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劏个老鼠
“太子殿下,恢由成都到南中,一路行来,发现这里有土地肥沃,可是这些蛮人却不懂耕种,有些是随便撒播些种子,再也不复管理,甚至有些由得庄稼自生自灭,他们只懂采摘,其余事情一概不理,白白浪费了很多良田。
恢请求太子殿下,从成都和汉中聘请一些侍弄庄稼的好手过来,教会这些蛮人种植,这样总比他们藏匿在密林中,以狩猎和采摘为生好。”李恢不愧为名臣,提出的意见相当好,难怪历史上他治理南中成绩斐然,果然有见地。
“好,李将军说得不错,南中荒芜的田地很多,可以分给蛮人,吸引他们走出山林,耕种土地。各郡县主官以后要抓好这项工作,不单要为他们解决农具问题,还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农教会他们耕种。
民以食为天,农事关系到国家的根本,请大家务必做好劝农桑的工作。”刘厚道。
“攸之尚有一策,可以削弱蛮人的力量。”郭攸之又出来提建议,一般来说,他的建议都很有用。
“喔愿闻其详。”刘厚道。
“太子殿下可以大量招募蛮人,组成一支部队,以后可以随皇上征战中原。如此一来,既可以充实我大汉的军队人数,又可以减少蛮人的数量,特别是蛮人青壮的数量。”
不得不说郭攸之这个办法很好,也很毒辣。既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移民汉人过来扭转民族构成比例,那就减少蛮人的数量,这样一样可以起到改变民族构成比例的效果。
大量抽调蛮人精壮,不但可以改变民族构成比例,还可以削弱蛮人青壮年的力量,这也是他们造反的主要力量。而且,朝廷还白白得了一支数量庞大且骁勇善战的军队,真是一举三得的好计策。
“这办法好是好,只怕蛮人各部族不肯就范,不肯交出族中青壮。”费祎有点担心地道。
“所以这次南征还不算完,仗还要打。我们可以拿几个蛮人大族开刀,来个杀鸡儆猴。例如孟获、三洞的洞主这些贼首,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部族也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郭攸之杀机凛然地道。
刘厚明白他的意思了,只要这几个大的部族被征服,交出他们的青壮和财物,其他的小部族自然会乖乖地就范。
“嗯,郭先生说得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蛮夷虽然山高路远,但是他们也得履行一个帝国公民的义务,他们必须纳税,必须服兵役和劳役。
各位郡守以后就按这个来执行吧,对这些夷人,不再以纳贡的形式缴纳赋税了,而是要和汉人一样,一视同仁,汉人交那些种类的赋税他们就要交什么赋税,汉人应尽什么义务他们也要尽什么义务。当然,汉人能享受到的权利他们也应当享受到,总之,以后他
第二十一章 年,又过年
第二十一章年,又过年
上回说到,刘厚召开会议,商讨出一些以后南中地区的治理政策。 会后,各人按计划密锣紧鼓地行动起来。
刘厚暂时停留在朱提郡,一边继续训练、整编军队,一边处理南中的政事,同时时刻关注着各条战线的战况,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在策划着出征岭南地区了。
对于岭南、交州,他是势在必得的,不要说士燮竟然敢打自己南中的主意,就算没有这件事,刘厚也觊觎这块肥沃的土地久矣。
但是,现在离远征岭南还早,必须等南中局势稳定下来再说。最起码也要等搞定了孟获、三洞元帅这几只跳梁小丑才能考虑劳师远征的事情。否则一个不好给人切断了退路就杯具了。
这次征战,刘厚的收获可谓丰富,白得了几万蛮兵不说,还缴获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有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皮革等等。刘厚命人将这些东西都运回成都发卖,筹集到大批钱粮再运回来以充军资。反正因为刘厚大军驻扎在朱提郡,还有两万辎重兵无所事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几个月内,他们不断来回朱提郡和成都间,运送大量物资,从南中运走大量土特产,从成都运来各种粮食、军资,刘厚开始在朱提郡储存大量火器、火药,以备再次出征。
