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那些老学究们没有让刘厚失望,经过他们的一番辛苦探究,终于确定这一年是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第2925年,他们很快就将黄帝纪年表创制了出来。
从这一年开始就是
第五章 反对者
之所以大部分朝臣都赞成这个机构改革,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君权和臣权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个体。君权多一点,臣权就要少一点,君权少了,臣权就多。
所以,在朝堂的权力游戏中,不但是大臣之间在争权夺利,大臣们和皇帝之间也有所博弈。如果遇到一个强势的君主(这多见于开国皇帝),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遇事都乾坤独断,那么,大臣们就没什么搞头了,他们几乎只能沦为传声筒和皇帝意志的执行者。
遇到这样的皇帝,大臣们基本上没什么发言权,只是办事员而已,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皇帝指哪打哪,这就是君权最da,臣权最小的极端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
相反情况下,大臣们很强势,几乎把持了朝政,皇帝几乎成为傀儡,这种情况下多见于皇帝年幼无法主政,或者皇帝极端贪玩,无心主政(如明朝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
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比较少见,多数是中间情况,皇帝和大臣们各有各的权力范围,大家各司其职,共享天xia。至于皇帝的权力占多少,大臣们的权力又占多少,这没什么定数,也没有什么标准,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不同的。
这和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博弈有关,大臣们总想尽量限制皇帝的权力,从皇帝手中夺取更多的权力,而皇帝,只要不是心智还不成熟的,也都想压制大臣,让自己成为个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九五之尊。
所谓的帝皇心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按道理,刘厚其实算是开国皇帝了,虽然从辈分上来说,刘备才是季汉的太祖,刘厚算是太宗,但是,魏、吴两国都是在刘厚手上被打败的,而且是刘备死后才被打败的,这样一来,统一天xia的名声就落在了刘厚身上。
刘厚拥有和开国皇帝相当的威望,这一点很类似于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虽然李渊是太祖皇帝,但是,整个天xia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的赫赫战功成就了他无上的威名,所以他能成功夺权,所以世人只知唐太宗而不知唐太祖。
本来以刘厚相当于开国皇帝的身份,应该是个强势皇帝,应该是个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的“有为圣君”。可是,他现在却出人意liao地放qi了大部分权力,甚至放qi得比历史上任何皇帝都彻底。
这令到大家都很意外,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皇帝是不是犯傻了,古往今来,就没见过这个傻的皇帝,人家都千方百计将权力篡在手中,他却主dong放权。
皇帝犯傻主dong放权,群臣们可不会客气,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历朝历代,大臣们都需要通过艰苦的斗争,甚至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才从皇帝那里占到一点点便宜,现在皇帝主dong将权力送到手,个个都两眼放光,希望自己能多占点,所以他们纷纷表示支持皇帝的这个决定。
当然,对于设立内阁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意见,也有一小部分分人不赞成这样的改革,上书劝谏皇帝收回成命,维持原来的组织结构。提出劝谏的人大致可以分三类,有三个人可以分别作为这三类人的典型代表。
第一个是司马懿,他是这场变革中最失落的人。他之前也算尽心尽力为小皇帝谋划,在多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伐吴的战争,因
第六章 深化改革:三省六部制
邓芝这种人属于死忠派,也是比较保守的人。他们的确是实心实意为皇帝着想,为大汉着想的,起码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劝谏皇帝不要进行机构改革,的确是出于公心,他们是真的担心因为机构改革,而导致朝堂发生混乱。
他们担心皇帝放弃了权力,会导致朝政被权臣把持,再次出现“十常侍乱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局面,那样一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大汉再次陷入战乱当中。
这些人无疑都是忠臣,而且他们一心为公,一心为国,可惜的是,他们的思想有局限性,思维也不够开阔,无法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出这种制度的先进性。
还有一个反对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也上书反对这种机构改革,但是,他这样做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刘厚也无法辨别。
机构改革之后,诸葛亮还是宰相,作为内阁首辅,他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表面看起来,他的利益似乎没有受损,其实不然。
在改革之前他就是宰相,而且是一个一手把持朝政的独裁宰相。由于刘厚的放权,使得大汉几乎所有的政务都由他来处理。这种情况下,他拥有几乎相当于皇帝的权力,可以说差不多能做到一言九鼎。
机构改革之后,他原本一手把持的权力就转移到内阁当中去了。而内阁一共有五、六位阁臣,以前他一言能决的事情,现在就要几位阁臣商量着办了,如果大家统一不了意见,还需要通过投票来决定。
这就等于将他原来的权力分散到几位阁臣手中,而且他也失去了一言而决的权力。现在的他办起事来总觉得缚手缚脚,现在的他再也没有办法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很多事情都多了很多的掣肘。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次机构改革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诸葛亮,甚至可以说,内阁就是专门针对诸葛亮的,是刘厚用来制衡他的权力的设置。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假如他有私
