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留下一部分兵力稳定郁林的局势,再派一得力干将留下来作为郁林郡太守,慢慢处理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按计划行军,不能在这里耽误太久。”郭攸之插口道。
“谁能为太守”刘厚道,他现在手上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可用。
最空闲的是朱褒,领了两万人马,刘厚安排他干押送粮草的事情,保护后勤路线的畅通。可是,刘厚并不信任他,不可能将他摆在自己的退路上做一个太守。
“朱褒的两万人马可以抽调一万出来,作为驻守的部队。至于太守……或者只能上奏朝廷,请皇上再派人过来了。”郭攸之也没了主意。
“要不这样吧,让我先留下来,暂时处理郁林的事务,等朝廷派来官员,再移交给他,这样当可保无虞也。”费祎主动请缨道。
“这怎么行,大军怎么能离得开费先生,费先生你留下了,军中大小事务那么多,谁来处理,要知道全力保障这次出征才是重点,不能让其他事情影响到我们攻略岭南的计划。”
费祎和郭攸之都翻了翻白眼,这个时候你就会说什么全力保障出征,刚才你怒火冲天时,不顾一切要留下大军清除乌浒蛮人时怎么不说这个
费祎平时不声不响,但是他在刘厚军中的作用的确是非常大的,很多事情都要靠他来安排,如果没有他,刘厚的大军各项事务绝对不会井井有条,也不能那么高效运转。
“只能请演长暂时先辛苦一点,帮忙接手这些琐事了。”费祎向郭攸之拱手道。
“无妨,无妨。”郭攸之道。
郭攸之平时偏重于军略,内务的东西费祎管得多,但不代表他不会这些,他是个多面手,处理这些事务一样没问题。
“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短时间消除乌浒族的这种陋习,唉!”刘厚还是对这件事不能释怀。
费祎和郭攸之面面相觑,也皱起眉头想起对策来。过了一会,郭攸之道: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次太子殿下消灭的这个部落做点文章。”
“喔,郭先生,你有办法快快道来。”刘厚急切地追问。
“嗯,让我想想,我捕捉到一点灵感,但是具体怎么样还没想好,让我先想想。”郭攸之说着就在大帐中踱起步来。
良久,郭攸之停下了步子,对着刘厚和费祎道:“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些当地的蛮人,让他们到处宣扬,说这个部落是因为吃人所以遭到上天的惩罚,天帝降下雷罚,将整个部落的人都消灭了。
蛮人迷信,必定会因此害怕,说不定短期内就可以让他们改变这种吃人的陋习也不一定。何况,这个方法一举两得。”
怎么个一举两得法郭攸之没有说,不过刘厚和费祎两人都明白,还有一得就是掩盖太子杀人灭族的事情。这件事虽然不能说是刘厚的错,但传出去肯定会对他的声誉有影响。
“这个方法好,蛮人都迷信,利用鬼神之说令其畏惧,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我们要将手尾收拾干净,那个部落要烧掉,造成是天雷天火摧毁的样子。另外,幸存的那些老弱妇孺……”
后面的话费祎没有说出来,显然是毁尸灭迹后还想杀人灭口了,不过这和他读的圣贤书
第二十七章 弹劾
第二十七章弹劾
上回说到,刘封在天牢见到一个神秘人很惊讶。 神秘人和刘封谈了很久,再次戴上兜头,隐于黑暗中离开了天牢。
第二天,正是蜀汉皇朝大朝会的日子,群臣早早来到大殿,等候蜀汉章武皇帝刘备的到来。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尖利的太监嗓响起,刘备龙行虎步走出帷帐,到了正中金光灿灿的龙椅上端坐好。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后,刘备叫了一声“众卿免礼平身”,群臣站起来分文武站好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鸭公嗓太监的声音又响起。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个开始朝会的信号,和小学生上课时,班长叫“起立”,然后大家一起叫“老师好”是一样的作用。
于是,各位大臣就各种事宜一一奏报刘备,刘备也和诸葛亮等肱骨大臣商量着处理一件件的国事。
外面的太阳越升越高,一上午的时间哧溜一声就过去了一大半,接近中午,各项军国大事都已经朝议完毕,刘备舒了一口气,正准备下令退朝。他毕竟年事已高,这一上午朝会下来,也有点困倦了,正想着赶紧回后花园,找某位妃子用个午膳,然后搂着她小憩一会。
正在这个时候,太傅许靖出列,双手呈上一本奏章,大声道:“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太监过去将许靖的奏本拿上去给刘备,刘备没看奏章,直接问道:“喔太傅还有什么事情啊”
“臣弹劾太子十大罪。”
“轰!”整个大殿轰然沸腾了,群臣不顾君前失仪,纷纷议论起来。
“太傅!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刘备厉声道。
“陛下,臣身为太子太傅,有教导太子的职责,太子犯错,臣亦难辞其咎,臣请陛下降罪于我。但,现如今太子大错已成,臣如不加以指正,更是一错再错。为了使太子能尽早走上正途,臣万死不辞。”许靖义正言辞地道。
