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很快,蜀军就接近东吴的阵线,经过几轮剑雨的攒射,很多藤甲军身前插满了箭支,就像刺猬一样,配合着他们嘴里呜呜的叫声,看上去令人感到心寒。

    东吴阵线被蜀军威势所迫,顿时有点乱了,原来排得整整齐齐的枪林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空隙。

    藤甲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再也不像当初兀突骨统领时那么纪律松散、毫无阵型可言了。他们冲到东吴阵前并不马上冲进东吴的军阵,而是排好队列再整齐地推进。他们遇到东吴长枪兵刺来的长枪根本不闪不避,任由长枪扎在自己的胸前、腹前。

    当队长一声令下“砍”时,前排所有藤甲兵双手持刀,将刀举过头顶,斜劈向下。那些刺在他们身前的长枪枪柄统统被劈断。然后,口令再起,这次是让他们踏前三步。

    前进三步后,“砍”的口令再起,他们再次扬刀劈砍,也不管前面有人还是没人,这些藤甲兵都是统一行动,统一做一个动作,就是将刀举高头顶,四十五度斜劈向下。效果不错,只见东吴军前排的长枪兵人头像滚地葫芦一样滚滚而下,阵前马上出现几百个喷泉,只不过这些喷泉喷出来的都是红色的鲜血。

    口令再起,这次是跨前两步,然后再劈砍,又是一地滚地葫芦和一排喷泉出现。这些藤甲兵只管按口令向前推进、劈砍、推进再劈砍,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除了叫口令的军官外,也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安静令人感到压抑异常。

    他们不用捡起人头记录军功,因为他们后面的都跟着宪兵和军法官,他们会记录军功,当然,他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杀灭想要当逃兵的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显然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些宪兵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他们除了配备腰刀外,还有手铳和几枚霹雳雷。如果一旦出现




第三十二章击溃
    第三十二章击溃

    上回说到,步骘本想派兵支援两翼,却发现蜀军的中军开始发起了进攻,只得暂时作罢,想先看看蜀军中军的战斗力再做决定。

    蜀军的中军只是穿着绿色的布衣,没有穿那种黄灿灿刀枪不入的藤甲,这令步骘松了一口气。

    他发现这些中军很怪,他们没有冲锋,只是踏着鼓点整齐地往前踏步。他立刻命令弓箭手做好准备,可是蜀军却在弓箭的射程外停了下来。弓箭手们只好引而不发。

    蜀军停下来后,开始了一系列步骘看不懂的动作,他只知道这些蜀军的动作很干脆利落,显然训练有素,但是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一无所知。

    蜀军当然是在装弹了,三排火枪兵都装弹完毕后,列着队等待命令。张苞作为第一波攻击的主官,发布了攻击命令,第一排的火枪兵抬枪、瞄准、扣动扳机,“彭”地一声放完枪后,马上蹲下清洁枪膛、装弹药。

    而第二排在第一排蹲下后,重复了第一排的动作,第二排蹲下后,第三排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等第三排蹲下后,第一排已经完成装弹过程,在军官的一声令下,起立重复刚才的射击动作。

    这时候,三排火枪兵当中早就冒起了浓浓的黑烟,视野很不清楚,但是他们只要根据刚才射击的方向将铅弹打出去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具体瞄准哪一个人。

    这是因为对方的军阵太密集了,随便怎么打都能打中,另外,这些枪虽经过再三改良,也加了膛线,但是,准头还是不能和后世的火枪比,所以有时候瞄准是没有意义的。

    不出所料,东吴军在前排准备射箭的弓兵被一排排地撂倒。弓兵被全部撂倒后,露出后面的长枪兵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登时东吴阵前一片血泊,哀鸿满地。

    五轮枪击后,浓烟已经基本上遮住了视野,军官发令全体起立,然后齐步走。一直往前走了20步才停了下来,这不单单是因为浓烟遮挡视野的原因,还因为东吴军阵前被清扫一空,剩下的人惊恐地后退,已经出了火枪的射程范围了。

