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摆下三牲祭品,各自写好金兰谱,这玩意在明清时期才用来交换,往前推虽然有,却基本都是焚香告祖。眼下明朝后期,自然是要用来交换的。

    焚香叩拜,斩鸡头,喝血酒,待交换了金兰谱,这结拜之礼便算是成了。

    “小妹见过契兄。”秦良玉难得心情不错,一抱拳,笑呵呵的道。

    “乖,吃糖。”周少瑜还真就摸出几颗奶糖来。

    !!!

    吃糖是什么鬼,咦味道还真不错,甜滋滋。

    徐妙锦也不曾多待,毕竟主管着泰原一大堆事,假模假样的告辞一番,一拐角,就消失不见。

    既然无家可归,秦良玉也想到处走走看看,因为没有路引,为避免麻烦,周少瑜索性将锦衣卫的服装一直穿在身上,连绣春刀也佩了出来,腰间也将那块锦衣卫百户的牌子给挂上。到是没哪个不开眼的非得上来检查。

    没法子,现如今的锦衣卫恶名更甚。谁让现在的锦衣卫老大刘守是个没节操的,和东厂搅和到一块,算得上是狼狈为奸,名声更臭,谁没事敢惹惹得起也怕麻烦么不是。

    “契兄,你那飞鱼服到底是真是假”秦良玉不由好奇。

    “自然是真的,这谁敢私自做那可是掉脑袋的。”周少瑜好笑道,虽说如今的飞鱼服不必当初,数量不少,可还不至于完全的烂大街,这又不是好些年前的正德一朝,飞鱼服跟不要钱似的到处赏。

    秦良玉不信,一撇嘴,道:“难不成那指挥佥事的牙牌也是真的”

    “自是真的,只不过那是成祖皇帝初期所赐下的。”周少瑜说了句大实话。

    秦良玉也没多想,只以为物件是那时候的,并不会说去猜想是周少瑜那时候得到的。

    两人不急不缓的慢慢赶路,反正大冬天的想快也快不起来,真策马疾驰,冷风刮不死你

    虽然周少瑜最终还是留下来,并没有第一时间掺和并州战局,但也总不至于乱逛,总要做些有那么点意义的事情,比如……

    “前边便是南雄府了。”周少瑜指着远处的城池,颇有那么点兴奋。

    虽说已经做够很多次远距离赶路的事情了,但仍旧无法适应,风餐露宿不说,耗时还特别长,老骑马也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

    好在如今已经开春,到不至于还要忍受寒冷。

    秦良玉不知道周少瑜为啥大老远的跑这大南边来干嘛,直到跟着周少瑜找到一位蓝眼珠鹰钩鼻的‘怪物’方才吓了一条,这是什么人

    还能是什么人,西洋人呗。

    这一位可不是什么默默无闻之辈,在有些方面,对于华夏的影响还不小,历史记载也很多。

    能这时候出现在明朝的而且还出名的西洋人,只有一个意大利的天主传教士利玛窦,名人呢。

    利玛窦如今四十岁,穿的是大明的儒服,蓄发留须也颇有点规模。鹰钩鼻很尖,到是有几分帅气的感觉。

    当然了,放到现在,怕是没几个大明人能够欣赏的了。

    到如今,已经是利玛窦来到大明的第十个年头,老实说,传教的进展算不得顺利,虽有有所发展,却很是缓慢。

    不过随着认识一位大明好基友瞿汝夔之后,进度到是快了不少。

    对于有人能够主动来找他,利玛窦很高兴,尤其这人还能跟他聊一聊什么三位一体,甚至还有圣经。而且已经在大明生活十年的利玛窦当然认得周少瑜身上那身飞鱼服,这意味着这还是一位官员。

    这种有利于开展传教的对象,当然要好生对待,更莫说利玛窦已经很久没聊的这么开心了。

    不远万里跑来传教,其中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周少瑜却还能和他聊聊遥远的西方,甚至还会简单的几句西方诸国的语言,虽不是乡人,却也有几分见着老乡的感觉。

    两人聊的愉快,秦良玉却没什么兴趣,主要是听不懂,圣经什么的,那是什么东西到是利玛窦拿出的那块三菱镜很叫她喜欢,在阳光照射下能够照出小彩虹来,煞是好看,索性自己在一旁自噶把玩着。

    到底是时间还早了些,即便西方此时的科技发达不少,但也不会超过太多。还真没什么好东西可选,眼下最紧要的,反而是给卞敏补上大量的油画颜料过去。

    那妮子都画了好几年了,当初买的颜料也剩不下多少,自然得补充补充。至于别的,看看再说,或者可以补些燧发枪,毕竟现在妹子多了,有点不够分了,何况周少瑜自己还要拿不少把防身用。

    手统最好,妹子们好放在身上。实在没有长杆的燧发枪也凑合,大不了周少瑜自己用。

    不过这些,利玛窦作为传教士自然是没有的。事实上,就在前不久,利玛窦还路遇强盗了,不仅自己受了点伤,还死了一个随从。

    几番尝试劝说,利玛窦总算点头答应亲自带着去一趟澳门,那里现在是葡萄牙人的居住地,至于这事屈辱与否,却也不在这细说了。

    秦良玉觉得自己算是开眼了,好多‘怪物’!