太傅为三公之一,主要是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虽然名誉上他也是太子的师傅,但是,这种作用很弱,特别是许靖,从来没有教导过刘厚什么。刘厚也很少和他接触,更不要说有多亲近。
刘厚真正的老师,文的是蒋琬,武的是赵云,和许靖没什么关系。也许正是这样,许靖才会对刘厚动手,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否则,谁会无缘无故去向一个太子开炮。
“哼,你最好能说出理由来。”刘厚对于有人批评自己的宝贝儿子很不高兴,连“卿家”也不说,直接以“你”作称呼,毕竟这个儿子一直以来的表现都让他很满意,让他大大的有面子。
“臣弹劾太子十宗罪,其一,莽开战端,破坏和盟国的和睦关系,导致战祸绵延,百姓流离失所;
其二,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虚耗国帑,动摇国朝根基;
其三,豢养私兵,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意图不轨。陛下,臣听说,太子在南中私自扩军,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军队,实在是,骇人听闻;
其四,私自任命封疆大吏,结党营私,企图割据一方;
其五,残暴不仁,在南中地区屠戮夷人无数,灭族、灭国无数,并且将很多夷族全族充为奴隶,为自己挖矿赚取不义之财;
其六,舍本逐末,重商言利,宣扬奇淫巧技,导致大量百姓不事生产,转为逐利之商贾,或被太子束缚在各工坊像奴隶一样做工的。现如今,大量土地丢荒无人耕种,颗粒无收。
长此以往,我朝必将出现粮食紧缺,最后饿殍遍野,国库也不能收到足够的粮食供军队使用;
其七,私造兵器,意图不轨。火枪、霹雳雷皆大杀器也,太子私自制造,私自使用,却不能掌握在国朝军队里,试问若这支私军有异动,国朝那支军队能挡得住
其八,私设官职,私自提高俸禄,整个工业部和hong军皆恩出于太子,其邀买人心之意昭然若揭;
其九,穷奢极欲,搜刮百姓,甚至是强抢百姓财物。这一点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太子领兵出征以来,不断将抢来的财物运回成都发卖,赚取大量黑心钱归入自己囊中,却从未上缴国库一文钱;
其十,私开矿藏,将本属于国朝的矿藏纳为己有。历朝历代,矿藏都为国有,私自开采者斩,而现在,太子竟然控制数个矿藏,使人日夜采矿,让之为自己谋取私利。”
随着许靖铿锵有力的声音刚落地,众大臣再次议论纷纷起来。
“一派胡言!”刘备一拍龙椅的扶手,不由自主地大骂起来。手拍得生痛,不由得想起,这个龙椅还是儿子工业部的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否则还是以前的榻,哪里会有扶手这东西给自己拍得手痛。
诸葛亮在群臣队伍最前方,看了许靖一眼,直翻白眼,这是什么狗屁罪名这个许靖简直不知所谓。
“臣所陈述,句句属实,请陛下明鉴。”许靖道。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阿斗从小聪慧过人,品性纯良,岂有你说的那么不堪,许靖,你要知道,诬告太子可是大罪。”刘备被气得够呛,说起话来也开始不客气了。
“陛下,事实甚于雄辩,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请陛下派人一查就知道。”许靖道。
“丞相,你以为呢”刘备不知道怎么反驳许靖好,决定将这个包袱踢给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从来不会让自己失望。
果然,诸葛亮
第二十八章 驳斥
第二十八章驳斥
上回说到,诸葛亮在驳斥许靖弹劾太子的奏本,前面已经驳斥了五条,现在正在驳斥第六宗罪:
“其六,这些年的确从事工、商之人大增,但是,目前我朝国库充盈,民间也仓廪实,不再有饿殍出现,请问太傅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这,这……”许靖自然是哑口无言。
“还是亮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吧。这些年来,太子殿下大力发展工商业,制造出很多奇巧之物,这些奇巧之物大量卖到魏、吴两国,再从魏、吴两国购买大量的粮食、食盐、铁器回来我国。
所以,奇淫巧技祸害的是魏、吴两个敌国,反而使我国府库充盈,虽连年征战,却从没有出现缺粮之虞,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啊。”
许靖哪里知道诸葛亮和刘备早就密谋过对魏、吴两国实施贸易战,不过诸葛亮也不详细跟他解释那么多,毕竟这是国家最高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再说了,太子建立的农业研究院,一直在研究培育良种,研究更好的耕种方法。现在他们使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已经将粮食亩产量提高了五成。
五成啊,你知道这意义有多大吗你知道这意味着对朝廷、对百姓立了多大的功劳吗太子如此重视农耕,你竟敢诬告太子舍本逐末。”
