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室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十
“春杏,我想着等日后到了邵家,你若想嫁人了,便跟我知会一声。”祝九抬了抬手握住了春杏的双手,“唯独有一点我不答应,便是不能为妾,你可明白”
她上辈子为妾,不曾老去,虽临了没有横死街头,却也相差无几了。
祝家门里瞧多了,更是知晓如此。
自家姨娘作为妾侍也是不善而终,其他房门里的姨娘们,谁不是小心翼翼的过日子
一进门,虽是个姨娘,除了不忌惮自个院子里伺候的,便是主母身边伺候的妈妈都要给几分薄面。
没有做主理事的一日,若是碰着自个膝下所出儿女之事,更是万般无奈。
犹如韩姨娘的膝下姑娘,人没了就是没了,祝王氏倘若有心追究此事倒也能追究,偏偏祝家门里上头还有个老祖宗。
何况也不是她膝下姑娘,此事便含糊了过去。
从今年美貌之时,再到后面延绵子嗣,子嗣长成时的担忧又像云夫人那般。
春杏听得自家姑娘这话,颔首应是,“奴婢是姑娘的奴婢,自也是姑爷的奴婢,奴婢断是不敢生了那般心思。”
她也这想伺候在自家姑娘跟前,哪能想着成了一个姨娘。
自家姑娘瞧见的,她也都瞧见了。姑娘聪慧眼界远,她跟在身边这几年下来,自也是明白着。
“如此便好,我这是为你着想,倒也没有几分私心。”祝九是真切希望不想让春杏成为妾侍,无关乎她是否要成了邵莫的妾侍。
即便不是邵莫,到了邵家门里,那些个少爷们也不少,春杏生的模样俏丽,若是被瞧上了,总得知晓她的心思。
陪嫁的丫鬟,春杏自是要带去的,至于南林和梨花.....祝九却不得不仔细思忖一番。
梨花平日里不怎进屋伺候,南林先前虽在屋里伺候,可也是老祖宗跟前的人。再者,梨花先前给祝杨氏通风报信时,她不是不知晓,只不过并不愿去追究此事。
毕竟那都是小事,不必凡事计较,记在心里尚可。
这般一来,这两丫鬟倒有些难选了。
“南林是个会办事儿的人,这手段也下得去。只是难免过于冲劲。”祝九到底偏向的是南林,可心里头也有些犹豫。
春杏听了这话,不禁说道:“南林先前被打发去了祝堂院,想必平日里也藏掖着。如今没遇着事儿,日后若遇着事儿,便不像从前那般了。”
“那梨花呢”祝九朝她问了一句,春杏继而说道:“梨花妹妹年岁小,平日里最爱的便是下厨,做些可口的糕点。倒也合着姑娘的胃口,只是到了邵家门里了,光是如此也是不够。”
“奴婢想着,先前梨花悄摸的去南二房之事,她
第两百九十八章 终其一生
“姑娘,姑娘!”
春杏急急忙忙的进了门,临近十月初了,外边本就冷人了。m.xm.x
这会儿人疾步进门掀起了布帘,随着人进来,屋内带起一阵冷风扑面,祝九不禁缩了缩脖颈,抬眸看向了她,“何事这边着急”
“奴婢能不着急吗,外头邵将军打发了人来,送来了聘礼了,足足一百零八抬呢!”定亲礼本也是聘礼,只是如今挨着祝九再度送过来,便是聘礼了。
听得这话,祝九凤眸内闪过一丝讶然,自也是没明白过来,“为何又送了来”
“姑娘暧,这定是为了不委屈了姑娘。而且送排场来的人也说了,这是邵家将军送来的,也不是邵家送的。说是上回送过来的委屈了姑娘,这回头便补上了。”
春杏倒没想到邵将军对姑娘倒也十分上心,祝家门里从去年到今年本就是日子不大好过。
老祖宗一过身,祝家哪里还有先前那般脸面。
不说旁的,姑娘与邵家的这门亲事,不仅仅得提防着门里有心之人,还得忧虑着邵家那边可否会退亲。
可仔细一想,姑娘虽是过继的嫡出,那也是祝家的嫡出。