到了后来,对军资的运送压力缓解后,刘厚又派人收购当地土人的特产,除了丹、漆、皮革外,南中山林还出产很多山珍,如各种蘑菇松茸,各种草药补品等。
当然,也有一些珍禽异兽,如铁兽(大熊猫)等,这些活物要弄回去不容易,但是一旦成功弄一只活的回去,还是很能引起轰动的,也很能赚钱。自从第一只铁兽在成都被拍卖出一千两的天价后,益州贵人都以拥有一只铁兽为荣。当然,刘厚暗暗隐藏在这股风潮后面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样一来,辎重队继续有事干了,他们将收购的土特产运送回成都贩卖,然后将工业部出产的各种商品如肥皂、纸张、书籍、琉璃制品等再运过来卖给当地土人。
到了后来,辎重队几乎成为商队,但也为刘厚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使刘厚轻松地养活这支规模不算小的军队,支撑着部队继续征战。
随着4支部队的推进,攻陷一个个寨子、洞子,缴获的财物和人口越来越多,辎重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做的生意也越来越大。成都的官员都觉得很奇怪,从来打仗都是烧钱的行为,为什么太子出去打仗,除了开始的一点启动资金外,后面从来没有再向朝廷要过一文钱呢
不但没有再向朝廷要过钱,还不断有东西运回来,虽然这些东西卖了钱没有上交给朝廷,而是换成其他军资又流回南征的军队,但是,不少人看着这大批大批的物资和金银财宝也不由得眼红了起来。难道南中真的那么富庶难道打仗真的那么赚钱
随着辎重队将一些南中的土特产贩卖回来,一些蠢蠢欲动的官员和商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也纷纷派人到南中探听虚实,看能不能寻找到什么商机。
刘厚当然不会理会这些人怎么想,就算知道,他也只会支持他们,因为能吸引更多商人到南中来做生意,对繁荣南中无疑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到了11月,刘厚终于听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派到桃花水附近探矿的人员回报,在桃花水附近果然发现一座铁矿,其储量未明。刘厚知道这一带盛产铁矿,其储量肯定很大,只是以现在的手段无法探明而已。
刘厚听到消息后大喜,马上遣人回成都,调来大量采矿、冶炼方面的专家和设备,打算在这里搞个采矿、冶炼一条龙生产。因为南中一带其实也盛产煤矿,只要找到煤矿,那么冶炼的问题就解决了。就算没找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就地砍伐树木,烧炭用来做矿石的初步冶炼也是可以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铁矿先建立起来再说。挖坑的工人很缺乏,于是,刘厚一声令下,4路出击的人马在攻击蛮人部落时,不但抢光他们的财物,还将人家全族老幼都抓住,送去矿区挖矿。
刘厚将人口明码标价,青壮每个2两银子,老弱妇孺每个1两银子,只要交俘虏,刘厚马上就以奖励的形式将银两下发到各支部队。各支部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山林里来回梳理,寻找蛮人的部落。
渐渐地,攻破部落,惩罚叛乱元凶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掠夺人口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看着源源不断被运送到矿区的“俘虏”,刘厚很感叹,他对于孙权不断攻击山越族人深有同感。
到了章武2年(222年)正月前,各支部队已经取得了胜利,陆陆续续回到朱提郡过年。孟获被活捉,金环三结战死,董荼那被活捉,阿会喃投降。可以说,这一战后,南中地区最后的一点反抗势力都被铲除了。
俘虏的蛮人达到15万之多,当然,青壮只有3万多,其他都是老弱妇孺,毕竟经过数番大战,族中青壮早就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实在不多了。另外缴获的各种金银珠宝、值钱物资无数。
刘厚从俘虏从选出一些青壮补充到各支部队的战损当中,其他的统统赶去挖矿。矿区附近很快就形成一条条矿工村。这些矿工村可不是乱七八糟的贫民窟。
