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是范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野天湖




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烧驿馆
    离开吴王宫,范蠡陪鲁海走在姑苏的大街上。他要护送鲁海回驿馆。

    鲁海刚到吴国,没有仇人,不会有人打他的主意。但鲁海太重要了。没有他,就没有人有本事能把姑苏台建起来,不建姑苏台,范蠡就折腾不起来,削弱吴国国力的计划就完成不了。

    大街上不时有人匆匆走过,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不冷也不热,人们舍不得进屋,还聚集在街边闲聊。很多店铺也掌灯营业。

    大街上一片祥和景象,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范蠡还是感觉到黑暗处有人窥探。他一边走,一边细心地打量房屋的暗影处,没有任何发现。

    这感觉来的莫名其妙,毫无根据,但却十分强烈。搅得的他心神不宁。他回身看去,也没有发现有人跟踪。

    真是特么见鬼了。范蠡有些心惊胆战。感觉到有鬼存在,却不知道鬼在哪里。

    鲁海完全没有这些感觉。他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讲着姑苏台修建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以及他的应对方法,说话中鲁海不时冒出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弄得范蠡也似懂非懂的。

    他和公孙郅吴班一样,也是个技术迷。只要有机会搞技术,他立刻什么全忘掉。他不关心政治,虽然范蠡已经向他交底,这次鼓动吴王修建姑苏台,根本就不是口头上宣传的那样,具有那么多重大意义,直接一个目的,就是把吴国搞穷了。

    但鲁海不管这些,他的心全扑在技术上,他要把这件事办好。

    驿馆距离王宫不远,一会就到了。早有侍者安排好了房间。范蠡进屋坐了一会,说“鲁海兄弟,你睡觉休息吧,夜里惊醒一点,遇到异常情况要沉着应对。”

    鲁海说“范大人,我算过了,灵岩山东南侧是一个地理结构非常独特的地方,哪里常年都刮着很大的西风,我打算做出一大批大型风车,用十级提水的方法,把水送到山顶”

    范蠡劝道“兄弟技术上的事,我们有的是时间讨论。现在你休息吧,我也要回到王宫去值班了。”

    鲁海说“好吧好吧。大人慢走。”

    范蠡告别鲁海,离开驿馆,向王宫走去。心中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了。他停了下来,以极快的身法一闪,便躲进街边房屋的暗影里。

    他仔细地观察街上的行人,大家都一直走过,没有人对驿馆多看一眼,也没有人对驿馆多作停留。

    驿馆是朝廷所设立的外事机构,专门接待外国来访的使者,一般的过往客商,都住在街上的客栈里。没有人来这里投宿,这里也不接待。

    驿馆哪里十分清净,夜晚就更没有人迹了。

    范蠡悄悄向回走,时间不大又重新回到驿馆门外。他吸一口气,身体微微下蹲,双脚用力一蹬,身体便拔地而起,轻轻落在围墙上,一闪身上了屋顶。找一处隐蔽的地方,在瓦垅上伏下身来。

    驿馆院子里的情况尽收眼底,客人不多,只有几个房间有灯光,慢慢地灯光都熄灭了。院子里彻底安静下来。

    上古的人们,天黑之后,没有任何文娱活动,天一黑就熄灯睡觉。

    范蠡趴在瓦垄上一动不动。周围没有一点响动。也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看来是自己多疑了。直感这事本来就是一种感觉,没有任何根据。

    那就回去吧。没事最好。范蠡正打算离开,突然又伏下身来。他看到对面的屋顶上慢慢露出一个人的脑袋。显然,有人在院子里窥探。

    这是谁他在偷窥什么他有什么目的

    范蠡静静观察。只见那人长身而起,轻轻一跃,像一只猫一样,落进院子里。在落地的一刹那,身体一晃,就进入了房屋的阴影里。

    “好漂亮的身手!”

