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嗯,同时很是隐蔽的瞪了杨妙真一下,心说回头再收拾你。这又不是自家地盘,有这么胡闹的么,要低调,低调懂不懂!
杨妙真老实了,放以前可能还继续嚣张一下,现在么,不老实不行啊,周少瑜这个变i态,越来越厉害了,虽然还能对抗一段时间,可到最后,肯定打不过了。
不管如何,随着周少瑜的介入,这事就算过了,杨妙真也没说假话,门房的确出言不逊,说了句只要你如何如何我就帮你跑腿一趟通报一声云云。
萧姽婳的意思,直接宰了,周少瑜说了几句好话,这才改成发配为奴,做苦力的那
第七百九十八章 辞行
萧姽婳如今并不富裕,哪怕除去军队,要花费的地方也太多。
说起来,萧姽婳也当真是个狠角,在稍稍稳定了新地盘之后,又开始人头滚滚。
比如长安。
大梁一朝,长安的地位一落千丈,但历史底蕴在这,同样也是个大城,该有的经营还是要有。所以长安城还是蛮富有的,按理说,府库也非常充足。
可偏不,库房空着呢。
咋办当然要清算啦!
以前谁当职,谁负责,一开始不清算是为了稳定,但同时也派人暗中监视调查,看有没有偷偷转运或者偷藏财物物资之类,待一系列证据清晰明了,一个字,杀!
再周少瑜告辞前的那几天,长安可谓人头滚滚,不晓得抄了多少家。
按理说,敌军围城的情况下,这么做会相当有损士气和人心。但这不是不寻常么。
官吏早就**,丝毫不得民心,萧姽婳此举反而被人大声叫好。至于城防方面,主力军可是萧姽婳的嫡系,又怎么可能会有影响,相反甚至士气还有所提高。
为啥因为公主府有钱了呗,只要开战立功,就不怕没赏赐。
周少瑜很低调,这些事情不但一言不发,甚至都不再跟随萧姽婳左右,窝在萧姽婳的府里哪儿都不去。
“刚过易折啊。”周少瑜摇头轻叹。
萧姽婳的表现一直挺硬气,该下手的时候丝毫不会手软,并且一定程度上眼里揉不得沙子,哪怕罪名没那么大,也直接来个抄家,男的宰了女的充奴。当然了,也或许只是因为筹措更多的钱粮。
不管是哪个原因,这么做都有点过了,大户宰了个干净,然后呢虽然还没去过蜀州,但是周少瑜敢打赌,目前蜀州的商贸繁华程度,绝对已经大幅度下降。
而且老这么宰,势必也会引起各地大户的不满和反抗。
如果萧姽婳是纯粹的起义军也就罢了,天生和大户敌对。
可问题不是。萧姽婳是大长公主,有着一定程度上正统的名义。先前的一系列操作,足以得到天下不少人的投奔心思,可这么一宰,立刻让大半人犹豫。
寒门子弟到底也就那么多,其余的,哪个还没点家底这么个宰法,能喜欢萧姽婳才叫怪了。
领军有余,内政不足。
这就是周少瑜目前对萧姽婳的看法,其实现在投奔萧姽婳的人还不少,肯定不缺真正有本事的人,可问题是,架不住萧姽婳强势嘛,她说要宰,谁还劝的了周少瑜若真留下效力,或许还能稍稍劝下一二。
周少瑜辞行,理由是晋城不能久离,恐突厥人食言云云。
萧姽婳也没阻拦,一边嘱咐周少瑜注意自身安全,一边命人准备了好些粮草。
周少瑜本来以为不多,结果出去一瞧,好家伙,这起码都上百车了吧,周少瑜顿时苦笑,这哪里是真送给他啊,完全就是做戏么。
城外火凤大军还在呢,真浩浩荡荡弄这上百车粮草出去,跟找死有什么区别不是吸引别人来打么。总不能让萧姽婳派出大军相送吧。
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萧姽婳就是做戏。
周少瑜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在明面上看是保得北地一方百姓平安,条件肯定很艰苦。周少瑜既然来了,那么萧姽婳总不能丝毫没有表示,于是大手一挥,送上大礼。
外间可不会想那么多当时是什么情况,只会知道,萧姽婳在自身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旧很是慷慨的免费附送粮草多少多少,以资助周少瑜维持北地百姓生计之类。
如此一来,萧姽婳在民间的名声也会立刻涨一大节。
&
第七百九十九章 废物
如果将杨妙真的行为单纯的当做恶作剧,那未免有点说不过去。
打个比方,我们经常可以在当中看见一段相当经典的剧情,那就是‘反派死于话多’。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要话多还不是布局了一切,掌控了人家的生死,马上就就要得偿所愿,这种情况下,自己爽歪歪的心情不吐露一番,简直就是不吐不快啊。
换言之,这方面的情绪是需要分享的。
整人也是一样,在周少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杨妙真摸走了萧所有的换洗肚兜,成功将这口锅背在周少瑜的身上,这意味着整人成功。
可是这怎么够。
