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风清露

    说不定还以为他们跑出去玩了。

    说不定正在大肆搜府,甚至搜索京城。

    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他们今日竟然死在了这里。

    她必须得告诉别人,他们在这里才行!

    歆姐儿看了一眼地上的狐裘,还有怀里已经奄奄一息的魏延显。

    歆姐儿忽然哭了。

    她害怕!

    特别特别的害怕!

    可是在魏延显面前,她还是莫名其妙的想撑着,她小声跟怀里的魏延显说了一句:“你不会死的,你会长大,姑父不会杀你的。你……你一定能做个好皇帝。”

    魏延显根本听不进去,耳边只有呼呼啦啦的大火声。

    歆姐儿,却挪了挪身子,放开了怀里的魏延显。

    魏延显害怕地抓住了她:“你要干嘛!”

    歆姐儿转头瞧了他一眼,魏延显看出了歆姐儿眸子里是无尽的恐惧,歆姐儿的唇都是抖的,她却在努力说着安慰的话:“你等着,我……我去找人来救你。”

    魏延显有些没太听懂她的意思,只是听她说能救自己,就恍惚地松开了手,木楞楞地看着她,顶着热浪,上前去捡起了地上已经被烧坏了一截的狐裘,在缸里浸湿了水,然后连头一起捂了起来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救
    林芷萱担心极了,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安然无恙地出来,谁能想到歆姐儿和小皇帝会在这里面。

    原先只当是小皇帝贪玩,说不定跟歆姐儿趁乱跑出去玩了,那样还好,算是魏延显自己的过失。无论是遇到危险,还是日后找回来,都是要因着他的不懂规矩狠狠罚一顿的。

    可是如今,谁能想到魏延显竟然被困在了熊熊大火里。

    一听说魏延显被困在了怡神所的偏殿里,还没来得及离开的皇亲贵胄们也纷纷过来瞧热闹。

    众人各怀着心思,毕竟皇帝在里头,救不救得出来,救出来是获得还是死的,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改朝换代!

    更何况,今日是十五,明天就开印上朝了。

    魏明煦的心里已经转过了千万个念头,他自然比林芷萱更加的明白,此事闹到这种地步,已经是小不了了。

    歆姐儿在里头叫喊的声音越来越弱,林芷萱心急如焚,魏明煦瞧了身旁的林芷萱一眼,他更担心的反而是林芷萱。

    如果当真出了乱子,林芷萱这个负责今日十五夜宴筹备的人,定然首当其冲,就连淑慧这个当初出主意的也逃不掉。

    魏明煦瞧着畏首畏尾的一众侍卫,又看了立在一旁的太皇太后一眼,太皇太后的脸色铁青,神情更加的凝重,她也正在思忖着什么,今日的事会有怎样的结局,该如何收场,如今都还不好说。

    太皇太后似是感受到了魏明煦投来的目光,略一抬头,与魏明煦恰好一个对视,瞧着魏明煦眼中的沉着冷静,似是已经有了主意。太皇太后便仿佛明白了儿子心中所想,略一犹豫,便对着魏明煦缓缓点了下头。

    魏明煦瞧着眼前熊熊大火,眼神也变得凝重,小厮提着冰冷的水桶来来往往,略等了一会儿,风小了些。魏明煦上前一步,一把抢过了一个小厮手中的水桶,小厮吓得冷在原地不知所措,只瞧着当着一众王公贵戚的面,魏明煦将那也一桶冰冷的湖水,兜头浇在了自己身上。

    众人都吓了一跳,只有太皇太后面色冷寂。

    林芷萱也豁然明白了什么,十分不安地微微抬手似要去拦,而魏明煦已经扯下了自己湿透的狐裘,兜头罩住,孤身进了大火里。

    百年的金丝楠木,被大火烧得劈啪作响,房梁摇摇欲坠,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倾塌。

    只瞧着他一个人的身影,刹那间被大火淹没,林芷萱还是忍不住唤了一声:“王爷!”

