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韩琦答应了之后,赵信就知道,这一次事情结束了,只要赵昕这个身份死亡,那么他,就能够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北宋的各地了。
这在穿越之前,那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穿越之后,基于身份,他根本无法这么做。
说实在的,如果他有自由的话,现在,能够做出的改变会更多,说不定连炼钢的改革也已经做到了。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钢铁,总是一个基础,北宋数万吨的钢铁,已经让没有马的前提下,抵挡住了西夏和辽国的进攻,如果这个钢铁提升数十倍,上百倍,再加上长弓可怕的投射能力,北宋会变成什么
现在还不行,安全性是第一点的,赵信只能待在棱堡之中,享受着受到保护的待遇,不过,他相信这样的时间不长了。
当然了,赵信也不是被动什么都不做,现在已经决定了方向,或许钢铁和船舶这样大规模的研究,没有办法进行,可是一些小规模的研究,比如说,六分仪,比如说,一些小型三角帆的运用方法,这些对于航海至关重要的一些子项目,是可以做的。
六分仪,可以说是航海时代的开启者,在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之前,海船只能够在领航员的带领下,沿着海岸线行驶,稍稍遇到风暴,或者是意外的前提下,就会迷航。
对于早期的航海来说,迷航代表这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相对于陆地,海洋无限的宽广,而且没有其他补给,还有大量的风浪,暗礁,在进入到不熟悉的领域,迷航之后,带来的结果是可怕的,运气好,漂到无人或者是有人的海岛上面,运气不好,就只能够沉入海底。
可是有了六分仪之后,航海的安全性就大大的增加了,六分仪说起来如此的高大上,实际上,非常的简单,就是利用反射的原理,光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是相同的,借助着海平面和太阳或者是其他天体的夹角,用于测量位置。
最简单的六分仪,误差还是有些大,当把海图,海岛,还有其他的一些关键的点位,测量并且纪录起来之后,就容易许多了,借助着一些目标性建筑物和天体,特别是不同季节的天上星辰,借助着他们之间的大致关系,最终做到精确的测量。
实际上,从初级的六分仪出现,到21世纪,更加精准的六分仪,基本愿意是相同的,只不过软件方面,改变了许多。
玻璃制品暂时还没办法,可是赵信现在的资金,已经让他可以获得很大,并且非常纯净的水晶,用银镀的方法,获得简单的镜片,这样的造价很高,可是跟六分仪的适用性来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只不过,在没有大量的人手,还有大量数据支持下,这个过程相当的慢。
韩琦的动作很快,很快做好了一系列必要的工作,把一些证件,还有送往汴梁的奏折准备好。
实际上,如果没有赵信的拜托,在最近的几天,就有一封奏折送往北京,甚至大致内容已经在韩琦的主导下,由各个幕僚写好,这只是顺理成章的让赵信的人去一趟而已。
这不过是例行的汇报,对于韩琦来说,只是很短的一封奏折,一个小匣子就放下了,反倒是赵信的信件,因为要详细的写明白事情的经过原因,否则根本无法说服仁宗,更加详细一点,差不多就是七八千字,详细的叙述了一些经过和想法,以保证仁宗看完之后,不会生气,会同意他的想法。
得到了韩琦的通知,赵信略微有些犹豫,包括孙吉在内的四个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前往汴梁,但是最适合的却是薛玉和孙吉。
孙吉不用说了,是所有人之中的最强者,毫不客气的说,无论是在箭术,还是在其他的方面上,都远超过其他人,不过,孙吉更加的擅长的保护,一定程度下,在赵昕的这个身份,还没有摆脱之前,一定程度上面,还需要孙吉的保护。
那么,剩下的三个人之中,选择的就是薛玉,一方面,薛玉的实力,确实要比其他人高一点点,另外在快马疾驰之中,弓箭手的素质和眼里,还是,可以帮助他。
哪怕现在,不担心有人再对他出手,出了保州兵变这么大的事情之后,背后的人几乎不可能再继续对他下手,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他们脑袋秀逗了,或者说,他们对于苗家庄的事情心怀不满,对薛玉下手,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薛玉带着韩琦的走着,还有赵信的亲笔信,在军方的渠道之中出马了,最多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到京城了,赵信相信,仁宗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800里加急,可以运用驿站进行换马,当然了,在保州这里,只能够
第二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决定
a ,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赵信的风格,让他没有在信件中,做什么云里雾里的说了很多的东西,是直接开门见山的,告知了仁宗这个结果。
长达数十页,几千字的叙述内容,开门见山的只有一小段话,那就是告诉仁宗结果,赵昕这个身份,必须要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的他,将会是苗家四子苗定。
这是仁宗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赵昕并不单单是他的孩子那么的简单,他是皇位继承人,是他最看重的。
