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刘厚和他的hong军在两次荆州之战中展示出了令人恐怖的实力,令到曹魏和孙吴感到深深地忌惮。虽然刘厚自怨自艾,觉得自己那五千hong军在敌人10万大军面前实在不够看,但是,从魏国和吴国的角度来看却不是这样的。
魏国由司马懿这样的老狐狸亲自领兵,十万兵马,前前后后一共损失了五万多,超过一半的战损堪称恐怖。如果不是司马懿统兵有方,剩下的兵马早就崩溃了。
虽然荆州城也岌岌可危,虽然司马懿相信,再多给自己几天时间,一定能攻破荆州城,但是,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是败在诸葛亮这样名动天下的智者手上或者败在刘备这样征战几十年的枭雄手上也就罢了,偏偏,却是败在刘厚这个十几岁的黄口小儿手上。
如果双方兵力相当,或者相差不大那也就算了,可是,偏偏,双方的兵力悬殊,蜀军总兵力不过一万左右,以十对一,如果再加上后来东吴加进来的三万人,以十三对一,竟然都拿不下一座荆州城。
这令人情何以堪。这样的战绩令到曹魏朝堂感到心惊,最后魏国君臣达成共识,他们认为,太子刘禅是个不除不快的眼中钉。一定要不惜一切手段剪除这个祸患,绝对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东吴朝堂对刘厚的认识也差不多,从刘厚破坏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开始,到以一敌千,击败东吴水军,再到从孙皎的追击中救走关公,最后到第二次荆州大战围困荆州城,东吴军队的损失一点也不比魏国少。
光是“白衣渡江”被俘虏的就有三万,后来伤亡的也不止这个数,更何况东吴还损失了若干艘船只。看着手下报上来的战损数字,孙权恨得银牙都咬碎了。
东吴朝堂也一致认为,刘厚现在年纪还这么小已经那么厉害了,等他成长起来那还了得,这个人不能留,一定要扼杀在摇篮里。于是,顺利成章,两国互相派了使者去游说对方君主,表达了想合作对付蜀汉的意愿。
就如姣婆遇到胭脂客,两国一拍即合,结成联盟,决定共同对付蜀汉,将刘厚这个令他们感到惊惧的异数彻底铲除。
于是,两国都将重兵陈于蜀汉边界,作出随时要大举进攻的态势,这令到刘备大为紧张,将蜀国内部的兵马抽调一空,开赴两国边界,和他们对峙。
然后是陆逊这个阴人再出奇谋,他提议策反雍闿和孟获,怂恿他们从南部进攻蜀汉。司马懿高度赞扬这个方略,提议曹丕给予大力支持。
于是两国的粮秣、兵器源源不断地送去给雍闿和孟获,并派出能言善辩之士,去游说两人,骗他们说现在蜀国内部兵力空虚,只要他们出兵,很容易就可以打到成都城下。
最后还开出一张大大的空头支票,说只要他们攻陷成都,整个益州和汉中都是属于他们的,到时候他们两个一个封益州牧,一个封汉中牧。
汉中本来不是一个州,没有州牧一说,不过魏、吴两国忽悠雍闿、孟获两人,说打败刘备后,将他的地盘一分为二,设立两个州,一个仍叫益州,一个叫汉中州,这两个地方就分封给他们两人了。
如果是有见识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忽悠人的,汉中之地重要无比,乃是汉王朝的发源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么重要的地盘有可能会分封给别人吗
但是雍闿和孟获两个笨蛋就信了,加上两国给了大量的物资支援,令他们野心无限地膨胀起来,终于趁蜀国内部兵力空虚时起兵攻蜀。
刘厚收到消息时,雍闿已经杀了益州郡(不是益州,益州郡在云南,郡治在滇池县)太守正昂,并将新任太守张裔绑了送到吴国献给孙权。接着他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于是
第三章 十万蛮兵
第三章十万蛮兵
上回说到,刘厚带领手下的hong军倾巢而出,前去讨伐雍闿和孟获的叛军。 大军一路上晓行夜宿,一路南行,渐渐到了崎岖难行的山林中。
所谓的南中地区相当后世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这些地方山多林密,多瘴气毒虫,道路当然也不会好走到哪里去。刘厚一路上吃尽苦头,只得下令大军放慢速度,一天前进30里就安营扎寨。