要知道周少瑜和萧是隔着距离的,周少瑜这都已经告辞离开,哪怕萧发现,也不可能上演一出面对面的精彩好戏,也正因为如此,萧写信质问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怎么也是女儿家,提这个多别扭。
最主要的,如今周少瑜从各方面来说,对萧都是很重要的存在。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翻脸,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如此一来,明明是一个恶作剧,然而表面上去对周少瑜一点效果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杨妙真的真正用意,可不仅仅是恶作剧这么简单。
在周少瑜和诸位姐妹眼里,杨妙真性格大大咧咧,但也不乏聪慧,但总体而言,标签基本上也是武力高强,善于行军打仗的女中豪杰。别的方面还真就不怎么突出。
然而对于在历史上当过红袄军的首领,之后还当过‘女高官’的人来说,这是不是也忒将人家瞧低了点。
周少瑜很少会对妹子们隐瞒什么的事情,对于周少瑜和萧的关系什么的,杨妙真自然再清楚不过。
萧如今的身份是‘主公’,老早之前就强行给周少瑜弄了个军师祭酒,好在之后周少瑜压根就没再萧身边效力过,是以天下人也没将周少瑜视作萧的人。
可是在杨妙真看来,这回周少瑜的举动委实算不得明智。
萧和火凤对峙,这次场景之下,周少瑜居然跑到长安几乎寸步不离的待在萧左右,这就很容易给天下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周少瑜其实就是萧的人。
这不好,非常不好。
一旦贴上这个标签,哪怕到时候能够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起军,至少也会落个叛徒的名声,只不过叛的是萧,而不是朝廷。
影响或许不会太大,但问题就在于周少瑜走的是仁道,而非枭雄之路。任何一切的负面名声,都要尽可能的防范。
杨妙真有理由相信,萧觉得想得到周少瑜在这个时间出现在她眼前以为着什么,然后不仅直接让周少瑜住在长安城的临时公主府,还除却睡觉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带在身边,哪怕什么都不说,其实就已经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
毕竟周少瑜不算一般人,怎么也挂着一个第一才子的名头,而且名声相当的好,这个信号一旦放出去,就跟当初萧想要利用周少瑜的名气是一样一样的。
可惜事已至此,杨妙真也没什么好主意,至于周少瑜,压根都没想到这点,就更不指望了。
思来想去,杨妙真用了一个下三滥的招数。
莫看计策不咋地,其实还挺好使。
说到底,萧再有心,也是女儿家,甚至还是黄花大闺女,如果一件两件的,也就罢了,忍忍也就过去。可全部都被拿了,不可能不恼火,百分百生气的不行。
即便仍旧想要拉拢或者利用,也会因为恼怒暂且搁浅,起码也能达到一定的拖延时间的地步。只要萧不
第八百零一章 反对
因为离潭州甚至诚徽州委实遥远,因为局势的关系,甚至都需要重新开辟运输贸易路线,要不然先前也不会跑到萧姽婳那里去。这段时间,与阿依努尔的交易都是暂且中断了的,因为没办法大规模的运送过来。
哪怕如今已经得到萧姽婳的首肯,可以进行绕路运输,但短时间内,还指望不上。
是以,如果火凤的交易想要在近期进行的话,周少瑜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最好的法子莫过于穿越一趟,然后想办法搞些财物来。除此之外,一时半会的也委实没有太好的法子。除非能在这里找到高价值的矿脉。其实也没啥用,真找出来,可不仅仅是何阿依努尔扯皮的事情,阿史那隼一旦得知,保准插一脚。
如果按照原本华夏的地图分布,晋城还有一些矿脉的,当然了,肯定煤是最多。不过大梁相似度再高,那也是另一方世界,或许地名地形基本一致,但矿脉什么的,还是有着挺大的区别。
不然的话,周少瑜早就派人去到处买地暗中挖矿了,可惜事实却是,的确派了人去了一些有名的地方勘察,也不知道是技术和原因还是干脆就没有,反正一个没找到。
好在交易再快也不会是马上,还有时间,反正穿越一次也就离开几天罢了,不怕耽误。
到底人家妹子刚过来,结果不多陪陪人家不说,反而直接跑了,那如何叫人舒服的起来。
不得不说,有人伺候就是不一样,李柔儿跟他左右的时间可不短,属于最早几个来到大梁的人,伺候的久了,周少瑜什么习性早就一清二楚,都不用多说,都能处理的妥妥当当。
大唐公主做贴身女婢,这感觉,美滋滋。
还好,目前真正的水晶宫成员包括杨妙真在内也就李柔儿和大乔,压力不大,她们可没杨妙真那般强大的战力,瞬间让周少瑜重振雄风,稳占上风,美滋滋!