    前进20步后,东吴人重新进入射程范围,军官叫了一声立定。然后继续重复刚才的射击过程,东吴军中又传来一声声惨叫。

    整个东吴军中生生被削掉了十几排,从高空看上去就像一块大饼被人咬了一口一样凹进去一块。直到这个时候步骘才反应过来,顾不上惊骇,马上命令刀盾兵上前冲锋。他知道,只要尽快冲进对方阵中才有一线生机。

    东吴的刀盾兵挤成一堆,用盾牌护住头脸、胸腹哇哇大叫着冲向蜀军。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堵盾墙往蜀军防线推进过来。还别说,这些盾牌很是厚实,铅弹只要不是同时击中同一个地方,基本上打不穿,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显然,在荆州之战吃过蜀军火枪的亏后,东吴军换装了这种厚实的盾牌,期望能靠它防住蜀军的枪击。

    蜀军火枪兵继续不慌不忙地放着枪,当东吴的刀盾兵冲到三十步距离后,张苞命令掷弹兵上去投掷霹雳雷。

    蜀军的火枪兵有1万编制,其中真正有枪的只有7千人,还有3千人因为没有那么多枪支被沦为替补。但是,他们不单是替补,还是多功能兵种。

    如果在骑兵冲阵时,他们会化身长枪兵和刀盾兵顶在火枪兵前面。现在他们则化身为掷弹兵。

    只见他们迅速从火枪兵之间的空隙穿插到前面,点火、投掷一气呵成。只听“轰隆、轰隆”的声音不绝于耳,东吴的盾墙顷刻间四分五裂。

    黑色的泥土、盾牌碎片、人体碎片、衣物碎片,各种各样的碎片被炸飞到天空,然后像下雨一样洒落大地。后面跟着刀盾兵冲锋的东吴军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冲锋的步伐,呆呆地看着眼前犹如地狱的一幕,爆炸后现场出现一片短暂的死寂。

    但是,很快,蜀军的军官口令再次响起,掷弹兵原地蹲下,火枪兵继续开枪。三排火枪兵轮番射击下,冲锋的东吴兵纷纷倒地,这时候,东吴军也醒悟过来了,没中枪的纷纷掉头,没命的往自己的本阵狂奔。

    等他们奔回东吴的阵前时,参与冲锋的五千人只剩下两千人左右。而这惊慌失措的两千人一头撞进东吴本阵,登时将东吴的阵列撞得七零八落。

    蜀军的火枪兵再次向前二十步,这次和上次不同,他们是一边走,一边继续做射击和装弹动作的,因为敌人仍然在射程内。

    东吴军终于崩溃了,本来阵线已经有点乱,给那些冲锋的逃兵一冲就更乱了。他们亲眼看到蜀军这种可怕的武器杀戮效率那么高,早就胆寒,现在蜀军压了上来,他们就更害怕了。既然已经有逃兵往后逃去,很多人就有样学样跟着往后跑。

    于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了,转身而逃的人越来越多,终于不可遏止地出现了大溃逃,最后连那些不想逃的人都被裹挟在其中往后而去,例如步骘,他还正待发布命令,誓死抵抗到底,可是给一堆溃兵一冲,他也在亲兵的裹挟下往后退去。

    一见东吴军溃逃,蜀军这边的火枪停止了射击,原地待命。一万藤甲兵在关索的带领下,穿插过火枪兵,迅速跑到阵前,然后也撒丫子往东吴军溃逃的方向追杀过去,终于到了他们发威的时间了。

    整个战斗首先发生两个侧翼,中军是在侧翼开打了好一会才开始战斗的。但是,中军的战斗结束得更快。由火枪兵开第一枪开始,到东吴军溃逃,前后只有约一炷香的时间,而这个时候,两侧翼的蜀军还在一层层地削东吴军的刀削面呢。

    但是,东吴中军的溃逃很快就影响到两侧翼。两侧翼的东吴军本身都处在巨大的劣势当中,伤亡非常大,如果不是步骘军法严明,这些士兵平时也训练有素,早就支撑不住了。

    现在两侧的人一看,中军都逃了,帅旗从后移到最后没影了,那还等什么啊自己也赶紧逃吧,于是,很快溃逃之风就传染到两侧翼。两侧翼的藤甲军很快也开始了千里大追杀。

    千里大追杀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事实上只有二十来里,就到了广信县城,这是苍梧郡的治所。步骘带领一干残兵躲进了城池里,蜀军只好停止了追杀,集结在城外,准备攻城。

