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不但如此,幽王派遣在外袭扰的三万军队也集结赶到。
共计八万大军合围突袭,而攻破外营位处半山腰的执失摩力又拿什么去抵挡
原本幽王的这支军队也不过是试探性的联系一番,不曾想宁慎钦还当真有那魄力带兵赶来,不然的话,此战固然会赢,却也不会赢的这么干净利索。
按理如此规模的军队调动,怎么都会被探查到才是,不过谁让他们不断袭扰导致突厥占领的所有城池全部闭门死守了呢。也是没法子的选择,毕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围剿,连派出的探子都少的可怜,且未必尽心。因为自打袭扰以来,突厥一方的探子死亡率委实有点高。
总之,根据事后宁慎钦的说法,周少瑜仁义之命实在是太过闪亮,也是他愿意听从调遣前来相助的原因。
要知道突厥攻打幽州冀州,这都和周少瑜没有任何关系,可人家就是来了,这就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相比起隔岸观火甚至还私底下算计的大梁朝廷而言,周少瑜简直好太多了。
瞅瞅,这便是走仁道的好处了。
当然了,帮忙归帮忙,但并非是投奔什么的,人家可是幽王的死忠来的,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什长被提拔为一军主将,更是委以重任直接放权,早就让宁慎钦肝脑涂地了。
按照宁慎钦的意思,最好是能够去解幽王之围,怎料李秀宁却直接提出了兵围云京的计策,理由倒也充足,云京被围,突厥还能不退兵一旦退兵,危机自然解除,哪里需要特地去救援。
只是,紧赶慢赶的抵达云京城外,李秀宁却按兵不动了!连试探性攻城的意思都没有。
这就让宁慎钦看不懂了,若是周少瑜在领兵,没得说,宁慎钦是愿意信服的,可李秀宁,宁慎钦并不了解,是以单单女子的身份,就有点让他坐不住。
“慌什么此举不过是‘围魏救赵’之策,攻与不攻又能有何区别,待探得突厥回兵,我等自然散去。”还是杨妙真看不过眼,摆摆手说了一句。
似乎,也没毛病
不好意思,其实,仍旧是个坑。
真要打,云京不是拿不下,可又那个必要么到时候突厥回师,要么死守要么放弃,总归都不是什么好选择,既然如此,何必费那个损耗去攻城。
莫要忘了,这里是幽州,并非是周少瑜的地盘,幽王还摆在那里呢。
那般尽心的打败突厥,对周少瑜一方而言,除了刷一波声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好处,还白白损失自己的兵力,何必。
哪怕是周少瑜,都从未想过要成为对抗突厥的主力军,得不偿失。真尽力去打,到时候自己实力削弱的厉害,幽王的兵力甚至完好无损,那还搞个毛线。
一旦驱赶走突厥,幽王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一个矛头必然仍旧是对准冀州,而冀州是谁的地盘女帝火凤的。
虽说人家仍旧是独立的,可周少瑜基本已经将其视作自己的地盘,只不过种种因素,就算能够立刻收归于自己,也会拖下去作为缓冲。不然周少瑜的地盘就显得太大了,到时候所有矛头都会对准他。
当然了,现在的火凤,肯定是不愿意就这么拱手相让,该刷的交情还是得刷,这也是周少瑜并没有来到云京,而是南行赶往火凤所在的原因。
可以预见,兵围云京,阿史那忽沁势必会回军大部分兵力,届时幽王之围解除,自然就轮到幽王继续搞事情了,让幽王成为主力与突厥对耗才是正理,届时两方势弱,周少瑜想怎么插手都行。
至于拦住不放出任何消息,总要试着捞点好处不是。
另一边,阿史那忽沁急急后撤,由于不确定别处是否还有埋伏,不敢保持太近。哪想最终探子汇报的情况确实火凤大军正飞快撤退,甚至营寨内好些物资都抛弃不要了。
至于突然到来的周少瑜的朱雀军,摆在明白上的只有一万。
有诈诱敌多疑的阿史那忽沁又迟疑了。
“再探!都仔细点,探清楚是否有埋伏。”阿史那忽沁决定再忍忍。
左等右等,好一会也没见一个探子前来回报,好容易等来一个,还是重伤在身,显然遭遇了敌方的斥候,不,应当说,周少瑜在针对性的击杀这些突厥探子。
“没有埋伏!”阿史那忽沁眼珠子一鼓,直接暴走,居然毫不犹豫就宰掉那探子泄愤,理由你们这些无能之辈,早些探明,本汗至于被糊弄的这么惨
一路紧追,遥见远方逐渐关闭的城门,阿史那忽沁肺都要气炸,原本眼看美人儿就要到手了,结果呢
“周少瑜,本汗不杀你誓不为人!”阿史那忽沁咬牙切齿。
周少瑜当然听不见,听见了也只会浑不在意,杀我放狠话谁不会,先问问咱家妹子们答应不答应,真以为我软饭王……咳咳咳,总之,咱也不是吃素的不是。