不过美完了,头大的事情就来了。
晋城不比诚徽州。
虽然这里也彻底大乱一场,但也远比不得当初诚徽州的三不管。
周少瑜占据诚徽州,让女子主事,只要过得好,一切都不是问题。这点上,这边的底层百姓意见也不算大。
问题就出在那些书生士子身上了。
作为男权社会的特权阶层,周少瑜刚冒出个苗头,准备让妹子们接管一定的事物,就立刻遭到这些人的一致反对。
开玩笑,他们都只能观政,只有建议权,没有管理权。凭什么让女子坐在他们头上发号施令。传出去还如何有脸面
哪怕周少瑜解释说,这些妹子经验丰富,有善怀阁大家,也有在诚徽州经验丰富的实权人物,甚至还将杨妙真强大的武力给抬了出来。
然并卵。
对他们而言,这是原则问题,不是说你有本事可以胜任就可以的。
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恪守妇道,而不是什么抛头露面治理百姓,那是他们这些才子的事情!
嗯,基本上就是这么个矛盾,头很大。
周少瑜知道让世人,尤其是特权阶层接受女子议政很难,但周少瑜也没准备真大肆的启用女官。说到底,又不是所有女子都像自家妹子们这么牛。大部分女子,基本都是从未受到教育的,那种存在,也不肯能委以重任。
按照周少瑜的想法,也就是让自家妹子占个特例,还不至于全面启用女官,那么做和找死没区别,保准这些特权阶层全部与周少瑜为敌。
人家萧姽婳是特例,公主嘛,而且也没见人启用女官啊。至多也就是身边的侍女地位要高上一些。
&nbs
第八百零二章 棋子
大梁,京师,金陵。
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外间一片乱象,金陵仍旧歌舞升平。
作为京师重地,达官显贵云集,大富商人众多,只要不是兵临城下,无论什么事都很难影响到这里来,即便有,那也是底层百姓的事,和他们无关。
金陵城很大,周少瑜是去过的,在对比之下,大梁的金陵城,远比华夏历史上的金陵城规模要大。或许也是因为光是一个皇宫就占据了不少地盘反正规模是挺不小。
对于实际掌控了一国朝政的高玉瑶而言,她压根一点都不忙。
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政务的方式,很显然,高玉瑶并不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的那种。
以华夏历史上的皇帝为例。
同样是明朝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躬行节俭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总之,这位开启弘治中兴的皇帝,很少有比他再勤政的了。过于的操劳,却直接让这位无比勤政的皇帝,年近三十六岁就仙逝,要知道他可没别的癖好,人家可是史上所有皇帝当中,唯一一个后宫就一个皇后,任何嫔妃秀女都没有的存在。
而同样是明朝中兴皇帝的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大帝。这位被称作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却是长达二十五年不曾上朝!
众所皆知,为君之道,在于平衡,高玉瑶虽然不是皇帝,却也差不多了。
很显然她更偏向于朱厚熜那种风格,当然了,还不至于那么夸张,该上朝的时候还是会上的,但也不会什么事都过问,那样只会把自己忙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家那么大,靠她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忙活过来。所以高玉瑶舍得放权,但放权的同时也会掌控平衡。
没有谁能一家独大,你要徇私,自然有其他人在盯着,或许会有些私下的小龌龊,但只要不夸张,高玉瑶不介意睁只眼闭只眼,她只需要看结果便好,以及,随时推翻结果的绝对权力!
处理完不多的政事,打坐一阵练习道家的吐气之法,然后悠哉哉的在后花园赏景,然而没人会小觑这个看似懒慵的太后,就目前而言,她便是大梁的天。
“说说罢,最近又有何趣事。”高玉瑶打发走唱曲的歌姬,慢理斯条的吃着甜点,向旁边随身侍奉的宫女问到。
哪有那么多趣事可言,也就是前阵子诚徽州的事情叫高玉瑶觉得新鲜,没法子,只能将此事的后续尽可能的说的有趣一些,比如善怀阁还未出嫁的女子备受追捧,那些才子写过什么胆大的诗词云云。
到底还是稍显无趣,高玉瑶摆摆手,似是想起什么,道:“说起周少瑜,他如今在晋城吧。”
高玉瑶有她的思量,当初可是见过周少瑜的,后者还讲了一只猴子的故事。在高玉瑶眼里,周少瑜很有隐士风格,因为人家对于当官什么兴趣都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