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野天湖
伯嚭说:“这事不能问,问了反而打草惊蛇。伍相国就是做了对吴国不利的事,他也不会承认,我们不能因为他和齐国使者有了接触,就把他怎么样,毕竟他是朝廷重臣。如果他真的要做对吴国不利的事,这样一问,他有了警觉,行动更加隐秘,我们就很难掌控了。”
吴王说:“有道理,依太宰的意思,我们应该做么办”
伯嚭说:“我们可以秘密进行调查。只要拿到确凿证据,那时就可以清除隐患了。”
吴王说:“这主意不错。寡人就派你对伍子胥进行秘密调查。”
伯嚭说:“臣领旨。臣会定期向君王汇报调查的情况。”
从此之后,伍子胥就处在伯嚭的秘密监控之下。。
这本来就是一件荒唐的事。对朝廷重臣实行秘密监控,这本身就是一件添乱的行为。特别是让伯嚭这样一位小人去干这种事,那最后的结果就是陷害忠良!
伯嚭获得范蠡的指令,要除掉伍子胥,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诬陷伍子胥打坏了献给吴王的酒坛子,使吴王彻底失去了对伍子胥的信任,第二件,就是秘密监控伍子胥,伺机陷害。
第五百一十一章 宰相卑微
伯嚭是那种只顾利益而没有底线的人。从吴军围困会稽山那天晚上,他接受范蠡的巨额贿赂,就死心塌地为范蠡办事了。至于忠义节操,完全不去考虑。
将近二十年来,在伯嚭的帮助下,越王成功返回越国,修建姑苏台,拖垮了吴国经济,挑起吴齐大战,吴军撤出越国,越国成功组建了军队,这些事,伯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伯嚭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他曾经不止一次对范蠡恳求,越国复国之后,留他一条生路。
范蠡只想复国成功,完成复国使命,他并不想杀死伯嚭,一口答应伯嚭,却不知道越王是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他对是非的判断,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而不考虑伯嚭对越国的贡献,最后杀死伯嚭,也符合越王的风格。
齐国使者和伍子胥私下交往,这事并没有大错。但这种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吴王对伍子胥本来就心存芥蒂,伯嚭一说伍子胥私下和齐国使者私下交往,事情就变味了。
君王没有一个不是多疑的,没有一个不是时时提防自己的臣子有二心的。吴王一听伯嚭这么一说,立刻就想到,伍子胥私通敌国
虽然根据他的伍子胥的了解,理性地说,伍子胥是不会做这种事的。但这种事,他是宁愿信其有也不信其无的。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伍子胥已经被拉进黑名单,再想取得吴王的信任,已经不可能了。
伯嚭的诬陷是成功的。
范蠡和吴王闹翻,离开吴国,后来遭到吴王追杀,后来范蠡就消失了,潜伏在越国的密探,始终没有送来范蠡在越国出现的消息。
那么,范蠡被吴王或者伍子胥杀死了伯嚭感到轻松,从此不会再受范蠡控制了。但他又感到失落和彷徨,因为越国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天下只有吴王一个人还蒙在鼓里。范蠡不在了,将来谁来保护他
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范蠡已经死了。这个人是不容易死的。那么就要当范蠡还活着,说不定哪一天范蠡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于是,他逮着机会,就对伍子胥狠狠地诬陷了一把。后来,吴王赐死伍子胥,其实从现在起就开始了铺垫。
伯嚭信心满满地回到府上,穿过竹林,进入那神秘的小院,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范蠡正和郑旦聊得正开心呢。
范蠡躬身抱拳,说:“大人回来了,不速客范蠡有礼!”