    林芷萱握紧了拳头,青葱似的指甲重重陷进肉里,可被冻得麻木的双手,仿佛已经感觉不出疼痛。

    他这趟冒火之行,有一大半,是为她兜揽过失。

    而瞧见魏明煦进去,杜勤一行人却也不敢再犹豫,就仿佛是到了从前,刚上战场的时候,魏明煦最先做的就是先锋,明知是险境,明知没有胜算,魏明泰却偏偏派魏明煦去冒险,去送死。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哪怕整个先锋营都沉寂在一片绝望之中,瞧着眼前的战事畏缩不前。而魏明煦

    却只能领命,沉稳地分析局势,寻找着破绽。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所有人瞧着他们的先锋官一马当先,口中喊着“将士们,跟我上!”,而不是躲在千军万马后头的“将士们,给我冲!”,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变得可能。

    他总是有那种鼓舞人心的勇气,仿佛跟在他后头,就不用害怕了。

    就一如此刻,谁能想到,当所有人被大火所迫彳亍不前之时,堂堂靖



第六百七十九章 是否
    魏明煦抱着歆姐儿大步流星,不过几个喘息之间已经从即将倒塌的偏殿里头冲了出来。

    瞧着魏明煦怀里抱着的一个孩子,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凑上前来看,瞧瞧是不是当真给皇上救出来了。太皇太后凑在最前面。可是,还没等众人瞧见魏明煦怀里的是男是女,身后的怡神所终于不堪重负,房梁咔嚓一声断了。里头的人仿佛再没有救出来的可能。

    而瞧着魏明煦怀里只有一个人,林芷萱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也急急上前量步,问了一句:“歆姐儿呢王爷,歆姐儿呢”

    而此时,太皇太后终于打开了魏明煦怀里的狐裘,却惊诧的发现里面的人竟然不是魏延显,而是歆姐儿。

    太皇太后还没来得及问什么,魏明煦便一把将那孩子塞在了林芷萱怀里,喝了一声:“来人!”

    杜勤几个不敢再犹豫,赶紧跟着魏明煦大步不知道是往那里去了。

    林芷萱瞧见自己怀里奄奄一息的歆姐儿,第一件事便是赶紧抱着歆姐儿进了听雨轩,一边命人速速传太医。

    旁得人远,也瞧不清楚,只知道魏明煦抱了个孩子出来,便猜想那个就是魏延显了。

    魏明穆老远正和魏明济站在一起一边安排着救援,一边勘察着火的缘由。

    魏明穆拧着眉头对魏明济道:“十四哥不会真的把小皇帝救出来了吧这事儿难道不是他安排的”

    魏明济却道:“老十四再怎么心切也断然不会糊涂到让小皇帝这样光明正大的死在自己府上。在宫里买通个太医,随便给点药,岂不是比这样大张旗鼓来得好这小皇帝今日要是当真在靖王府里出了岔子,老十四一顶弑君的帽子怕是逃不掉了。你当虎视眈眈的忠勇公一党不会趁机反扑上来十五夜宴办在外头本来就不合规矩,为什么不在宫里,偏偏要将皇上请出来

    为什么不偏不倚是怡神所着了火。

    为什么旁的人都出来了,只有小皇帝丢了,还恰好就在怡神所里

    如今引小皇帝出去的是舅舅左磊综的亲儿子,于小皇帝一同失踪的是靖王妃的亲侄女儿,若说这些都是巧合,连你我都不信,更何况悠悠之口。

    今儿小皇帝最好别出什么意外,要不然谁都脱不了干系。”

    魏明穆十分的不以为然,道:“如今十四哥功劳累累,今日即便不是他有意安排的,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件事情照理说出主意的不是他,只不过将脏水泼在那个主持今日夜宴的小丫头身上,随便说什么林氏一党叛心未泯,判个灭九族之类的罪出来,不仅弑君的罪没了,还能趁机把以前沐氏的人一网打尽,或是嫁祸到魏延亭身上,一举数得。哪怕小皇帝的死终究根他脱不了关系,他作不成皇帝,可不是还有我们兄弟两个么”