虽然刘厚在出发前已经预料到此行一定会很困难,并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困难还是超出了他的预计。
为了防备蚊虫的叮咬,刘厚大军每人都穿长衣长裤,脚有鞋袜,头上戴帽,帽子下还有一层轻纱将头脸、颈部都遮住,基本上全身裸露的皮肤能遮的都遮住了,比阿拉伯女人还夸张。
另外,刘厚带了很多治疗蚊叮虫咬的药物,还有硫磺等驱除蛇虫的东西。每天扎营后,第一件事就是弄些柴草,将营地用浓烟熏一遍,将蛇虫鼠蚁都驱赶干净。
这样的措施很有效,没有多少人被蛇虫所伤,为此减员的也寥寥无几。不过带来的副作用也很严重,最主要的是行军速度太慢了,和蚂蚁的速度差不多;
第二个不良影响就是很热,6、7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大家穿着长袖长裤在亚热带丛林中穿行,那种感觉大家都能想象得出来。刘厚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不这样穿就会被毒虫咬伤甚至咬死,那就更惨了。刘厚只能给军士多发点盐,让他们多喝盐水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并让随军大夫定期熬些清热消暑的凉茶供大家饮用,尽量减少中暑的人数。
第三个不良影响是,刘厚的部队就像一个巨大的烽火台,无论在哪里扎营敌人都是几十里外就看到了,没法看不到,整个营地浓烟滚滚地熏蚊子,只要不是瞎子看到这比烽火规模大一千倍的浓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为了在山林里行军,刘厚也做了一些准备,其一是所有人都打了绑腿,这东西看似简单,但是可以有效减少因走路过多而小腿淤血,这样走一天路下来脚还不至于两脚浮肿。另外,刘厚之所以每天走30里路就安营扎寨,就是给军士们留下足够的时间给他们休息和用盐水泡脚。
行军打仗中还用盐水泡脚的军队恐怕古今中外就只此一家了。郭攸之劝了很多次,说这样会骄纵这些大头兵的,如果他们不能养成吃苦耐劳的的性格,战斗力一定会大降。刘厚却怎么都不肯听,不惜每天浪费大量食盐和时间坚持这样做。
刘厚又给一队人马配备了开山刀,让他们走在前面,砍伐沿路长得过于茂盛的荆棘、灌木,为后面的大军清理出一条相对舒坦的道路来。
就这样,一路磕磕碰碰的,刘厚终于率军进入了越嶲郡。在这里,他终于遭遇了孟获的大军。
刘厚虽然一路上想着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也想学他那样来个七擒七纵孟获,从而使孟获口服心服,从此获得蛮族的归心,但是,到了和孟获军遭遇后,他完全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擒住孟获,哪怕一次也难。
人家躲在十万大军中,你怎么去活捉人家的主帅刘厚看着山对面,漫天遍野的都是人,不禁心里发愁,这仗怎么打有什么阴谋诡计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应用的
双方兵力有十倍的悬殊,兵力的差距比对上徐晃时还大。这些蛮族人在山林中健步如飞,相反,自己的人就寸步难行,如果兵败,自己可能连逃都逃不掉。
刘厚占了一个山头,将人马扎营在半山腰,自己登上不算太高的山顶登高远望观察敌情。只见他掏出一副单筒望远镜,拉长了筒管就望向敌方营寨。
上次从荆州回到成都,他发现,研究所终于将他要求了很久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磨了出来。
这个项目是他几年前就安排下去的,找了最好的珠宝工匠来做这件事,用的材料是高透光度的水晶。这种东西在这个时候贵得不成样子,也亏得刘厚家底雄厚,向全天下重金收购了一批水晶,供这些人研究。
起初,这些工匠磨坏了很多块水晶竟然都无法磨出达到刘厚要求的凹凸透镜。直到刘厚从荆州归来,他们才终于将这两种透镜磨了出来。刘厚大喜过望,马上要了两片过来,让工匠打造出这把望远镜。
刘厚让那些匠人组建一间光学研究所,专门生产、研究各种光学仪器。刘厚给他们的任务除了多生产点望远镜外,还有就是要开展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研究。