(本章未完,请翻页)心的话,肯定会反对这种改革。
但是也不能凭此就说他的反对就是为了私心,也有可能他真的是担心改革会搅乱朝政,使得天下再次陷入动乱。毕竟这位可是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话的人。
从刘厚的观感中,此人对大汉皇室忠心耿耿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会不会恋栈权力却又不可知。所以说,他的反对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真的不好判断。
不过刘厚并不需要弄清楚这些人的反对,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是因为什么原因,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了。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机构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建立内阁。至于那些反对者,根本不需要他怎么操心,因为,他有更多的支持者。
只要他稍作暗示,那些支持者就会蜂拥而至,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那样出手对付那些反对者。有皇帝的支持,又有人数的优势,反对者阵容即使有诸葛亮这样德高望重的大能,也无法和支持者阵营对抗。
很快,组建内阁一事就顺利地通过了,内阁也顺利地组建了起来。几位阁臣都是能臣干吏,他们很快就接手了所有的政务,刘厚终于可以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不用再过那种日理万机的生活了。
有空陪陪三位皇后生生娃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嘛。朝政在几位阁臣的努力打理下井井有条
第七章 强硬推行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这场机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无法避免。这个其实很好判断,首先,陈群是什么人他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也从来不听命于任何一位朝堂大佬,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孤臣。
朝中大部分大臣都不知道陈群是干什么工作的,他很少在朝会中发言,甚至经常不出席朝会。他的官阶不低,到了他那个等级,一般都需要按时参加朝会的,当然,有特殊情况也可以请假,但很少有像他那样经常缺席朝会的。
知情人都知道,他从来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他的工作直接向皇帝汇报!大家都猜测他肯定接受了皇帝的秘密任务。执行皇帝秘密任务的人是什么人那肯定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啊。
其实朝中很多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陈群从来不参与朝中的纷争,也很少参与朝堂上的讨论,使得大家对这个人都有点忽略了。
也只有少数的几个聪明人,见到他出场后,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缩在一角,不跟着大家一起闹腾。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皇帝心腹中的心腹,现在突然跑出来,抛出这样两个影响深远的话题,那不是很明显了吗
就是皇帝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呀!什么叫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就是那根粗壮的大腿,大臣们就算加起来也不过是一条胳膊而已。
如果是太平时代,那些性格黯弱的皇帝还好说,大臣们分分钟可以联合起来逼宫皇帝,使皇帝就范,可是,现在高坐龙椅上的那个小皇帝年纪虽然小,却拥有不亚于开国皇帝的威望。
开国皇帝通常都是杀伐果断的主,这种人习惯于将一切挡于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都无情地碾碎,他们杀起人来从不手软,只要是对自己实现目标有阻碍的人,他们说杀就杀,毫无情面可讲。
如果觉得小皇帝年纪轻轻,没有那么恐怖,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可别忘了他手上掌控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刚刚将魏、吴两国杀得落花流水。
虽然打仗不用他亲自动手,但总是他下的命令吧,说魏、吴两国几十万人死在他的命令下一点也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小皇帝也是踏着几十万枯骨登上皇帝宝座的。
这样的人生起气来,分分钟杀得人头滚滚,这一点也不稀奇。聪明人都知道明哲保身,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出来反对皇帝这次的机构改革计划,他们只会缩在一旁,冷眼看着其他大臣在蹦哒。
除了从成群的身份来看之外,这些人还从皇帝干净利落地组建出一个内阁可以看出,皇帝进行机构改革的决心。皇帝既然决定要改革基本上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内阁改革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要知道,当时反对组建内阁的人当中,可是有诸葛亮一个啊!以诸葛亮的身份地位都阻止不了皇帝这样做,还有谁能阻止呢
既然知道阻止不了,那还是不要白白浪费气力了,白白浪费了气力又得达不到目的,还得罪了皇帝,这样的傻事谁想做
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现在三公九卿制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在过去,三公都是手握重权的,可是现在,三公几乎已经成为了没有实权的虚衔了。
看看那个司马懿,他被封为太师,
第八章 偃旗息鼓
群臣再次哗然,大家那么卖力地在朝堂上争论了半个月,谁知道不过是在白费力气而已。到了今天,他们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皇帝根本就不管他们争论什么,争论的结果怎么样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反正就是一意孤行,突然就开始实施这套改革方案,他根本就不征求大家的意见,也根本不想听听大家的心声。