伯嚭哈哈笑道:“贵客贵客,兄弟,你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大半年,去哪儿玩了”
范蠡说:“我去的地方好远,在阴间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郑旦娇嗔道:“范蠡哥哥刚下告诉我,他差点被伍子胥害死。”
伯嚭说:“兄弟你遇上危险了”
范蠡就把自己被偷袭中箭,又被越女救到深山疗伤的事说了一遍。
伯嚭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范蠡说:“有没有后福我不敢说,也不在乎,但是我要做的事,就一定要把他做完。太宰大人,我之前对你布置下的事,你做得怎么样了”既然已经挑明为越国办事了,范蠡也据不在遮遮掩掩,直截了当地询问伯嚭,事情的进展如何。
伯嚭说:“兄弟是说除掉伍子胥的事吗”
范蠡说:“是的。除掉伍子胥,不一定把伍子胥害死,只要他不能为吴国办事就行。一种是让他离开吴国,一种是削掉他的官职。还有一种,就是要他老命。”
伯嚭就把在吴王面前陷害伍子胥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现在吴王已经完全不在信任伍子胥,甚至对伍子胥有怨恨,所差的就是查办他了。但是伍子胥是前朝老臣,功劳极大,朝中还有一大部分人对他极为崇拜,吴军中也有一些他几十年的老部下,对他的感情都非常深厚。恐怕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吴王暂时还没有拿下他。”
停了一下,伯嚭说:“伍子胥是经过大世面的人,对自己的处境应该看得很清楚,如果他要是明智的,现在就挂印而去,那是他最好的结局。如果他还继续执迷不悟,谁也救不了他的命。”
范蠡满意地点点头。说:“大人,你做的很好,范蠡感谢你的帮助。你对范蠡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范蠡神色黯然地低下头。说:“兄弟,你知道,伯嚭虽然贪婪,但是并不是傻瓜,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知道自己的罪孽有多大,不管是你把我拉下水的,还是我自己愿意下水的,总之,我已经在这污水中了。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现在就是收手不干,也为时太晚。我现在唯一祈求的事,就是那一天到来之时,范蠡兄弟能够放过我。另外,让我和郑旦不要分离。”
范蠡听到最后一句,有想冲上去抽他几耳光冲动。忍了一下,说:“大人不要想得太多,你得到你想要的,我也得到我想要的。我们谁也不亏欠谁。这个问题我们谈论过好几次。范蠡还是那句话,到时候你只要听我的话。我就能保证你全身而退。”
伯嚭躬下身,说:“谢谢兄弟,谢谢兄弟!”平日里文武百官面前威严无比的一国宰相,现在在范蠡面前像个乞丐。郑旦也感到吃惊,伯嚭竟然还有这样卑微猥琐的一面。
伯嚭说:“兄弟,我预感到事情快了,请告诉我,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范蠡沉吟一会,说:“接下来的事情很重要,我估计吴国还要对外开战。你要做的是,支持或者促成吴王对外开战,但是不能对越国开战。你只要促成这次战争,你的事就完成了。”
伯嚭说:“兄弟,你放心,伯嚭一定会帮你到最后。”
正说着,忽听外面有铃声响起,这是外面呼唤伯嚭的信号,这个小院任何人不得靠近,但是外面有重要事情,便通过这种方式通知伯嚭。
伯嚭说:“夫人,你陪范蠡大夫聊一会,我这去去就来。”。
知道看了一眼范蠡,对伯嚭说:“大人你忙去吧,我陪范蠡哥哥聊会。”
伯嚭匆匆离去。郑旦一下扑进范蠡怀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夜探正阳宫
时间已是深夜,残月升起,街道上不太黑暗。穿街风吹起一片尘土,大街上便冷风嗖嗖,混混沌沌。
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狗儿传来一两声狗叫。范蠡贴着街边的房屋行走。他的月白长衫和月光融为一色。不是距离很近,就很难发现他。
他刚刚离开太宰府。他对郑旦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郑旦温顺地答应,一切照办。但是,范蠡看出郑旦眉宇间藏着凄然的神色。
分别时,郑旦泪如雨下,似乎是生离死别。范蠡自然是百般劝慰。但心中也感到十分悲凉。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无法看到郑旦。
他们含辛茹苦,苦苦熬了这么多年,复国成功之后,他要带西施郑旦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享受生活。
但是郑旦心中的疙瘩解开了吗还没有。郑旦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最后的时光吗
范蠡真想现在就带走郑旦。但是在这最后关头,复国的事还需要伯嚭,还需要郑旦在这最后时刻,稳住伯嚭。
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范蠡毫无办法,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上天,请多多保佑郑旦,平安地等我归来。
范蠡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彩云小店。几乎在他抬手敲门的同时,那店门无声地开了。似乎彩云就等在门边。
“大人快请进!”黑暗中,彩云急促地呼吸着,似乎十分地激动。
范蠡回身插上门,弯腰抱起彩云,向后房走去
这天晚上,范蠡久久不能入睡。郑旦的影子在眼前晃动,那含泪的双眼,那凄苦的神情,仿佛是一支钝性的刀子在割他的心。
