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假的茅台,等再过个几年,连食品公司经理直接从自家仓库里拿,他都不敢保证是正宗的茅台!(这是真事,90年代初有一次血蝠县里领导请客,食品公司经理直接从仓库搬出一箱茅台,结果:假的!这个真实的事被当笑话说了20几年,直到90年代后期开始,市面上才能买到正宗的茅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楠和姐夫说起了去美国的事。

    公安局刘局那已经打过招呼了,他全力支持。我们四个的照片和资料他已经取走了,到时候他会亲自直接送省厅。兴权也不用去椒江办手续,刘局会大包干。

    项伟荣说着,这刘局就是剡县公安局局长刘伟,和他也算认识。

    要出国,公安局这关少不了,干脆给了他一个名额,人家立马大包干,啥话都不用说了。

    因为要顾及两个姑娘家家的感受,饭桌上大家说得都是普通话,这让张丽和陈小旭听得有点发愣!

    一个小县城里一户相对平凡的人家饭桌上,讨论的是出国商务考察的事,这显然不和谐呀!

    郭局也算一个。

    郭辰明,剡县物资局局长,抗美援朝飞行员转业,再过一年多年龄就该到点了。不过资格老,当了多年的局长,这会物资局差不多就是他的一言堂。

    县里领导都要给他面子:不是三分,而是七分!

    人家不仅仅资格老,而且本地号称13个局长一条心,郭局就是那领头的:真跟你较劲,就是县委书记都得吃瘪!

    而且人家还有个好儿子:华夏人民大学高材生毕业,同寝室有个铁杆弟兄据说还是某位老帅的孙子。这背景,杠杠的!

    不过郭局有一点好,对外强硬,对内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几十年了,还用着部队里的那一套管理单位,对部队复员的职工还高看一眼,人还真不错。

    当初张楠顶职,就是郭局拍板:人家都因公殉职了,儿子顶职吃公家饭那是天经地义!

    这下去趟美国,张楠和姐夫接下去至出行前都不用上班,先把大事搞定再说,局长同志特批。

    外经贸委那边怎么说?

    张楠对这个比较关心,姐姐办厂产品出口,外经贸委这个口子上的关系必须搞定。

    外经贸委的奠波主任是你大哥提拔起来的,前天和伟尧说这事,他说最好给奠主任留个位置,我也答应了。

    奠,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姓氏,据说奠主任祖上是从湘省那边迁过来的,全县独他一家。

    项伟尧项副书记,姐夫家中本家兄弟排行老大,所以张楠也跟着叫大哥。

    张楠一掰手指:姐夫家三个,佳楠虽然小,放假能放老家那边,但这次张楠一定要把他带上,小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是好事。

    自己和关兴权,刘阿姨留着看家。另一边项书记加上李县长,郭局刘局奠主任,这就十个人了。

    翻译就不用了,姐姐能看懂点英文,关兴权和自己对话没问题。项书记虽然是学俄语出身,但奠波主任懂些英文,到时估计就是个翻译的命。

    而李县长据说虽是工农兵大学毕业,但一口英文贼顺溜,高人!

    姐夫郭局刘局是只认识abcd,但一帮人里有这么多懂英文的,已经非常奢侈了,根本不用带个翻译。




第五十三人 人都到齐了
    这边正说着呢,听到院子外边有人敲门。

    张慧去开门,好家伙,一打开,门口站着一排整整5个!

    赶紧请人进来,这客厅里的气氛就奇怪了!

    为啥?

    项书记李县长,郭局刘局奠主任,一个不少全来了!

    这年月谈事情是喜欢往别人家里窜,可这么多领导同志相约来一户职工家里,说出去人家都不信!

