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风清露
魏明煦问起这白姨娘的家世。
林芷萱回了,魏明煦拧眉,觉着略低了些,与靖王府也没有多硬的瓜葛。又道:“正如你说的,这事儿也不着急,你先留意着,慢慢相看相看。”
林芷萱点头应下了,魏明煦才道:“岳母的寿宴上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便说起了王夫人的寿辰,魏明煦也是打算好生给热闹一番的。
这些宴席置办上的琐事,魏明煦并不太精通,只说:“你想怎么办,只管让……刘义帮着你去预备,你有什么点子,与刘义知会一声就好。”
魏明煦的那一番停顿是因着忽然发现,王府中的琐事竟然已经无人可交代,从前这些事他都是交代孟泽桂的,如今孟泽桂已死,李允儿和乌兰都已经离府,而素来对魏明煦冷淡的蔡氏如今也查出那些肮脏龌龊的事情,让魏明煦觉着恶心,更不想用她。
只是林芷萱如今怀着身孕,这些琐事又不能亲自打理,总要有个人管着,魏柘怀又一失足成千古恨,魏明煦也不想让肃羽再沾惹内院的事,如今王府中到底觉着无人可用了些。
不过这样也好,总归是清净些。
林芷萱不知道魏明煦打算如何处置蔡侧妃,可是毕竟那日堂上一番,蔡侧妃也算是立了功的,将功赎罪也好。
只是哀莫大于心死,蔡侧妃已经再三与林芷萱请辞,虽然这不是蔡夫人的意思,蔡夫人训诫了蔡侧妃一番之后,还是希望蔡侧妃能向林芷萱认罪,再表表忠心,不能让阖府的风光都教李家人占尽了,甚至如今邱夫人手里的权都越来越多了。
蔡侧妃却是当真倦怠了,她知道,即便是林芷萱能容她,魏明煦都容不得她了。
但这种事,林芷萱着实不好开口替她求情,只说等林芷萱平安诞下孩儿之后再说。
蔡侧妃推辞不得,却渐渐病了,与李婧和邱氏走得也近了起来,林芷萱起初担忧,后来派人去监视打听,说蔡侧妃在渐渐教她们两个管家的事。
林芷萱应了王夫人寿宴的事,才问了一句:“乌兰什么时候能出狱”
魏明煦说:“快了,如今案子只剩些扫尾的事,大约这几天就能出来了。”
“王爷想怎么处置她”林芷萱问了一句。
魏明煦没有答话,怕也是在犹豫这件事:“肃羽自请送乌兰回蒙古。”
林芷萱偏头看着魏明煦:“王爷许了”
魏明煦道:“还没有,我如今越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魏明煦的亲卫,如今京中多事,正是魏明煦最用得上他的时候,他竟然想送乌兰这样一个逃离了靖王府,也算是背弃了魏明煦的人回蒙古,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魏明煦的话中隐隐有怒气。
林芷萱却叹了一声,道:“肃大人怕是还一直没有娶妻吧。”
提起这事,魏明煦的身子震了一下,毕竟魏明煦曾经因为肃羽和林芷萱的谣言而厌弃过肃羽一段时日,那时候是初听了谣言心中气愤,如今时日渐久,那种愤懑也淡了些。可如今林芷萱再提起这种话头来,魏明煦难免想到旧事。
难道,肃羽与乌兰还有什么纠葛
魏明煦的心情变得烦闷起来,林芷萱平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与他说后,却不曾察觉这些,只含笑道:“王爷从来只顾军政,不在这上头用心,我虽然才来了王府不久,在这种事上却是比王爷更擅察言观色一些。肃大人仿佛对阿如很是不同寻常。”
阿如
魏明煦僵硬的身子渐渐放松了下来,诧异地“哦”了一声。
&nb
第五百一十七章 酒后