这当然不是一两年能出成果的事情了,甚至刘厚都有心理准备,在高透明玻璃出来前,他们的研究很难有进展,不过有些事情就是要做在前头的,尤其是这种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出成果的研究。
天蓝得令人感到发腻,太阳刚下了山,天边的晚霞将半边天烧得火红,看来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刘厚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敌营,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见对方的营帐竟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三个山头,这得有多少人啊
看来这次孟获真的有十万人,古代人打仗一般喜欢夸大兵力,好达到吓唬对方的目的,例如,赤壁大战时,曹操自己只有15万人,加上降军,也就是20万出头,就这样他
第四章 正面碾压
第四章正面碾压
上回说到,刘厚带领大军出战,正面迎战孟获的蛮族军队。 郭攸之和费祎问刘厚,是不是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刘厚说没有,对付这些乌合之众,只需要正面碾压就行了。
接着,刘厚让郭攸之到左翼帮助张苞,让费祎到右翼帮助关兴,自己和赵云留在中军。刘厚让他们只要按平时训练的那样,结阵对敌就可以了。
蜀军刚布好阵脚,只听对面山头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传来,黑压压的蛮族士兵从山头涌下来,和蜀军在两山之间的平地对峙着。
说他们是士兵也不是很准确,他们没有统一的军服,穿什么的都有,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有之,披兽皮、扎草裙的也有,赤身lu体的也不少。
武器也不统一,有弯刀有开山斧,有猎叉还有镰刀,总之是十八般兵器加十八般农牧具统统能见到。不过最常见的是长矛,因为这东西成本低,一条长棍加个矛头就行。
矛头材质也多种多样,最好的是各种金属的,铜、青铜、铁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金属或合金都有,大部分却石头和骨头做的,最差的就是将木棍一端削尖了就权当是矛了,这些矛头充分反映了南蛮族群中的经济情况和生产力水平。
他们冲出来也完全没有阵型,唯一可以称得上阵型的是他们都以部族为单位,簇拥在自己的族里的领兵之人周围,这样就形成了左一堆右一堆的古怪阵型。而且这些人堆的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因为每个部落派出的人数都不同,而且数量相差很大。
这些蛮族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个个都是黑不溜秋的,和成都平原因为雾多阳光少造成人们普遍肤色白皙明显不同。刘厚看着这些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有些头上还插着各种鸡毛、鸟毛,手执木矛的野人,脑海里自动和后世电视里看到的食人生番形象重叠起来。
在中间最大的一堆人中,簇拥着一个壮汉,只见他头戴插满孔雀羽毛的紫金冠,身穿犀皮甲,胯下骑一头卷毛赤兔马,手执一把开山大板斧,端的是威武无匹。
而他左右三位大汉正是三洞元帅,第一洞乃金环三结元帅,第二洞乃董荼那元帅,第三洞乃阿会喃元帅。
两军主帅既然都出来了,按照惯例,先要说一番场面话,讨点口头上的便宜先。对于这点,刘厚对自己很有自信,不相信能辩赢吕蒙自己说不过一个蛮人。
于是,他拿出铜喇叭。打马向前,大声对着对面吼道:“孟获,我大汉朝一向对你不薄,我父皇也对你多有封赏,你为何忘恩负义,为何要造反”
“哼,“这两川之地,本来是他人所占的土地,你父亲靠着强横的武力夺取而已,还敢自称为帝!我们世代居于此处,你们无礼,侵略我们的土地,怎么能说是我们造反呢”孟获也打马前行到和刘厚相距约50步远的地方,大吼道。
“呃……”刘厚被孟获一句话说的哑口无言,这,这个南蛮说的好像都是事实啊,这个世界上最难反驳的就是事实。