    魏明济觉得魏明穆的话越说越离谱,便赶紧止住了他,低声呵斥了一句:“别喝点酒就信口开河,事法突然,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如果小皇帝当真出个三长两短,谁都不知道这才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究竟会怎样。如今老十四把持朝政,好不容易才过了两天安生日子,你还不知足。还是少生些事端吧。”

    魏明穆心中却觉着是魏明济太过鼠目寸光,摄政王算什么,定然要作了皇帝才能真正的一劳永逸,否则头上始终挂了一把刀。

    魏明济却觉得魏明穆太过冒进,朝堂上的大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前年轻的时候,魏明济最是个鲁莽的性子,可是当初天花病了一场死里逃生之后,他才觉着自己的身子骨当真是不行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究竟
    能有这样一个结果,王佩珍已经喜出望外,便又说了好多客套话,这才起来告退,淑慧心里忐忑极了,虽然如今道行还不如王佩珍高,可是王佩珍给她使得眼色她再怎么着还是看得懂的,也不敢再呆着,起身一同告了罪,道了告辞。

    太皇太后却并没有太多的兴致搭理她,毕竟这整件事情都是淑慧的主意,要是没有她一时兴起,哪里会有这一档子事。只是当着王佩珍的面,太皇太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她好生先送王佩珍回去。

    淑慧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赶紧跟着王佩珍告辞了。

    王佩珍出来先领了玉哥儿起来,一边也让豪哥儿起来了,先回家去,免得冻坏了。

    豪哥儿给王佩珍行了个礼就要起来,玉哥儿却担心得向里屋瞧了一眼,问了一句:“皇上没事吧太皇太后让我们起来吗”

    王佩珍听了玉哥儿的话,只觉得这孩子如今懂事得让人心疼。连连安慰了他道:“皇上没事了,这不是太医都在里头么是太皇太后亲自赏的恩旨,让你们起来回家了。”

    听说皇上没事,玉哥儿这才放心不少,毕竟魏延显于他不仅是皇上,更是兄弟。方才玉哥儿几乎要自责死了,怎么就没有坚持拦住他,怎么会将他一个人丢在那里,遭人暗算。玉哥儿又忽然想起了歆姐儿,连忙问了一句。

    王佩珍瞧着玉哥儿,因着在大雪天里跪了这么久,麻了腿,挣扎着站不起来,却还能想起歆姐儿,王佩珍心疼得亲自来搀着玉哥儿,将他扶了起来,才一边道:“歆姐儿更是无碍,已经吃了药,睡着了。”

    王佩珍和淑慧一边一个扶着玉哥儿往外走,玉哥儿却十分的不好意思,毕竟如今他也不是从前的小孩子了,便再三谢了,想自己走。却实在不行,王佩珍让他别逞能,玉哥儿这才从了。

    淑慧经此一番,一则是十分的感念王佩珍对她的庇护,二则也是觉得玉哥儿这个孩子当真不错,很是个人品贵重的。便也赞了他几句,才道:“……你这孩子也是,只顾着担心旁人,太皇太后这边暂且饶过了,你也不怕你爹回去给你一顿好打。”

    玉哥儿一听这才变了脸色,身子也不禁抖了下。方才只顾着着急,倒是当真没想起这许多后事来。

    王佩珍赶紧安慰着:“别怕别怕,姑姑一会儿亲自送你回去,姑姑来跟你爹说这件事。若是你还是怕在家里,那就先跟着姑姑回王府,我命人给你爹传信儿去。”

    玉哥儿却不想再麻烦王佩珍,赶紧连连道了感激,才说:“……若是被我爹揍一顿也好,我心里还能舒坦一点。”

