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所以,我认为主动出击还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兵力太少,要留够守城的人马,保障我们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出击。这样一来,可以用来主动出击的人数必然不会多了。那么,这些出击的人马就要仔细挑选了。而他们出击的目标也要谨慎选择。”这段比较容易理解,大家都像小学生听课一样,认真听这赵教授的讲课。
“我首先说一下打击目标的选择,显然我们不可能和魏军硬碰硬,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了。我们要尽量选择价值大、防守弱的目标。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矛盾,一般来说,价值大的目标防守也会相对来说严密一些。这就要看怎么样取得两者的平衡了。”
这段话又是有点难以理解,能完全理解他的只有刘厚一个人了。
“举个例子,烧粮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以曹操的老奸巨猾,很有可能对粮草的防守很严密
第四十四章 两个作战会议
第四十四章两个作战会议
上回说到,刘厚要带兵出击,众人纷纷反对,刘厚只说了一句话,众人听了这一句话都愣住了,是啊,困守孤城,想突围别指望了,废话,除非你会飞,否则几千人怎么可能突破得了10万大军的包围等待援军援军在哪里还没影呢刘备要从益州纠集足以对抗10万人的部队赶来荆州救援,那是猴年马日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里守城,虽有坚城,想想也并不是那么安全。 相反,在外面野战,战得过就战,战不过大不了一走了之。不是还有500骑兵吗只要将斥候撒开点,警觉点,不要太突前,不要钻进敌人的包围圈,想跑还是可以跑的,只要跑到河边,上了荆州号,天王老子也不用怕了。
又讨论了一会,众人终于勉强同意了刘厚带队出征,不过要带上郭攸之为军师,张苞、关兴为副将。众人又千叮嘱万丁宁,要刘厚千万不能太靠前,省得一不小心被魏军包了饺子。
刘厚让众人放心,并说有郭攸之这样的足智多谋的军师在,还能出什么问题众人遂心安了不少。如果刘厚知道他的对手是谁,他就不会那么说了,也不会对郭攸之这么有信心了,当然,也许他会被吓得根本不敢出城。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曹操召集群臣商议国事。大殿中,一位约40岁的中年官员正在侃侃而谈。此人正是丞相军司马、太子中庶子司马懿。
司马懿正在给曹操汇报的赫然是蜀军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世子刘禅设计擒拿东吴3万兵马和7员大将;以诡辩之术驳倒东吴大都督吕蒙,最后气得吕蒙吐血而不得不退兵;率单船出征,击败整支东吴舰队;救援关公,击退孙皎3万追兵,致孙皎重伤,目前生死不明;在荆州城挖护城河,修筑瓮城……
一件件,一桩桩,说的很详细,就好像他亲眼看到一样。由此可知,魏国的情报工作做的比蜀国好多了,刘厚的中情局和人家曹操的秘密情报组织比简直就是杂牌军和特种部队的差别。
曹操脸色很差,灰白黯淡,整个人斜靠在榻上而不是端坐,和这样庄重严肃的场合格格不入,不时还传来几声咳嗽声,他眉头紧皱,一只手还托着头部,好像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很明显,曹操病得很重,而群臣也清楚这一点,对他失礼的坐姿习以为常。虽然,他病得很重,但是依然坚持处理政事,这个时候,他正侧耳静静地听着司马懿的汇报。
“刘大耳朵倒是生了个还孩儿啊。”好不容易等司马懿讲完,曹操沙哑的声音响起。他没有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评语,而是直截了当地称赞了刘厚一句。
“仲达怎么看这个刘阿斗啊。”曹操接着问司马懿。
“回禀大王,刘禅此子据说从小就聪慧过人,能文能武,更是拜得左慈、赵云等人为师,学得一身业艺。从他设计一举擒获东吴3万兵将和7位柱国大将来看,此子谋略过人,更难得的是,其冷静果敢非一般人能比;
