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这价格还不一样:一种8美元一枚,另一种要15美元。
便宜的那种是联邦军队使用的,就是北方;南方邦联的要贵一点,因为这种样式的弹头相对少一点。
不用问也知道:邦联是农业为主导,当兵的子弹没联邦军队士兵的多。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习惯
张楠在逛古玩市场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和摊主闲聊,不仅仅只是聊收藏品,还是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聊。
这么干用不了两回就能和摊主成朋友:大多数摆地摊的人一般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不然谁愿意出来风吹日头晒呢?
摆摊也不可能是时时有生意,坐在那也是件非常无聊而且空虚的事。要是有人能坐下聊聊天,再照顾一下自己的生意,大部分摊主都会很欢迎。
当然,碰上就喜欢自己闷着的也不奇怪,人多了啥人都有,这种人就成不了朋友。
在国内张楠常这样干,加上自己采购员出身的口才,还真有不少地摊上认识的朋友。在美国虽然没怎么试过,不过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摊主对于张楠的旁敲侧打的问题都已经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美国摊主也高兴呀,这明显又是个刚入行的钱币爱好者,重要的是这位还是个有钱的主!
这就是生意!就算不蒙人家,摊主估计将来也能在张楠身上赚到钱。
这位叫安德森的摊主猜对了一半:艾伦先生对西方古旧钱币当然是个初入门者,但对华夏古钱币绝对是个专家!
安德森很高兴,因为张楠在半小时后又从他那里买走了几枚保存状态不错的墨西哥银元,价钱虽然属于行价,但赚的钱也能让他解决差不多一个月的房租和饭钱了。
这边聊得高兴,也引起了附近摊主的注意。隔壁摊位是个卖旧画的,张楠靠着自己那点可怜的西方画作知识,顺道看了看研究了几分钟,最后得出结论: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样。
那摊主的生意估计比安德森的钱币生意糟糕的多,看张楠注意到自己的货,立马起劲推销:他可注意到安德森刚才可是小赚一笔的!
张楠看不上那人的画,不过有副画着张向日葵的油画的画框还不错,似乎是手工雕刻的花纹。
向日葵,梵高?
别扯了,看着就是一幅某个画院学生的临摹作品。
不过就算是梵高的真品,张楠也看不出个好坏:研究华夏国画小有心得半桶水,西方抽象派印象派的东西暂时就是看个热闹。
张楠看上了画框,感觉拿回去改造一下作为相框会很不错。
一问价,因为是旧货有点年头了,老板开价20美元,张楠也懒得还价,成交。
买下画框,看到安德森露出一下偏贵的表情,这也算善意提醒。
不过还算讲规矩,没当众拆台:摊主之间就算关系再糟糕也不能互相拆台,华夏美国都一样。
张楠不在乎那二十美元,这个画框如今要是去买一个新的,就算是机器雕花也得几十美元。如果纯手工做,那估计至少两三百美元,这还没算材料费呢!
并不是所有古董旧货都是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增值的!这就是有些旧货的悲哀,如今的价格还不如当初成本价的几十分之一!
这种掉价的情况特别在一些手工艺品上最常见,像华夏的一些老竹编制品:一个很不错的清末民国的竹编针线篮,在21世纪的一几年都可能就值个两三百块钱,而当初一个匠人至少要十天半月才能做出来。
甚至要花费上月的时间——人工工资就是这东西价格的几十倍了!
钱币用餐巾纸包着揣裤兜里,葫芦瓶手里抱着,那副油画还挺大,不好拿。
没办法了,张楠对着后头那两位手里一人拿着个热狗在啃的保镖道:保罗,帮忙拿东西了!
两位保镖立马过来接过相框,在安德森和另一摊主略感惊奇的眼神中,张楠抱着自己的宝贝瓶子离开了跳蚤市场。
到了停车场,张楠道:画放后备箱,我就买了个画框,那东西不值钱。
好的老板。
保罗去放东西,看到张楠还拎着那个瓶子,好意问了句:老板,要拿个袋子装吗?
张楠摇摇头,不用了,这瓶子我还是自己拿着放心。
保镖们知道老板是花一百美元买的花瓶,不过看着现在这情况,似乎这花瓶还是个宝贝!
不过出于职业习惯,保镖们都没好奇的问。
一上车,张楠道:回长岛。
多好的一个花瓶呀!美国人不识货就当个旧瓶子,估计那女摊主估计还在偷着乐呢:一个酒瓶子卖100美元,赚了!
