一师入城全面接管城池。

    期间也遇到零星的战斗,有些是魏国的死硬分子发起的,也有些是城内一些地痞流氓想趁乱占点便宜,这些人自然都被hong军两个师迅速击溃,将混乱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得市面迅速恢复秩序。

    至于曹丕,张苞倒也没怎么为难他,而是找了一个大宅子,将他和他的一干妃嫔、子女以及其他曹氏族人全部圈禁起来,等待刘厚的发落。

    除了宗室外魏国各级官员的待遇则好得多,这些人也分两批,第一批是一直支持曹丕的,到最后都不肯投降的死忠分子,如钟繇等,他们成为了罪官,同样也被软禁起来等待刘厚的发落。

    另一批人占了多数,他们是劝说曹丕退位投降的,还有武装叛乱的,这些人属于亲蜀汉的阵营,当然,也有可能只是畏惧蜀汉,无论如何,他们最后都选择了蜀汉这一方。对于这些人张苞还算客气,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准许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过,他们虽然是自由的,但



第四百五十八章 孙权薨
    那些被移出城外的魏兵和各大户家的家丁丫鬟自然是老规矩,全部被编成建设兵团,然后被送到荆州去全力支持关公的造船大业。 除了这些人,在东线和南线各处关隘还有数量不菲的魏军。

    这些人也好办,张苞让曹丕写下命令他们投降的圣旨,连同曹丕退位投降的诏书一起送过去给这些关隘的将领看,勒令这些兵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去向汉军投降。

    随着两线魏军陆陆续续的投降,南线的张飞兵团和东线的关兴兵团在没多久之后就逐渐接手这些关隘的城防,一步一步推进入关中。汉军接收关中、受理魏军投降,肃清死硬分子的过程足足持续了两个月才结束。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大部分人当然是识时务的豪杰,但是,也还有小部分不识时务的家伙不甘心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他们在汉军接收汉中过程中搞风搞雨,企图阻扰历史的进程。

    对于这些企图以螳臂阻挡历史车轮的人,汉军这架战车轻易就将他们碾成泥浆。两个月后,刘厚宣布故都长安光复,但是,他却没有急着迁都回长安,而是再次移驾到荆州,准备就近指挥灭吴的战事。

    魏国既灭,吴国就顺理成章成为下一个目标了,刘厚将工作重点转到这里来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在伐吴战争开始前,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河套的收复,素利率领鲜卑骑兵进入河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里势力错综复杂,想完全掌控这个地方,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素利进去后,和几个部族打了几场仗,他仗着人多势众倒也都打赢了,不过自己的战损也不少,后来他终于受不了这种战损率,就死皮赖脸地跑去找张苞讨要火器。

    那个时候曹丕已经投降,关中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火器尚有大量盈余,张苞被他骚扰不过,就给了他一批霹雳雷,当然,这些霹雳雷也不是白给的,张苞让他用大量的缴获物来换取。

    鲜卑人的缴获物多数是牛马羊等牲畜,张苞让他用一只羊换一枚霹雳雷,这个价格大概是霹雳雷价值的十倍!为了节省麾下将士的生命,素利只好咬咬牙,送了数万头牲畜给张苞做军粮,换回鲜卑骑兵人手两枚霹雳雷。

    有了这些霹雳雷,鲜卑骑兵果然如虎添翼,想象一下,几万头羊驼,喔,不对,是骑兵高速奔跑的场景,这已经够壮观的了,如果加上无数霹雳雷的爆炸声,就算吓都能把敌人吓跑了。

    果然,在这些霹雳雷的帮助下,素利迅速收复了整个河套,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各个部族有些彻底屈服,愿意接受汉朝的管理,有些被歼灭、被俘虏,还有一些被驱赶出河套地区,进入茫茫的草原中。

    素利从一些部族中吸收了不少战士,使得他麾下的人马恢复到四万,虽然离最高时候的五万还是差了一些,但这已经算不错的了,河套就那么多人,他能征集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如果他想要更多人马,就只能深入草原继续征战了。

    他果然没令刘厚失望,在收复了河套之后,他让部队休整了一个月,就毅然率领着部队杀入草原,继续他的征途。他之所以征战的积极性那么高,正是得益于朝廷建立的“军功处”和颁布的那套军功奖励制度。

    如果不是因为新收了很多新兵,部队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他可能早就杀进草原了,有那么丰厚的回报,背后还靠着汉朝,有着靠谱的保障制度,他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定都长安
    东吴那边乱成一团,荆州这边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所有和造船相关的产业都在卯足了劲加班加点生产,水、陆、空三军加紧训练,后勤部门也在高速运转起来。

    刘厚带着群臣和三位皇后到了荆州,这次刘厚打算不灭吴国不离开荆州了,也即是说,他要在荆州呆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将整个朝廷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和战争有关的部门和官吏,跟随他一起驾临荆州。

    而剩下的和战争关系不是那么大的半个朝廷,则开始在许昌着手进行迁都工作。刘厚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首都定在长安,所以这半个朝廷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陆续续搬迁到长安去。

    之所以选长安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地形闭塞,易于安保,东有函谷关、潼关、临晋关;南有武关、峣关,还有秦岭,骊山、终南山都是秦岭上的主峰;西则有散关、陇关,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北则有萧关。

    如果将关中看作一座大城池,那么这座大城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山脉作为天然的城墙,上述的关隘则是这座大城池的城门。这些山脉将关中围在中间,使得关中的安全系数比起其他地区高很多。

    只要派兵扼守四个方向的关隘,敌人想攻进关中的难度很高。即使是hong军拥有那么多火器,也刘厚也不敢采取强攻的方法进攻关中,而是用计策反了曹洪,从而打开一个豁口进入关中。

    关中的稳固程度可见一斑。关中安全系数高,交通也不错,长安位于全国之中,西南沟通巴蜀,东南连接江淮,西北可达西域,东北是华北平原,利于控制全国。

    作为一个首都,除了安全和交通这两个条件外,经济条件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后世人对西北的印象可能是千沟万壑、沙尘满天,但是,那是因为经过几千年的过度开发,使得关中地区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导致的。

    关中地区的生态条件曾经相当之好,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气候温暖湿润,有大片竹林,生活着大象、猕猴等野生动物,植被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

    张衡曾说关中是“九州之上腴”,《新唐书》说“关中号称沃野”。秦国地盘不算大,却能够维持几十万大军,消灭关东六国,富庶的关中、巴蜀便是经济保障。

    汉唐时的长安城,就好比是现在的北上广深,对于当时日本、新罗等地的外国人来说,长安城甚至相当于现在纽约的地位,心目中的圣地。

    长安城在前半部分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唐朝,那时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城的1.4倍,汉长安城的2.4倍,罗马的5倍,巴格达的6倍,君士坦丁堡的7倍,极盛时人口超过百万,算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了
1...183184185186187...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