刘厚让学院出来的毕业生对这些村子做出规范的管理,村里的建筑规划得很好,每间房子都按横排、竖排对得整整齐齐地建造。虽然没
第二十二章 行军散和百宝丹
第二十二章行军散和百宝丹
上回说到,又到过年时间,年三十,刘厚招呼文武官员吃了一顿团年饭。 由于打了胜仗,整个新年都在欢乐祥和中度过,官员间拜年、回访、宴请一直持续到年十五。闹过元宵后,各郡的郡守纷纷走马上任。
朝廷批复回来的文书在过年前就到达,刘厚将南中地区分割成6个郡和各郡郡守名单都得到朝廷的批准,看来刘备还是很给自己这个宝贝儿子面子的。
于是,李恢、吕凯、马忠、张裔辞别了刘厚陆续到自己的领地上任去。至于傅士仁和糜芳,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才荆州到这里来上任。
各位郡守分别带走了五千兵马。这些兵马基本上都是冷兵器部队,而且多数是前期俘虏的蛮人士兵。火器部队一直被刘厚死死地攥在手里,是绝对不会轻易给人的。
南中地区刚收服,零零星星的叛乱从没停在过,他们去上任手上没有兵马是不行的。刘厚每人给他们五千,让他们自己再招募五千,凑够一万。一个郡有一万人马这已经很多了,相信他们一定能镇得住局面。
这些郡守回去就要执行夷人一视同仁政策,他们先通知治下各个寨子、洞子,将所有人口登记造册,将名单送到官府备案。这样,这些人以后就算是大汉治下子民了。
然后,就要开始对他们征收赋税、徭役、兵役,这些汉人应尽的义务一样也不能少。不愿意那好得很,官老爷正愁没借口动你呢。如果那个部族敢违抗官府命令的,立刻出动大军,将这些寨子扫荡干净,鸡犬不留。
当然,所谓的鸡犬不留不是滥杀无辜,反抗的自然要杀,不反抗的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抓走,官兵老爷们不会乱杀人,因为人口在他们眼中已经等同于银两,不到必不已,谁想一刀就咔嚓掉自己的银两
桃花矿还等着要矿工呢,青壮一个2两银子,其余人等1两银子一个的价格,足以令上到官员,下到官兵都发了疯、红了眼。
人家正愁没有借口赚这些贩卖人口的钱呢,你还敢将这么好的借口送给人家,人家不马上把握机会发财才是傻子呢。
一时间,各郡各县,各乡各村,硝烟滚滚,兵卒喊杀声、夷人老小哭爹叫娘声甚嚣尘上。
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夷人被草绳扎着双手送到矿区,开始了他们光荣的矿工生活。
当然,官府收了赋税也不是不干事,首先干的事情是分田地。官府将一些无主田地重新丈量,或组织人开垦新的田地,分配给夷人耕种。还有农业研究院的毕业生和很多从关中、益州请来了老农教这些夷人耕种,甚至连农具、耕牛都租借给他们使用。
一开始,那些夷人不肯走出山林去耕田的,不过他们不出来也被通知一样要交税,不交税就捉人。后来他们明白了如果不出来耕田,光靠他们打猎和采摘很难交得齐赋税,一些夷人不得不出来尝试着耕种。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逐渐地,走出山林的夷人慢慢多了起来,没有出来的,要不就被抓去挖矿,要不就躲到山林深处,让朝廷的大军找不到他们。
官府不但分田地,教耕种,租农具,还修桥、铺路,办学堂、医院等。
夷人们惊讶地发现,官府办的学堂竟然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去上学,这无疑于一颗原子弹。从来都只有汉人大户人家才能上的起的学堂,什么时候连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能去读了不但汉人,连他们这种化外蛮夷也能读书这是做梦吗还是汉人的阴谋
那样说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可以做官了很多夷人本来并不愿意出山林耕种的,就冲能让自己的娃上学这一条,一咬牙就出来了。为了自己的娃能有个好前途,自己辛苦点、委屈点算什么
除了学堂吸引他们,医院也是吸引他们的另外一个事物。以前他们生病了都是族中的巫师跳跳大神或抓两把草药解决的,小病还能熬过去,遇到重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现在竟然有个百姓医院免费给人治病,夷人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好事。一直到有一位夷人晚上抱了一个发高烧的小女孩到百姓医院求医,最后被治好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在各个寨子间传开了,百姓医院的名头才打响,渐渐被当地土人接受。
