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府衙里,百姓医院的医疗组已经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了抢救。由于华佗和张仲景都受了伤,只能由其他医生对关公进行救治了。关公的伤势很重,如果是一般的民间医生估计就束手无策了,幸好这几年医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华佗的亲传弟子也有不少,他们都成为外科圣手,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追击歌女的赵云已经回来了,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他没能抓住歌女。据赵云说,这个歌女轻功极佳,在屋顶上纵横来去,又在预定的地方预先安置了接应的马匹,赵云始终是一员马上将,而不是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被歌女摆脱了追踪,只好无功而返。

    刘厚对此结果也不在意,这次事件很明显,就是东吴策划的一场营救行动,估计是自己狮子大开口,要的条件太苛刻了,东吴人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只能铤而走险策划了这样的一样连环袭击活动。所以幕后黑手和事件的目的都不需要再调查了。况且,自己手头上也还有几个俘虏,有什么疑问还可以审问他们。

    只是不知道这个策划事件的高人是谁,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




第四十一章 送走关公
    第四十一章送走关公

    上回说到,周泰责怪陆逊让周雪冒险,陆逊闻言,苦笑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潘浚一定要邀请周小姐入府衙表演节目。 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世子刘禅不知道从哪里看到周小姐的容颜,被其绝世容颜所迷。”说着,陆逊看了一眼周雪继续道:

    “因此我们将计就计,决定用美人计。并且我们特意在编排节目时,选了剑器舞,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兵器带入宴会,方便刺杀。”

    “其实不能怪陆叔叔,是雪自己愿意的。能为主公分忧雪虽死无憾。”周雪为陆逊辩解起来。

    一干将领几乎都在周瑜手下任职过,周瑜英年早逝,留下这个女儿,平时大家都对她多有照顾,自然不愿看她身陷险境。偏偏这个周雪性格和孙尚香有点相像,自小喜欢在军营里厮混,更是从小拜得名师,学得一身武艺,擅长轻身功夫和一击必杀的奇诡剑法,非常适合打探消息和刺杀之道。

    这次行动,陆逊自然不会主动叫她来,不过她骗过了母亲,偷偷溜了出来,私自加入行动组。对于这个平时大家公主般宠着的女孩,陆逊也很无奈,就让她扮作歌女负责打探消息,她本身有武功在身,周围又有不少暗探保护,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危险,谁知道遇到肥猪大叔这样的土豪恶霸。

    更想不到的是,因为她在这件事上露了面,被潘浚邀请入府衙表演,于是陆逊将计就计,策划了这一出刺杀行动。

    不说东吴一班人因为获救而喜气洋洋,也不说他们共叙离别后的种种,说回刘厚这边。

    刘厚过问了救治伤员的事情后,又过问了大牢救火和转移群众的问题。幸好大牢为了安保的原因,严禁在周边建有民居,虽然也有个别特权阶级做出越界的行为,但毕竟不多。

    所以这次大火没有蔓延开来,部队出动救火后,很快就将火势控制住。

    接着,刘厚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最后一项议程:控制责任人,追究过失人的责任。

    这件事里面最大的责任人其实是刘厚自己,是他太过分的要求逼得东吴人铤而走险。不过这当然是不能拿出来说的,他自己不说,其他几个心里明白的聪明人也不敢说,大部分人却是想不清楚这其中奥妙的。

    而第二大责任人就是潘浚。这场宴会是潘浚一手操办的,歌舞团也是潘浚一手招来的,他竟然还允许剑器舞这种可以持兵器入内的节目,就算他不是主谋也有工作过失。所以,刘厚下令先将他控制起来,等候审问。

    然后就是负责城防的关兴,不过他毕竟年幼,无法太苛责,只好将城防交给他哥哥关平。关平是个经验丰富、可以独统一军的大将,有他在应该可以放心了。

    然后是情报部门,刘厚让人叫了中情局荆州分部的负责人刘贵才过来,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责令他立刻整改,加强情报部门的侦查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贵才灰溜溜地走了之后,刘厚亲自提审了潘浚。潘浚其实毫不知情,自始至终是被人利用的角色,自然审不出什么来。刘厚也知道他是个媚上欺下、志大才疏、贪财好色之人,至于说他会干出这种刺杀世子的事情,刘厚相信他没这个胆量。