仁宗有些失望,这还是之前薛玉讲,少年老成的儿子么,为什么这么的胆怯,虽然他还是一个孩子,可是皇家从来都没有弱者,也没有孩子的。
这也是仁宗出离愤怒,并且失声叫出来的根本原因,气愤之下,他甚至要把薛玉叫进来,当场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惜薛玉已经出去了,仁宗那么的聪明,当然明白,薛玉为什么出去,作为他派去保护赵信的,他或许没有看过整个信的内容,但是肯定知道信的结果。
仁宗从来都是相当理性的,哪怕面对着赵昕可能死去的前提下,都愿意静静的等待,而不是迁怒,哪怕是出离愤怒,却还是没有失态,他在叫出来之后,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拿起了信。
开门见山的写法,在信的开头,已经告知了仁宗,赵信想要干什么,可是仁宗还是想看看,赵信到底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跟其他的奏折,卖弄文字,云山雾罩的修辞了一大套不一样的是,这些东西都言之有物。
仁宗看着看着,甚至仔细的把信看了一遍,甚至之后,又继续看了一次,看完之后,仁宗也默然了,没错,赵信在信之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把这样做的原因,甚至是以后的担忧,都讲了一遍。
之前说过,仁宗是一个很冷静的人,也是一个很睿智的人,否则,不会在北宋的财务状况,还没有恶化到无法抑制的程度下,悍然决定,重用范仲淹,开始变法,也不会因为范仲淹变法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立刻终止了变法。
对于范仲淹这个,以文正为谥号的,甚至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个人操守方面,几乎是巅峰的人,他依然忍着不用,让范仲淹在仕途上,遭遇了滑铁卢,一直外放地方,最终因为身体恶化,身死在任上。
从范仲淹的身上,仁宗这个人很冷酷,可是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幸事,鲜明对比的就是英宗的继位者神宗,同样是变法,王安石依然是一个个人操守不错,甚至是名望很高的人,神宗也对于王安石,相当的相信,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北宋的最后一份元气,靖康之耻的起点,不是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无能,根基是在王安石变法上面的。
为了变法,王安石和追随者,跟范仲淹一样,把科举这个抡才大典当做了工具,把对于新法的支持,写入了科举之中,造成了一大批的追随者,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投机者臣。
最终,变法变了味道,特别是在保守派的反对下,连韩琦这个在青年时代,追随范仲淹变法的改革派,都变成了保守派的,新法执行能力,当然是出现问题,最终,为了反对而反对,北宋的朝堂,成为了党争的存在,北宋也在无端的争吵之中,丧失了最后的机会,到了靖康之耻的时候,百万禁军最终成为了表演者,唯一有战斗力的,只剩下西军了。
正是因为这样,仁宗的地位,在历史上才那么的高,他的很多决定,不是出自自身的喜好,而是放在国家的基础上面,从这一点来说,仁宗是一个好皇帝,除了在晚年,因为中风的关系,错乱的几年,仁宗在位的时候,北宋各方面都表现的不错。
正因为这样,仁宗才能够看出来赵信写的东西,幕后者的已经做到了这儿程度,甚至连保州兵变这样的事情,都弄出来了,还有什么不敢弄。
一个保州兵变,死伤的超过十万,还有巨大的经济损失,万一还有类似的事情,仁宗不敢想象,当烽烟阵阵的时候,他还能不能保证朝堂的稳定。
放赵信在外面,类似的事情还会接踵而至,真的让赵信回来之后,对方就会收手么,事情一旦开始,就没有办法收手,就如同一个赌徒一样,已经压上了全部身家,他在输光,或者是借到的钱彻底输光之前,他会下场么
国运不是赌博,可是对于想要争夺这个位置的人来说,这就是赌博,为了获得这个位置,他们不惜压上一切,什么国家命运,什么大局,为了最终的结果,什么都可以做出来。
幽云十六州是怎么丢失的,不就是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反唐自立,向辽国求援,最终在辽国的帮助下,建立了晋国,最终,造成了北宋永远的遗憾,也是辽宋之间的战略地位逆转的根本原因。
为了皇位,战略安全和当儿子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仁宗甚至相信,如果辽国能够支持他们坐上北宋的皇位,整个河北道,甚至是
第二百九十七章 确认仙术
被皇帝叫来的薛玉,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过来了,他昨天已经躲了,本以为仁宗应该已经消气了,没想到还没有,这可怎么办,可是命令不得不遵守,他只好进宫来见。
见到仁宗,似乎表情好了很多,仁宗也没有劈头盖脸的责骂,在刚刚接到新的时候,他或许会迁怒,可是现在,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缓冲,他的心态非常的平静,薛玉只是一个送信的,从一定意义上面,他的做不了决定,真正做出决定的,是赵信。
果然看到仁宗并不是发怒,反而是询问所有仙术的产生情况,他当然高兴了,一通的就是这么的一说,主要是运河截杀,之后的追杀,还有到了苗家庄之后的事情。
这些对于他来说,是生死之间的事情,活下来,已经算是相当的不易了,这些事情他当然记忆的非常的清楚,一时一刻没有相忘。
之前为了躲避仁宗的迁怒,他并没有很详细的介绍,现在连仁宗都主动的问题起来了,他当然是说个不停了,详细的介绍一遍。
