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周少瑜听完解释,笑了笑,他可不会告诉阿依努尔他的具体想法。

    在华夏史上,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前者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后者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再看其他朝代,隋朝杨坚是乱臣,他本来就是北周的臣子,之后取而代之最终一统天下平定乱局。唐朝同样如此。

    不过那个时代,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都是那些世家阀门搞来搞去。

    宋朝没得说,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之臣。至于元朝清朝,嗯嗯,不用解释,那时候还没民族大融合呢。

    不过在周少瑜看来,汉朝与明朝对比,单论得国之正,还是明朝更甚。

    无他,刘邦的确也算是草莽英雄,推翻了秦朝暴政,但这也要看从哪个角度出发。

    汉朝推行的是推举制,简单直白一点就是经人举荐才可为官,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寒门的崛起。反观秦朝,这可是最不讲门第的朝代,其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立功,就可升爵为官!

    比如秦朝一个百姓宰了几个通缉要犯,升为公士,虽仍须服役,但可享受岁俸约五十石,同时另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一级一级往上升,待遇也愈发好,容易肯定不算容易,但好歹也是一条进阶之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并非是说汉朝不好,而是秦朝也有他的可取之处,万万莫要小看秦朝的吏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规矩太甚,没有一丝人情味,所谓物极必反嘛,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那些个律法规矩当然是暴政,但反过来想,但凡古代,又多少条律法规矩是真正能被后世所接受的

    总归秦朝一灭,寒门真正开始有一条明路,就得到等到隋朝开创科举去了。

    主要一点,秦朝灭亡,刘邦创汉,终究都是自家人。

    而明朝,赶走的却是外敌。嗯嗯,当然了,放后世那也是自家人了,外头北边那个不算,只算里边的。

    大多人都只知明朝灭了元朝,却不知晓元朝遗民的事例。

    朱元璋嘛,都知道这是个狠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狠,此点单从发明骇人听闻的酷刑就不难看出来。那么可想而知,元朝遗民的待遇肯定不咋地。

    这些人或者干脆就是蒙古人,又或者是为元朝卖力过的汉人及其后代,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你们或者你们祖先作恶辣么多,那么后辈自然不能幸免。

    杀光是不可能的,就是区别待遇。

    可以说,这些人是明朝中最没有人权,生活最没有保障的一批人。其中到底发生过多少事情暂不详说,周少瑜关注的,是同化。

    甭管这些人受过的待遇是啥,又遭遇过什么事,最终不过就是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彻底融入了汉民族。

    在大梁的这方世界,突厥是千年来不变的外敌,想要凭借武力蛮横征服扫灭,那是不可能的,草原太大了,即便出再多的兵也没用,且背后的后勤消耗也只会是个天文数字。最好的例子便是汉武帝,这位雄主的确够猛,打的人匈奴不要不要几近灭族。

    然而草原仍旧还是那个草原,而汉朝,打穷了!

    一个国家穷了,自然逐渐衰败之路,汉朝如此,明朝也如此,万历三大征的确长脸,可还不是彻底拖垮了朝政。

    顺道提一句,某个宇宙超级大国认为,明朝花那么大力气帮他们打走岛国入侵,其实是一种负担,因为养活军队的钱粮都是他们出的,至于打走入侵的,是他们的宇宙级超级猛将李舜臣,跟明朝没啥关系。

    笑话!都你们养活的明朝会穷垮你们那么猛会那么快都城都被打掉至于李舜臣,不可否认这位是有本事的,但莫要忘了他是水军将领,实事求是的说,连都城已经被灭掉占有的情况下,还能有多少水军能养活多少战舰真要把民间渔船随便改改就算上一艘的话,当我没说!宇宙级超级大国嘛,渔船改装变小航母,多大点事,是这意思对吧。

    言归正传,既然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周少瑜当然不会放过同化融合的可能。耕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只要他们适应了定居耕种,再换回去游牧未必能接受。

    中间再加强交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彻底同化不过是时间而已。

    莫看阿史那忽沁现在还待在幽州搞风高雨,到时候等他一败,便是突厥最虚弱的时候,届时再让阿依努尔去草原上搞点事情,做一个长久规划,未必不能彻底化敌为友。

    说到底,二者之间之所以为敌对关系,无非就是突厥的劫掠入侵,突厥抱怨条件环境太差,羡慕中原繁华,可若是能够吃饱穿暖小日子还不错,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打打杀杀吧。

    那时候一批突厥人已经习惯于定居农耕,并以此为基点互市,去影响更多的突厥人。两方世界的历史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限制贸易是没用的,越限制,人家越想要,就越来打。小孩子想要东西还知道苦闹呢,何况武力至上的突厥,只要周少瑜能够保证国力强盛,完全放开交易又如何

    那时候的突厥势必分为四类,大可善待同化者,友待友好着,拉拢中立者,剿灭敌对者。总归目的便是和平,长治久安。真局势稳定了,即便周少瑜不出手,突厥人自身就会主动打击那些野心勃勃的搅局之辈。