    于是,刘厚也没有真追究他刑事责任,只是将他降了一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专职负责修复沉船、挖护城河和修瓮城的事情。等于将他由军职调到文职去了,这样的处罚对于一个将军来说也算极严重的了。

    自知犯错的潘浚能捡回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自然不敢流露出半点不满,更何况世子还让自己负责这么多大工程,那都是肥差啊。想到这里,贪财好色的潘浚心里不由得又热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刘厚都在后续处理工作中渡过,期间时不时去探望关公。关公情况很不好,新伤加旧患,他受伤很重。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迷中渡过,因为伤口感染,所以发着高烧,经常说胡话。偶尔醒来,也是两眼一片茫然,华佗和张仲景两名神医都束手无策。

    毕竟这个世界还没有抗生素,靠中药控制感染还是有点弱。刘厚很害怕他挺不过来,自己费煞苦心来救他不是就白做功了刘厚在考虑着要不要尝试着将青霉素搞出来。但这又谈何容易

    其实青霉素的概念刘厚早已经通过左慈告诉了这两位神医,毕竟当时刘厚将华佗忽悠过来的理由之一就是发现了可以让伤口不感染的方法。两位神医自然是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只是没有显微镜,很难开展细菌学的研究。而且青霉素的制造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准备各种器材,但是青霉素一直没真正制造出来。

    后世时,刘厚很喜欢看穿越小说和穿越剧,有一次他从网上看到一部不知道是棒子剧还是倭寇剧的片段,里面有示范了土法制造青霉素的整个过程,刘厚很好奇,曾经反复观看了这个片段几次。但是刘厚很怀疑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青霉素到底能不能用。

    别的不说,这种土法制造的青霉素,提纯工艺简陋到令人发指,以后世那样的提纯手段,都无法去除一些使人过敏的杂质,这种土法制造出来的能用吗

    “两位神医,请问之前左师傅说的青霉素,不知道现在研究到什么地步没眉目没有。”这一天,刘厚和华佗、张仲景在讨论关公的病情,病情发展依然是让人绝望,他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启禀世子,按这左仙翁的说法,这青霉素无论对内科还是外科都有莫大的作用。这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倾尽全力想把它弄出来。按左仙翁教的方法



第四十二章 代理省长
    第四十二章代理省长

    上回说到,由于关公受伤过重,刘厚不得不将他送回成都,打算让那边的医学研究院试试新开发的青霉素能不能救他一命。 送走关公后,去掉了最大的阻碍,费祎和郭攸之开始为刘厚策划获取荆州牧一事,主要的方法就是写奏折给刘备。

    奏折的内容一是鼓吹刘厚在荆州做出的功绩。功绩很多,包括:挫败了东吴的偷袭,保住了荆州城;气走了吕蒙,避免了大军决战,再次保卫了荆州城;打败东吴水军,第三次保卫了荆州城;救回关公;挫败了东吴的行刺行动和营救俘虏行动。(而被东吴趁乱救走7位重要将领这种丢脸的事情就被刻意忽略了。)

    这些功绩被两个御用文人大肆渲染了一番,将刘厚的形象塑造得高大上,给人感觉是能文能武,英明神武,完美无缺,就差“文成武德,一统江湖”的口号了。

    当然,少不得也顺便奉承了刘备一下,大意是得上天眷顾的他生了个好儿子,不但生得好,还教育得好,刘氏江山后继有人,大汉之幸也,万民之幸也,可喜可贺云云。

    其二就是诉苦,将荆州的情况说得要多险恶有多险恶,例如四敌环视啦(这是事实,曹操和孙吴虎视眈眈),例如兵将折损严重,现在兵不过万啦(这也是事实),还有什么粮草不济、饷银发不出啦(这纯粹扯淡,刘厚的家底丰厚着呢),还有什么吏治混乱啊,急需有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整治啊什么的(这基本上也是扯淡,荆州就那么几个官员,好管得很)……