仁宗这才发现,原来赵信不是第一次遭到截杀从运河,到后面的追击,再到最后保州兵变,对方的手段,一次比一次强烈,如果不是赵信,他们早就死了,而且长弓和棱堡,这也是赵信发明的,薛玉还说了一点,那就是遇仙。
遇仙,仁宗当然不太相信这一点,可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中,要想走出来,也恐怕只有遇仙这么一个说法、
仁宗文的相当的详细,薛玉也介绍的详细,这其中,问的最多,也是说的最多的,就是运河截杀。
苗家庄保卫战,没什么好说的,棱堡太强大了,叛军们几次攻城,甚至连一点皮毛都没有碰上,基本上跟屠杀没有什么两样,他也没有起到作用,没什么好说,运河截杀是他亲历,印象相当的深刻。
运河截杀的事情,当时距离东京还不远,整个渠道还没有断绝,他们虽然赶路离开,可是还是通过秘密渠道,传输到了皇城司,最终的调查还是皇城司去调查,当时皇城司也把报告送到了他的面前。
只不过没有什么结果,对方都是老油条,把该清理掉的东西,都已经给清理掉了,最多只是找到了船的残骸,其他就没有,根本就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就算是最终身死的丹木等人,也不知所踪。
因为孙吉认出了带头者的丹木,这也是一个方向,实际上,在皇城司去运河附近调查的时候,第一时间去了西北。
可是丹木却失踪了,在他所属的军的报告之中,是被命令前往西夏刺探敌情,不知所踪,应该是战死了,或者是失踪了。
这个当然不可能满意了,明明跑到中原去了,还去截杀赵信的皇子,可是指挥使还堂而皇之的这么说,这不是有问题的么,可是对方的手脚清理的非常干净,实际上1个都的人都死在了运河附近,这也少了很多的功夫。
西北是战区,只要报告一个作战任务,死了,总不能跑到西夏去调查吧。
这样的理由,当然不可以接受,却没办法,暴露了一个指挥使,仁宗也动用手段,让这个指挥使到了该去的地方,可是再往后追查,一点线索都没有,完全没有办法追查。最终,只是形成了一个报告,暂时终结了。
在薛玉讲完,仁宗让薛玉先停下来,等待一会,他看过报告,当时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一下,并没有仔细的去看,现在薛玉说起来,还是有些可以印证的,他让内监吧报告送过来。
这是关于赵昕的事情,内监都是好好的收起来的,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报告再次的送来了,仁宗再一次仔细的研读,大部分的东西清理的干净了,甚至连主要战区,一些尸体,武器,还有所有有可能暴露的,都已经清理干净了,却不可能彻底的把痕迹清理干净。
这一场运河截杀,是一场牵扯到了数百人,的大规模作战,死伤数百,哪怕再怎么清理,一点都不露出痕迹,那是不可能,痕迹,特别是刀兵箭矢的痕迹,这些不可能,也没办法全部清理干净。
实际上,在皇城司的调查之中,还是调查处了很多东西,这是一场战争没错,痕迹,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在所有调查之中,有一条特别的引人注目,因为在其中,出现了重型战车的痕迹,这是让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的。
战车跟武器一样,早就被清理掉了,已经找不到了,可是一方是突袭者,是用船和骑兵过来偷袭的,另外一方是防御者,没理由偷袭者带着重型战车,那太拖了。
仁宗当然知道,孙吉不可能携带这个的,这也一直是一个疑惑,这个对于整体影响不大,孙吉也没有提到,就没有在意,不再说了的。
可是现在旧事重提,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是真的,这个战车,不是偷袭者带的,而是孙吉他们有,正是通过了这个战车,在绝对的劣势之中,他们才有机会活下来,才有机会反杀。
&n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觅封侯
a ,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薛玉已经离开了,仁宗呆坐在哪里很久,一直到内监过来告知他,晚膳的时候到了,他才清醒过来。
晚膳没有吃多少,满怀心事的仁宗,更多的是在考虑,通过薛玉,知道了赵信的一些东西之后,心中的难受消退了之后,新的考量升起来了,是全盘按照赵信所说的去做,还是别的,他必须要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叫薛玉来的时候,仁宗心中已经下了决定,一个保州兵变影响还可以,最少说,可以在道这么一级给控制下来,可是更多呢
从继位开始,仁宗在位20年,可是已经下达了几次罪己诏了,其中有一次,还是因为儿子死了,当时的他,还在考虑,为什么他的子嗣这么的艰难,还这么容易夭折。
不过,子嗣艰难或许只是一个方面的,跟多的,恐怕是有心人吧。
张淑媛的事情,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作为独宠内功的后妃,她的很多小动作是仁宗想不到的,不但她被处理了,背后的家族,甚至没有牵扯到这件事情的人,也都被一一处理。
不是什么高官,也不是什么参知政事,一个后妃的裙带关系,仁宗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他,这样,也难消仁宗的心头怒火,因为根据考证,最少有2个子嗣,还有四五个疑似怀孕的宫女,都被她给处理了。
真的无所不用其极,亏仁宗还以为她温柔贤淑,谁知道是个蛇蝎的女人。
未来后宫会不会出事,仁宗不知道,但是20年的皇帝生涯,见惯了种种刀光剑影,他很清楚,哪怕赵信天赋异禀,只要他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就会有人虎视眈眈,保州兵变这样的事情都弄出来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