渐渐地,熟番(接受教化的夷人)越来越多,生番(不受教化,对汉人仇视的夷人)越来越少,且他们远遁山林深处,很难见到人影。
南中地区局势在大战后半年,渐渐稳定下来,刘厚相信,这些政策推行下去,几十年后,南中地区和汉人的地方无异也。
这一天,刘厚正在府衙处理政事,手下通报华佗来了。刘厚马上让人请他进来。只见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大踏步进入大堂。这些年,华佗越活越有精神了,70多岁的人还精力充沛,精神饱满。
“太子殿
第二十三章 议取岭南
第二十三章议取岭南
上回说到,华佗拿了三七就去试药,刘厚也不管他那么多,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东南方,那里有富饶的交州,还有那个讨厌的士燮。 对于敢算计自己蜀汉的士燮,这条只会躲在暗处择人而噬的毒蛇,刘厚是不会跟他客气的。
这时候,郭攸之、费祎这两大谋士都来到刘厚的书房,看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开始商议事情。
“攸之不建议先攻打交州的士燮。”郭攸之道。
“喔何解”刘厚问道。
“太子殿下,今时之交州已经不是原来之交州也。原来的交州包括整个岭南地区,合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九个郡(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
建安十六年(211年),士燮老儿投降东吴,将儿子送至东吴为质子,孙权加封其为左将军。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至此,交州被东吴收入囊中矣。”
刘厚点点头,表示他知道这段历史。国攸之继续道:
“后来孙权又以合浦为界将交州分为两部分,合浦以北为广州,以南为交州。广州治所在番禺,交州治所在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太子殿下,士燮之军虽不堪一击,然交州路途遥远,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天气炎热,蛇虫鼠蚁多不胜数,且其地多瘴气疠疫。若劳师远征,攸之恐怕还没到其地战士就会大量非战斗减员。
而士燮军长期处于这些环境中,如若他们避我军之锋芒,和我们军打那个,那个游击战,战事一旦陷入胶着状态,时间越长对我军越不利。
况且,如若我军攻打交州士燮,则广州步子山(步陟的字)必提兵来援,到时候就会和士燮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更主要的是,时间一长,东吴的大军就会通过南岭古道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地区,到时候,我军等于是在不利的天时地利下和整个东吴在作战。”
听了郭攸之的分析后,刘厚也暗暗心惊。同时他也想起了,历史上,很多个皇朝去攻打安南最后都是铩羽而归,其中不乏元朝这样的军事强国。这导致安南和中原始终时分时合,可见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
“那郭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刘厚知道郭攸之这样说,一定是已经想好解决方案的。
“太子殿下,攸之建议,我们先攻占广州,喔,或者说,我们可以直接先占领南岭古道,将东吴进入岭南的门户切断,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到时候,就可以关起门来,专心打步骘和士燮这两只老狗。”
刘厚和费祎都暗暗惊讶,郭攸之这个计划看起来太疯狂了,野心也太大了吧,这是想一口吞下整个岭南啊。
“这,是否太冒险了些”一直不出声的费祎皱着眉头道,“若我攻击步骘,如果士燮来援,我军同样会面临两面夹击之势,若东吴的援军过来,我们甚至要同时面临三面之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