刘备本身就是个四处流窜的无根之萍,几十年时间内不断转战各地,都没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他就像后世的北漂族、打工仔打工妹,无论在多么繁华的大都市拼搏多年,最后却发现,这里始终不是自己的家,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益州牧本来是刘焉,后来传给自己的儿子刘璋,怎么看都没刘备什么事,直到十年前,刘璋为了抗拒曹操,迎刘备入川,打算借助刘备的力量共同对抗曹操,却没想到这下真是引狼入室了,最后被刘备鸠占鹊巢,用武力将刘璋的地盘全部抢了过来。
而孟获、雍闿都是世居本地的大族,是本地的土著,是原住民,相反,刘备就是侵略者,是外来户。无论怎么看来,说破天起也是刘备的不是,而不是他们。
刘厚没想到这个南蛮子竟然不是个愚笨粗鲁的大汉,竟然有这等口才智慧。他想了一会,才想明白过来,自己给孟获偷换概念、转移话题了。于是道:
“孟酋长此言差矣,《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南中地区为我大汉江山的一部分。曹丕奸贼谋害先帝,欲灭我汉室国祚,殊不知,我刘氏族人遍天下。
我父皇就是太祖皇帝的后代,肩负重振汉室的重任,现在他既然登基为帝,那么全天下的土地理应都是属于我汉室的,全天下的百姓自然也都是我父皇的臣民。
你敢起兵攻打我父皇的州府,自然就是犯上作乱。况且,你只不过是永昌的世族,你却纠集十万兵马,来到越嶲郡,这种行为无论是谁做皇帝,你都是在造反。难道你想自己做皇帝不成”
刘厚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先点明孟获的身份不过是一个部落的酋长而已,无论这个部落有多大,无论他在南蛮中有多高的威望,始终脱离不了一个小酋长的身份,连他连官面上的身份都没有,这就纠集10万人马攻打州府,这不是作乱是什么
这才是事情的本质,和他绕什么圈子,说什么土著、外来户干什么啊。
“哼,黄口小儿,多说无谓,我们手底下见真章吧,我定要将你这个敢阻挡本大王前进的无知小子乱刀剁成肉酱,给刘备送去下酒。”孟获见口舌上没占到什么便宜,就下令开打,准备在武力上讨回公道。
两人调转马头,打马各自回到自己军中,调兵遣将,准备厮杀。
孟获命金环三结元帅领兵冲击刘厚的中路军,命董荼那元帅领兵冲击张苞所在的左翼,阿会喃元帅领兵冲击关兴所在的右翼。随着一
第五章初战告捷
第五章初战告捷
上回说到,由于战斗场面太血腥,很多新兵都感到不适,甚至有些丧失了战斗力,老兵们粗野地给新兵做思想工作,驱使他们继续作战。
可想而知,这样做的思想工作效果会有多好了。眼看敌人逼近到20步了,刘厚一声令下,一队长枪手猫着腰从火枪手的间隙中穿了出去,在火枪队5步前半蹲下来,将长枪斜指向上。而另外有一队刀盾手紧跟他们出去,也蹲在他们后面待命。
很快有蛮兵冲到近前,大部分被长枪手刺死,个别的漏网之鱼则给后面的刀盾兵补了刀。他们在作战的全程都是半蹲着或猫着腰,以保证站着打枪的火枪兵不会误伤到自己。能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无论如何不站起身子来找死,看起来他们平时没少作这种训练。
不到一刻钟时间,两军阵前就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尸体,蛮兵终于崩溃了。不知道那个蛮人先叫了一声:“雷神,雷神在帮他们。”于是,雷神之说迅速传了开来,蛮兵再也不管后面督战队的屠刀,调头就跑,漫山遍野地逃命起来。刘厚命令赵云带领5000冷兵器部队追击溃兵。
赵云一直追击了30里才返回营地,这时候清点一下战场,战果真是丰硕无比。这一战,蛮族死伤超过3万人,其中死亡或重伤难治的有一万多,另外一万多受伤的估计还能救回的,刘厚让随军的大夫尽力救治他们。这些可是以后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怎么能放弃。
另外,赵云在追击过程中还俘虏了不下万人,这样,只要那些受伤的蛮人伤势痊愈,自己起码能得到2万多接近三万的壮劳力或者战士。
刘厚心里暗喜,就算这一战什么都没捞着,就凭这2万多青壮,就能赚到盆满钵满了。其他人将人口当累赘,认为是浪费粮食的负担,甚至很多将领宁愿一刀杀了也不留俘虏,相反,刘厚最是喜欢俘虏,将他们统统当宝贝捡回来,不但给他们吃饱饭,还给他们治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