而至于小姐儿过百岁的事,林芷萱没怎么张罗,实则是这孩子娘死了,爹又不认,就是让她办百岁宴,也没有人请上。
林芷萱便只播了几两银子,让顾妈妈招呼着屋里夏兰几个在偏殿置办了两桌酒席,锡晋斋里的人热闹热闹。
也是犒赏这些新进的婆子丫鬟,一屋子的人也都喜气。
林芷萱寻了些小衣裳、手镯还有一件长命锁送给小姐儿,无论如何也是林嘉宏的血脉。
林芷萱吃了点百岁面,晌午让她们热闹,自己没有过去。
却不曾想自己屋里给小姐儿过百岁儿,府里的几个侧妃姬妾也都过来了,也都送了礼来,说想沾小姐儿的光,吃个百岁宴。
林芷萱自然也是点头应了,又多拨了十两银子给小厨房,让将菜色做的精致些。
这王府里的姬妾侧妃,没有一个不喜欢孩子的,哪怕是个女儿,也看着欣喜。
虽说是梁靖知外头生的,可是林芷萱竟然给小姐儿过百岁,也该知道她也不很反感这个孩子,府里的姬妾侧妃这才敢过来。
蔡侧妃却没有来,林芷萱去请了给蔡侧妃瞧病的太医过来问过脉象,说当真是病了。
夏日炎炎,她又睡不安寝,食不下咽,是忧思太过所致。
林芷萱只让太医尽心,没有再说什么旁的。
林芷萱正嘱咐着冬梅也过去宴上吃点东西,不用总陪着自己的时候,外头一阵喧哗,热热闹闹的,秋菊领着胡太医回府了。
顾妈妈一行人在屋里摆宴,都打趣她回来得早不如回来得巧,要先灌她两倍。
秋菊瞧着顾妈妈一行人也是亲切,就着顾妈妈的手喝了两口,才道:“不行了不行了,不能再喝了,我这大老远的回来,好歹让我先去给娘娘请个安。”
众人这才放了她,由着她进了锡晋斋的门,林芷萱几个月不见秋菊,也是想她,拉着她坐了,先问了怎么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回来了,林若萱可好,孩子可好的话。
秋菊笑着回着:“都好都好,这不是出了月子,二姑奶奶的身子也好了,哥儿也越长越壮。梁家二爷的棺椁也已经由李家大爷送回了杭州,梁太太见没了法子,也放心不下梁家二爷,也跟着回去了。二姑奶奶说她如今已经没事了,可娘娘这边月份大了,二姑奶奶就让我和胡大夫赶紧回来照看着。”
林芷萱听了放心,又细细碎碎地问了些孩子的琐事、林若萱的情绪和在梁家的打算。
秋菊一一回了,只说:“梁太太如今伤心过度,还顾不上那许多,梁家京中的铺子还是当初娘娘帮着安置的,梁太太糊涂了,他们却没有糊涂,自然知道在这京城里该依仗谁,也都去梁府与我说过话,梁家京里的铺子和产业还是都在二姑奶奶手里的。
只是她如今才出了月子,也有些忙不过来,我想着娘娘能不能求王爷拨个精明的管事过去帮着管管。”
秋菊又与林芷萱琐琐碎碎地说了许多,林芷萱含笑点头,赞她做得很好,还说这些事她都会跟魏明煦提。
外头摆了饭,林芷萱才问她:“你是想在这儿陪我吃,还是出去与她们闹”
秋菊笑着道:“先陪娘娘吃好的,吃饱了服侍着娘娘歇了晌觉,我再跟他们吃酒去。”
林芷萱笑着点了她的额头,才由秋菊扶着下了炕,去落了座,两个人好生吃了饭。
秋菊又琐琐碎碎的说了这些日子京中各个府里去过什么人,送过什么礼。就连王家的大老太太也派人去看过了,淑慧公主更是亲自去瞧过的。
林芷萱一一听着,难为秋菊记得齐全,秋菊这才想到了什么似的道:“二姑奶奶的意思,是将小姐儿接到梁府去养着,毕竟已经认了是梁二爷的孩子,再养在王府里不合适。”
林芷萱有几分犹豫:“二姐姐能顾得过来吗”