    没毛病,眼下的秦良玉才多大,当然没多少见识,就利玛窦一个的时候还好,一下子周遭全是西洋人,还真有点犯憷,紧跟在周少瑜后头不敢离太远,很是没有安全感的模样。

    见此,周少瑜也是心中暗叹。

    连秦良玉这等英杰人物见着外国人都是如此,更莫说寻常百姓了。从这一点到也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管制使得人们愚昧无知的一点。

    &n




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影
    火凤的进军速度算得上很慢,不仅如此,五万大军仍旧分作两拨。

    三万在前,有火凤亲自率领,而另外两万则远远跟在后头。一来是为了防止意外,万一有伏兵之类打个措手不及,死伤再大,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另一方面,也是分开守着先前缴获的战利品,别的不说,光是战马,都已经让火凤相当满意了。

    如此一来,接下来所谓的大决战,火凤就算不参与也不觉得亏,反正已经赚大了。

    另一边,同样是做为外援之军的镇西府,士气可算是跌落低谷。一瞧这模样,镇西府就知道肯定不能指望这群士卒能再去和突厥打,就算赶过去,也就是远远站在后头喊一波666,算是加油打气了就。

    考虑到同为援军的萧如今也算是损失较大,镇西府甚至一度怀疑,周少瑜事先说的什么只是叫他们来摇旗助威,主力还是周少瑜自身的军队云云不过是欺骗,不然的话,为何反到周少瑜自己的军队损失不大

    不管是不是吧,镇西府接下来都要考虑自己的处境了。

    和突厥的战争,镇西府的家底都快耗的差不多了,如今再次被阿史那隼打惨了一次,消息传出,就算最终剿灭了阿史那隼,那对于镇西府也没什么大用了,众人只会看见镇西府一败再败实力大减,已经不足以对西域诸国形成威胁。

    可以预想,不久之后,雍州地界,势必将会面对西域联军的侵袭。

    已经有点怀疑周少瑜的镇西府,委实有点不是那么信得过。可如今能够对镇西府形成帮助的,只有周少瑜和萧。既然周少瑜不行,那就只有尝试寻求萧的帮助。

    但是无缘无故的,凭什么叫人家损耗实力帮你,真当萧的实力很强大么

    一群人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索性投靠萧成为下属,面对整个雍州,镇西府不相信萧会不意动。

    作为镇西府还未做出行动的内部决定,外人当然无从知晓,李秀宁率领的军队人数也不过两万,在没有足够的地地利优势下,自然不会贸然进军与阿史那隼决战,反正如今不得不率先做出抉择的,是突厥一方。

    阿史那隼现在的位置很是有点尴尬,其中一面自不必说,便是萧所占据的山头。除非强行拿下,不然此路肯定不通。

    而唯一的道路,往北被李秀宁扼守,往南有火凤徐徐靠近。

    虽说荒郊野外的,肯定不至于堵死,但至少大道是别想了,只能是道路崎岖的穿林过山。

    不过阿史那隼显然不准备灰溜溜的逃跑。

    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阿史那隼,在被杨妙真猛追着一路奔跑只好,身体可谓虚弱到一定境界,再跑还是道路崎岖翻山越岭哈,阿史那隼自然是宁愿选择轰轰烈烈的战死,也不会窝囊的死在逃亡的路上!

    这种时候,阿史那隼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大战在即,居然放走了一部分不愿意死战的突厥人,这些人能不能顺利突围回到草原暂且不说,但至少,如今人数本就不多的突厥大军再此举之后,人数也减少到了不过一万出头。

    看起来一万多点的突厥军队已经没啥威胁了,毕竟李秀宁那里有两万余,萧也有万余,火凤甚至有五万,至于镇西府……不提也罢。

    总之,八万打一万,还是合围,怎么看都是胜利的。

    但事情不能这么看。

    既然阿史那隼敢放人,那么依旧选择留下为阿史那隼死战的突厥士卒,势必将会爆发最惊人的战斗力,说到底,在明知道阿史那隼必死的情况下还愿意如此选择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自愿为阿史那隼陪葬!

