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燕来昭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彩女仙
    直到第二天中午,火车




地四十七章 午收
    第二天,姜家开始午收。

    和上世一样,姜老爹安排刘燕平在家烧水做饭,照看孩子。

    没有让她下地收麦的原因,是因为她从小生长在城里并没有做过农活,用镰刀割麦子还没有老二姜宏夏家的大小子,十岁姜业新的速度快。

    趁着清早凉快,姜老爹老夫妻俩、老二夫妻带着大儿子姜业新,加上老三,共五个半劳动力,拿着镰刀、拉着板车,去了田里开始收割麦子。

    老三姜宏永学校属于乡镇中学,老师学生集体放午收假。

    他说好每天早上四点多都起床就过来了,晚上再骑车带着媳妇回家。

    他媳妇郭霞要把孩子送回娘家,从镇上买些菜才过来的。

    刘燕平早起,烧了满满一大锅绿豆汤,还放了冰糖进去用来解暑。

    煮好后用舀子灌到几个水壶里,还盛满满的一大瓦罐,都留作下地时喝。

    剩余的全部都舀到瓷盆里冷着,等约摸着时间,再让侄女姜业芳去取水壶,回家灌满后,由她带着弟弟业华和辉辉送去田里。下午再接着烧,每天要送绿豆水四五次才够喝的。

    午收劳动强度大消耗高。刘燕平想着花样把吃食做到既方便又实惠。

    早餐的主食,刘燕平决定蒸花卷。

    她把发好的面用擀面杖擀薄,碗里放切好葱花、油、盐、辣粉,八角粉,搅拌好均匀地铺在面饼上,卷好切块,等醒个十来分钟就可以上过了。姜家人口多劳动强度大,要蒸上两大锅才够。

    早饭都是要送去田地里的。大家都想趁着太阳还不灼热烤人的时候,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尽量多赶些进度。

    等郭霞来了之后,差不多是七、八点的样子。

    俩人收拾好,一起去地里送早饭。

    郭霞推着自行车。

    车前面挂两个篮子,一个篮子里装满花卷馍,上面用抹布盖好;

    另一个装有十几个咸鸭蛋和切成丁的咸菜,筐里面还装有碗筷勺子。

    车子后座上放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装有大半瓷盆的小米稀饭。

    刘燕平跟在自行车后面扶着后座上的篮子,免得它歪斜稀饭撒了出来。

    姜家人见早饭送来,就放下手中的活,陆陆续续来的地头的小河边,清洗一下毛巾,洗洗手擦把脸才过来吃饭。

    相邻正在地里割麦子的那家还没有送饭来。

    姜老爹招呼他们:“大柱子,你们也过来,简单吃些先垫垫肚子。”

    姜柱站直了腰回道,“大爷不用了,家里就过来送饭了。”

    郑可玲大口吃着花卷嚷嚷道。

    “大花卷,我最爱吃了。今天我能吃三个。大嫂明天再做花卷啊。”

    刘燕平抿嘴笑笑,拿起碗盛起稀饭来。

    姜业新见妈妈咋咋呼呼的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望了望大娘刘燕平。

    郑可玲为人有时有些爱计较,干活却不偷懒。

    家里其他人倒不和她计较这样的小事,都装着没有听见她的话。

    可话说回来,单老二家就五口人的农田土地,刘燕平她们能来,也算是帮老二家的忙了。

    等他们吃过早饭,刘燕平妯娌俩收拾好碗筷回家的时候,顺便把水壶也带了回去。

    等会让姜业芳他们小孩子们再把绿豆汤送过来。

    姜老爹看着大清早和他们一起出工的大孙子,有些心疼。

    “新娃,和你大娘她们一起回去吧。”姜老爹吩咐姜业新。

    “我再割一会才回去。”姜业新不太愿意。

    “这才第一天,你慢慢来。听你爷的话快回去吧。”

    家里地多劳动力少,当娘的郑可玲心疼他,却没有办法,听公爹这样一说,就赶紧催儿子回去歇会。

    姜老爹安排好之后就带着姜宏夏兄弟俩下地开始抢收了。

    见大孙子还要坚持,奶奶在一旁也担心孙子第一天别使满了力,伤了筋骨。

    “今天这块地我们可以收割完,傍晚时你带着弟弟妹妹几个来地里拾漏下的麦子。”

    听奶奶这样说,姜业新这才不情愿的同意回去。

     



