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神医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北海乔
于采蓝跟着上去看了看,却见邵文奇再次为钟万里诊察之后,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于采蓝却明白,之前邵文奇曾跟她透露过,说这位部长的病,其实很大原因在他那个出色的儿子身上。心病无法去除的话,光是用药只能控制下
第124章 抱残守缺新解
于采蓝把郑教授捧到这样的高度,倒也和别人印象里的郑教授相吻和,那就是个一心钻研却不喜钻营的人。
这样一想,之前郭士强话里的那些暗示性的意味便不攻而自破了。
没想到于采蓝却接着说道:“郭教授,我记得当年你是和顾大夫跟我老师一起研究过一些课题的,依郑教授的性格,应该是把他个人积累的一些资料都跟你们分享了吧。我记得当年我老师对脾胃病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听说郭教授在这方面也是很有专长的。”
邵文奇他们都是经历颇丰的人,哪里能听不出来于采蓝的意思,那便是郭士强的一些成就离不开郑教授的无私分享。这真是六月帐,还得快。刚才郭士强还在暗讽于采蓝,一转眼他却被于采蓝将了一军。
而在场的两位西医还不清楚内情,邵文奇和另一位中医却是知道的,当年郭士强还在研究生即将毕业之时,就因为一个脾胃病方面的出色论文而被华东中医药大学看中,直接将他聘请过去。
如今看来,他这论文只怕里面有着郑教授的心血。这成就来的可算不上光彩。
不过这些心知肚明的事他们是不会放到台面上来说的,而郭士强自然是不想就这件事再深说下去,自己有着把柄在人眼里,即使没有实证,可让人想着念着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他打了个哈哈说道:“是啊,说起来,我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只可惜好几次回去看望他却都阴差阳错的错过了,惭愧啊,愧对师恩。”
这时候那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回来了,见他们正聊着,便笑道:“实在不好意思,刚有点事儿,太失礼了。”
邵文奇摆了摆手,示意没什么。那年轻人问道:“我刚才见这位姑娘在说话,不知道在说什么有趣的事”
邵文奇说道:“这姑娘是沂州中医大郑教授的弟子,跟我们几个讲了讲郑教授的事儿。”
那青年对中医界人士并不熟,听了只是出于礼貌点了点头。然后听到另一位中医说道:“我听组委会的人说,咱们这次研讨会也是请了老郑的,他怎么没来”
“是啊,这老家伙都在忙什么呢”邵文奇也想知道。
“老师他最近在写医案呢,他说了,他虽然不敢跟李东桓、朱丹溪、傅青主这样的大家相比,可是从业多年,还是有点心得的,所以他想好好总结一下,写本书出来。”
于采蓝说到这儿,有位西医大夫插了一句,“傅青主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哦,我想起来了,我那孙子一天到晚老看武侠小说,好像有一本叫什么《七剑下天山》的,里边就有这么个名字。”
邵文奇笑了笑:“历史上还真有这人,是个妇科大家,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尤擅书法。”
“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个人,有意思。”
“除了这个,老郑还忙什么呢”邵文奇听说郑教授好像在忙什么课题,所以又问了一句。
“哦,郑教授带着顾大夫和我最近在研究抑郁症的问题。他最近要把这个课题总结一下,所以他很忙,就没过来。”于采蓝回答道。
抑郁症这个话题一下子吸引了那年轻人的注意,不过他只是暗暗记下了沂州中医大郑教授的名号,并没特意问什么,开始留心起他们谈话的内容来。
他是个谨慎的人,对郑教授不了解,便不会轻举妄动。
抑郁症在座的两位西医都是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对抑郁症所知倒是不多,他们大概地知道抑郁症是要看精神科的,通常需要做心理
第125章 韭菜盒子
上到三楼之后,他习惯性地察看桌椅上是否有灰,再看看自己的双手。手上干净吗本来又想去洗手的人想起了刚才听到的那句话。“抱残守缺吗”他低语了一句。
然后他打开书柜去找了一本半旧的《道德经》,这本书他曾经读过多次,凭着记忆翻到了一页,然后停下来,看那上面的字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又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他本是天资聪颖之人,领悟能力一向超强,此时用心去体会,读着读着,心里便像是有什么东西忽然裂开了一般,似乎那将他与世界隔开的一层屏障有了豁口。