    诉苦完后,就提出了主要目的,想让刘备封刘厚为荆州牧,相信在世子的带领下,荆州一定能重整旗鼓,开疆拓土,gdp翻倍,安定团结,物价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飙升,迎来美好的未来……

    在两个御用文人绞尽脑汁炮制了这样一封奏章后,派人连夜送回成都,呈报给刘备。

    刘备看到自己的儿子那么有出息,那么本事,干出那么大的成绩,不禁老怀大慰,喔,不,应该是龙颜大悦才对。经和诸葛亮商议后,发出旨意,让刘厚“权荆州牧”。“权”就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刘备封刘厚的这个官差不多就是个代理省长的职务。

    荆州的范围比后世一个省份还大,荆州牧相当于是省长兼省军分区司令员,民政军政一把抓。本来以刘厚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资历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职位的,不过谁要他是汉中王世子呢,老爹封儿子的官,想封什么官不行

    事实上,荆州的范围是大,但是刘氏集团控制的范围就没多大,只有整个荆州三分之一地盘而已,所以这个州牧是名不符其不实的,顶多是个太守的加强版再加强版而已,或者说是太守x3。

    而明眼人更是看出,现在的荆州就是个火山口,这个位置不好坐,坐在上面随时都会被喷发的火山爆了菊。试问连关公这样天下有数的英雄人物都落到如此下场,谁自问能强得过关公,敢去抢这个位置

    关键是现在还是乱世,官职的封赏早就乱了套,很多以前很难获得的官职,都变成了烂大街的白菜,随处可见。

    各种杂号将军不说了,一抓一大把,本来是总督全国兵马的大都督都有好几个。汉朝祖制规定不能异姓封王,现在连这个规矩也被破坏了,汉中王还勉强可以说是刘氏宗亲,那曹操的魏王呢不久的将来还要多个吴王。天下大乱越久,汉室的存在感就越小,汉朝的规矩就越来越都被践踏。

    这种情况下,刘备封刘厚为代理荆州牧根本没引起人注意,在刘氏集团里,也没有人会那么不识趣跳出来说三道四。毕竟人家两父子玩儿政治,关你什么事

    刘厚在荆州很快就等来了成都的任命状。对于这个“权”字他没放在心上,代理就代理呗,代理省长也是省长不是。再说,他有信心,自己会越做越好,这个代理省长做的时间不会太长,而到时候要换职位了,只会换更好的,不会换比现在低的,难道自己老爹还会亏待自己吗

    送走关公后,刘厚就在荆州城整饬军务,整顿城防。军务主要是招兵买马,现在刘厚手头上的军队实在太少了,满打满算也就7千人,守着这么大的城池,在古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所以扩军成了刘厚的第一要务。

    但是,这个第一要务可不是那么好办的。扩军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兵员来源呢现在还剩2万8的东吴俘虏是不敢用的,他们的亲人都还在东吴,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作乱

    从民间青壮里招也没多少人可招了,之前关公发动那么大型的襄樊大战,可以抽调的青壮几乎都被抽调了一空,再强行征兵恐怕就要影响农业生产了。于是,刘厚召开了扩大会议,将赵云、费祎、郭攸之、关平、关兴、张苞、王甫、赵累等人都招来商议事情。

    “唉!头痛啊!”刘厚提出今天第一个议题,并介绍完情况后叹气道。“世子,我们可以从武陵、零陵、宜都等地征兵。这些地方之前受襄樊大战的影响相对较少。”熟悉荆州形势的王甫第一个出来建言道。

    “宜都尚好,武陵、零陵等地都是人口稀少之地,且多为蛮人生活之地,想从中征兵,殊为不易也。何况这些地方路途遥远,就算能征到兵,一来一回之下,需耗费不少时日,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郭攸之反驳道。

    商量来商量去,没什么好的办法,郭攸之提议从公安、江陵处再各抽五百精兵过来,让他们再就地征兵补充缺额



第四十三章 魏军来袭
    第四十三章魏军来袭

    上回说到,刘厚谋取荆州牧的职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饬军务,第二件事就是整顿城防。