第四十八章 伙食
    张珍婆媳俩也只是在家打了个盹,戴上草帽匆匆走了。

    郭霞也跟着她们一起去了,几个孩子要跟着去捡麦穗,被刘燕平拦住了。

    “奶奶不是说了吗,傍晚才能去。”

    没过多久,这几个孩子还是借着送水的名义去了麦地,直到天黑才随着大部队一起回来。

    “妈妈。我拾了好几筐麦穗呢”姜业辉见到妈妈就邀功。

    “我们辉辉最能干了。”刘燕平手里端着菜往堂屋里去,走着夸着儿子。

    “大姐拾的最多,大哥又去割麦了。”姜业辉跟在妈妈的身边,叽叽喳喳的汇报着他们的成绩。

    晚饭是热扣面。郭霞把面条捞出放在开水里过一遍,再捞到碗里。都是半碗的量,上面空着好拌菜。

    菜还是刘燕平炒的。午餐肉炒黄瓜,蒜蓉豆角,这两样是用汤盆盛的。辣椒炒鸡蛋、炒豆子都高高的堆在海碗里。

    刘燕平把辣油也端上桌,家中的孩子多,每道菜抄的都不是很辣,谁喜欢吃辣谁自己单独放一些。

    “大嫂的豆角炒的真好吃,我怎么炒不出这个味道”郑可玲这次是真心夸奖,她俩真不是一个级别的,不服不行。

    “你先把豆角在开水里滚一遍,再炒试试。”刘燕平还有一句她没好意思说出来,那就是:“你油放的少。”

    吃过晚饭,姜老爹就让三儿子和儿媳一起回去了。

    老三姜宏永原来上学时在读书,现在教书。体力上与做惯农活的老二姜宏夏不能比。

    姜老爹带着二儿子去麦地,把割下的麦子用板车拉到晒场。

    郑可玲进厨房要帮着收刷,被刘燕平拦住,

    “你还是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割麦子。”

    “大嫂,那让小芳留下来给他爷他奶烧热水吧。”担心刘燕平不信这么小的孩子会做这活,郑可玲补充道:“平时家里煮饭都是她烧的锅。”

    “我一个人行,你们都回去。”刘燕平很心疼也跟着忙乎了一天的侄女,想让她早些回去休息。

    “大娘,我帮你把火引着了才回去。”姜业芳见刘燕平坚持,就想了个两全的办法。

    只要等劈柴点着火烧起来后,自己看着水烧开后,把劈柴抽出来就行了。

    姜业芳还如上世一样即懂事又体贴。

    “你辉弟还说下午你拾麦穗拾的最多呢,累了吧。快和妈妈一起回去。”刘燕平搂着她的肩,边说边往外边送。

    姜业芳比弟弟姜业华大一岁,比姜业辉大两岁。

    今天九月一号开学才会和两个弟弟一样,报名上小学一年级。

    上世他们姐弟三人还是同班同学。上学放学的路上都由她看护着姜业辉,有时会因为姜业辉调皮,看管不住他,还哭了几场呢。

    刘燕平还有些印象,好像姜业芳刚读到三年级时就下学了。

    她暗自下决心,如今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怀里的这个孩子失学。

    晚上,刘燕平带着辉辉和婆婆住东屋歇下了。

    夜里姜老爹回家到西屋的,她都不知道的几点钟。

    迷迷糊糊就听见婆婆在外屋压低的说话声。她翻了身又睡了。

    早晨听到婆婆起身的动静,刘燕平也跟着起床。

    走出门,就见姜老爹正在院里磨镰刀。

    “爹。”刘燕平匆匆和姜老爹打个招呼,就洗手去烧绿豆水。

    锅里绿豆开了三次滚就先舀出水灌进水壶和瓦罐里。又盛了几碗放一旁冷凉,让他们喝了水再走。

    姜老爹老两口把水壶、镰刀放到板车上,刚到门口,就遇到老二姜宏夏一家三口。

    “去喝些绿豆水去,你大嫂都盛在那给你们冷着呢。”姜老爹说道。

    姜宏夏进厨房几口喝完,就去赶姜老爹。

    “爹,你把车子放下,我来拉。”

