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乱扩张
运河之上,一只船队在蜿蜒行军,用水运行军的事情,在北宋也是很少出现,毕竟,水运发达的,只是京杭大运河为中心的那一片区域,在辽宋的边境,几十年没有战争的前提下,几乎成为绝唱。
最近,北宋所有的战争,都跟西北有关系,那里本身就缺水,更没有水运这回事了。
掌握着大军,韩琦没有一丝意气风发的意思,用数倍的军力,对付一点点的叛军,这点根本不足以让他高兴,换成辽军还差不多。
虽然是在路上,可是情报源源不断的而来,叛军的整个表现很奇怪,先不说,在保州兵变,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说保州之后,立刻的离开保州,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
小村庄的名字,暂时还不知道,因为周围被清理干净了,可是不知道怎么的,韩琦就想起了仁宗临走时候的话,苗家庄,不会真的是苗家庄么。
“报!”亲兵队长拿着一个急件,送到了韩琦的面前,这是从情报系统之中截获,却是有关叛军的详细消息。
王德用当机立断,迅速撤回了王家在保州兵变的力量,可是这口气,他吞不下去,没错,叛军是可恶的,可是这些因为韦贵的布置,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清理王家在保州的痕迹,让王家任何线索,不暴露在兵变之中。
只要做了就有痕迹,可是故意来破坏的话,这个痕迹就会无影无踪,叛军,本就是毁灭一切,在韩琦大军没有抵达之前,再做最后的疯狂,当跟这个叛乱有关系的一些人和东西,都消失的差不多的时候,任何线索也额没有了。
可是,上眼药还是要的,无论是苗家庄出现的步人甲,还是那个强的令人发指的堡垒的,那玩意都是违禁的,别说苗家庄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就算苗家庄驻扎着一个军的正规军,也是违禁的,这是板上钉钉跑不掉的。
王德用没把握,用这件事情,威胁到赵昕,毕竟此时的赵昕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哪怕有真凭实据,也可以用收人蒙蔽圆过去,可是这些东西,必须要有人承担,无论是谁,必须要上了分量,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王德用已经认识到了,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然当做敌人,就不能贸然出手,慢慢对抗才是重点。
之前的举动,稍稍有些冒失,在不知道赵昕的手下,到底有什么人的前提下,贸然的发动了袭击,最终功败垂成。
韩琦看着眼前的报告,他正在想,叛军到底出城干什么了,却因为保州一片混乱,军情司的谍报根本没有关于保州的消息,而后面派出去的精锐,还没有汇报消息,却不曾想,会有这样的收获。
苗家庄,这个字眼出现在了韩琦的眼里,韩琦的眼睛一眯,虽然才三十多岁,可是做到枢密院副使,之前在西北,也是总管一级方面大员,韩琦已经有了自身的威严,看着手中的情报,他的心却在剧烈转动着的。
情报很突兀,为什么连他派出去的侦查人员,都没有得到消息,这一份情报,却堂而皇之的过来。
倒不是韩琦怀疑这个情报是假的,因为这是很容易验证的事情,韩琦还没有胆大到依靠一个莫名其妙的情报,就安排军队事物的时候。
哪怕是平叛的内线作战,他也相当的小心,不会随便出手,甚至更不会只带着5000禁军,就去出手的程度。
可是这个情报却是一个的了解叛军,了解保州情况的基础。
叛军在保州动乱之后,纵兵在保州杀戮了一天,几乎把整个保州都给毁掉了之后,居然离开了保州不知所踪,这也是他吩咐军情司调查的重点,近万的叛军,离开了保州,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到底去干了什么,这些都是巨大的疑团。
这个截获的情报之中,有了解释,因为苗家庄最近的生意,馒头和肥皂,让叛军眼红,首先到了苗家庄。
馒头,这个韩琦知道,在西北的时候还吃过,吃过一次,绝对不会去想第二次,可是肥皂是什么,就这点乡土生意,就让叛军前去,这也太假了吧。
可是,在情报之中,还有一个详细的计算,比如说,馒头和肥皂的销量,看到不足一个半月的时间,总销量超过10万贯,甚至逼近20万贯的时候,就算是韩琦,也不说话了。
20万贯,执掌一方,甚至总理整个对西夏的战事的韩琦来说,可能一两个月的时间,总消耗就超过20万贯,可是那是在军队,最少20万军队,而且是几个州的总消耗。
一个小小苗家庄,居然有这么大的销量,按照寻常的利润,可能会有几万贯的结余,对于保州叛军来说,绝对称之为的一块肥肉。
攻占边境军州,恐怕最终的收获,也就是几万贯。
从这一点上面说,对方攻击苗家庄,也算是合理,并不是因为这是后戚的庄园而攻击,可是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叛军攻击苗家庄了,苗家庄也防守了,可
第二百五十三章 梦魔缠绕
韩琦很清楚,绝对不能让叛军这么肆虐,他之前那么的胸有成竹的前行,就是因为叛军还是在保州城内活动,并没有向外扩张。
现在,当他们已经向外扩展的时候,就不能够任由他们行动了。
一个接着一个的命令,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外发布,主要是针对河北道的边军,他们被命令,严密守住整个边境地区,防止辽国趁火打劫。
