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昭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彩女仙
刘燕平母子俩刚收拾妥当,准备出门去招待所的时候。传来“笃笃、笃笃”敲门声。
“爹!”打开门,刘燕平看见是姜老爹和两个儿子站在门口,急切的道“爹,你怎么来了,快进屋,我们正准备去您那里呢。老二、老三你们也来了,快进来。”
说完又忙不迭迭的扭头喊“辉辉,爷爷来了。”
姜保昌进门时打量了一眼大儿媳妇,只见她穿着出门的大衣服,左胳膊上套着黑色的袖章。脸色焦黄发暗,双眼发肿眼底发青,不过憔悴的脸上却带有一丝坦然的神色。
他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可顾不得多想,就双手接过奔向自己的孙子,抱在怀里。
“爷爷,我穿的厚,你抱不动我。”辉辉挣扎着下地,又冲着姜宏夏、姜宏永喊道“二叔、三叔”。
“爹,你们坐。还没有吃饭吧,我去做,一会就好。”刘燕平招呼着要去给他们做早饭。
上世她只顾沉积在自己的悲伤之中,可没有注意到姜老爹衰老成这样样子,他头发几乎全白了,原本挺拔的身姿也变得塌肩佝偻起来。
“吃过了,不用忙乎。我们吃过早饭到医院去看你,听医生说昨晚已经回来了,这才来家里的。”姜保昌摆着手说道。
刘燕平把昨晚自己的情况和姜老爹他们说了。“我自己觉得身体没事,医生也同意我出院,就回来了。”
“没有事就好。”姜保昌点头说道。
姜宏夏、姜宏永在旁边也连连点头,他们同样放心了不少。在父亲面前他们一直都是只有点头的份,没有说话的份。
“燕平”姜老爹喊了程燕平一声,想着该怎么说。
他缓缓的掏出旱烟袋来,并没有打上火。“县里来的领导今天就要回去了,问我们同不同他们一起走。”
他顿了顿,“我们打算还在这里过两天才走。我今天来,来看看你和辉辉,也是想问问你是怎么打算的。”
见刘燕平没有应答,想到她这个时候也没有个主意。姜老爹又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你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回家去。家里有我和你娘在,也可以帮着你照顾辉辉。你在这里孤苦伶仃一个人,还带着孩子,吃饭都成问题。再说你在这工作也不是正式的。王县长临走的时候和我说,像你这种情况,回到县里,县里会给你安排一个正式的工作。”打开了话题,姜保昌后面倒是说顺溜了很多。
&nb
第五章 姜家
呜呜鸣叫的火车头挂着一节节绿色的车厢风驰电掣般地飞驰向前,铁路两旁的树木一棵棵地向后掠去的时候。坐在列车里的姜保昌,随着离家越来越近,心情也愈加沉重起来。
做了一天半的火车,姜老爹他们在次日的中午才到达平南县,三人顾不上吃午饭,又赶着坐上了开往白杨镇班车。
姜家老三姜宏永就在白杨镇的中学当数学老师,一家三口人也就住在中学家属院里。
下了车,车站斜对面就是镇中学,姜宏永就提议先到自己家吃过午饭才回去。
姜家离白杨镇也只有二三里的路程。姜保昌摆了摆手,沉声道:“还是先回去吧,你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呢。”
姜老爹不同意留下吃饭,姜宏永只好让父亲和二哥在路边等着,自己飞奔跑回家去骑自行车过来。
等他赶回来时,就看见父亲身边正围着本村来赶集遇到的熟人,围着和父亲念叨着安慰的话。
姜宏春在部队牺牲的事,全村的人都听说了。大伙都有很同情姜老爹。
姜宏春算的上在姜庄村最优秀的代表了,初中毕业考上了军校。三十岁就当上了营长。光是在部队的立功受奖的捷报,县里就送来了好几回。
老三姜宏永就算是师范毕业后在镇里中学教书,那也没有他大哥姜宏春在村里的名气响。
“大爷。老叔老婶。坤哥。”姜宏永和他们打过招呼。对着姜宏夏说道:“二哥,把行李放车子上驮着吧。”
“嗯。那你骑车子把俺爹先带回,我走的快,也不耽误。”姜宏夏提着行李就把它在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
姜宏永:“爹,我们先回去吧。大爷、老叔回头你们也到家坐。”
“保昌兄弟,那你先回去吧。我们到家里去看你”那个被姜宏夏兄弟俩称呼为大爷的那人开口道。
“回去吧。”“回去吧。到家去看你。”大伙知道姜保昌爷仨刚从部队回来,才下车。便不再围着他,齐声让他先回家。
“大伙都忙,心意我们领了。那我们先回去了。”姜保昌连声答谢着他们。
姜保昌让姜宏夏把手里提的,身上背的行李都放在自行车上,“都让车子驮着吧,我们爷仨都走着回去。”
不过离家十来天的时间,姜保昌却有着近乡情怯的不安。
姜家紧靠近通往姜家村的大道右侧,青砖青瓦的三间堂屋坐北朝南,左侧有两间厢房,一间做了厨房,另一间做过道用。
姜保昌爷仨快到家时,就见姜宏夏的大儿子姜业新正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们在大门前玩耍,姜业新也看见了他们一行人,转身往院内嚷着:“俺爷回来了!俺爷回来了!”