    范蠡暗暗喝了一声彩。只见那人在暗影里呆了一会,确定周围没人了,便轻手轻脚向前移动,最后停在了鲁海的门前。

    范蠡轻轻抽出长剑,如果这个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范蠡便会跃身而下,两秒钟之内,长剑就会插进他的后心。

    但那人并没有弄出多大动静,也没有破门而入的举动。只是长在门前,似乎在捣鼓着什么。

    过了一杯热茶时间,那人离开了门边,来到围墙外面,身体一纵,翻过墙头,跑走了。

    范蠡不再犹豫,飞身而下,来到鲁海门前,伸手一摸,两扇门的门鼻扣已经被牛皮筋死死地缠住了。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屋里的人,就会被困在里面。

    范蠡伸出宝剑,挑断牛筋,轻轻地拍拍门。

    “谁呀”鲁海的声音。

    范蠡轻声说“是我,范蠡,请开门。”

    门开了,鲁海睡意朦胧地问“大人,请进。”

    范蠡一闪身进了房间,轻声说“别点灯,收拾一下东西跟我走。”

    “发生什么事”

    “别问,等会告诉你,现在快走。”

    鲁海是行旅之人,没有什么东西,简单收拾一下,就随范蠡出了门。

    范蠡让鲁海贴墙站着“别说话,别动!”

    鲁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范蠡叫他这样做,自有道理。

    范蠡回转身,把那两扇门关上,重新用牛筋缠好。然后拉着鲁海轻轻来到围墙边,蹲下身子,说“踩在我肩膀上。”

    鲁海双脚踩在范蠡肩膀上,范蠡一使劲站了起来,鲁海就上了围墙。范蠡也身体一跃,飞上围墙。

    二人下了下了围墙,便置身一条小巷里。

    范蠡说“兄弟,跟我走。”

    二人顺着小巷向前,不一会来到了另一条街上。二人贴着墙根快速向前移动,不一会便远远地离开了驿馆。

    范蠡在一家店铺门前停下,“笃笃笃!”敲了三下门,停了一会,又敲了三下。那门便无声地开了。

    范蠡一拉鲁海,闪进屋里。暗影中,店主人说“见过上将军,发生什么事了”

    范蠡说“找一个房间,进去说话。”

    店主人正是范蠡在姑苏埋伏下的暗线夫英。说“跟我来吧。”

    夫英带二人走过天井,进入一个房间。范蠡说“等一下。”

    出了门,上了房屋,把周围仔细搜索一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这才回到房间“事情是这样的,刚才有人用牛筋把鲁海的门缠死了,如果我估计的没错的话,驿馆那边马上就要起火了。”

    正说着,忽听街上有人喊道“失火了!”

    三人跑到院子里,只见驿馆那边人声鼎沸,火光冲天。大火映红了天空。

    鲁海说“大人,你又救了我一命!”



第一百八十五章 范蠡推理
    大火烧了一夜,姑苏驿馆几十间房子全部化为灰烬,所幸没有发现被烧死的人。

    那些在驿馆住宿的人,被大火烤醒,几步就能跑出房间,都逃得了性命。只有一间房子奇怪,里面明明住着人,大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却不见人放门逃生。当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推开门,那屋里都是燃烧塌落屋顶的灰烬,却不见有人被烧死。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没死人就好。

    这火烧的有点奇怪,因为是春天,屋里已经没有火炉烤火。唯一的火源就是油灯。但当大火起来时,已经是下半夜,大家早已熄灯睡觉。屋里没有火种,怎么会起火呢

    这就说明,这大火不是住宿的人引起。而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人放的火。但谁放的火呢为什么防火呢

    人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放火也是一样的。他放这火是什么目的呢

    没人能够回答的出来。

    围观的人很多,说什么的都有。姑苏的令尹来了,勘察现场,询问有关人员。但什么结果也没有。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这时候,范蠡和鲁海则正在吴王宫里,向吴王汇报情况。