从他气走吕蒙看来,此子也堪称辩才无双,而且沉着稳重,对吕蒙的各种语言挑逗、威胁、欺骗都不为所动,看起来,他和当年舌战群儒的诸葛孔明有得一比,看来平时孔明没少传授他本领;
但是,最令微臣担心的还不是这些,最令微臣担心的事情有二:
其一,他是怎么准确获知东吴要偷袭荆州城并提前做好陷阱的呢传说左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知过去未来。到底他们是不是真的能推算出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呢”
听到这里,曹操和殿中一些如贾诩、程昱等智谋之士却听出别样的意思出来。如果左慈真能预知到未来之事,那他还巴巴地跑去刘备哪里,去抱刘备的大腿,这说明了什么再结合这几年流传的左慈寻找真龙天子的传说……想到这,大家都不禁不寒而栗起来。
“其二,据说蜀军中有一种霹雳雷,犀利非常,小的可以让人中者立刻毙命,大的据说可以炸沉一艘楼船。”
“嗡……”听到这里,群臣炸了锅了,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整个大殿充满了嗡嗡的声响,司马懿刚才讲的刘禅几桩事迹已经够传奇色彩的了,现在又说出预测未来和大威力杀伤武器这两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们怎么能不心惊,他们怎么能不议论纷纷。
“咳咳。”司马懿大声咳了两下,提醒大家不要吵,等嗡嗡声稍微小了点后,继续道:
“现已查明,这霹雳雷正是左慈的手笔,据说是他炼丹时无意中炼出来的一种奇物,名为火药,这火药沾火即着,激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可发出明亮的火光和洪亮的声响,闻之如雷声隆隆,并冒出黑烟。”
如果刘厚听到司马懿这番话一定会大惊失色,火药和火器的秘密难道已经泄露出去了难道有细作混入自己的队伍
“这火药可以做成柚子大小的霹雳雷,点燃后扔到敌人队伍中,方圆两、三丈内的人和马均会被炸死炸伤,威力极大。也可以灌在铁管里,用以发se一种铅丸,铅丸可se出100步,中者即死。
也可以灌进这么大铁管里,发se出这么大的铁球,这种铁球连楼船都能击穿,甚为可怖。”一边说着,司马懿一边用手比划了个西瓜大小的圆形,用以指代炮管的大小,继而又比划了一个甜瓜大小的圆形,用以指代炮弹的大小。
群臣听后,又发出“嗡嗡”的议论声,而且这次的议论声比上次的还大。
“喔,竟有此等神物”曹操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竟然勉力支撑着身子,坐直了一点,做出附耳恭听的样子。
“是,千真万确,汉中大战、荆州之战,蜀军均有使用这些武器,其威力的确很大。根据汉中大战蜀军所用的霹雳雷,还有荆州之战中,刘禅对付东吴军用的铁管状武器,结合我们的探子在成都得到的消息,懿推测,蜀军这些火器的关键就在于火药上面。遗憾的是,刘禅对火药的配方保密甚严,我们尚无从得知这火药到底是怎么
第四十五章 遭遇
第四十五章遭遇
上回说到,程昱指责司马懿居心不良,司马懿毫不退让地展开反击:
“哼,目光短浅,刘禅此子,绝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日如果你忽视他,明日取你性命者正是他。大王,刘禅绝对值得您的重视,必须发大军尽快将他剿灭。而且其战力也不象表面看起来那么弱,忽视这样的敌人一定会吃大亏的。狮子搏兔尚且用全力,请大王明鉴。”
群臣分开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主战派和程昱为代表的观望派,激烈地争论起来。曹操身处乱如菜市场的大殿,好像没听到他们的争辩,静静地闭目沉思,衡量得失。良久,他突然睁开眼睛,本来昏花浑浊的双眼se出灼灼的精光,只听他斩钉截铁地道:
“孤意已决,出兵10万,攻打荆州城!”显然,曹操虽老迈体衰沉疴难起,仍然不缺乏雄心壮志,很好地阐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的含义。
“大王英明!”群臣不管那一派,不管赞成出战还是反对出战,在曹操作出决断后,都收起了争辩之心,齐齐躬身向曹操行礼赞颂。显示了魏国群臣良好的政治素养,也显示了曹操在魏国群臣中超强的凝聚力。
“司马懿。”
“臣在!”司马懿肃容施礼道。