    或许这些问题还太过长远,但作为oss,无论目光还是布局,自然也要放长远才行。

    所以,无论怎么看,阿依努尔都是一枚很好用的棋子,但有些事情当然不能明说,毕竟无论是谁,都不会大想自己的民族受到他人掌控。

    当然了,好感总是有的,异域美女嘛,多新鲜。

    &




第九百五十四章 转变
    事实上真要说弱,火凤并不见得就真有多弱,在彻底掌控冀州之后,火凤的兵力剧增,或许的确大多战力低下,但如今人数哪怕有所死伤也已经是将近二十万。

    这也是各种起义军的最大特点了,别的不多,就是兵力多,哪怕有些纯粹就是凑数的,但人数的确是实打实的摆在那。

    而且莫要忘了,原本冀州的军队可没少打仗来着,和大梁朝廷打,和幽王打,多多少少也打过数次硬仗,战力说不得高却也绝不会太低。

    也正是如此,阿史那忽沁才会对火凤的防线头疼,面对黄河,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防线上又密密麻麻,没法打。

    真要论起来,周少瑜才是最好打的那个,只因为兵力最少,且没有天险。反观大梁朝廷,不但兵力众多,实在不行退却一些,照样有黄河可守。

    然而正是这一点,才是值得利用的地方。

    朝廷大军当然不是全部驻扎在一块,接壤距离较长,自然需要分散,无非便是某些个比较重要的地方重点布防。

    但无论如何,虽没有依靠黄河天险来守,但即便打不赢,随时可后撤过河以为屏障。对于大梁一方绝对是有利的。

    而阿史那忽沁绝对会对此不满,自己打,人家过河,嘛事没有,可若是放在不管,待日后他攻打他人的时候,天知道大梁军队会不会冲杀而出。

    换言之,若求稳妥,就是将大梁朝廷一方的军队尽数赶至黄河对岸,这玩意是相对的,只要退守过河,再想过来,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了。

    而解决此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大梁依城寨而守,且兵力众多,委实不是那么好招惹,除非……兵力忽然少了!

    然后兵力还真就少了!

    大梁一方多以防备突厥为主,对于豫州的火凤,防备却很寻常,无论怎么看,火凤都不会去招惹大梁,嫌敌人还不够多么

    奈何人家就是来攻了!

    时为六月,火凤先回洛阳,而后另外集结数万军队直入徽州,此举太过突然,后者防卫基本毫无防备,致使火凤半月之内连下数城,风头一时无两。

    缴获众多,极大缓解了火凤内部人口压力。

    消息传入金陵,众朝臣无不震惊。没道理啊,好端端的,火凤怎么会突然打过来了,这不应该啊,就算萧如今并未在豫州,但好歹还有个突厥虎视眈眈,这时候怎么敢冒然增添敌人

    没错,一个朝廷一个反贼,的确天生就是对头,可这么久了,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早已有了默契才对不是。

    便是高玉瑶也大为恼火,她向来喜欢全盘布局掌控全部,这种忽然事情往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怎么可能舒服的起来。

    偏生又忽然传出消息,说南边魏国余孽似有再起之意,不管真假,总要做出防备,只是如此一来,一部分地方的军队便不好调动,考虑到军情紧急,只能从距离最近的徐州调军,至于空下来的徐州防备,则由青州递补。

    只是这调令一来一去,总归需要时间,大军调动更不会多么迅速,待朝廷大军终于赶来,火凤已经祸害了半多的徽州,且有心之下,还半路埋伏了一回,两方第一次交手,大梁大败。

    不过火凤胜的也并不轻松,若不是埋伏成功,两军直接交战必败无疑,毕竟战力摆在这。饶是如此,死伤人数也不算少。

    好在总归是赢了,又可以继续祸害,火凤目光一凝,忽的望向东方……

    金陵,清晨。

    城门方开不久,近郊的百姓远行的商人,纷纷集于城外准备进城,忽见远方快马,一小卒骑于马上手举一块牌子高呼:“八百里紧急军情,速速让开!”

    众人纷纷退却,心中猜疑,不止有何大事发生。

    不多时,正在进行的朝议忽然被打断。

    “陛下,太后,乱军已破合肥,兵围肥东!”

    “什么!怎么会如此之快!”

    肥东在金陵正东,距离不过三百里,这个距离,哪怕是正常行军,也不过只需几天时间,就可抵达金陵城下,如何叫人不惊!