刘家涡寨,寨子正燃起熊熊的大火,说实话,之前在苗家庄的战斗,让他郁闷无比,甚至被打的有些怀疑人生。
没错,任何人碰到了棱堡,这么一个划时代防御工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人员优势,已经不是能够拿下这个城堡的关键,除非内部出现问题,其他,在普通的前提下,对于棱堡的进攻,根本不可能实现。
棱堡或许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的防御,这一点,已经从直接损失的超过6000正规军,特别是第二次,超过4000珍贵军,被直接在棱堡上面干掉,证明出来了。
王咸松的离开,说吃惊是有一点,可是当时进退两难的前提下,已经有打不下去的迹象了。
他同意王咸松询问王德勇,更多的是抱着,王德用或许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可是结果下来了,支持不但没有,原有的精锐,也都离开了。
这时候,一切都清楚了,保州兵变,并没有达到之前目的,他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就是苗家庄,可是面对着苗家庄远比他们想象更强的工事,他作为弃子,被放弃掉了。
韦贵不想死,却清楚,他没有的选择,在目的没有达成,在家族父老都在王家的控制之中,他能够期待的,就是王家,能够按照约定,至于这个到底有多少可能,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上了这个贼船,推动造反,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或许他可以选择,把自己所知道的,都给报告出去,可这样没用,先不说他的力量跳过微薄,根本就无法动摇到王家的根基,就算说出去了,他又有多少证据。
说王家接着诱惑,以提升家族地位的条件,诱惑他造反,这一点,根本说不过去,他没有证据,王家跟他接头和交易的时候,非常小心,目前露面的,也只有王咸松一人,拿不到证据,又怎么咬。
最关键的是,韦贵不认为,自己能够在王家形成的大网之下,成为那个幸运的,躲过一系列的追杀的人,宗族的力量,在北宋目前的时期,太过强悍,王家,又是这个宗族力量的佼佼者。
哪怕再不愿意,他也只能够根据王家的的要求,一条道走到黑。
真是接下来的红城寨和张家涡寨一战,重新给了他信心,哪怕少了三四千的精锐,哪怕只是原有的历练个少部分强拉壮丁,面对着边军把手的军寨,他们也是一股而下。
普通的军寨,面对着他们早有准备,动员了大量士兵和攻城器材的叛军,最多只抵挡1天,两天的时间,两座军寨被攻破,军寨被毁,差不多1500名禁军被干掉。
拿下两座军寨,等于说,已经是越过了保州,开始向整个河北道发展了。
韦贵知道,他这样是走向了不归路,将没有任何幸免的余地,如果单纯是保州,起因也是军饷等因素,在查明了之后,还有挽回的余地,现在,一丝余地都没有了。
可是对于王家,对于遮盖,那就非常好了,他并不是全部军队,都派出,两个军寨,不过是最简单的军寨,驻扎的人员不超过1000人,他的大军已经有接近9000了,还有差不多4000的重甲步兵。
这个兵力,相对于巅峰时间,这是巨大的损失,可是相对于普通的军寨来说,那是压倒性的多数,一般的军寨,在没有预警的前提下,很容易被攻破,就算有预警,也同样不容易抵挡。
韦贵集中了差不多4000的精锐力量,专门用作对外作战,剩下的,则彻底的放开,在保州开始了稍稍抢掠。
军队之所以是军队,纪律性和约束是最重要的方面,当这个约束不复存在,兵跟匪就差不多了,甚至比匪更可怕。
整个保州算是遭了罪了,一个个的村庄被毁掉,一个个的村庄被烧光。
看着一个个燃起的火头,苗远甚至可以判定,他们到底是什么什么庄子,有多少人。
屈辱和义愤,在心中酝酿,可惜没有用,他们手中掌握的力量实在是太少了,800团练,看起来一下子把近万叛军都给打败了,还俘虏了几百人,缴获了接近4000套的步人甲,还有大量的装备。
可是,没卵用,这些都是基于棱堡造成,如果把团练放在跟叛军同样的水平线上野战,300叛军,足以干掉800团练,就算是有孙吉等人出马,也都是一样。
战争很复杂,也很简单,在武器装备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比如,从冷兵器转换成热武器,形成代差的前提下,不然的话,拼的就是士
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
赵信的异常状态,刚开始,并没有引起注意,应该注意到的孙吉,因为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训练团练,没有注意到了赵信的状态,不过,几天之后,还是被王松发现。
王松这段时间一直都跟着赵信,说句实在话,他对于赵信现在,相当的佩服,无论是运河截杀,还是保州兵变,都是难以对付,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赵信的话,早在运河截杀时候,他们就很难过关,更别说保州兵变。
超过8000重甲步兵的攻城,在真个北宋战斗经历之中,都非常少见。
当然了,西夏和辽国两国,都没有能力凑出这么多的重甲步兵,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也成功的度过了眼前的这一关,这本来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赵信不高兴呢