老祖宗虽过身了,这祝家的,到底还有凌亲王不是。邵家总不至于落了祝家的脸面去,这亲事该成的还是会成。
之所以这般担忧,也是自家姑娘已是有三月没见着邵家将军的来信了,对方心思如何,心里头自是没准头。
祝九心里哪能不喜,只是很快便收敛了起来,沉住了气,“既然送来,那便送去四库收着就是。”
十月初,到十一月初也就是一个月了,十一月初九是祝九的生成也及笄之时。
冬月里及笄过去半月,兴许这喜事便要入了十二月年前过门。
转眼也就是不过两个月了。
祝九这活了两回,还从未出过嫁,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和紧张。
邵莫让人送来了礼,还顺带捎来了一封书信。
春杏与金姑姑随着礼去了四库,后边回来时将书信带了回来。
还不知这心里边写了甚,西二房许久不见好事了,这会儿阁院内伺候的丫鬟婆子们见天儿的高兴着。
“姑娘,将军来的信。”春杏说罢将书信摆放在桌前,倒是这屋里上下都高兴坏了,瞧着自家姑娘的神色也没见着多高兴,春杏不禁看了看金姑姑。
金姑姑摆了摆手,“春杏,咱们先出去。”
说罢,拉着人出了屋去,又往屋内打眼一瞧,自家姑娘这才瞧起了书信来。
“姑姑,你说咱们姑娘这心里头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总觉着姑娘应了邵家这门亲事便没见着真正高兴过。”春杏知晓,姑娘家的得矜持。
可光有矜持便是不高兴了,也没见着姑娘有何羞涩的。
金姑姑听了这话,轻笑道:“你瞧瞧你,姑娘是姑娘,姑娘在咱们跟前自是稳着性子呢,她哪能不高兴,只是太过于高兴也不大好。”
春杏不明白的,金姑姑也未必明白。
祝九心里既高兴,却也沉着。
她高兴是,这辈子可以嫁出去为正室。沉着性子,便是在思虑正室与妾侍之分别。
上辈子她是妾侍,即便瞧着其他的姑娘一个个抬进院子,那也是不大在意的。
合着院子里的人,也用不着她来操持,偶然眼不见心不烦。可倘若成为主母,想必要忧心不少罢
这会儿祝九打开了书信,摊开一瞧,见着上边写道:“得尔为妻吾乃幸之,三年与等一人,终其一生。”
不过只是这么一句话,祝九瞧的面色有些绯红,倒是头一回书信上有这等酸溜溜的话。
跟邵莫那人高马大魁梧的身段相比,倒有些不同。
 
第两百九十九章 还是想追究到底
听着阁院那边传来的动静,祝王氏这心里头却有些不是个滋味。
西二房主院这半年来冷冷清清的,别院的人也不来走动了,她虽没望着人家来走动,可真这么没落了,心中难免感到几分凄凉。
老爷过身后,也算是人走茶凉了。
先前与二房走动的那些同僚门里的命妇们,如今也不往祝家来了,先前还会打发几个人来走一遭。
后头便了无音讯。
祝王氏心思也淡了不少,可心里有这口气迟迟咽不下去。
她总觉着自家老爷是被人所害,并非当真出了事端。
可她一个门里的主母夫人,如今想依仗自个的儿子去查一查此事,可惜这老爷人一走,昔日同好的同僚的们,还能给几分情面
何况此事关乎到自家老爷丧命之事,能查的便查了,想必定是不能查,所以才没有人帮衬。
越是如此,祝王氏心里头越是难受的紧。
“夫人,外头气候凉,这见天的要下雪了。”天色昏黄,不过才过午时,转眼就变得灰暗。
六姑姑瞧着祝王氏坐在屋檐下的躺椅上,过来提了一声。
今年跟往年不同些,往年过了冬月就开始下大雪,今年到了腊月下旬了才见天有下雪的征兆。
祝王氏听得这话,站起身往屋内走去。
六姑姑瞧着自家夫人心思不好,让丫鬟将椅子和褥子都撤了去,随而紧着进门,让丫鬟端来了刚熬好的茶羹,趁热喝了,不光添了甜口,还能回暖呢!