一回到长岛的小庄园,张楠将葫芦瓶放在书房的展柜格子内,也没拿去放什么保险箱里。人家都把它用来当作挡门的砖头使唤,如今能有这个待遇就不错了。
没给打开的门在撞倒摔坏,这算是个奇迹!
也难怪美国人不识货,这东西还真像个酒瓶子!
看着展格内的青花轮花绶带纹葫芦瓶,张楠这会也是越看越像个青花酒瓶——没有落款,扁的,小口。似乎记得华夏有不少酒瓶都做得像工艺品,特别是出口的那些酒,瓶子一个比一个漂亮精致!
估计能当个酒瓶子了!
心里笑笑走出房门,大院子里也没人,不知道保镖们跑哪去了。
张楠雇佣的保镖在不当班时也很空闲,因为小庄园四周都布置了目前最先进的红外线警戒装置,入夜就会开启,连靠海湾这一边也一样,所以不用巡逻。
张楠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在小庄园内还是非常安全的——其实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而且就算有人盯上他的钱,危险也会是在外边发生,不大可能跑到他的老巢来。
要是这会就有保镖晃荡,那才奇怪:感觉就像是个毒贩的巢穴。
因为大部分保镖住在主楼一侧相连的员工辅楼内,张楠之前就告诉过他们,只要不当班就随意,想回家的回家,留下的可以使用小庄园内的一切公共设施,比如健身房和游泳池。
不过保罗他们一般都是每周才回去两三天,平常都围着张楠在转。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规矩,张楠也不去过问,反正是杰克逊在安排排班的事。
用不着张楠去操心。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画框里的夹带
张楠去看过保镖们的住所,都还不错,类似于宾馆里的标准间,两人一间,里边该有的设施都有。和宾馆不同,还有配套的洗衣机等一类用品,很有点生活化的味道。
而且辅楼那也有厨房,住那的人也可以自己开火,并不一定要来主楼这边用餐。
因为张楠还不习惯将人分个三六九等,所以辅楼的那个厨房里边虽然一应俱全,不过估计只有保镖们晚上轮到值夜班肚子饿时才会去用到。
一开始张楠其实觉得没什么必要值夜,但托马斯杰克逊对此很有职业素养的回答:既然雇主付了24全天候保护的钱,安保公司和保镖就要不折不扣的按照合约同约定履行义务。
保镖们都这么认为,那张楠还说个毛!
站在花园同前方沙滩隔出的有几米落差的斜坡上,看到栈桥上有人,张楠就下坡走了过去,是安东尼戴维斯坐在栈桥上钓鱼。
保镖们空闲时爱干嘛就干嘛,这是张楠说的。而这边有一小段不受打扰的海湾,很适合钓鱼,当然也对保镖们开放。
戴维斯今天白天不当班,傍晚18点开始会值班24小时,值班时间只要张楠一用车就要出发。
不过因为张楠不是机器,晚上也要睡觉,白天也不是老在外边转,所以戴维斯这工作还算轻松,作息时间就跟着老板的节奏就行了。
他的家在泽西市,今天中午前就到小庄园报道,时间早就出来钓会鱼。
有鱼吗?
张楠很好奇,虽然自己也会钓鱼,不过海钓不怎么精通,对个不靠海的剡县人而言,海钓还是很少接触的。
感觉新奇。
运气不错,有几条白鲷,老板。
说着戴维斯指了下边上一个水桶,里边几条鱼还活着。张楠一看,似乎和印象中江南人俗称的海鲫鱼差不多。
嗯,这鱼拿来红烧不错!
张楠也喜欢钓鱼,戴维斯还有根备用鱼杆,张楠就借用过来试了试运气。结果用厨房拿的虾仁做饵,一会功夫就是两条都有近一公斤重的白鲷。
当鱼上钩,鱼竿压弯的那一刻是最刺激的!
看来我还真得去搞一艘能海钓的游艇,你说多大的比较合适?中途张楠问戴维斯。
如果只是打算在长岛湾钓这些小鱼,那弄条35英尺以下的的小型钓艇就行了。不过要去大西洋钓大鱼,那就得弄条35英尺以上的中型游艇
一说海钓,戴维斯侃侃而谈,看得出是个海钓爱好者。
中型游艇里一般最小的家庭度假游艇,也可以满足五六个人出海度假的需求,至少设1个舱间,配两到三个睡房,此外还有厨房客房这些家庭设施,带足补给可在海上停留至少一周,设计上也比较温馨。
老板,如果你喜欢海钓,还可以让游艇公司做点改造,因为海钓游艇与家用艇规模虽然类似,但还是有点分别的。比如上甲板的驾驶室更适合海钓的需要,艇内还会设储鱼池冷冻冷藏库钓杆支架饵料箱滑轮这些全套海钓装置。
要是型号稍大些的型号,还装有分线架和鱼群追踪器这些设备
两人边聊游艇边钓鱼,等空下来,你帮我参考一下。对了,我们这边的水深够不够?