秋菊却来劝林芷萱,道:“反正都有乳娘带着,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不碍事的。王府里来来往往的人多,将孩子养在这里,来了客,孩子哭起来总会被人听见,难免打听,再传什么闲话,梁府毕竟素净些,也名正言顺。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有客
肃羽正与夏兰说着话,夏兰解释着今儿是小姐儿百岁,吃多了酒出来透透气,一时走错了路。
肃羽听了,也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夏兰有几分窘迫,只略略抬头看了肃羽一眼,他的面容比从前憔悴了许多,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气息都仿佛萎靡了不少。
夏兰十分惊诧,问了一句他怎么了,可是又出了什么事。
肃羽强笑道:“不碍事,都是外头的事,这几日有些忙,好几日没睡着,累着了。”
夏兰不解,这几日,她明明看着魏明煦闲散了许多,以为朝廷里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了。可这些事,夏兰也不好多问,只劝了一句再忙也要珍重身子之类的话。又觉着这样说有些僭越,便又补了一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王爷尽忠云云。
肃羽谢过了夏兰的关心。夏兰有些无措,问了一句路,想要赶紧离开。
肃羽也指点了几句,只是王府里院落甚多,大门小门儿的,肃羽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就送了夏兰两步。
杏儿先去了小厨房,正在偷闲的婆子说没有见夏兰来过,杏儿嘱咐了多做两个菜,秋菊姑娘回来了。
那婆子满脸堆笑,连声应着好,又问要添鸡鸭还是鱼肉,杏儿说秋菊喜欢吃糟鹅,再添一条鲜活的蒸鲈鱼来。
那婆子应着,却道:“只是这样先前儿送来的银子怕是就不够了。”
杏儿闻言拧眉道:“嬷嬷别打量我年纪小就蒙我,娘娘整整拨了二十两银子呢,后头因为夫人们来了,又添了十两。这么些银子就是佛跳墙的席面都够吃两回的了,我这才让添两道菜,怎么就不够了”
那婆子嫌杏儿说话太直,脸上不乐意了起来,道:“哎呦,我的好姑娘您说的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这才遭了灾,外头吃不上饭饿死的多了去了,如今京里的东西有多贵,您这些成日里在府里吃香的喝辣的尊贵姑娘们怎么会知道”
杏儿被堵得没话说,只道:“反正这菜是娘娘屋里秋菊姐姐要吃的,我只是来传话的,做与不做嬷嬷自己瞧着办。”
说着就径自气呼呼地去了,想去找夏兰,由夏兰来压一压那些婆子,可是出了门,杏儿却哪里都找不着夏兰,问了两个婆子,才说方才瞧着夏兰姑娘似有醉意,往西边去了,杏儿一路走到多福轩才瞧见夏兰跟肃羽迎面走了过来。
杏儿见了他们二人走在一起,吓了一跳,将方才厨房里嬷嬷的事也给忘了,只上来迎着夏兰,夏兰心头一跳,赶紧与肃羽站得远了些,肃羽见有小丫鬟来寻夏兰,也赶紧告辞了。
杏儿问了夏兰一句。
夏兰佯装镇定道:“方才娘娘有话让我去跟肃大人传。”
杏儿见夏兰脸红了,才笑着打趣道:“肃大人还没有娶妻呢,方才姐姐与肃大人走在一起,很是登对呢。”
夏兰瞪了杏儿一眼,道:“你这小蹄子才多大,胡说什么呢再这样满嘴胡沁,我可恼了。”
杏儿吃吃地笑着,夏兰这才叮嘱了一句:“不许乱说。”
杏儿装腔作势地道:“是是是,奴婢遵命。”