    对于城防的整顿刘厚还是交由潘浚负责,实在是手头上也没几个人用,只好将这种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让他做了。而整顿城防的主要方法就是驱赶剩下的2万7东吴俘虏干活。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两艘东吴沉船已经打捞上来,现在正征集工匠日夜开工加紧时间修复它们。

    这使得潘浚可以腾出人手全力整顿城防,刘厚交待了两个工程:一是挖护城河,并将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使之成为活水;其二是修筑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等附属防御结构。

    挖护城河的泥土正好可以用来夯筑城墙,解决了大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又有2万7千免费劳动力,建筑的速度很快,预计有个半年怎么也可以完工了。你还别嫌慢,古代都是肩扛手抬的,没有电动、油动、气动工具,这个速度还是在潘浚的皮鞭加大棒下才有的结果。

    有了这些城防结构,再加上自己的火器部队,刘厚有信心就算再来支10万人的敌军,也别想攻破荆州城。问题是敌人给不给自己这个建设的时间。

    就这样,刘厚在荆州的日子过的充实而平淡,直到这种平淡被一则消息打破。在送走关公后不到两个月,刘厚新收编的队伍还没编练成功,火器工厂也还没生产出足够的火枪装备他们,刘厚就收到探马回报:10万魏军浩浩荡荡杀奔荆州,先锋部队的旗号是“徐”。

    刘厚真想抽自己的嘴巴,嘴这么那么贱呢,说有10万敌军来攻就真来10万,难道自己是传说中的乌鸦嘴

    尼玛,动不动就10万!这三国时代不是人口稀少吗不是百姓百不存一吗自己征兵左想办法,右想办法都没能征到几个人,敌军那里来的这么多人

    想归想,刘厚不得不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应对之策。众将听到消息后都不由得大吃一惊,10万对一万,双方兵力相差太悬殊了。大部分人都主将坚守不出,依托坚城和魏军慢慢耗。

    虽说护城河和瓮城尚未修好,但是关公在荆州这几年,没少加固城防,荆州城还算城高墙坚。荆州城又是益州与其他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城里囤积的粮草尚算充足,只要依托坚城,守他三个月甚至半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时候刘备肯定会派出援军来救援,围城自然能解除。

    费祎、王甫都是坚守派的支持者。郭攸之和关平却提议不能光这样死守,应当在魏军没合围前,先出去袭击骚扰他们一下,不能让他们那么轻易就兵临城下。刘厚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冲动派。

    两派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理由,刘厚听着他们好像说得都有理有据,一时抉择不下,只得向赵云投去求助的目光。赵云久经战阵,当年先是跟随公孙瓒后投靠刘备,南征北讨,是一位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这也是刘备那么放心让自己宝贝儿子到荆州这种凶险的地方冒险的原因之一,因为有这位超级保姆兼保镖在啊。

    赵云一生什么场面没见过几十万曹营都独身一人闯过了,现在这种情况对他来说还不算最艰难的时候,因此他显得气定神闲,说话从容不迫,这点和其余诸将有天渊之别:

    “徐字旗号,看样子来的应该是徐晃了。徐晃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我军陈式,多有战功。

    特别是前番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关公,立下了大功。既是此人到来,我们须得小心应对才是。另外,如果前锋是徐晃,那么主帅是何人须得尽快探听清楚,好知己知彼。”

    赵云对徐晃的情况娓娓道来,并指出能用徐晃做前锋,那么领兵之人恐怕有更大的来头,不可不察。接着,他话锋一转道:

    “固守城池当然很重要,南郡(即荆州城)为我军在荆州的根本所在,不容有失。因此宜遣一得力之人为主将,守住这个大本营。”众人听到这里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他是主张主动出击的“冲动派”了。果然,只听他继续道:

    “然而,无论守城或是攻城,都忌闷守或者闷攻。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找点事给对方做做,不出点难题给对方头痛头痛,对方就一定会出幺蛾子,想出一些令我们头痛的难题来,到时候我们就会被对方掌握了战争的节奏,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大家被他这一番绕口令一般的说辞弄得有点晕了,不愧为经常给军校学生讲课的“教授”。
1...3637383940...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