    刘厚、赵云、郭攸之等人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瞭望塔上全程观看着这场战斗,不时指指点点对战况进行评论。

    “藤甲军的推进还是太慢了,兀突骨这边还算好一点,他虽然乱冲乱撞,但是他和他的亲兵凿穿了敌阵,加速了右翼敌军的溃散。鄂焕这边打得中规中矩,虽然优势也很明显,但是如果不是中军溃逃的带动,估计要击溃左翼起码还要一个时辰。”郭攸之评论道。

    “郭先生说得没错,这就是冷兵器的局限性,又或者说,这是由于双方兵器相差不大情况下出现的必然结果。上万人,一个一个去砍,就算对方站在那里任你砍,也是很耗时间的,冷兵器的杀戮效率毕竟比较低。

    而火器就不同,火器可以大大提高杀戮的效率,特别是霹雳雷和火炮,一炸一大片,不但杀人杀得快,由于发出巨大的响声,还可以给敌人心理上带来的极大的恐惧感,可以促使他们很快就崩溃。”刘厚道。

    &n



第三十三章 论刀
    第三十三章论刀

    上回说到,郭攸之问没有千里眼,怎么看到千里之外,从而攻击目标。 刘厚没有回答他而是继续道:

    “呵呵,我再告诉你一个厉害的,我们的霹雳雷如果发展到极致,只需要一枚就可以将一个城市摧毁,你相信吗”刘厚继续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再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这,这,这需要多大的霹雳雷啊”郭攸之继续吃惊道。

    “呵呵,郭先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武器装备发展到那个程度时,你觉得你刚才说的什么后勤补给、人数、谋略什么的还有用吗”

    刘厚没有跟他详细解释那些通天的手段怎么去实现,因为要给一个古人解释人造卫星、导弹、无人驾驶飞机、核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其实他对这些东西了解得也不多。

    “太子殿下,这些都是神仙手段,岂是凡人能掌握的。”

    “唉,现在我们的确是掌握不了这些手段,而且就算掌握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算了,不说这个了,还是着眼目前吧。我觉得藤甲军所用之刀太笨重了,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刘厚道。

    “的确有点笨重,这种刀给武功高强、力大无穷的大将用正好,但是对普通士兵来说,就太重了,他们不可能支持太长时间的劈砍。”赵云对这个最有发言权,他也有同感。

    “要想办法减少刀的重量才行,当然,前提是要保证杀伤力不能降低。”刘厚道。

    “其实重量本身也是杀伤力的一部分。”赵云道。

    刘厚明白他的意思,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解释这叫势能。将刀扬起来就是一个积蓄势能的过程。扬起重刀比扬起轻刀更费力,但是相应的,积蓄的势能也会更多,劈砍时杀伤力自然也会更大。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怎么样的重量既能保证杀伤力,又可以节省最多的体力。”

    说到这里,刘厚想到了倭刀。倭刀的原型出自唐代时的唐刀,本来就是倭人偷学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所以就算刘厚拿这种倭人的东西来用也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唐刀最早是没有弧度的,在唐代末期时出现了一些带有略微弧度的唐刀。而后在宋代前后,倭国根据我国的唐刀发展出具有独特形状的倭刀,而且大量出口给天朝。

    可见倭国是个很善于抄袭与山寨的民族。但是同时,他们也善于将学来的技艺精益求精,甚至超越原来的老师。

    所以在近现代,倭国的科技与经济水平超越了天朝甚至一些西方国家,客观点来说,他们虽然是个生性残忍令人讨厌的民族,但是他们的某些精神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言归正传,刘厚想起了改造刀具后,二话不说,叫人拿来纸笔开始画画。

    刘厚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什么兴趣班,那时候学校也是应试教育,美术、音乐这些课在学校变得可有可无,所以他的画画得很难看。