一时间将小厨房的事给忘了,两人只说说笑笑地回了锡晋斋。
却不想才进门,发现院里寂静了许多,婆子丫鬟的都不敢再闹了,锡晋斋里竟然来了客。
夏兰进了锡晋斋主殿去瞧,杏儿也跟在后头探头探脑,想瞧瞧是谁来了,夏兰只柔柔瞪了她一眼,却没有拦她。
屋里王佩珍正和林芷萱坐在炕上说话:“我倒是不曾想今儿你府上有宴,怎得也不给我递个帖子,我也没带什么像样
第五百一十九章 如愿
夏兰给王佩珍捧了点冰镇的瓜果,让她吃了消消暑,王佩珍摇头说她年纪大了,吃不了凉的,喝点热茶就很好。又让夏兰自己吃些。
林芷萱也点头应着,让夏兰去东次间吃点瓜果消消酒。她们说说话,有事再教她。
夏兰红着脸去了。
林芷萱才问王佩珍:“姨妈怎么大晌午的过来了”
王佩珍笑着一边从怀里取出了一张帖子,一边道:“还叫姨妈,正经该叫我嫂子。”
“叫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林芷萱含笑应着,接了过来,是张寿宴的请帖。
王佩珍在一旁解释道:“我们家王爷的寿辰快到了,知道你不能去,却还是要递张帖子过来的,顺便来看看你的身子。你昨儿派人去府上递话,说有事相托,你却不知道,这天儿一热,雪安中了些暑气,这几日正难受。我怕你有什么急事,想派小厮来问,又怕小厮不稳妥。想亲自过来,又放心不下雪安。这不今儿才见她身子好些了,就赶紧过来了。”
林芷萱满怀歉意地道:“哎,这是怎么说的,不是什么大事,还累得姨妈跑这一趟,是淑慧的事。”
林芷萱与王佩珍说了淑慧想让驸马进内务府,可是如今掌管内务府的是德亲王,上回因着些事,兄弟两人之间起了隔阂,林芷萱想着借此事给他们圆一圆,只是与德亲王妃并不相熟,平白无故的,请她一个人来也太过突兀。
因想着王佩珍与德亲王妃牟氏交情不浅,所以想让王佩珍在中间帮着说和说和。
牟家老太爷曾累官至湖广总督,牟家的二房嫡孙小的时候也曾试着要跟雪安结亲,王佩珍差点就答应了。
王佩珍和魏应祥都不想给雪安说亲。虽则在家里呆成老姑娘,名声不好听,可是若是嫁出去,去哪儿能比在自己家自己亲娘照得更周全些,出去两年,再将女儿的性命搭上,王佩珍和魏应祥都不舍得。
魏应祥底下嫡出的庶出的儿子一大堆,女儿可就这么一个,也不知道是不是物以稀为贵,魏应祥将儿子都摔摔打打得养得皮实,只这一个女儿十分的娇宠,只要她能好好地多活两年,什么旁的都无所谓。
况且,那时候也是因着年纪小,病还没有这么重,如今谁不知道她那个病病歪歪的身子,但凡好人家,也不想让自己家的长子嫡孙娶个活不长的媳妇儿。
而至于那些想攀富结贵的人家,王佩珍还看不上眼。
所以当初这个牟家子孙竟然能入王佩珍的法眼,还差点给雪安许了亲,就可知两家是多深的交情,以至于王佩珍放心将女儿托付。
王佩珍一听是这事,也终于放下心来,道:“你放心,这事儿有我呢,我去与锦宁说。”
锦宁正是德王妃的闺名,王佩珍与林芷萱说了,她与锦宁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德王妃祖籍也是金陵,后来才随着祖父去了福建,与林芷萱和魏雪安的交情差不多。
林芷萱拿着手里的帖子道:“我瞧着姨夫的寿宴上就很好,我劝着王爷去,姨妈托德王妃也劝着德王爷去,到时候姨夫帮忙劝和两句,多喝几杯酒,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就怕他们躲着不肯见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