于采蓝独自呆在客厅不到十分钟,便听到门铃响,保姆也听到了,她之前在厨房忙碌,手上还是潮湿的。
她急忙擦了手,然后又在手上包了个白毛巾,这才打开门,见到个小伙子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哦,是小夏呀。”保姆下意识地上下打量着那位姓夏的小伙子,并没有直接就让他进来。
她没说让进,其实小夏也不想进,他也是在单位被抓了包,让他给钟兆辉送一份文件,他不想来,可是别人也不愿意来。
按理说,领导家里的差事那都是美差,跟领导走得近一些,没事露露脸,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可得的事,但那是针对一般情况。
可是钟家那么干净,他们很多人都不敢来了。所以任凭小夏解释着,说他媳妇早上做的是韭菜盒子,而且他还吃了两瓣蒜,就算刷牙了,他还是怕有味,熏到了钟家人。
可惜那帮人听了更来劲了,说什么也不肯替他。笑话,死道友不死贫道。钟家就不是他们这些尘世中人去的地方。
于是,小夏不得不悲催的来了,哪怕他中午又特意嚼了大大泡泡糖,可总是觉得嘴里还有韭菜味和蒜味。
出发前他还特意跟女同事借了个小镜子,照照看牙缝里有没有韭菜叶子塞在里边,结果是没有,还是干净的。
小夏见保姆没有请他进去的意思,不进更好,反正他来过。
只要他把文件交给钟家人,哪怕是保姆,那这件差事就算完成了。
“这是钟头要的文件,麻烦王姐你给他送去,我就不进去了。”
保姆王姐下意识想去接,可是看看自己的手,刚才洗碗摘菜了,身上也有点油烟味,她不敢就这么接过来给送到钟兆辉手上。
俩人一个要递,一个不敢接,就僵持在了那里。
保姆开门的时候,于采蓝便注意到了门口小夏和保姆的互动,现在看他们俩僵在那儿,小夏托着文件袋,保姆却不接,她便走过来,问道:“怎么了”
此时她手里还拿着刚才在看的报纸,走过来时,正把那报纸按原来放置的样子叠好。小夏和保姆便都看到了她那一双素净白皙的手,再看看她身上穿的外套,一尘不染的,鞋子外面也好好地套着鞋套。
保姆心思一动,便跟于采蓝说道:“这位姑娘,你是叫小于吧”
于采蓝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便点了点头:“啊,对,我姓于。”
“那,小于啊,求你件事啊,你看你能不能把这份文件帮我送到三楼左手第二个房间,你也不用进屋,就在门口,把文件放在门边的柜子上就可以。”
于采蓝一听,让她一个头一次来的外人上楼,这样不好吧
她想到这便说道“这样不合适吧,要不等钟先生过来请他送上去”于采蓝说的是钟兆丰。
保姆说道:“不行啊,钟先生还在吸烟室跟几位大夫聊天呢,他身上肯定有烟味的,我身上也有油烟味,除非把衣服都换了,不然……”
保姆清楚,钟
第126章 要把儿子甩卖了?
窗帘拉开的瞬间,屋子里一下子明亮了许多,钟兆辉蓦然看到门口那张明艳素净的脸,此时她正吃惊地看着自己这边。
“麻烦你了,进来坐会吧。”钟兆辉突然就说出这句话,说完了之后,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他刚才说了什么怎么就把这话说出来了
于采蓝看看干净的过分的房间,有些犹豫,本想拒绝的,可是一想到对方有抑郁症,如果自己拒绝了对方的提议,他会不会想多了。
对于这种有自杀倾向的人,最好不要让他在情绪上受到什么刺激。
想到这儿,于采蓝说道:“我进去真的合适吗”说罢,瞅了瞅屋子,又瞅了瞅自己的一身衣服和戴着鞋套的鞋子。
钟兆辉又把窗帘拉开了一些,阳光洒进来,莫名地,阴郁的心情就好了一点,此时听到女孩子问,便说道:“怎么不合适呢,请进,随便看看。”
于采蓝打了个哈哈:“哈哈,好的。”说着,把门又拉开了一些,然后轻轻走进去,见到靠墙的地方有个大大的浅棕色书柜,玻璃门干净透亮,露出里面塞的满满的书。
钟兆辉看到于采蓝视线所及,便指着书柜说道:“我这里别的倒没什么,就是书多点,你随意看看。”
说罢,自己主动把玻璃柜门拉开了。于采蓝诧异地看过去,见他一脸期待,脸上神情跟她刚看到他的时候已是不同。
于采蓝看着那一排排书,心里倒是有点惊叹,尤其是看到那一格古旧书籍的时候,转头问钟兆辉:“你这些都是古籍善本”
钟兆辉看出于采蓝眼里掩饰不住的惊讶,这让他有点小得意。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毛病多,很难融入到人群中去,可是他改不了。
可是突然的,他就觉得这个女孩子,他可以放心地跟她说话,不用担心她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
他抽出其中两本,一本是《梅村集》、另一本是《绿窗遗稿》,顺手就要往于采蓝手里递。
这吓了于采蓝一跳,开什么玩笑这些古籍善本都是珍贵文物啊!有的一页都不知道值多少钱万一弄坏了,她那几个小钱,就算破产了也赔不起啊。
于是她笑着摆摆手,顺手从一边拿起一本出版较早的《皇帝内经》来,说道:“那些我都看不懂,我还是看看这个吧。”
钟兆辉在心里搜刮着话题,然后问道:“听说你是沂州的,你这次来北安要待几天”
“哦,再待两天就走了,这次是来开会,我还没毕业,得回去上课。”