    这也是得亏火凤一方并无船只,不然直接乘船顺流直下,速度会更快。

    莫要忘了火凤是怎么起家的,其麾下军士,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俨然成了规模。

    如此情况紧急,谁都不敢疏忽大意,在紧急下令从北地调兵的同时,金陵进入戒严防备状态。高玉瑶不顾众朝臣反对,拒绝死守,直接带着小皇帝领军出征。

    京师被围,大梁开国三百余年,从未有过如此荒唐事,高玉瑶绝不允许此等事情在她手里发生。不说别的,京师被围,最受影响的绝对是她这个把持朝政的太后,届时必然声望大跌,那些暗中反对之人,不搞点事情那才叫奇怪。

    火凤此举太过突然,别说高玉瑶他们吃惊,便是周少瑜都惊讶万分。

    “她这是准备干嘛”周少瑜都有点懵了,不用这么给力吧,别到时候还真拿下金陵了。

    “许是不甘吧。”武媚娘猜测道,眼下正巧来前线看看,待过上几日才会离开。

    “唔,怎么说”既然有人回答,周少瑜也懒得多想。

    “做人一世,总得留下些什么”武媚娘这般说。而后有点小幽怨的道:“再怎么也是一届女帝。”

    周少瑜有点懂了。

    当日密谈,火凤虽心有不甘,但最终点头答应,并接着详议了不少事情。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火凤看具体情况实施,只是谁都没想到,这妹子居然兵锋直指金陵!

    真打下来是不可能的,大梁没那么弱,只是火凤抓住空档瞬间攻入徽州,并进军神速攻城略地,待打败大梁第一波军队之后,便直接不管不顾朝着金陵全力开拔,委实叫人措手不及,出乎所有人预料。

    不过京师重地,高玉瑶又数次扩军,防备力量充足,怎么也不会陷落,之所以主动出征,无非是不想真来个京师被围的戏码。

    目前看来,火凤虽然答应了李秀宁的最终提议,可几年女帝下来,哪能没点想法,剑指金陵,即便攻不破,也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可若是万一攻破了呢那戏码肯定又不一样了。

    不管如何,周少瑜意见到是不大,反正最终的目的已经达到,大梁朝廷事态紧急,从北方防线上再次抽调走兵力,这让阿史那忽沁蠢蠢欲动,待消息确定,二话不说领军南下攻打青州,不为其他,至少也要将大梁军队赶到黄河对岸去。

    就在阿史那忽沁与大梁防线对上的时候,高玉瑶与火凤,也终于在一处名为含山的地方对上。

    含山并非是山,而是一座小城,位处两州交界之地。此时已经处在火凤的掌控之下,并



第九百五十五章 抢占
    火凤与高玉瑶的对决来的快,去的也快,众人尚在议论纷纷,便已经有了结果,不但如此,高玉瑶几乎马不停蹄就再次做出亲征姿态,率军北上以拒突厥。

    此举不可为不反常。

    一直以来,高玉瑶的策略是什么

    那便是站远远的,利用各种手段引得他方势力相互之间不断战争消耗,绝不轻易下场。若说当初魏国忽现,因占据了半个扬州不得不打,而不久前因为火凤剑指京师同样不得不打的话,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北上征伐突厥是完全没有必要了。

    莫看阿史那忽沁带人在青州肆掠,但到底只带了部分兵马,且是以劫掠为主,并未想过要直接与大梁军队对上。

    是以,高玉瑶完全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带兵出征,只需调拨一定数量的军队前往,阿史那忽沁必然自退。到时候,照旧可以坐观山虎斗,等着最终坐收渔翁之利。

    “总不能是因为打赢了火凤所以膨胀了吧。”周少瑜百思不得其解,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高玉瑶的作风。

    不仅周少瑜想不明白,一众妹子也出乎意料,猜不透高玉瑶到底想做什么。

    三十五万兵力看似不少,但经过再次增兵的突厥也有十七八万,虽说这已经差不多是突厥的极限,几乎不大可能再继续增加,但是以幽州冀州相对平坦的地势,突厥借助骑军的优势,压根不怕一打二。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大梁直辖境内,高玉瑶如今的的声望的确有些如日中天,抛开具体情况不谈,单看表面。高玉瑶如今姑且也算是战功赫赫。

    先征魏国,再败火凤,如今又要主动去打以善战闻名的突厥。而后者以听闻大梁朝廷的大军调动,阿史那忽沁想都不想立刻下令带兵撤出青州。

    本来这挺正常的举动立刻变成了惧怕太后之威‘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之敌对。好么,那些个不明所以的家伙顿时将高玉瑶捧上了天,瞧瞧,别人辛辛苦苦打生打死都没多大的收获,再看看太后,轻轻松松平定青州,既然如此,只需兵锋一出,收复大好河山可不就是指日可待。

    然而,高玉瑶真的要打么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目的,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高玉瑶的下一步动作。

    可惜到底是叫人失望了,严格来讲,高玉瑶甚至都没有和突厥一方发生正面的作战,毕竟她还未到,突厥就已经过河逃走。

    唯一一次些许摩擦,还是在一处黄河口岸,高玉瑶所派先锋军率先抵达,意图阻拦过河的突厥军队,准确的说,应当是想要留下有数的船只。
1...238239240241242...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