    人家连死都不怕了,还怕跟人死磕

    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反正李秀宁已经当做十万突厥大军来对待。不仅如此,萧肯定不能太指望,人家已经损失不小,至于火凤,兵力看起来多,但实际战力却不能太期待。

    而且能过来帮忙就已经很不错,指望外人能出多大力,那是做梦,说到底,压力还是在自己身上。

    既然阿史那隼还没动,李秀宁自然也不会动,而且还一直在修缮加固营寨,有一处相对牢固的地方拱卫,怎么都比与突厥骑军证明硬钢要强。

    不过就算再怎么布置,一场硬仗是必然的,可以遇见,届时死伤必然也不会小。事实上这也是镇西府最终宁愿选择对萧臣服的原因之一,此战过后,周少瑜自身的实力,自保都勉强,何况支援别人。

    莫看泰原城内还有一万守军,可相比起一个偌大的并州,只有一万兵力的话可不怎么够。

    想到这些,李秀宁还真有点后悔,当初委实有些冒进了,虽然大破突厥,却也损失了两万多可以归拢为己有的兵力。

    第一天,阿史那隼遣走了不愿死战的突厥士卒。第二天,只剩万余的突厥军队直接大摆筵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颇有点‘最后晚餐’的意思,第三天也仍旧如此。

    之后一连吃了好几天,无论是李秀宁还是萧,都不敢轻动,那是一支萌生死志的突厥军队,没人愿意主动去触眉头,哪怕看起来毫不防备。

    “看见了么我们只有一万多人,我们肆意享受美食不做丝毫防备,却无人敢招惹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突厥最精锐的勇士!我们的可汗是伟大的阿史那隼!我们,天下无敌!来,让我们为自己的勇武干一杯!”

    微醺的阿史那思磨站起身高呼,引得众突厥士卒的赞同大喝。呜啦呜啦也不知道喊了什么,异口同声的,气势到是不凡。

    然而凡事怕例外,火凤的军队一分为二,自己率领三万在前,但并不是行在最前头。古代行军,势必有一支先锋军。火凤也是如此。

    一支人数五千的队伍作为先锋走在最前,也最早抵达预定扎营地点设下营寨等待中军。而火凤也够磨蹭,几十里路,愣是一点点的慢慢磨,到现在都还没抵达。

    其实火凤也有想法,之所以走这么慢,也是想着稳扎稳打的路子。行不了多远,势必安营扎寨,建造一处范围不大,但却相对坚固的营寨出来,且基本都有一定的地利。

    两万五千人住在其中很是有点拥挤,不过也就是凑合了。等第二天继续行军,留下五百人看守营寨并继续加固,其余人走不出几里路又开始安营扎寨继续修建。

    不得不受火凤这一招很是猥i琐,反正阿史那隼一探听这结果,就立马放弃去打火凤那边的想法。

    为啥因为人家随时可以退,而且退不了多远就有牢固营寨可守,就算攻破了有如何人家还能再退,还能有营寨!

    你说恶心不恶心。

    不过相对的,既然行事如此保守,那么肯定不会主动出击来找突厥军队的麻烦,为此,阿史那隼对南边的防卫可谓降到了最低。

    还是那句话,凡是怕例外啊。

    火凤的先锋军,将领姓李,没啥出身,名字就叫剩子,本是豫州开封辖下的农户,后来跟了火凤做起了造反事业,因为跟随的时间很早,俘虏过周王,也作为骨干被派到洛阳暗中发展信徒,从而一举攻破洛阳将孙守仁赶跑。

    虽然都不是主要军功者,但胜在都有参与,资历可谓深厚,乃火凤的死忠。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提拔的快。

    有了地位,剩子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思来想去,决定给自己取一个‘幽影’的名,认为自己是那个潜藏暗处发出致命一击之人,你看洛阳不就是这么突然爆发拿下的嘛。

    &



第八百八十二章 计谋
    华夏史上,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下了以少胜多的经典著名战役。 也在一天之内创下了三个成语,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坐壁上观。

    当然了,这种以断绝自己后路,让士卒只能选择拼死杀敌的招数也不是绝对的好使。

    若是作为将领那没有那么高的威望,怕是这个命令一下达,被认为是让他们去送死的将士们,很可能第一时间就要反抗了,闹不好直接宰人都难说,谁让你不给咱活路的

    此外除却将领威望,还得需要军心稳,够团结,够齐心,不然仍旧是白搭。

    是以综上所述,可见项羽治军是很有一手的,如若不然,谁愿意为他卖命。

    当然,阿史那隼肯定不能去和项羽比,对比起大梁这边历史上的突厥可汗,或许阿史那隼算是极为杰出的人物,可怎么也不可能去和堂堂霸王相争,那也太抬高阿史那隼了。

    不过眼下的突厥军队,却很有这么个意思。

    狂欢几日,如今烧了剩下的粮草,摆明了一决死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此情况,就算李秀宁再惋惜前几日的偷袭机会,也不得不正视。说起来那位李幽影虽然莽撞,却还真有几分收获,至少此刻突厥军队的人数,从万余变成不足一万了,当然了,离一万也差不了太多便是。

    最头疼的应当还是火凤了,这是该赏还是该罚

    说罚,人家的确真真切切宰了不少突厥人,如此判决不免叫将士寒心。说赏,雾草,谁让你自作主张的!此风不可长!

    当然,那是人家火凤的事,面对决定死战的突厥军,李秀宁也有自己的考虑。

    “阿史那隼不行了。”李秀宁双目微眯,语气平淡,似是在说一个绝对的事实。

    理由很简单,烧粮的做法,固然让士卒彻底没了任何的后路,但同样的,也会陷入很大的被动。
1...212213214215216...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