    鲁海说“臣已经睡着了。忽听门外有轻微的响动,连忙起来查看,谁知一拉们竟然拉不动。用手一摸,原来门已经被人用牛皮筋缠死。幸亏臣有一支防身短剑,割断了牛皮筋,这才出得门外。臣刚来到街上,身后的驿馆就烧起来了。。你看,这就是牛皮筋。”

    吴王接过牛皮筋,还是一脸的懵懂,他一下理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鲁海说“君王,可以断定,这场大火就是冲着臣来的。放火的人,用牛皮筋把臣的门缠死,等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臣就无法放门逃生,就会活活被烧死在里面。臣这是等于死里逃生啊。”

    正说着,伯嚭和伍子胥也先后赶到,他们拿起牛皮筋看看,默不作声地退在一边。

    吴王说“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看向伯嚭。

    伯嚭说“臣愚笨,一时想不出这是这么回事。”

    吴王又看向伍子胥,伍子胥说“司工令在姑苏有仇人吗”

    鲁海说“冤枉!鲁海刚来姑苏两天,怎么会和人结仇呢”

    伍子胥说“君王,老臣想不出这是怎么回事。”

    鲁海说“君王,臣就是一个手艺人,四海为家,靠手艺讨口饭吃。得到君王垂顾,要臣来修建姑苏台,臣感恩君王,竟然这样看重一个手艺人。心里是决心修好这个台子,来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

    “臣不知道,这件事的罪了什么人,竟然用着这种手段,要结果臣的性命。既然吴国不拿见容于臣,臣请告辞,离开吴国,天涯逃命去。”

    吴王说“鲁卿且慢。并非吴国不能容你,而是个别宵小对你起了歹心。凭良心说鲁卿暂时对吴国还没有寸功,寡人便封你中大夫,这足以说明寡人对鲁卿十分器重。鲁卿且勿言去,姑苏台还要指望鲁卿,莫让寡人为难!”

    范蠡说“鲁大夫,君王诚心挽留,莫再言去。修建姑苏台是君王的一件大事,离开鲁大夫就办不成这件大事了。”

    鲁海叹了口气说“臣听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既然君王对鲁海如此看重,臣就留在吴国,为修建姑苏台略尽绵薄之力。”

    吴王高兴地说“好,鲁卿信人也。”

    范蠡躬身对吴王说“君王,臣以为,这场大火烧的十分蹊跷。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有人故意纵火。而纵火的目的就是要烧死鲁海大夫。一个大活人是不会呆在屋里被烧死的,歹徒就用牛筋将门缠死,阻断了鲁大夫的逃生之路,手段是卑劣狠毒的。”

    “但正如鲁大夫所说,他刚来姑苏两天,不会有仇人。那为什么还有人要置他于死地呢那就要看他影响了谁鲁大夫会影响谁呢鲁大夫是君王请来修建姑苏台的,谁不愿意君王修建姑苏台,谁就是对鲁大夫下手的人。因为鲁大夫不在了,姑苏台也就修不成了。”

    吴王说“少伯分析的有道理,你继续说。”

    范蠡说“这事已经很清楚了,自从君王提出修建姑苏台以来,满朝文武,几百名官员,谁赞同修建姑苏台,谁不赞同修建姑苏台,君王心里很清楚,臣不再多说。”

    伯嚭说“君王。臣同意范大夫的分析。伯嚭跟随君王这么久,从来没有违拗过君王的意旨,如果君王指出一次伯嚭违背君王的事,这次暗杀鲁大夫的事,就是伯嚭所为。”

    吴王说“太宰对寡人忠心耿耿,寡人不会怀疑太宰的。”

    伯嚭出了一口气“谢君王信任。”

    接下来,就轮到伍子胥表态了,吴王看向伍子胥,也就是催他说话的意思。范蠡看到,伍子胥的脸上极不自然的表情,已经断定,这火就是伍子胥派人放的。伍子胥是个光明正大的人,偶尔搞一次阴谋诡计,便都显露在脸上。