“孤命你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徐晃、张辽归你调遣,另外,让曹真率3千虎豹骑助你一臂之力,务必给孤将刘禅活捉回来。”(大都督是魏、吴两国都曾经设置的官职,蜀国是没有的。)从对司马懿许以重任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曹操对司马懿还是信任有加的。
“诺,懿必不负大王重托,击破荆州,活捉刘禅。”
刘厚如果知道曹魏那么重视自己,派出那么豪华的阵容来捉拿自己,他一定不敢出荆州城一步。如果他知道前锋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中军还有只老狐狸司马懿,后军又是一个五子良将张辽,还有3千虎豹骑虎视眈眈,他一定会放弃荆州城,转身逃到荆州号上去,随时准备开溜回成都。
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徐晃是先锋,先锋兵马大约2万人,这就是他目前要对付的敌人。
极端怕死的刘禅在行军途中将500骑兵全部充作斥候,分三班倒日夜侦查队伍四面八方的动向。他实在是很怕被人包饺子,所以不但前路侦查,连自己的后路、侧方也没放过。
这个阵容超豪华的斥候队很快就和敌人的斥候遭遇了。当刘厚他们过了麦城,到达章乡时,斥候来报,前方20里发现曹军的斥候队,双方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阵斩敌人斥候9人,逃掉一人,我方阵亡1人,伤3人。
刘厚初次上阵也有点紧张,和郭攸之、张苞、关兴一起,详细询问了斥候队长当时的情况。
原来这队斥候今天一早就离开大营,策马奔跑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20里外,没有发生什么曲折的事情,远远就看到一队穿黄色衣甲的骑兵疾驰过来。不用说,那就是曹军的斥候了。对于这突然而来的遭遇,斥候队长没有一丝的慌乱,毕竟能当斥候的几乎都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下达命令:
“停!”斥候队长举起右手,握成拳头状,大吼一声下令大家停止前进。所有人一拉马缰,停止前进,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悍将。第一时间,给弩箭上弦。这些做斥候的,每个人都武装到牙齿,每个人都有一把骑兵用的手弩。
上完弦后,他们马上将挂在身上的短铳拿出来,抽掉塞住铳口的木塞,用通条压紧里面的弹药,在火塘上倒点火药......
这些短铳原来是刘厚近卫队的装备,不过1百多支,这次出征,被全部抽出来临时给这些伺候使用了。亏得这段时间火器工厂荆州分厂已经投产,陆陆续续生产了少量短铳,也被刘厚一股脑拿来装备这些斥候队了,就这样,也只勉强凑够了200支。幸好伺候队是三班倒轮流出动,这些短铳也就被轮流使用,这才堪堪满足要求。
为了争取临战时能多那么一点点的时间,伺候们出发前都已经在铳管里装好了弹药,再在铳口塞上木塞,防止弹药掉出来。
由于短铳一般都是铳口朝上被挂在身上的,弹药一般不会掉下来,所以临战时,只要拔下木塞,有时间的话可以用通条再压实一下弹药,没时间的话,连这一步也省了。只要再在火塘上倒一点引火药,马上就能发射了,这个过程不会比给弩箭上弦慢。
这时候,敌方斥候也停下马来,双方没有语言上的交流,都在静静地进行着手头上的战前准备工作。魏军的斥候也是给弩箭上弦,一般的斥候都配备有弩箭和砍马刀,有些还配一把骑弓,这种弓比一般军中的制式弓箭轻便,虽然射程短,但是有利于在马背上快速开弓se击。
不一会,双方同时完成了准备工作,几乎又是同时,双方的队长一声令下,都向对方策马疾驰过去。两队斥候,每队都是10人,策马奔跑起来却气势惊人,犹如两个巨浪狠狠地向对方撞击过去。
双方尚距离30步,蜀军斥候手上的短铳率先打响,“砰!砰!砰!”十声巨响,魏军两个斥候应声而倒,摔将下马。没听过枪声的魏军战马发出“唏律律!”的嘶叫,登时乱了套。
其中有3匹一边嘶叫还一边竖起前腿来个急刹车,估计这些马除了被声响吓到,还很可能也中了铅弹。可怜上面的骑士,在这急骤的运动状态改变当中,被惯性掀下了马。
看到短铳弹丸的杀伤力还没有其声响大,斥候队长不禁暗自摇头,这些斥候的枪法还需多练习啊。
但是,此时此刻,不容他多想,只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抛下短铳,拿起骑兵弩。而抛下的短铳因