随着诸葛亮一条条地驳斥下去,许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了,这个太子,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
回到郁林郡,赵云领兵到达布山县,郡守被城外的大军吓得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出城迎战。赵云将热气球升起来,投了两个炸弹,被吓破胆的郡守就投降了。
如此这般,照样施为,赵云很快就收复了御林军7个县。其中六个县都是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只有一个县的县令誓死不降,赵云在晚上时命爆破组将炸药埋在墙根下,炸塌城墙,然后藤甲军蜂拥而入。
仓促之下,县令组织起来的人马根本无法抵抗兵力占优,全身上下包裹在藤甲中刀枪不入的藤甲军,小小的县城不用一个时辰就被占领了。
可以说,取得每个县城都只用一天时间,最麻烦的这个需要强攻的县城也只用了2天,那还是因为赵云想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特意等到晚上才发动偷袭。
刘厚短时间内就控制了整个郁林郡,留下费祎暂代郁林郡守,再从朱褒的鱼腩部队中分出一万人马,交给费祎,让他可以压制那些凶悍的乌浒蛮人。
郁林郡尘埃落定之后,刘厚带领大部队继续往南海郡进发。可是,这次大部队刚到苍梧郡就遇到了一支东吴的部队,他们早就在这里以逸待劳了。显然,蜀军的行踪早就被泄露了。
郭攸之之前想的隐匿行踪,千里偷袭根本行不通,16万大军过境,飞沙走石、鬼神辟易,东吴又一直关注着南中的局势,所以,几乎刘厚大军一开拔,步骘的探子就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了回番禺。
而且刘厚又在郁林郡停留了那么长时间,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给了步骘足够调兵遣将的时间。
回到成都的朝堂上,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逐一驳斥了许靖的弹劾奏章。末了不忘加一句:“太傅如此诽谤太子,莫非有什么图谋不成”
“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许某行的正,坐得正,所图所谋皆为陛下考虑,为朝廷考虑。”言罢,又转身对着刘备拱拱手道:
“陛下,这奏折所言是否属实,陛下可以派人去调查,但是不管这奏折所言是否属实,太子行事太高调太乖张肯定是事实。
拥兵数十万,四处施恩拉拢人心,加上征战于荆州、南中甚至岭南,其民望、威望一时无两,堪比人君。
须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太子现在的与一方诸侯无异,历朝历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长此以往……”
“放肆!”刘备霍地站起来,怒喝道。许靖正讲得慷慨激昂,口水都喷得到处都是,被刘备一喝当堂就收了声。
“你,你,你放肆……”刘备一只手指着许靖,一只手捂住胸口,只是,他的话语越来越低,突然轰然倒在后面的龙椅上。
“皇上……”左右都有太监,马上扑上去,扶起刘备。只见刘备脸色苍白,牙关紧咬,呼吸急促,额头上已经冒出豆大的冷汗,右手捂住左前胸。显然是心绞痛犯了。
群臣见状也乱了套,纷纷想上前一探究竟。这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大声道:“众位同僚不要慌乱,请先回去各司其职,皇上自然有太医救治。”
说完就让太监赶紧将刘备抬回寝宫,紧急召唤太医救治。等刘备进去后,诸葛亮转身,再次让议论纷纷的群臣散去。他见许靖还在哪里杵着没走,冷哼了一声,对许靖道:“哼,若皇上有什么不测,我定要参你一个弑君之罪。”
说完,不管脸色苍白的许靖,一甩衣袖也跟着进了宫中。一般大臣是不能随便出入宫中的,显然,诸葛亮是个例外,他经常要入宫和刘备商量国事,宫禁对他来说形同虚设。
刘备服了一粒华佗再造丸,再由太医施针后,已经缓过劲来了,只是身上还是绵软无力,半躺在床上没有起来。
看见诸葛亮走了进来,他道:“丞相,你来啦。”
诸葛亮上前拱手施了一礼,道:“陛下可好了一点,请陛下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丞相请放心,朕已无大碍。许靖这个老匹夫真是气煞朕了,若不是看他有从龙之功,又是三公之一,朕真想给他好看的。”
当年许靖是劝刘备称王、称帝的几个人之一,有拥立之功,刘备也不好轻易动他,担心会给人说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暴君。
“陛下请
第二十九章 谁在搞鬼?
第二十九章谁在搞鬼
上回说到,诸葛亮和刘备在谈刘厚的事情,诸葛亮正说到太子的志向。
只听诸葛亮道:“陛下,亮观太子之志,并不在此,太子是有大志向之人,区区益州恐怕他还看不上眼。亮也很期待,太子殿下到底能走到那一步,希望亮不要太短命,能看到那一天。”
“呵呵,丞相真是高看小阿斗了,他一个黄口小儿,能有多大志向,能一统中原,重振我大汉声威就足慰平生了。”还刘备说出一统中原这样的话,显然潜意识里对刘厚也是很有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