大家纷纷表示反对,甚至有人叫嚣着要大家团结起来,集体请辞,和皇帝对抗到底。可是,没有朝廷大佬的号召,群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根本无法组织得起大规模的罢工和请辞行动。
现在的群臣之首,不再是三公,而是内阁的几位阁臣。可是,几位阁臣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和皇帝作对,反而是默默地在执行皇帝的改革命令。
由此也可见他们的态度,这也难怪,这些阁臣都是刘厚精心挑选出来的,要不就是刘厚的死忠,要不就是内阁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支持刘厚也在情理之中。
有这些阁臣的默默支持,下面的那些人蹦哒得再欢也没有用,这也是为什么刘厚要先弄个内阁出来的原因。很快,一道道任命状从内阁发出,原本还沸沸扬扬的朝堂就像一堆肥皂泡,被人在上面洒了水一样,渐渐地消融、平复了下来。
之前很多人之所以反对实施三省六部制,是因为担心一旦机构改革之后,他们会失去官位。现在那些接到委任状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官位保住了,这比什么都强,只要新任命的官职不是比原来差太多的人都选择了偃旗息鼓。
而有些人虽然官职略有下降,但是,因为他们对新制度下的官职并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暂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是升还是降了,权力是被加强了还是被削弱了,这部分人也暂时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打算先观望观望再说。
就这样,沸沸扬扬的朝堂慢慢地平静了下来,闹腾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后面,就连那些暂时还没接到委任状的人,也停止了闹腾,静静地在那里翘首以盼。
最后,所有的职位都任命完毕,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得到了合理的安置。只有一些劣迹斑斑的人被剔除在外没有接到委任状,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回家卖红薯了。
这部分的人很少,他们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其实,天下刚安定下来,蜀汉的地盘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几倍,所以朝廷对官吏的需求量很大,就算加上魏国和吴国的降臣,官吏还是不大够用。
这个天下实在太大了,而且由于三个方向的战事在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大汉的疆域几乎无时无刻在扩张,这些新占领的地方也是需要官员去治理的。
汉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刘厚都下令“设立郡县,派驻流官”,他很少接受地方自治这种统治形式,即使是在一些非汉民族的地区,他照样要派个汉人流官去治理。
有不服的那就杀到服。有闹事的造反的特别是敢对他派出的流官出手的,统统有杀错没放过。
一人造反就杀全家,一家造反就杀全族,其实刘厚根本没下过这样的命令,他下的命令通常只是说对于犯事的人要从重处罚,但是下面的人都揣测到皇帝的意思,都按照上述标准去执行。
张飞、高定、素利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在对
第九章 三省
在原本的封建皇朝中,六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但是刘厚仿照了后世的部分部委结构,加了很多个司进去,这使得每个部不再仅限于四个司,有些部的司少,是个位数,有些部的司则多达两位数,具体看各部分管的事项多少,没有一定的定数。
这样的例子很多,除了上述的宣传部外,再例如,在原本的封建王朝,对于商业是很看不起的,所以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设立一个商务部去促进商业发展,但是刘厚决心大力发展商业,就设立了一个商务司,挂在了户部下面。
而像后世的水利部、交通部等部门,也统统变成一个司,被挂在工部下面。还有环境保护这样的部门,在原本的封建皇朝也是没有的,刘厚同样设立了一个司级单位,挂在刑部下面。
这个举动让新上任的环境保护司各级官吏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这个部门是干什么活的,而其他人则是对于这个司放在刑部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环境保护和刑罚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总的来说,刘厚和陈群搞的这个三省六部制和原封建皇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不一样,刘厚只是借壳一用而已。
这个新的六部其实更像后世的部委,只不过是采用了大部委制,将原来共和国的几十个部委,全部降级为司级单位,然后分门别类塞到六个部里面去。
说完六部就要说三省了,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其实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在中央行政机关设立三省,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中书省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由于刘厚比较喜欢内阁这个名字,所以,他就把中书省改称为内阁,这等于是整个天朝的大脑,所以,阁臣都是由诸葛亮这些智谋深远的人来担任。
政令制定出来后还不能马上执行,需要先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也可以称为左相,可见其权力也是极大的。
如果门下和中书两个机构的大佬不和,很容易造成扯皮不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例如,如果门下省的侍中对内阁某阁臣有意见,想公报私仇,那他可以将内阁制定出来的政令封驳回去,使得这道政令无法出台。
当然,门下省也不可能顺便捣乱,要封驳政令也得有理有据才行,如果他经常乱来的话,皇帝肯定会换人来做。
门下省侍中由蒋琬担任,蒋琬是刘备时期的旧臣,对刘氏忠心耿耿,也有宰相之才,由他担任这个左相再适合不过。让他担任这个位置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很不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