“我听说沂州有个中医学院,你就是那里的学生吧”钟兆辉继续尬聊。
“你猜对了,我现在就在那儿念书,不过再有半年多就毕业了。”
“那,你有没有打算毕业后到北安来发展”钟兆辉舌头一溜,就把这句话给说了出来,他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问。说完了恨不得又去咬自己的舌头。
于采蓝瞅了他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应该不会吧,我在这边没什么亲人。”
“哦……”钟兆辉没有再纠缠这个问题。转移了话题:“我爸爸的病到底怎么样严重吗”
原来这家伙也不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嘛,也知道关心他老爸。
于采蓝把手里的书放回原处,她怕说实话钟兆辉会有心理负担,可是又不能不告诉他真像,因为钟万里的毛病如果心理压力太大,说不定哪天会过于激动而中风。
他们做大夫的,只能调理他的身体,可是对他的情绪压力爱莫能助,还是那句话:无情草木难治有情之病。
于是她
第127章 打探
于采蓝听出来了杨慧的意思,这就尴尬了,她还特意把门带上……
“我得下去了,谢谢你。”于采蓝说罢便冲他微笑了一下,然后往外走。她并不想引起什么误会,一个何宸风还没解决,她并不想招惹什么是非,感情的问题处理不好,很伤人的。看杨慧的意思,这是恨不得把她儿子打包送出去
钟兆辉虽然有些心理障碍,可却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也觉得他妈妈刚才有点刻意了,再说下去就不自然了,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便点点头,说道:“哪天离开北安,我送你啊”
于采蓝忙拒绝:“那不用的,我们是好几个人一起来的,到时候凌晨就出发,谢谢你的好意啊!”
说罢,于采蓝不再停留,沿着楼梯拾级而下,很快就又回到了客厅。
钟兆辉看着门在她身后关上,门外的一切都被隔绝了,除了轻轻的脚步声,再也听不到她的声息。他轻叹了一声,这次没有再像往常那样拉上窗帘,而是去打开书柜的玻璃门,然后用手指随意的点着那些书。
杨慧下楼跟保姆交代了几句,然后就又上了二楼,见钟万里正要下去,忙拉住他然后关上门。
“什么事神神叨叨的”钟万里一看就知道杨慧有什么事要跟他说,老夫老妻这么多年,太了解了。
“哎,我告诉你啊,咱儿子肯让人进他的房间了……”
“那有什么……”钟万里刚说完这些随即反应过来,这事不寻常,儿子那个毛病,除了保姆打扫卫生,谁能进得了他的房间呢
“怎么回事你好好说。”钟万里问道,儿子现在已经不能正常生活了,有自杀的念头,这也成了他们老两口的心病。他们毕竟就这一个孩子啊。
杨慧便贴着他的耳朵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后,钟万里却皱眉想了想,然后说她:“你刚才做得太刻意了,别把人吓着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你说万一兆辉在感情上再遇到挫折,受了刺激可怎么是好”
老两口正在这儿踌躇,钟兆丰上楼了,跟老两口说了说他了解到的关于郑教授的事情,据邵文奇讲,这个郑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人低调沉稳。
按于采蓝所说的,他最近在跟弟子一起研究抑郁症的治疗,而且看样子已经出了成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倒是可以到那边去看看情况,钟兆丰担心的是,提起去看病的事,钟兆辉会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
钟兆丰说到这个顾虑的时候,老两口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只怕这一次,他们的儿子不会不配合了呢。
钟兆丰不明白,为何老两口这次看起来倒不那么担心了。这时候挂钟敲响,已经是傍晚四点半钟了,钟万里便说道:“先下去吧。”
钟万里到了楼下客厅,跟那些大夫聊了一会,不得不说,作为商务部副部长,他是个见多识广而且健谈的人,一时间宾主尽欢。
杨慧则想着钟万里的嘱咐,叫她别刻意了,于是便走到于采蓝这边,在她旁边坐下,跟她聊起了家常,打听了一下她家里的情况,于采蓝如实相告。
的确,跟钟家比,她家就是平民百姓,这个无需隐瞒。
杨慧这时候便问起了郑教授的事,于采蓝见她转移了话题,对此她乐见其成,她并不想把话题引到她的私事上。
于采蓝把郑教授那边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说道:“老师会针对患者的情况开一个大的复合方,这样可以快速起效,因为抑郁的人会有些消极的念头,效果如果慢了,怕情势有变,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