第四十六章 斥候大战
第四十六章斥候大战
上回说到,经过刘厚和郭攸之轮番解释后,张苞和关兴终于弄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是啊,现在己方两眼一抹黑,连对方扎营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别说偷袭,就算你想找人决战,去哪里找别一头扎进别人布置好的口袋去了,到时候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就算你再有5千杆火枪也是四面楚歌的局面。
于是,这次军事会议很快就形成决议,那就是加强斥候的侦查力度。无奈,马匹只有那么多,除了那500斥候外,刚才那队和敌人交手的斥候还缴获了6匹战马,其中还有两匹是受伤的。但是,多6匹马又有什么作用呢
刘厚和大家商量后,决定辛苦这些斥候了,将三班倒改成两班倒。这样一来,每时每刻就有250名斥候在外头刺探敌情。只是这些斥候着实辛苦得无以伦比,每天高强度工作12小时,一回来个个倒头就睡,睡醒又再出发。
他们甚至连吃饭饮水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刘厚为他们准备了烙饼、肉干等方便进食的干粮,使他们可以一边骑马一边咬来吃,吃完喝几口水就算是一顿饭了。所以这一仗下来,多数斥候都得了肠胃病,需要张仲景开方调养1、2个月才痊愈。
话说,刘厚这边加强了斥候侦察的力度,魏军这里,徐晃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他征战一生,经验丰富,最不缺乏的就是谨慎。因此,他也下令加强了斥候侦察的力度,打算先摸清敌人的情况。
双方主帅的英雄所见略同造成了一种怪现象,双方大军几乎都停止了前进,也不能说完全停止,时不时还是要挪一下窝的,省得被敌人侦察出驻营地点而被偷袭;而双方的斥候却在40到70里的狭小范围内不断相互穿cha、遭遇、厮杀。这一场大战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斥候大战。
每天都有5、6队的斥候遭遇到敌人的斥候队,每天都发生血腥的厮杀。双方互有损失,蜀军占了装备上的优势,损失比魏军少得多。开始的时候,蜀军和魏军的战损比差不多是1比10到1比5的交换率。
后来,魏军逐渐适应了蜀军的打法,也配备了盾牌增强了防护能力,使到蜀军的短铳打击效果大减,再加上,魏军的战马也如蜀军战马那样,逐渐适应了火铳的响声,不再在火铳声中惊慌失措而到处乱窜,两军的交换率急剧拉近,一度达到了1比3到1比2之间。
看着源源不断被抬回来的伤亡斥候,刘厚心痛得要死,魏军损失得起,自己损失不起啊。这些都是军中的精锐,死一个少一个。还有大批的伤兵。幸好这次出来,带够了救护兵和急救药物,否则伤亡率甚至会翻倍。
“必须要想想办法,改变现在这种局面。”郭攸之道,新一轮的军事会议又开始了。
“那我们冲上去,以雷霆之势碾压他们”张苞一如既往地做出这种英勇的建议。
“不能就这样贸贸然冲上去。这些天我们虽然加强了斥候的力量,可是,敌人的斥候似乎也很多,我们的斥候根本无法靠近对方大营,到目前为止,还没摸清对方大军的情况,我们上哪里找人决战。”刘厚道。
“斥候队最近几天已经损失了1百零7人,不过对方的损失更大,估计他们起码损失4百到5百人。”关兴汇报道,斥候队的事情归他管。
“将缴获的马匹清理一下,能用的都用上,从各营中找会骑马的,充实到斥候队去。”由于几乎每次交战都是蜀军获胜,所以打扫战场的重任自然就落到蜀军身上了,所以他们几乎每次接战都能有所缴获。
“诺。”关兴回答道。这段时间缴获的战马起码有2、3百是完好的,这样一来,斥候队的人数会比原来更多,只是新加入的人当中,骑术、战力有没有原来的斥候那么强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是战时,也没办法计较那么多了,只能让他们在行动中,在战斗中锻炼、成长。
“只是短铳没那么多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损,估计只有一半的斥候还能配备短铳。”关兴忧心忡忡地道,“没有短铳,我们的远程打击优势将不复存在,在将来的战斗中恐怕会吃亏,伤亡率可能会更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