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这是要搞模拟考试的节奏啊。他将靶子弄得和城头上免战牌一样高度、一样大小,预计的射箭距离也一样。

    刘厚计划在一百二十步以外射击,这是为了防备墙头上的东吴军反击。在这个距离上一般的弓箭手是很难射得到的,即使射得到,箭也已经没有什么力道和准头了,正所谓“其势不能穿鲁缟也”,飞行了那么远的箭,一般来说其杀伤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然,黄忠、吕布那种绝世大能除外,那种人传说三百步都照射不误,已经属于玄幻级别的人物,刘厚没有亲眼见过,他是不大相信的。

    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对于一般的弓箭手是个难题,对于神箭手来说,还是可以做到的,还属于人类范畴。

    报名的神箭手们一个个上去试射,首先上场的是一个黑瘦的射手,这个射手从面型和肤色来看,应该是一个南蛮人。

    只见他大踏步走到起射线那里,高举双手,嘴里发出“乌鲁鲁”的叫喊声,藤甲军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显然,这些欢呼的多数是南蛮人,他们为自己的族人打气。

    这个射手接过一旁士兵递过来的花梨雕漆弓和一支羽翎箭,又将它们举高头顶,一边“乌鲁鲁”地叫喊着,一边缓慢地360度转身,向四面八方的观众示意。

    这次同样博来了一通的欢呼声。得瑟完后,这个家伙将羽翎箭搭在弓弦上,一拉弓弦,这把一石半的强弓就被拉成满月。然后,他将弓箭提起来,瞄准,一秒钟不到就将箭射出去,端的是干净利落。

    他动作是潇洒,而成绩也是骄人的,“唆”的一声,羽翎箭划破空气,准确地钉在挂木牌的麻线上,木牌应声而下。

    “百步穿杨,真正的百步穿杨啊。”

    刘厚激动地站起来,鼓掌称赞道。观看的将士们也欢呼起来,很多人都忍不住站起来手舞足蹈,害得军官拼命弹压才控制住场面。

    这场比赛刚一开始似乎就进入了**。接下来,其余选手轮番上场,第二名选手是个汉人,也是用弓箭,他瞄准了半天,最后也一箭射断麻绳,将木牌射了下来。

    第三名射手还是蛮人,他也射中了麻线,可是歪了一点点,麻线只射断一半,木牌被一半的麻绳牵住没有掉下来。

    第四名也是个汉人,他上来后先向四方抱拳敬礼,当士兵递给他弓箭时,他没有要士兵给他准备的一石半弓,而是取下背在身后的一把铁胎弓。

    大家都在猜测这张铁胎弓到底是多少石力的弓,这时,这个射手又叫人多拿了五支箭,一共六支箭插在身前的土地上。

    包括刘厚在内,所有的观众都很好奇,同时也很期待地看着他,不明白他到底要弄什么名堂。

    只见这名射手做了一个弓马的动作,就是左脚在前,膝关节呈九十度弯曲,右脚在后蹬直。这样的话,重心降低了很多,六枝羽翎箭插在身侧右手很方便抓取的位置。

    看着这人帅气威武的造型,大家都兴奋了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现场一阵嗡嗡的声音。大家都很好奇,人家都用一支箭就射断麻线,难道他还需要六枝箭才能射断就算六枝箭射断,那也只能证明他比别人差,而不是比别人更厉害啊。

    场中射手却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只见他捻起一支羽翎箭,迅速弯弓搭箭,和第一位射手一样,瞄准了一秒钟不到的时间就将箭射了出去,这么快速的发箭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他根本没有瞄准一样。