    伍子胥躬身说“君王,老臣曾经反对过修建姑苏台,但那也并非出于私心,臣担忧的是,修建姑苏台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国库亏空,倘若突发事端,吴国就会处在危险境地。但臣没有阻止得了,修建姑苏台的事还是在向前推进,臣觉得无力阻止修建姑苏台,就不再提出不同意见。昨天鲁大夫演说姑苏台,老臣也是赞同的,君王明鉴。”

    伍子胥并不善于撒谎,说了假话,内心不安,脸上就红一阵白一阵。他实在是别无选择,才出此下策,这不是伍子胥的风格。他是那种光明正大,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汉子。

    范蠡看在眼里,冷笑一声,说“相国是朝中唯一明确反对修建姑苏台的人。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大臣,心里反对,嘴上不说。正如相国自己所说,他阻止不了,昨天就同意了。但心里还是不同意。相国当然知道,姑苏台需要一个技术高手来主持修建。弄死这位技术高手,姑苏台就建不成了。相国派人弄死鲁海,不久是顺利成章的事吗”

    “胡说!”伍子胥叫起来,“你说我派人放火,有何证据”

    范蠡知道,明知事情是伍子胥干的,但没有证据。单凭分析推理是扳不倒伍子胥的。但是可以利用这事来敲打伍子胥,让他知道,范蠡开始反攻了。于是说“相国暂息雷霆之怒,如果有证据,君王早就下令抓人了。但是相国不得不承认,范蠡分析得很有道理是不是”



第一百八十六章 住进相府
    范蠡说“我只是通过分析,推断出相国有杀死鲁海的动机,并没有肯定地说,这火就一定是相国派人放的。因为满朝之中,只有相国一人激烈反对修建姑苏台。但尽管如此,这事也不一定就是相国干的。事实上,真正干这事的也许是另有其人,因为可能有人反对修建姑苏台,嘴上不说,而在暗地里偷偷动手,这种小人肯定是有的。”

    伍子胥虽然和吴王有矛盾,但包括吴王在内,还没有人当面这样羞辱他,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范蠡说“你真是太过分了,竟敢羞辱本相。你今天不拿出证据,我和你绝不罢休。”

    但他虽然这样说,却明显底气不足。因为事情就是他干的。现在他已经后悔这样干了。他不太善于政治斗争,但他是那种不管输赢都要光明磊落的汉子。他的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偶尔搞了一次阴谋,却有做了亏心事,见不得人的感觉。

    范蠡多年来受到伍子胥的压制,这口气一直憋在心里,现在他已经取得了吴王的绝对信任,站稳脚跟,便抓住机会,好好出出心中的闷气。不停向伍子胥发起攻击。当然他知道,凭推理是扳不倒伍子胥的。但出出闷气,心里也好受一点。

    伯嚭受到范蠡的重大贿赂,自然向着范蠡说话,二人火力全开,向伍子胥展开猛烈进攻。

    但吴王另有想法。他太了解伍子胥了。能够做到一国国君最大大本事。就是了解自己的臣子。虽然范蠡的推理指向伍子胥,而且无可辩驳,但吴王还不相信伍子胥能够做这样下三滥的事。这不符合伍子胥的性格,有悖他做人的原则。

    吴王说“好了,都不要争了,这事还要调查,不管查到是谁干了这事,寡人绝不轻饶。修建姑苏台这件事,经过我们高层几个人多次讨论,又经过全体朝臣合议,形成决议,不许再有非议。”

    范蠡后悔当时只顾救鲁海性命,而没有抓到作案的人。错失了击败伍子胥的机会。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见好就收吧。但漂亮话不能不说。于是对吴王一躬身,说“君王,你是知道的,臣对相国大人,并无私仇。臣的话,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也许有些话不是恰如其分,请君王恕罪。”
1...8485868788...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