    王佩珍听了玉哥儿的话心思百转,正是有话要问玉哥儿的样子,只是碍着淑慧在这里,所以不好开口。

    正说着话,一行人已经到了外院的车马处,庄亲王府和公主府的马车都已经套好了。

    淑慧帮着王佩珍先送了玉哥儿上马车,王佩珍跟淑慧客套了两句,让她好生回家歇息,自己还惦记着玉哥儿和今日的事。

    淑慧的心思却也同样转了几百弯。直拉着王佩珍不放,给她行了好几个礼。此番跟太皇太后告了罪,太皇太后没有说什么,日后想来太皇太后也不会再拿着这件事来找她的麻烦了。

    淑慧直扶着王佩珍落起泪来,说自己如何如何早死了娘,孤苦伶仃一个人,虽然有几分小聪明,却也只是能跟各位王妃公主讨个巧,毕竟无依无靠的



第六百八十二章 战和
    玉哥儿将方才跟太皇太后说的话又跟王佩珍重复了一遍。他知道的真的就只有这么些,方才说的也都是实话,至于后头的事,恐怕只有歆姐儿和小皇帝两个人知道了。

    王佩珍在马车里仔细审视着玉哥儿,瞧着玉哥儿当真不像说谎的样子,况且王佩珍也是了解玉哥儿的,最是个乖巧的孩子,也不像能做出那种事的人。

    王佩珍只是怕万一玉哥儿被人利用,或是有无可能就是王景生指使的玉哥儿。

    如今王景生十分的偏向魏明煦,王佩珍一时拿不定主意,王景生对魏明煦的偏向,到底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是否真的会跟他一起造反。

    王佩珍觉着自己有必要亲自去一趟府上,好生问问。

    靖王府里,太医们给小皇帝下了针,小皇帝的脉象算是终于稳住了,也尽力喂了药,希望能醒过来。

    冬日天短,林芷萱瞧着外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命人预备了饭菜,又吩咐了人将岳宝楼收拾出来,给太皇太后夜里安歇。

    太皇太后瞧着听雨轩不过是偃息室,四面透风冷得很,想将小皇帝也一同挪去,太医却叮嘱岳宝楼里窗户严密,又点着炭盆,夜里怕小皇帝呼吸不畅,还不如在这边。

    林芷萱听了,便吩咐人将锡晋斋让了出来,给太皇太后和小皇帝住,毕竟锡晋斋里是地下烟道,没有明火,又是纱绸糊的窗,十分的透气。

    太皇太后这才点头应了,却也知道这一夜怕是睡不成了。

    魏明煦已经回来了。

    林芷萱和太皇太后屏退了众人,屋里只有柳溪一人伺候,再加上一个昏迷不醒的小皇帝。

    情形与几年前何其相似,只是如今,众人心中都颇多了两分底气。

    太皇太后并不曾多问魏明煦这好办哪里去了,她自己的儿子,自己最了解,定然是有了什么顶要紧的事。

    果不其然,魏明煦从怀里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交给了太皇太后瞧。

    太皇太后一边瞧着,魏明煦与太皇太后也并林芷萱一同简洁明了地说了:“肃羽在边关,查到了一些谢文良勾结蒙古,意图不轨的证据。这其中,有他们三次往来的书信,言辞十分的暧昧,却已经有了联手反叛的言辞在里头。”

    林芷萱心中觉着事情隐约有些不对,当今的小皇帝名义上是谢家的女儿和先皇的儿子,算是谢家的人,谢家想保护小皇帝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造反。这信中八成是联合蒙古,想要清君侧,反魏明煦掌权的言论。

    太皇太后更是心知肚明,但是因着此事机密,如魏明煦所言,谢文良言辞暧昧,只说大周朝吏治不清,当政不明,却并没有指明究竟这个当政者是谁,故而可以说是魏明煦,也可以说是整个大周朝的政局,如此便如同造反。

    况且,他一个镇边侯,与蒙古可汗私下来往,本来就是通敌。

    太皇太后一边看着这信件,一边点了点头,又从其中抽出了一张信纸来,那纸上有几句话,颇有些点明不服魏明煦统治的意思,映射着当朝的摄政王。除了这一张,剩下的信,只言片语,就更加可疑。

    魏明煦心中自然感念母亲细心,又道:“谢文良在边关一代怕是留不住了,我打算让老十五过去,在边关带几年兵,等与将士官兵相熟了,就将西北大军带回来,重新整编。”
1...150151152153154...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