    “嗖!”的一声,麻绳应声而断。

    “好!”正当观众拍手叫好时,“嗖!”的一声,那个射手又射出一箭,这支箭竟然正中断线下坠的木牌中心,将木牌牢牢地钉在一条木柱子上。

    “哇!”还不等观众反应过来,这个射手又“嗖”的一声射出第三支箭。这支箭却是钉在木牌下面飘扬的麻绳头。

    麻绳被第一支箭射断后,还留着一小截连在木牌上。木牌在下落过程中,麻绳飞扬了起来,而这个箭手竟然射中一小截飞扬中的麻绳,可谓神乎其技了。

    这次观众还没来得及叫好,箭手一把抄起地上剩下的三支箭,同时扣在弓弦上。

    “哇!”、“噢!”……观众发出各种惊叹声。竟然是一弦三箭,这种传说中的技艺,在场的人都没机会见识过,没想到这次能见到,真是不枉此生啊。

    “嗡!”的一声,弓弦扣动,三支箭同时射出,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射手的铁胎弓绝对不止一石半的力量,很有可能是二石弓,




第三十五章射免战牌
    第三十五章射免战牌

    上回说到,黄叙比赛得了冠军,其他人虽然没有得冠军,但是成绩也不错,即使是那两个没有射掉木牌的,其实在这样的距离上能将箭射得离麻绳那么近也已经很不错了。

    刘厚奖励了各人一番后,黄叙独自来到城外。还没等双方的士兵想明白他想干嘛的时候,这个黄叙就弯弓搭箭,向着城头射出一箭。一箭射出,他还不等结果出来,转身就走。

    所有的动作很迅捷,很突然,令人一时反应不过来。

    羽翎箭疾如流星,一眨眼间,铁制的箭头就“嗖”一声将吊住免战牌的麻绳射断,免战牌应声而下。

    蜀军这边再次传来欢呼声,一些士卒又兴奋得站起来手舞足蹈,军官们又再弹压,让他们坐下。郭攸之看着这个场景,捋着颌下的短须暗暗点头,心想,太子这个方法的确好,己方的士气都被激励了起来。东吴军的士气大受打击,已经跌到了谷底。

    刘厚敢发誓,他绝对没有想过那么多,他一开始就只是想将免战牌射下来好玩而已。什么激励士气啊,什么打击敌人啊,这么有深远意义的东西,他根本想都没想过。

    黄叙转身跑了二十多步时,东吴军才醒悟过来,城头上有弓箭的人纷纷抽出箭囊中的箭枝对准黄叙射了过来。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拉得开两石弓,也不是每个人都是神箭手。黄叙在一百二十步开外射箭,现在有已经跑开了二十多步,将近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绝对不是军中那种制式的九斗弓能射得到的。

    九斗弓一般只能在五十步的距离内保持良好的杀伤力,到了一百步已经不能穿鲁缟了,一百五十步更是想都不用想了,早就落地了。

    东吴军射出的箭纷纷落在黄叙后面,很多甚至连一半的距离都没射到,但是,高手无处不在,更何况是在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东吴也是有能人的。这不,三支羽翎箭以流星赶月之势直取黄叙的背心。

    黄叙听到风声响起,想都没想拔出腰间长刀,同时身体横移、扭身,长刀挥舞起来,只听“叮叮叮”三声,三支显然是神箭手射出的羽翎箭一一被嗑飞在地。

    黄叙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看这三箭的威势,对方显然是箭术不下于自己的高手,也幸好距离已远,箭力已经大为减弱,如果距离稍近一点,自己这次可能就要饮恨当场了。

    黄叙嗑飞了三支箭后,二话不说,撒丫子继续跑,他也知道,机会稍纵即逝,跑慢点说不定就没命了。

    一百五十步、两百步、两百五十步、三百步,蜀军士兵看着黄叙往回跑,都鼓噪起来,有欢呼的,有给他加油的,场面闹哄哄的。

    当黄叙跑到三百步时,突然听到“嗡”的一声机簧声响起,然后是“嗖”的破空声,一支儿臂粗的标枪飞了过来。没错,在刘厚眼中这支就和后世的标枪一样大小。

    能令隔着这么远的蜀军都听得到震动声的机簧,可想而知其弹力是多么惊人,其射程和杀伤力又有多大。

    “床弩!床弩……”很多士兵都认出来了,指着黄叙身后大叫大喊。黄叙显然也听到大家的叫喊声,连忙回头一看。这一看之下,亡魂皆冒。

    幸好,他在军事学院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这个时候反应也不算慢,只见他马上向前扑到地上,然后侧滚开来。那支标枪一样的弩箭“噌”地一声插在黄叙刚才前扑的地方。