    还好饭已经快吃完了,这会客厅就这么大,赶紧的收拾泡茶吧。

    几位领导一番客气,无外乎打扰大家吃饭了一类。

    伟荣,刚才在门口碰上的,呵呵

    说话的是项书记,这一解释,大伙算是明白了。

    郭局长奠主任是同项书记一同来的,这是一伙的;而李县长是同刘局长一道,这两位一条线,两帮人就在张楠姐夫家门口不期而遇。

    反正都心知肚明,也就不遮遮掩掩了,在院子门口寒暄两句,干脆一起来串门。

    两个姑娘家有点不喜这个环境,而且都是一口子方言,加上客厅地方小,张慧干脆带她们去房间里聊天去了。

    门开着,也能听到外头说话。

    众人落座,项书记年纪最大,对自个堂弟家也算最熟悉,当仁不让由他来开口。

    伟荣,这次我和季明县长商量了一下,我们这边就咱们五个。人多了也不好,还得有人看家,你和张慧那事也能办下来。

    话外音就是:他的盟友们不能一窝蜂都去考察看世界,5个人足够了。而且项李联合,张慧办厂那点事完全没有问题。

    说着看了眼卧室门口,对着张楠说道:阿楠,那两位是你女朋友吧?

    张楠点点头,不过突然反应过来有点不对劲:那两位是你女朋友吧?

    这话怎么说滴?!

    怎么听着这么变扭呢?

    李季明县长一听,笑着道:小张厉害呀!电影明星都给带回家了,算是给给咱们剡县人争光添彩了!

    这一说,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看来不是认出人来,就是那个李继华同志心急火燎和弟弟通气了。

    这也够心急的,张楠才刚答应,还是留了点余地的方式,这人就来了。

    各位老大,你们这是霸王硬上弓好不?不过张楠也只敢心里想想,哪敢说!

    项书记心中数了下房子里的人头,问关兴权:刘姐看家?人都在这了?

    嗯,我妈看家。除了佳楠,都在。

    项书记同堂弟的这个老部下也认识,所以有此一问。

    季明刘局,你们看?

    一边这两位一听,李县长立马交代刘局长:尽快安排。刚好12个人,把事情马上敲定下来,手续你亲自去办。

    刘局长一拍胸脯:项书记李县长,各位放心!绝对出不了问题,我明天就去省里。

    两位县领导这是担心夜长梦多,不想其他人插进来:这对外这一块就是他们两位的职责范围,而县委书记h县长同志据说明年都要调离,不会来参与这个。

    至于其他人,还是撇开的好。

    这里都算自己人,这样的考察才叫有意思。

    对了,小张,你女朋友们的照片证件什么的都交给我,我好去省厅办手续。

    这会去美国,县里批准还不行,都要省一级公安机关审核,当然少不了去沪上美国总领馆办签证。

    但因为是有邀请的商务考察,加上美国公司同驻沪总领馆还有点关系,国内这边又带上了政府背景,两头批下来都不是问题。

    听到刘局长的话,张楠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了:女朋友们?

    这还不是奇怪的,领导们直接把12人名单都给定了:原本张慧还在考虑,要不要带上一个将来的办公室主任什么的,因为没有合适人选,这几天就一直空着。

    这下12个人除了孩子倒是全在这,可原本张丽和陈小旭这两位可没算在内。

    这哪跟哪呀?!

    张楠还在想着怎么说,没想到姐姐从房间里出来了,对项书记说道:大哥,那就我们这12个人,这样挺好,都是自己人,方便。

    说着看了眼弟弟,说道:阿楠,你同阿丽和小旭去说一下。

    啊?哦。

    张楠走进卧室,把门都给关上了。

    两个姑娘这会正在看姐姐家的相册,这大概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都喜欢翻出相册评论一番。

    姐姐家里张楠的照片也有几张,最囧的是有一张照片里张楠还光着屁股呢!当然,那会他才2岁。

    刚才外头一片方言,两姑娘根本就没听明白。

    看到张楠进来,张丽还小声问了句:这么多领导来,没事吧?

    张楠摸了下自个后脑勺,一脸便秘的表情,让张丽两个看着特奇怪。

    思想斗阵了好一会,才道:过年前有个去美国的商务考察,其实就是考察其次旅游第一的机会,费用全免手续别人大包干办理,时间大概一个月。就现在房子里除了刘阿姨,添上我姐姐儿子这12个人,你们两个去不去?

    石破天惊!30年后的人,真的很难理解80年代中期去趟国外的什么概念!

    这会只要能出去,什么rb新加坡加拿大欧洲澳洲只要能出去,好多人都是削尖了脑袋往外走!

    非洲也行呀!