“搁下吧!”祝王氏哪有心思喝这些个玩意,只是听着阁院那边传来嬉笑声,心里头又沉了几分,“过两日人便要出嫁了罢。”
“是的呢,大后日人一早抬出门,北三房的主母万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如今祝家掌家的是祝林氏,祝林氏虽先前瞧不出来,没想到掌家起来有魄力,凡事也不让人拿捏了说道了去。
自然,也算是个公正之人,不与人偏颇。
“既然是这般,你便去知会一声,让那丫头到主院来说说话。”祝王氏叹息一声,“还有先前备好的添嫁,也着人送去四库上礼单去。”
“是,奴婢这就去。”这添嫁,早两个月前就备上了。
也不知自家夫人有何心思,先前没少念叨祝九姑娘的不是,后边念着念着便也不念了。
祝九姑娘都有大半年不上主院来了,想来也是先前往主院走动得多,夫人跟前也热闹一些。
眼下半年来受了冷落,心里难免感到落寞孤寂。
六姑姑让丫鬟将添嫁送去了四库,总的添了三十抬,也是门里主母厚待的嫡出分例。
随后,人便往阁院去走一遭。
人刚进入阁院,便见着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正在讨喜。
临近姑娘出嫁前两日,姑娘给每个人备了喜,挨个打赏了下去,这会儿瞧着婆子们脸上的笑意,可见姑娘也是出手大方。
“六姑姑来了,姑娘在里边呢,这会儿来的正是时候。”梨花见着六姑姑连忙打了声招呼。
六姑姑点头应着,抬步进了屋去。
祝九听着门外传来的声音,抬眼瞧了过去,见着是六姑姑登门,忙让金姑姑去将先前备上的东西拿来。
“奴婢见过姑娘。”六姑姑微微行礼,“夫人让奴婢来捎句话,念着许久没见着姑娘了,这些日子夫人的身子骨也好了许多。想着姑娘过两日便要出嫁,心里不舍。”
“我知晓了,一会晚饭时便去主院跟母亲一同用饭。”祝九说罢,金姑姑拿来了鼓鼓的荷包塞到了六姑姑手里,“
第三百章 未必
祝王氏听得这话,闷哼了一声,哀戚的看着祝九,“当年你胞姐与你姨娘之事,想必云夫人定也是如此劝说过你。却也不见你作罢,反倒是不依不饶。”
“既是如此,如今又为何来劝我”
想着,祝王氏收敛了神色,“今儿个叫你来,便是想问问,你对此事可知情即便不太明白,想必也有所猜测。”
她是不敢多想,也不会往别处想。
可总觉着这事儿出自祝家人的手笔,却又不知,到底是何人敢这般做。
此事也发生在老祖宗过身之后,便有人迫不及待的对她家老爷下了狠手,这般急着将人置于死地。
仔细一想,祝家门里,老爷在朝为官向来都眷顾着门里的手足们。
而她这个主母,也未曾真正对其他门里的夫人多有得罪,如此想了许久终究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祝九听得这话,垂眸敛目,沉默了一会后才开口道:“母亲当真要知晓”
“是得知晓,若非如此,这逢年过节的,我该如何与老爷叙旧”祝王氏见祝九这神色,不觉抬手抓住了她的手腕,面色泠然道:“你定是知晓,对不对”
“九儿只是猜测,十之。”祝九说罢,叹息一声,让金姑姑先去外头候着去。
金姑姑颔首应是,快步去了门外,将几个丫鬟都差了下去,随后将门帘放了下来。
待人一出去,祝九这才说道:“母亲可曾记得,当初老祖宗一心想要母亲过身于此。母亲的娘家到底是外族,并非祝家门里的人。”
“要说祝家门里,在朝中颇有威望的也只有咱们西二房。父亲在朝中的威望也不是凌亲王所能企及的。”
祝九的话听的祝王氏有些糊涂,“我自是知晓老爷在朝中威望,莫不是你所言,这事乃是天子容不下我家老爷”
“可老爷对当今天子那是忠心耿耿,没有半点别的居心。”祝王氏实在有些不明白。
祝九摇了摇头,“母亲,或许当初老祖宗要的,只是扶持了凌亲王,并非要让祝家完全受制于当今天子。”
这也是祝九所想到的。
先前本以为,老祖宗定是为祝家做了更好的打算,日后依仗着凌亲王。
可想到这,凌亲王乃是被天子所忌惮,老祖宗真想要保住祝家,按理应当是让西二房老爷与祝家门里的男丁放眼仕途上才是。
后来,祝九偶然瞧了一本书籍,是野记,提到了当年祝家跟随先帝之时。
那时的情形不正是跟如今的情形一般无二
当年的先帝可是策反的了登记没有几年的天子,之后夺得帝位。
如此一来,祝家便不需要对当今天子忠心耿耿。若祝家有了跟随凌亲王的打算,这祝家门里头一个不答应的恐怕是西二房老爷,祝容里。
说道起其中缘由,得说一说当年,当今天子还是和祝容里同门过。
那时,虽年岁相差甚大,却有了交情。故而,天子登基,头一个站了阵营的便是祝容里。
这样一想便也能说明白了,为何北二房之事会受牵连。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若非祝容里当年与天子有这么一份交情在,只怕北二房之事一发不可收拾。
祝王氏听得这些话,心里也感到惊讶,祝九所言这些,确实是有过的事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