足够了老板,只要你不买120英尺以上的超级游艇,我们这条栈道足够了。
超级游艇?
算了吧,自己又不是甲骨文的老板或者中东王子,犯得着吗?
不过一想到这,感觉等今年大事办完,就得让妮可将部分资金注入那些新兴产业,那些完全就是会下钻石弹的超级金鸡!
到了下午四点多,钓完收工,两人一共大大小小钓了21条白鲷,不过其它鱼竟然没一条上钩的。
戴维斯在栈桥下边下过吸引鲷鱼的饵料,都引过来了。
这时张楠才想起来件事,问戴维斯:美国钓鱼要证吧?
钓个鱼要证,还是有什么证钓什么鱼能钓多少多大尺寸等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美国人保护渔业资源是做得不错,一般爱好者也是需要多少就钓多少,也不多钓免得浪费,不过对于张楠而言,这个规定就感觉有些操蛋了!
庄园里人多,21条随随便便就能吃完。
那东西可以去买,不过一般的都不贵,除非你想去钓金枪鱼。
戴维斯说着指了下栈桥,道:这里是老板你的私人海滩,就算海岸警卫队或渔业局的人万一从前边开船路过看到,也不会来问的。
这里是在长岛湾内的一个小海湾,那帮人又不是闲着没事干,往这来干嘛?
法律归法律,就算在美国这偷着钓鱼的多了去了,只要别被逮到就行。
一桶鱼拿回厨房,这让张楠雇佣来的华裔厨师安迪卢一阵忙乱——这会他正打算准备众人的晚餐!
安迪卢,四十多岁,中文名就是卢安迪,一个华夏粤语还没英文流利的第三代美国移民。不过张楠也不怎么懂粤语,同他也是一直用英文交谈,连名字也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来称呼。
21条鲷鱼小的有一磅多,大的差不多4磅有余。不光厨师和厨房帮工,连戴维斯也帮忙来一起处理这些鱼。
张楠要了个红烧鲷鱼,其它随安迪卢自己发挥。
可千万别给我做成粤菜,口味要重一点!
离开前张楠特意提醒厨师。
没问题老板,您尽管放心!
安迪卢这会还在一个月的试用期内呢,他可不想丢了这份高薪的工作:原本他在泽西市一家华夏餐馆里当二厨,不过那家餐馆两个月前因经营不善倒闭了。
这次是通过中介公司介绍给了纽约最有名的家政公司,当张楠的私人厨师薪水是以前的一倍,他当然要上心。如今虽然不能每天下班后就回家,但工资高,而且两个孩子都快要上大学了,用不着自己照顾,给孩子赚学费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如今的工作比在餐馆里要轻松得多。
没参合厨房的事,洗了洗手返回客厅,看到那幅油画还放在一边,就去找了个改锥打算拆开。
正干着活呢,妮可和珍妮回来了。
咦,里边怎么还有东西?拆开背板,露出一份折叠着的纸。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早的美国文物”
20美元买幅画,结果碰上了买旧货最喜欢遇到的事情之一:有夹带!
重生前张楠有个专门做旧书旧杂志生意的朋友,有时候从废品收购站或者一些单位旧仓库里购回旧书和旧杂志,一次性就会有个几百上千斤!
忙的时候都需要朋友们一同去整理分类,张楠也去帮过n次忙。
时间是会让人遗忘很多事情,比如夹在书本中的小玩意:特别是一些带塑料封皮的书,比如《太祖语录这一类。封皮内折处塞点东西很方便,而且一个不留神就会将里边的东西给遗忘,几十年时间之后,那些小东西也许就是宝贝了。
整理旧书杂志,查看其中有无夹带是很重要的一环,常有惊喜!
当然,绝大部分旧书内的夹带有可能就是一封信一张普通的书签两张几十年前的车票一份便条
都很普通。
不过有些很早的书签几十年后都能卖钱,解放初的车票也有人要!特别有时候夹带的便条还是几十年用香烟盒纸写的,当时纸张要尽量节约嘛。
运气好,一张香烟盒子的包装纸就是上千!
要是碰到加塞有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那一不留神就是小发一笔——大面额的那是别想,小面额的就偷着乐得了。
这会张楠手里的这个画框看着也差不多有个几十上百年的,后背靠板是用薄木板拼接,不是如今常见的超厚硬纸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