    黄叙这一下懒驴打滚救了他一命。现场正在大叫大喊的蜀军将士突然安静了下来,等到黄叙站起身,重新拔脚跑路时,欢呼声继续铺天盖地地传出来。

    刘厚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有点后悔,这样的一个人才,还是忠良之后,如果因为自己一次任性就折损在这里,那不单是浪费,还是一种罪过。

    若是自己因为贪玩而犯下这种罪过,还不知道自己要内疚多久。看来以后自己行事要小心点,不能仅凭一时喜好就胡乱发布命令。

    自己是上位者,还是顶级的那种上位者,一言一行都是备受瞩目的,特别是以后做了皇帝之后,言出法随,自己的任何要求,下面的人都会豁出性命去实现。

    这个时候,任何事更要三思而行,每件事都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后果,要预先计划好对不良后果的有效解决方案才能施行。

    没有人知道刘厚想了那么多,郭攸之也不过是以为太子殿下此举是为了提高士气而已,每个人都在高呼着黄叙和太子的名字,士气已经攀到了巅峰。

    刘厚连忙命令火炮队上前压制城头的床弩,不能让他们那么气焰嚣张。这次随军的火炮只有十门小口径铜炮,毕竟山高路远,道路崎岖,火炮的运输很困难。

    这十门火炮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过来的,当然,辎重队还在陆续运一些口径更大的火炮过来,毕竟以后要镇守南岭古道的话,大炮还是有大用的。

    炮车很快就被推了出来,一字排开在离城门四百步以外,这个距离上,敌人的床弩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杀伤力了。其实这种小口径大炮,如果用实心弹的话,打到四百步的距离杀伤力也是大减,不过怎么都比床弩好。

    炮手们动作很快,他们首先将炮车的轮子固定不动,将长长的钉子钉到地下,使整个炮架固定不动。然后开始装填弹药、测距、标定诸元瞄准。一切准备停当后,炮兵队长小跑过来敬了一个礼报告:“报告太子殿下,十门火炮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请指示!”

    刘厚挥了一下手,道:“对准敌人城门猛轰,给我将城门轰它个稀巴烂。”

    “诺!”炮兵队长应了一声诺又小跑回去了。很快轰隆隆的



第三十六章打洞的太子
    第三十六章打洞的太子

    上回说到,刘厚派出热气球轰炸城头。 东吴军正仰着头张大嘴望着天上的神物,突然见无数小黑球掉下来。东吴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知道去躲闪,直到轰隆隆的声音响起,城头上血肉横飞他们才醒悟过来,四处躲藏。

    城头上登时被清扫一空,东吴军的军官连忙驱赶兵卒冒死登上城头,补充空缺出来的御守空间,否则,要是蜀军趁着这个空档发起攻城,那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幸好,蜀军并没有趁机进攻,即使这样,东吴人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敢不留人在城头。这就造成一个飞蛾扑火的现象,东吴人不断被炸死,却不得不不断地跑过来被炸死。

    蜀军的热气球对四个城门头都进行了轰炸。好一场轰炸,东吴军死伤无数,残尸枕籍。一个时辰后,蜀军的热气球终于结束了轰炸,回归本阵。东吴人终于暂时结束这场噩梦,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对他们来说,这一个时辰就像过了一个甲子那么漫长。

    不是刘厚不想继续轰炸,而是热气球的航程只有那么长了。毕竟现在没有液化气那种高效燃料,使用煤炭做燃料体积很大,很占地方。而且气球上还要预留很多位置装载炸弹,所以也不可能携带太多燃料。现在,燃料与炸弹都用完了,自然只能返航了。