姜家大女婿刘国道和小女婿王强听到动静先迎了出来。
“大爷您回来了。”
“叔。”两人和姜保昌上前和姜老爹打过招呼,就去帮着搬自行车上的行李。
随后二儿媳妇郑可玲,三儿媳妇郭霞,小女儿姜秀都迎来出来。
“爹,您回来了。”
姜保昌点了点头,算是回了他们的招呼,然后大步流星的向堂屋走去。
姜老娘张珍在东屋的床上半靠半躺着,她脸色蜡黄,双眼无神的内陷在眼眶里,原本瘦弱的身体如今更加消瘦了。
大女儿姜蓉立在她的床边照顾着她。
看见他们进来,张珍急切地倾起身体,伸着头向姜老爹身后望去。
昨天姜宏永打电话给自己的岳父,让他来家里带话,只说他们今天下午到家,其他的事都没有细说。
“我孙子呢辉娃呢辉娃妈呢”姜老娘看见一群人跟着进来,不见大儿媳妇和孙子身影,急声问姜老爹。
姜蓉见到爹和弟弟们的模样,就吩咐妹妹姜秀去厨房,把温在锅里饭菜端出来。
王强跟着姜秀一起去帮着盛饭。郭霞去给他们打水洗脸。
“爹,先吃饭吧。”姜秀俩人麻利的饭菜端到堂屋的八仙桌上,到东屋喊姜老爹。
见老伴张珍急着要见孙子姜业辉的样子。姜保昌不忍,要把事情的结果告诉她,刚要张口要喊她一声宏春娘,想到宏春已经不在了,硬是把这平时对她的称呼给咽了下去。
直接横下心来说道:“辉娃正在上幼儿园,现在是在读中班。回来的前我还去辉
第六章 意见
在郑可玲不满着公婆不同态度对待姜业华和姜业辉两个孙儿的同时,远在牡丹市的刘燕平,也在想着那时的公婆是如何对待姜业华和姜业辉的事。
如今儿子姜业辉没有回去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少了这个摩擦点而激起的矛盾,郑可玲应该不会和公婆、丈夫关系如那时同样僵了吧。
爷爷奶奶对待姜业辉就是那手中宝,看着姜业华就是那路边草。
特别是姜老爹摔坏腿后,更是宠姜业辉宠的没有边。
姜业华和姜业辉两人年龄相近,姜业华开朗,姜业辉活泼。正对脾气,天天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捏泥巴、摔皮卡,弹弓、铁环没有他们俩不玩的。
奶奶不满村喊破嗓子让他回家吃饭,他们从不主动回家。
回到家时不是灰头土脸,就是刮破衣服;还有身上跌破跌伤的事也时常发生。承受这一切后果的人,当然都是大一岁的哥哥姜业华。
“天天就知道带着你弟弟疯玩!看把你弟弟摔的。整天不学好,看我不打死你。”奶奶见状非常的气愤,她不仅骂,有时还撵着姜业华打。
同样是饿坏了来家后狼吞虎咽的吃饭,姜业辉这样就是大气豪爽,姜业华这样就是饿狼扑食。这是姜老爹的原话意思。
郑可玲心里那个气呀。回到家和丈夫说“俺家小华就比辉辉大一岁,不都是小孩子嘛。有错就都是小华的错,他爷奶也太偏心眼了。”
丈夫认为这事很正常,还怪她小心眼。“爷爷奶奶不能管教孙子啦。”
随着他们年龄的成长,顽皮和打骂也随同着升级。郑可玲有时气不过,和公婆争吵,都以公爹和丈夫的压制而结束刚撩起的战火。
姜老爹家,在新衣、吃食等方面只给姜业辉准备一份,其他的孙子孙女都粘不到边,去逛集走亲戚等活动也是都带着他一起去。
对父母的这种做法,姜宏夏、姜宏永兄弟俩认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别说姜业辉领有政府给的遗属补助,就是没有,他是大哥留下来的唯一骨血,自己作为亲叔叔,也有责任和义务把他抚养成人。
两个女儿姜蓉、姜秀对此更没有意见,不仅没有意见,还时常给侄子姜业辉做衣服,自家里做有什么好吃的也还要送给父母和侄子一份。
三儿媳郭霞对自己的女儿没有得到这种待遇也是能理解和接受的,自己也是学校代课老师,丈夫是国家教师,家里收入也不低,想要什么自己去买就是了,何必要去和一个孩子计较。
只有二儿媳郑可玲,原来就一直觉得公公婆婆为事不公,凭什么老大老三都上学,一个作了军官,一个当了教师,全都捧上了金饭碗。只有自己的丈夫一人在家务农。
她全然不去想要是姜宏夏也读书考上学,成立国家干部,哪还有她一个村姑什么嘛事。她心里只想着为报丈夫不愤。
哪怕姜宏夏多次和她解释说是自己对读书的没有兴趣,上学时连小三岁的弟弟姜宏永成绩都不如,才主动下学务农的。
郑可玲根本不肯相信这是事实,还她是固执的认为,是因为姜家里的劳动力少,才是姜宏夏下学才是真正的原因。丈夫在家务农,连累的孩子们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她见自己的孩子整天被爷爷奶奶如此的嫌弃,逮着机会直和丈夫抱怨:“你看他奶,都要吃饭了,还把我们家小华赶回来。”