火凤的损失不小,抛开丢弃的物资不谈,这些日子的死伤以及逃兵超过了两万,而且对于士气影响也是蛮大的,甚至还有那种傻缺。
认为当初打阿史那隼的时候那么轻松,现在就不行了,都是火凤指挥不当的原因云云。
雾草,也不看看你自己有啥本事!哪来的迷之自信。
&
第九百三十七章 风格
抽个美女打江山正文第九百三十七章风格这便是属于农民起义的悲哀了,除了一些经过演义或者以及传闻‘洗礼’过的农民起义军,大抵其将领以及麾下主要成员,真实能力都不会太出众。
史上最接近草莽并成功登基的刘邦,真以为啥关系没有呀
别的不说,早年间刘邦欲投魏公子信陵君,结果半道听闻这家伙死了!于是转投信陵君座上常客张耳。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定都襄国,最终张耳助刘灭项。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张耳的名声可谓极好,世所称贤,而刘邦这个会做人的存在,与张耳可谓称兄道弟,这也变相了抬高了刘邦的地位。
不然真是个泗水亭亭长兼小混混,拿什么叫人信服,别说别人了,就他那几个发小也不会跟他嘛,那时候最有能力的,显然是萧何不是。
若是刘邦一点交际圈都没有,单凭上下嘴皮一磕就像忽悠人,未免太异想天开。老吕家更不会嫁女又送钱的大力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张耳也讨了个妹子,获得大量钱财的资助,好吧,果然关系够好
总之,在秦国早已乱套的情况下,就刘邦混出来那些小名声,到也足够招揽一些小才乃至大才了,最主要的,还是他发小足够给力。
至于开创明朝的朱重八,特殊时期,比较例外,反的是异族统治么,舆论上没压力。
基本上正常的农民起义,一开始身边的帮手要么是亲戚要么是好友,能力高低也没个准,总之很难太厉害。而火凤更可怜,除了一个女婢,全都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
这也没啥,重点就在于大梁虽乱,可到底还好好的立在那,反贼之名是跑不掉了,仅此一点就基本不会有哪位大才去投,毕竟这年头识文断字的,都是儒家子弟,最重正统大义之类。
当然了,眼见大梁马上就要亡了,那又是另一码事。然而显然一时半会还不会。
开玩笑,周少瑜辛辛苦苦,好容易发展到现在,发陆陆续续有极少部分人愿意相投,更何况火凤。
好吧,这也是周少瑜自己‘作死’,如果他不去更改什么儒家释义推行那些很难被时下人所接受的政策,相信投奔的人肯定不会太少。
“此事不提也罢。”火凤当然知道自己麾下人才稀缺,可又有啥办法。“周郎如何赶到的此处的”
此话一问,周少瑜的脸色就有点怪。
时间回转。
几路兵马齐出,被围困在半山腰的执失摩力军队进退两难慌了神,如此状态想不被灭都难。获得胜利,自然会聚在一块商议一番下一步如何行动。
其实一开始周少瑜是没准备单独跑去找火凤的,后者虽然一直在退,但火凤的目标却很明显,拖住突厥一部分兵马便可,绝不会再主动出击去找事。理论上来说,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才对。
而这时候,秦良玉却将玄阳那个道士给拉出来算了一卦,结果是,火凤大凶!
对于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本来周少瑜是不信的,可是连李秀宁都表情淡淡的来一句这家伙有时候还挺准,这就让周少瑜有点坐不住了,大凶若是火凤死了,中原地区岂不是要乱套
他可没有现在就要将地盘扩张到那里去的打算,不然真正就算是占据半壁江山了,枪打出头鸟,周少瑜还没那实力守得住。
可若是不出手,天知道以后会是个什么局面,闹不好拿下中原的代价更大也不一定,这就很纠结了有木有。
而更让周少瑜不淡定的是,秦良玉居然和这劳什子玄阳山人关系似乎好的有点过头了总感觉亲亲蜜蜜的丝毫不在意一些接触。
雾草,我辛辛苦苦带到大梁的小白菜,这就要被别人拱了
到不是说占有欲当真就强到那地步,怎么也是自家义妹嘛,真要找还能拦着不成,可也要看对象是谁。秦良玉尚在成长不假,可以后那可是大能一般的存在,找这么个小道士算怎么一回事。
果断大手一挥,先打发回泰原再说,不能让他们继续朝夕相处。
怎料玄阳还一副获救的样子,兴高采烈收拾包裹就准备第二日清早便走,雾草,合着你还嫌弃我家妹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啊简直!
周少瑜越想越气不过,决定去找他好好谈谈心,不要多想,绝对只是谈谈心。
然后……
雾草,居然在沐浴雾草!胸前扣了两个碗是什么鬼雾草没把!