    “走吧。”姜老爹把板车留给老二,背着手要出门。

    这时,老三也赶到了。姜老爹同样让他喝过绿豆汤才走。

    刘燕平还是留在家里做早饭。

    茶鸡蛋昨晚煮好,经过一夜的腌制,今早吃咸味正好。

    &



第四十九章 帮工
    妯娌两人下地去送早饭,刘燕平才明白姜业芳小姐弟俩一大早没到姜家,而是直接去了昨天收割过的田里,麦穗都拾了一大堆了。

    小兄妹仨人干劲十足,都说已经吃过了,要继续留下来拾麦穗。

    姜业新也不同意回去,最后被姜老爹赶到拾麦穗的队伍里去了。

    中午饭菜与昨天相比还是稍微多点份量。

    刘燕平今天做的是五花肉炖豆皮,豆皮卷起来打成节,放入爆炒过的肉锅里,让郭霞改小火慢慢炖。

    她把瘦肉切成丝,配豆子,洋葱、芹菜,还有泡好的干货木耳、香菇。炒了一大汤盆连汤肉丝。

    中午的菜,三汤盆、三海碗。

    结果还是和昨天一样被吃的干干净净。

    家里预留下的还有些肉,晚饭时,刘燕平做了肉丁炸酱做面条的浇头。

    劳累一天的姜家人除了姜老爹之外,都吃了个肚圆。

    吃完晚饭,姜老爹继续带着二儿子去拉麦子到晒场,其他的回家休整。

    张老娘要跟着老伴一起去,姜老爹不许;“明天还要割麦呢,再说堆场,有我和老二就够了,你去了也帮不上忙。”

    “帮不上忙?”刘燕平听到姜老爹这句话,猛然间打了个激灵。

    哎呦,自己不会收麦子,在收割进度上帮不上忙,但她可以去找能帮上忙的呀!

    刘燕平有些懊恼,她光想着让姜老爹避开摔伤出事的那天,怎么没有早早的想到这个釜底抽薪的好主意。

    午收时节家家都忙着抢收,也会有家里劳动力多土地少的人家呀。

    想到这里,刘燕平有点兴奋,恨不得立刻就去找人。

    理智告诉她这事仔细琢磨。即要人家答应来帮工,还要姜老爹不能拒绝才行。

    她告诫自己不要急,等晚上把家务活收拾好了,再仔细琢磨一下这事,要想到一个十全的好法子才行。

    她刷洗好锅碗,接着来要去合面揉面,这面要经过一夜的发酵,留作明早正好做花卷用。

    全部都收拾好之后,又烧了一锅开水给姜老爹留着。刘燕平这才回屋。

    到东屋见张老娘领着姜业辉已经睡了,她轻手轻脚的上了床。

    “你也快睡吧。”只听张老娘睡意朦胧的说道。

    “哎。”刘燕平轻声应了一下。

    随着屋顶吊扇呼哧呼哧的转动,睡在床上的刘燕平把村子里所有的人家都排了个遍。

    好在她对全村各家的情况都大致了解,一家一家的排查完,她觉得村里有两户人家都符合帮工条件。

    一家是村南头的姜保顺家,是姜老爹刚出五服的弟弟,夫妻俩都四十多岁,家中有五个儿子。

    最大的二十二,最小的十四。

    大儿子两年前刚结婚,去年又添了一个幼孙。一家祖孙三代共有九口人,土地多。

    好在家中除了吃奶的娃娃,其他八个都能算得上是劳动力。

    另一家是村东头的姜业亮家。是姜保昌侄孙辈,和姜业辉算起来是五服外的兄弟。

    夫妻俩四十岁左右,两子一女,大的两个是儿子,小的是闺女。家里五口人土地少,都能做农活。

    刘燕平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明天去姜保顺家做说客。姜保顺家男劳动力比例大,出来帮工的可能性也大些。

    第二天,刘燕平送过早饭回来,就进屋拿包要出门。

    临行前她交代郭霞,“我去一下镇上,家里的家禽牲口都交给你了。我要回来迟了,你先做米饭。我会在做午饭前赶回来的”。

    “大嫂,那你快去吧。家里交给我的了。”

    刘燕平带着两个提篮,骑着自行车先来到的是镇上的商店。

    花了五十二元钱,买了四瓶高粱酒和两包红糖两包白糖。

    又在街口的摊位上二十元钱买了一百个皮蛋。午收期间物价要比平时高一点,也算正常,刘燕平也没有和摊主计较。

    采购完毕,刘燕




第五十章 准备
    姜老爹见姜保顺爷俩在农忙时期到家里来,感到非常的吃惊。连忙搁下手中的碗筷迎了出来,
1...1314151617...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