    美国更是最佳选择。

    当然那一般都是打着出国留学一类的名义,这商务考察是凤毛麟角,属于最高档次出行。

    费了一番口舌,两姑娘终于具体了解了这事的前因后果。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最终还是张丽先说:小旭,机会难得,我是一直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那些座谈会见鬼去吧!

    说着拉上张楠的手,我跟你去!

    说着张丽把另一只手挽上了陈小旭的胳膊:小旭,上次阿楠给你看手相后,你不是和我说过你真的很想去外边看看吗?一起去吧,戏都拍完了,你想一天到晚和帮老头子老太太在一起开茶话会?

    一起出去看看,散散心。三年了,再长的梦也该醒了。

    好一会,陈小旭都沉默着没说话,倒是把头看向窗外的蓝天,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也好

    声音如同从九天外传来。

    出去看看真的很难。谢谢你阿楠,能满足我这个心愿。好几分钟,陈小旭终于回魂了。

    刚才那声音,张楠怎么听怎么像从悠远的红楼梦里传来一般,不仅仅跨越了空间,还似乎跨越了悠远的时间。

    (去美国商务考察是小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小环节,所以在一本收藏淘宝的小说里加上了这么一出。顺便血蝠求推荐票,排名第十的那位紧追不舍呀!)



第五十四章 这就两土豪
    这下下午的游玩计划泡汤,两个姑娘家工作证倒是带着,但户口簿可都在自己家里。

    这难不倒领导同志们,一通电话搞定:就是苦了刘局长,明天到省厅后工作量会大增。

    不过也无所谓了,就像李县长打趣说的:有两位电影明星同行,咱们这些人是求之不得!刘局长这回是跑断腿估计都心甘情愿!

    别想歪了,领导同志们可都拖家带口的,不过谁不愿意有美女一同出行呢?

    就算不是自己的菜,看着心情也好呀。

    姐姐家有电话就是方便,一旦下定决心,两个姑娘家现在铁了心要去美国开开眼界,立马给杭城打电话。

    运气不错,今天杭城竟然下雨了,剧组就在招待所里待着。

    两姑娘一说明情况,差点没把王夫林导演给惊出个心脏病!

    已经有个秦可卿戏拍了一半搞消失,跑去美国留学了,结果最后不得不用了替身。

    上次在正定,王导还话里话外提醒那个叫张楠的家伙,别把薛宝钗给拐跑了耽误拍戏。结果这次倒好,那小混蛋是宝姐姐和林妹妹一同拐带,还要去美国!

    无奈两姑娘铁了心,王导只得同意,就要求一回来就去京城报到,这戏拍完了,事还不少。

    心里算是恨死了张楠,就等着下次看到人,好好收拾这个小混蛋!

    还好,两姑娘的戏份已经拍完,不然王夫林跑剡县要人的心都有了!

    剧组里瞒不住事,加上接电话的时候王导边上有不少人:没一会工夫,整个红楼梦剧组里的人都知道,宝姐姐和林妹妹这次是搭上了那个张楠的线,要出国去看世界了。

    羡慕者有之后悔着有之嫉妒者估计也有,还少不了暗自神伤的,加上几位年长者的暗自叹息。

    80年代,华夏一些大城市掀起了出国潮,特别是沪上。潮流中人所有的经历就像是在编写一部历史剧!

    嫁出去是80年代中前期流行,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公派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很少,嫁出去成为了出国的主流。

    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一般来自京城沪上这样的大城市:开句玩笑,她们的目的,与当年的农转非大同小异。

    这些洋人的华夏媳妇不光嫁老美,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rb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

    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华夏人过日子,挣得再少也比内地多,穷则思变尔。

    拆房子卖地,削尖脑袋自费出国的也有,偷渡的都出现了。

    到了80年代后期,公派出国取代了涉外婚姻,政府行为取代了自由市场。

    公派出国的主要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公派留学,一种是出国考察。

    除了出国考察,其他几种出国方式是出去的多回来的那就呵呵了!对于这种现象,影视圈里不少人都扔了铁饭碗出国,老一辈艺术家们能不叹息吗?

    还好,这次宝姐姐和林妹妹算是有邀请的商务考察,很快回来的那种。

    不然王夫林得抓狂!

    虽不是定居国外,但却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待遇好呀!

    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不说,说白了就是免费高档旅游,时间又宽裕,年轻人谁不羡慕?
1...2526272829...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