“俺娘又不知道小华什么时候去,又没有做有他的饭。”姜宏夏闷声说道“回来家吃不是一样吗,还省得你天天说他不着家。”
“都是孙子,家里的糖总可以能拿出来给几个孩子一些尝尝吧。我可看到上次他爷赶集买了一大包回来呢,不也没给。”郑可玲争辩道。
“给了,辉辉给小华一大把呢,我和哥哥都吃到了。辉辉看见我,也给我了呢。”站在旁边的女儿江业芳听见妈妈是话,忙接腔说道。
姜宏夏用眼角瞅了瞅郑可玲:“还不如个孩子。”说罢不再理睬她,直径进屋去了。
又没有人理解她的委屈,郑可玲还在丈夫和孩子面前落了挂。把这些说出了还招来大家的埋怨,自己越想越气。
第七章 买房
回想想到这里,刘燕平在心里长长的叹了两口气。
孩子、工作、家。
当年从自己部队回到家乡,县里考虑到她父亲是粮食局的职工,安排她到县面粉厂工作。
面粉厂效益很好,她做验收工作也不是特别辛苦,就是工作时间要求的比较严格,工作制为三班倒。
姜保昌就让孙子回乡下和他一起生活,他告诉刘燕平:“你安心工作,辉辉有我和你娘会照顾,你到休息的时候就回家看辉辉。”
“爹,我想回娘家商量一下,看我妈能不能帮我看着孩子。这样辉辉就能留在城里了。”
“那怎么行!亲家母身体不好,家里孩子又多,辉辉哪能还烦劳她带呢。”姜老爹不同意。
刘燕平娘家住在城里粮食局家属院,和姜保昌的外甥赵进是邻居,所以姜保昌知道刘家的情况。
城里有幼儿园,但是学校中午不管饭,更没有托教班,他们的作息时间和小学一样,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刘燕平也只能同意这样的安排,把孩子暂时放到他爷爷奶奶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等到自己轮到休息的时候过去陪他。到上小学的年龄再接到城里读书。
刘燕平娘家在县粮食局家属院内,三间主屋,父母住东间。二哥刘安平带着一家三口人住西间,中间做客厅。
刘安平当兵退伍后安置到县城关镇的粮站,妻子吴雪梅在县邮政局做内勤,儿子刘聪才三岁。
主屋的对面有三间倒座,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各住一间,另外一间做厨房。
大哥刘传平在西柳乡粮站上班,大嫂张利没有工作,随着丈夫去了西柳乡安家落户,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刘雨和一个八岁的儿子刘伟。现在住在刘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城里上学。
刘燕平到县面粉厂上班后,刘父就让她以后就住在娘家。
刘荣明知道姜家对辉辉的安排后,就对大女儿说:“辉辉先和他爷爷奶奶住一段时间,燕平你先住下,暂时和小雨住一个屋。”
他沉默片刻又道“等放暑假时,小雨他们回你大哥家了,我再请人盖加两间厢房,到时候辉辉进城上学,你娘俩可以也有个单独房间。”
“爸,不盖厢房也行。我们单位下半年要集资盖房,我和雪梅都商量好了,我们也集资一套。”二哥刘安平听了父亲的话,赶紧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聪聪也快长大了,等房子分到手,我们就搬出来。”
刘安平单位的集资房还没有投入使用,县面粉厂也开始集资建房了。刘燕平作为特殊照顾对象,名字也列入单位有集资建房资格的名单上。
听到厂里通知她的这个好消息,刘燕平心里真是万分的激动。她一会喜,一会愁。喜的是要有自己的家;愁的是房子集资款怎么办。
有了自己的房子,等儿子来上学的时候,也可以把婆婆接来一起住,帮着照看辉辉,自己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面粉厂新建的集资房是每户两间主屋加一间厨房,要一万一千元钱。刘燕平手中只有五千元积蓄,算算还差六千的集资款呢。
娘家人知道刘燕平能参加单位的集资建房,都很替她高兴。
二嫂吴雪梅拉着她的手说“燕平,这是好事。就是我们在资金上也帮不到你。”
“二嫂,你们也刚刚买房,这我明白。”
“你先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再回娘家借些给你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