“咳,在击败执失摩力之后,总觉心有余悸,放心不下,便自己带了少许兵马过来看看,还好,不然结果难明。”周少瑜喝上一口茶,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嗯,压压惊压压惊。
火凤才不会信这种玄之又玄的说法,她以教派起家,自然晓得里头好些门道不过就是骗人的。可既然周少瑜不愿意说,她也不会强求,总归这个人情是记下了。
阿史那忽沁退兵退的很果断,没了下梁营这个炮灰军队,阿史那忽沁没可能去拿突厥人去攻城死磕。既然如此,继续在这干耗着也只是浪费时间,更莫说气候愈发寒冷。
至于云京城外……
杨妙真玩的有点嗨!
仗着周少瑜给的高科技全身盔甲,背着长枪,拿着长弓,就敢冲到人家射程范围内对射着玩,当然了,也不至于傻呆呆的站在那不动,左躲右闪,居然愣是没有中过一箭!也是足够狗屎运。
反倒是城墙上,时不时就是一声惨叫传来,就杨妙真的射术水平,靠近了,只要敢冒头,真真是一射一个准,好嘛,时间一长,一片城墙愣是被杨妙真一个人给压制住了!
远远的一瞅那‘银铠’过来,墙头上的突厥人就有底了,反正你上不来,咱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我就靠着墙垛连看都懒得看,行不行
“真以为妙真是在瞎胡闹”看着大呼小叫嘻嘻哈哈给杨妙真加油打气的秦良玉,李秀宁眼角一抬,淡淡道。
本来还没多想的秦良玉闻之一愣,顿时了然。
瞎胡闹看起来是有这么点意思,但此举显然也是有深意的。
每个人带兵打仗,但凡出彩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相比起李秀宁的算计,杨妙真的风格特点是啥
诚然,杨妙真同样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同样会使用计谋策略,但归根结底,相比起李秀宁的运筹帷幄,杨妙真更喜欢直来直去的勇猛冲锋。
凭借顶尖的骑术与骑射,以及宗师级别的武艺,尤其是得了新铠之后,冲锋起来那叫一个勇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但凡杨妙真麾下的骑兵,稍稍待久一些,个个都猛的一匹悍不畏死。
开玩笑,主将一个妹子都冲锋在前勇猛无双,他们这些大老爷们怎能落后一个字,杀!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主将,不但敢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往无前,还战绩彪悍宰人干净利索,这对于一军士气的影响是绝对的。
&n
第九百三十八章 高玉瑶
谁都不是傻子,以善怀阁的立场,没道理去给高玉瑶捧臭脚,若周少瑜真忠心于她,当初也就没有必要费心思偷跑。
是以打一开始善怀阁诗集宣传的高玉瑶的名声,高玉瑶就清楚这里头肯定没好事,只不过暂且她也需要这个,也就没有深究,如今目的如何,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被人公然提议以女儿之身登基为帝,改天换日之下牵扯的不是一星半点,在高玉瑶的权势名望达到顶点之前,最好想都不要想,反对的人太多了。
只是高玉瑶不想,不代表此事过后他人不怀疑。
因为这方世界的历史,同样也是出过武则天那般人物的,虽说幺蛾子要少很多,当了皇帝到死的时候又将皇位归了皇室子孙,好吧,其实还是他儿子,但到底对于很多人而言,女子为帝,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再看看现在,高玉瑶大权在握,名望也不低,假以时日,谁能保证那种事情不会发生
一时间,流言四起。
在其他方面,或许高玉瑶差了一些,但是政治高玉瑶可谓老手。
在将那作死提议登基的老官吏抄家灭门之后,一直被打压的原东宫班子大部分得到提拔,更重要的是,教导小皇帝的事情得到批准,不再以年级尚小为由拒绝。
本来嘛,小皇帝如今都八岁了,还拖着不教东西,岂不是要废
多管齐下,登基提议的事情,其影响被压到了最低点,至少之后高玉瑶的所作所为,都摆明将来会还政于皇帝。
高玉瑶到底是何想法还无法知晓,谁都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人家心里头到底有没有登基成为女皇帝的想法,谁知道呢
莫看一系列举措是在让步,事实上一切仍旧在高玉瑶的掌控中。
除却部分战力低下的城防军,如今大多的军队都被掌控在高玉瑶的手中,只是不敢百分百确定保险而已,但假以时日,当高玉瑶提拔的寒门崛起掌权,自然而然也会附庸在高玉瑶身上听命于她。
这无关忠心,单是利益,就会驱使他们这么做。
试想一下,作为掌权数年的太后所提拔并重用的人物,新掌权的皇帝敢继续重用迟早会慢慢清理。大权旁落还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安上一个莫须有甚至谋反的罪名,直接就给灭了满门。
仅此一项,但凡聪明一些的,都会选择一直站在高玉瑶这边。
所以,只要继续稳妥的掌控军队,高玉瑶就不会慌,更莫说朝中如今也有不少她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