不过仔细的观察之下,很快的王松就明白了赵信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他居然是为被叛军杀死的那些村民们的担心的
这不应该是上位者考虑的,故而,王松在接下来的时候,有意无意多的在赵信身边,多说了一些关于这些的叛军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归咎于叛军,而不是他。
如果说,赵信真的是孩子,如果收赵信出身皇家,他或许会接受这个见解,上位者可以藐视一切的,不用去管底层民众到底想什么的。
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正常的,可是来自于后世,平等的理念,一直都充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并且赵信很清楚,人代表这什么,在封建社会,人没有多少作用,
可是在工业社会,再加上一些的训练,人力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效果,
这些叠加在一起,特别是王家在背后动作。
运河截杀还算是可以接受,可是保州兵变就有些接受不了了,保州兵变损失多少,不说民众的损失,单纯近万士兵的损失,对整个北宋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跟别说在煲粥周边,最少是上万的人员损失,
这还是第一次,如果王家和背后继续来做的话,会如何
一个保州病变,就损失了数万,真的一步节这一步的话,会是多少,20万,30万,40万,100万
只要赵信能够抵挡住对方的攻击。对方为了皇位,在已经动手的前提下,会一步步的的上升,这就如同上了贼船一样,那就没办法他只能够一步步的向前走,并且一步步的更加过分。
这个过分的,会从现在的保州病变,一直向上,别说的更惨烈的,比如说吸引辽国,就算是还是这样的兵变来,赵信也有些受不了。
他是为了改变辽国命运的,去成为了北宋的不稳定因素的,当这么一个个的兵变起来,会给北宋带来什么,北宋之在灭亡之后,还能够有南宋,那是因为北宋被消耗的不大,虽然有外地,却没有什么内部的战争,现在,如果连内部都出现了问题会是什么概念,说不定,北宋连辽国都撑不过。
这样下去真的好么,之前,在保州病变之前,就冒出来的想法
为什么要无休无止的这么下去,难不成,他一个穿越者,就只能这样的被动抵挡么。
一个穿越者,并不想被放在这样的焦点位置的,那么,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什么不可以呢
门外传来敲门声,把赵信的思绪打断了,哪一个念头千头万绪,他必须要考虑清楚,此时此刻,还不算太完善,索性收起心思,看孙吉过来干什么。
孙吉进来之后,欲言又止,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话,在赵信的催促之下,孙吉才说出了来的目的,他第一个想问,这个棱堡的造价几何,如果缩小之后,还会有这么强的防御么
孙吉的话语一出,赵信就知道孙吉是什么意思了。
没错,孙吉果然是一个出色将军,他意识和眼光,很容易从这个棱堡上面看出价值。
棱堡就是为了防御存在的,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防御性武器,再加入了一些后世理论之后,他的防御强度更高了。
在欧洲,借助着土工作业,用战壕挖掘的方法,攻克棱堡,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面对着赵信改造的棱堡,这回更难,虽然打通了一条通往棱堡的道路,可是要完全占据棱堡的核心,这需要更多损失,只是可能性提高了一点。
孙吉也不会奢望,获得一个用不陷落的堡垒,他只是减少造价,当大小只是现在棱堡五六分之一,可能只有三四百平方的,有些像是大型碉堡一样的棱堡,他的防御强度是否依然强大。
结果是肯定,棱堡的强大,一方面来源于城墙,40米高的外墙,就如同一条天堑一样,隔绝了内外的通道,从这一个意义上面,只要有高度,棱堡的防御是有保证。
更小的面积,代表着单位区域提供士兵的减少,这个比例虽然不是五
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扑的叛军
孙吉的询问,赵信也在考虑之中,而已毫不客气的说,单纯一个金国,还不足以让北宋灭亡,作为守城最好国家,宋的守城能力是很强的,这一点,看蒙古打遍天下无敌手,碰上了南宋,就折戟长沙,甚至还有一任可汗死在南宋。
关键问题,其实还是在钱上,澶渊之盟之后,北宋和辽国进入了平静,哪怕在北方驻兵,但是整体的情况是向好的。
可是西夏的出现,如同一个跗骨之蛆,逐步的让北宋持续的失血,西夏立国的三大战役还好办,可是之后,不停的骚扰,袭扰,让西北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持续的让北宋失血。
北宋不是没想过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狄青,还是王韶,都努力的做好本分,狄青压制着西夏多年,王韶更是差点灭亡了西夏。
可惜,西夏还是有一定的国运的,他们成功的拖住了北宋,哪怕是最为凄惨的时候,也没有灭亡,甚至一直到辽国灭亡,被金国取代,一直到被蒙古灭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