    同时返航的还有那两个负责侦察的热气球。他们已经顺利地完成了侦察任务,回来将侦察到的情况回禀刘厚。

    城门的情况和郭攸之猜想的一样,被步骘命人用土石封得死死的。别说蜀军现在的小口径大炮轰不开,就算是将现在蜀军中口径最大的舰载炮搬过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侦察热气球带回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最大的好消息是他们发现有一段城墙很薄,估计只有一、两步那么宽。

    在这个城墙上可以跑马车的年代,一、两步的厚度的确算是非常薄了。估计是那一任知县或负责修筑城墙的官员,中饱私囊做出来的豆腐渣工程。

    刘厚找来了郭攸之商量对策,郭攸之详细了解了侦察兵带回来的消息后,道:“太子殿下,攸之建议,炸开这段薄弱的城墙,这样一来,我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炸塌城墙好是好,可是想要炸塌城墙必须先在城墙根下挖一个大洞,然后将炸药埋在这个洞里起爆才能奏效。这样一来,负责挖掘这个大洞的士兵必然死伤惨重。

    我军现在的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我实在不舍得就这样将他们白白消耗掉。”刘厚道。

    火枪兵刘厚固然不舍得被消耗,就算是藤甲军现在也是刘厚手上的一个大杀器,这些都是在十几万俘虏中精选出来的精锐士兵,刘厚不舍得他们有所损失。

    而如果在城墙下挖洞,城墙上的东吴兵必然会将檑木滚石扔下来,到时候真是多少人都不够死。

    “呵呵,太子殿下莫非忘了我们还有两万俘虏”郭攸之自信满满地捋着胡须道。

    刘厚知道他指的是上次和步骘野战时俘虏的两万东吴俘虏。

    “那两万俘虏不是送去桃花矿开矿吗”刘厚不解地问,因为他们一路来惯例都是这样的,每打败一个部落,就会将全部落上下不论男女老幼全部迁徙到桃花矿区去。

    “桃花矿距离此地山高路远的,要将两万人押解过去殊为不易,另外,攸之听说,现在桃花矿区也已经饱和了。那边现在人太多了,挖矿工作已经安排不下那么多人。

    矿物研究所正组织力量到处探矿,希望能找到新的矿藏,到时候就又能安置多余的人手了。”

    “桃花矿也饱和了吗。”刘厚楠楠地道。

    “如果一时无法安排他们挖矿,也可以考虑一下安排他们修路。”刘厚道。

    这些俘虏都是青壮年,完全可以胜任修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用俘虏来工作的好处就是不用付给他们工钱,只要供应足够的粮食给他们就行了,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无怪乎那么多人喜欢奴隶生意,这些俘虏和奴隶没有本质的区别。

    “是,他们是可以去修路,不过目前大战还没结束,他们还有更大的用处。”郭攸之道。

    “就是让他们挖洞”刘厚问道。

    “对,先让他们挖洞,他们身为俘虏,正是从事这种危险工作的不二人选。这样我军就不用有一兵一卒的损失就能炸开城墙。等攻下这座城池后,他们还有大用。”

    “到底还有什么用,请郭先生快快道来。”

    “我们可以将他们一部分充入辎重队,而从辎重队置换两万人马出来,这两万人马可以这样这样用……”郭攸之在刘厚耳边将他的计策一五一十讲解给刘厚听。

    刘厚听得频频点头。眼前的苍梧郡城还没有攻破,两人已经在计划后面的事情了,看来这座苍梧郡城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好像早已经是他们盆中菜一样。

    夜幕终于降临,苍梧郡城里的东吴军总算松了一口气,白天蜀军那些从天而降的东西实在太恐怖了,简直和传说中的雷罚一样。

    难道蜀军真有神仙相助不成要不怎么有能飞上天的东西怎么还能有像雷罚一样的东西如果蜀军真有神仙相助,那这仗还怎么打

    甚至发展到后来,东吴军中已经传开了,说蜀国的




第三十七章 城破
    第三十七章城破
1...555657585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