    刘厚画的就是他印象中的倭刀,可惜,他没有见过真正的倭刀,只是在影视作品中见过样子,凭着这点记忆,刘厚画出来的是倭刀似是而非。

    赵云凑前一看,太子殿下画的刀是一把刀柄很长、刀身窄长,刀的尾部略微弯曲、刀身上还有一条沟的奇异兵器。

    刀柄很长赵云可以理解,那是为了方便双手握刀,藤甲军现在的劈砍动作就是双手完成的,这样的刀柄相信比现在的刀更好握持。

    刀身中央有一条凹槽赵云也明白,那是用来放血的血槽,很多武器都有类似的结构,可以使人更快地失血。

    但是刀身弄得那么狭窄赵云就不同意了,他看着刘厚在图样旁边标上的数字,就更疑惑了。

    刘厚也不知道倭刀各个部位的参数,他也是估摸着写的。他将刀背厚度定在约4毫米到7毫米之间,最厚的地方就是靠近把手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刀身背厚足足有7毫米,然后逐渐缩小到4毫米,到了最后一寸来长的刃尖处就薄得像纸了。

    刀身最宽处约35毫米,也是在靠近把手的地方,然后逐渐缩小到30毫米,刃尖处进一步缩小成尖。

    “阿斗,恕我直言,这么薄、这么窄的刀,如果遇到敌人的厚背刀,很容易被砍断。除非像你的宝剑一样,用顶级的百炼钢在外,里面再夹一条软钢使它有足够的弹性。”赵云道。

    他一直教导刘厚武艺,虽无师傅之名,但有师傅之实,在刘厚再三坚持下,加上现在年纪大了,到了可以倚老卖老的年纪,所以他也称呼刘厚为阿斗了。

    事实上,刘厚更喜欢赵云这样称呼他,他不喜欢赵云整天一本正经地叫他太子殿下的样子。

    “锵!”的一声,刘厚抽出挂在腰间的“风云”宝剑,一道寒光闪过,映照在刘厚的脸上显得惨白惨白的。剑光流转,就像风吹着云朵在剑身上流动。刘厚第一次觉得,行云流水这个词除了可以比喻做某件事很流畅之外,还可以用来描述这把剑剑身的光学效果。

    “是啊,我画出来的这把刀,刀身还真和剑身差不多宽。如果想要它的硬度达到要求,就只能提高钢的质量了。”

    “所以这样的刀可能无法大规模装备部队。”赵云言简意赅地道。

    “呃……”刘厚被赵云驳得无语了,这些年工业部的冶炼水平的确提高了很多,由刘厚手上的“风云”就可见一斑,可是,这种高水平的冶炼、铸造技术却是很耗费人力物力的,无法大规模生产。

    刘厚想了一下,这种薄背窄面的刀还真是难以大规模铸



第三十四章 射击比赛
    第三十四章射击比赛

    上回说到,刘厚童心大发,想将城头的免战牌射下来。 可是他自己的箭法仅限于能拉得动弓,枪法倒是经常练练,不过想要在哪么远的距离射中一条麻绳,刘厚自认还没那个本事。

    于是,他向所有士兵征集神射手,这一号召,还真有七、八个人举手响应。刘厚叫他们出列,但是人有那么多,免战牌只有一个,只需要一个人出手就行了,怎么办

    刘厚想了一下,既然候选人有几个,职位只有一个,那就竞争上岗吧。

    刘厚命令部队全体坐下休息,大家一起来看这场竞赛,而东吴军在城墙上看到蜀军在城外旁若无人得搞起竞赛,简直气炸了肺,这些蜀军太不把他们东吴军看在眼里了吧。

    可是气归气,他们早已经被蜀军犀利的火器和刀枪不入的藤甲军打得胆气尽丧了,哪里还有人敢出城与蜀军大战。

    刘厚叫人在阵前搭建了一个简陋瞭望塔,他平时战斗时都喜欢在瞭望塔上观望全局,所以,这个瞭望塔的所有部件都是现成的,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固定好就成了,前后不用半个时辰。

    然后,刘厚让人在瞭望塔和城头上免战牌差不多高度的地方,也用麻绳挂一块小木牌,这就是靶子了。
1...5455565758...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