白天,范蠡在彩云小店,吃饭,睡觉,聊天。彩云陪着范蠡,为范蠡做出最好的饭菜。虽然和范蠡只有短短的几天相处,也让她感到意外的幸福。她很清醒,知道范蠡不会永久和她在一起。分别时恋恋不舍是难免的,但也不会要死要活的样子。
和这样的女人独处,让范蠡感到放松。
晚上定更之后,范蠡跳下床来。彩云走过来,充满关切地说:“大人小心点。”说着拉开门。范蠡闪身出门,来到沉浸在夜色中大街上。
他像一只夜行的猫,悄无声息地窜过大街小巷,来到吴宫面前。几盏宫灯悬挂在宫门外。护卫的士兵懒懒散散地拿着刀枪,在走来走去。
范蠡掠过宫门,沿着宫墙向后移动。拐了一个弯,再向前走,便看到一个便门,这是一个不起眼的通道,王宫每天产生的垃圾从这送出宫外。
范蠡上前一摸。便门上挂着一把大大的铁锁。范蠡看了一下,这里的墙头比较矮。他来到墙角,两手扣住砖缝,深吸一口气,使出壁虎功,向上窜去。几个跃身,一伸手扳住墙头的棱檐,身子一卷,便翻上墙头,两臂张开,轻轻落在地面上。
这里是王宫最僻静的地方,只有最低等的做苦力的内侍才在这里活动。范蠡在王宫做了十几年的护卫,熟悉王宫的每一寸地方。
他顺着弯弯曲曲的通道,悄悄来到内院的生活区。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当中又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院落,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分别以某某宫命名。里面还有小河,池塘,花园,各种亭台水榭轩阁。虽然没有姑苏台那样壮美,但也是人世间最为豪华最为精美的建筑群。
为了君王一个人的吃喝拉撒,竟然要耗费如此巨大的财富。范蠡心中一阵感慨,一个君王得多少人去养活!天下纷争,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范蠡避开巡逻的护卫,在一个院落前停下来。院门上有一个匾额,上面有几个大大的篆字:正阳宫。
这就是勾郚住的地方。他来这里,就是要最后见一次王后勾郚夫人。勾郚是一个生性宽厚的老实人。本来过的好好的,因为,西施的到来,便彻底失去了吴王的宠爱。姑苏台建成之后,吴王和西施干脆搬到姑苏台去居住了。王后连君王的影子都看不见。
正值青壮年的王后,只能面对孤灯,寂寞地度过无数个漫漫长夜。幸亏有了一个阉割未尽的小夏,还能给她些许安慰。
但现在小夏已经死了。这对勾郚是一个沉重打击。
宫廷里出了小夏这样一个妖孽,是吴王的耻辱,是吴国的丑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勾郚和小夏有染,但依照君王的意思,那是连同勾郚都要消灭的。
但为了掩盖这件丑闻,为了不得罪勾郚娘们那个国家,也为了太子友的成长,勾郚才得以活命。但是她接下来的岁月,却要在幽暗中度过。说她生不如死,一点也不夸张。
勾郚的失宠,直接原因就是西施的到来。而西施就是范蠡送给吴王的。也就是说,是范蠡造成了勾郚的苦难。为了复国而毁了一个美丽温良的女人,范蠡觉得心里有愧。
说到底,是吴越之争害了勾郚。但吴越之争害的有何至一个勾郚呢
硬下心肠,范蠡本可以不管这事,他又能管得了多少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上那一场大的争斗,不是殃及千千万万个无辜者呢
但范蠡不是那样的人,他总想弥补自己造下的罪孽。他深夜造访吴宫,竟然是为了一个失宠的勾郚,这件事本身似乎就是很可笑的事。但是范蠡却不能割舍。若非这样,他也就不是范蠡了。
范蠡在正阳宫外站下身来,深呼吸了几口,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伸手去推门,门从里面闩上了。他向旁边走几步,身子略微下蹲,脚下用力,身子拔地而起,飞上院墙。
宫室里透出微微的灯光,王宫里的灯火是不熄的,王后夜里有事呼唤,宫女们是要随时提供服务的。
这时,宫女内侍都已经睡了,正阳宫里是水井一样的静默。范蠡飞身下了院墙,。猫一样地窜到宫门前,伸手一推,那宫门便无声地开了。。
范蠡侧耳一听,里面传出轻轻的鼾声。借着灯光一看,只见两个宫女坐在角落里打盹。勾郚卧室的门上,珠帘垂挂,飘出淡淡的熏香的香味。
范蠡一闪身,进了宫门。
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着挺好
范蠡一闪身进了宫门。这是一个很大的当间。两个宫女在打盹。这些女孩都经过长期的训练,虽然睡着了,但是都十分警觉,只要主人轻声一唤,立刻就会醒来。
范蠡静静地站了一会,见两个宫女没有醒来,便放轻脚步,轻轻分开珠帘,闪身进去。
里面也是一个很大的房间,摆设极尽奢华,各处帷幔垂挂,室内香气氤氲。重幕后面是一张阔大的床铺,薄被塑出一个女人身体的曲线。
王后勾郚正在熟睡。
宫灯静静地亮着。范蠡走近床前,只见熟睡中的勾郚,眉头紧皱,眼角还挂着一颗小小的泪珠。映射出和这豪华宫室不相称的凄凉。
这个女人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岁,容颜还是那样姣好,虽然卸去晚装,面颊还是白嫩透红,红唇如火,脖颈露出被子外面,洁白如雪。
范蠡心中一阵小小的感动。勾郚虽然没有西施那样美得惊心动魄,但也是一等一的绝色美女。
这样的美女,却被锁在深宫,忍受寂寞空虚的煎熬。甚至还要做出蓄养情人那样的烂事,来解除寂寞。老天何其不公。
范蠡无声叹息一声。他弯下腰,一只手轻轻拍拍勾郚的面颊。
勾郚动了一下,咂咂嘴,眼睛还没睁,刚想说话,嘴巴就被捂住了。范蠡在他耳边轻声说:“夫人,我是范蠡。”
勾郚这下完全醒来,睁开眼,看看眼前的人,果然是范蠡。点点头。范蠡放开她的嘴巴,刚想直起身子,勾郚忽然伸出两臂紧紧地搂住了范蠡的脖子。
范蠡耳语道:“夫人,轻点,你的侍女就在外间。”
勾郚也不说话,只把面颊在范蠡脸上蹭来蹭去。感觉到他的臂膀和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过了许久,二人才松开,勾郚指了指窗边的帷幕,耳语说:“范郎,你去帷幔后面暂避一下,我把侍女指派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