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真以为高玉瑶一直待在青州历城的原因那么简单么就目前而言,高玉瑶自认待在历城不动的好处太多了。
其一,利于政权掌控。
举个例子,历朝历代,迁都一事,直接关系到全局,其意味着政治权力中心的转移,连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成祖朱棣。
世人皆知,朱棣本是朱元璋之子,为燕王,原本并非皇帝,朱元璋传下的帝位,是由其长子长孙,也就是长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
接下来自不用提,靖难之役,朱棣成为皇帝,算是造了自家侄子的反。
而之后,朱棣老早就开始谋划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原因为何深入的暂且不提,最浅显的道理,朱棣的老巢就在北京,掌控力度最大,对其而言最为稳妥,而南京地区,关系错综复杂,有着太多江浙地区地方势力,被造反肯定不至于,但对于皇权的制衡却很不小。是以此事的迁都,对于朱棣的掌权,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了,高玉瑶待在历城并非迁都,但同样有这方面的因素。大梁立国太久了,一个朝代超过三百年,非常的不容易,但同样也就意味着,京城地区的势力已然根深蒂固,莫看高玉瑶大权在握,当如果这些人当真联手施压,高玉瑶也会不得不妥协。
是以高玉瑶带领大军在外,顺带将政治权利一同连带自己暂且转移
第九百八十七章 吐蕃
大梁,历城。
高玉瑶高高在上,一应官员分列两旁,场面也很是隆重,今日朝会的规格很高,往往出现这种情况,那都是因为有他国使节来访,且来的还是大国。
真论起来,大梁朝的版图真心不大,但论多个国家的整体地图,却是和华夏与其他几个国家的版图是基本一样的,且一些国家的名字和特征也很是相似。
比如北有突厥,东有新罗、东倭,也就是南边复杂点,小岛国不少。至于西边,西北方为西域诸国,如今基本都已经被萧姽婳收服,剩下那么几个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这其中,能称得上大国的,只有突厥这么一个,然而到了现在,突厥人口消耗太多,颓势已显,而且正是敌对状态,就算突厥遣人出使,大梁一方也断不会用如此高的规格的接待。
那么所有国家中,能有这个资格的,便只有西南方的吐蕃国。
论起来,吐蕃与大梁,已经很是有段时间没有实质交流了。
与历朝历代一样,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永远少不了摩擦,突厥也好,吐蕃也罢,在一边建交的同时,少不得会发动军队劫掠边疆。
其中突厥坐拥辽阔草原,战马无数皆是骑兵,来去自如,且战力极高。凭借这一点,任何朝代都难以做到根除,且出兵代价太大,得不偿失,若非必要,基本都是隐忍不发,不痛不痒的问责几句。
吐蕃同样如此,突厥有草原,吐蕃有高原,中原王朝的军队很难适应高原气候并且作战,同样大多只能处于被动防守。
曾经的朝代是如此,到了大梁朝同样如此。
就跟华夏历史一般,使出了许多不同的办法侧面对付或安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和亲的文成公主。此事功过与否不予深论,单论本意,无非也是为了边疆安稳。
同样的,大梁朝也嫁过公主,三百余年的历史中,一共出嫁过三位公主五位郡主,结果有好有坏,有嫁出公主之后的确使得两国安稳数十年的情况,但也同样有毫无用处的情况,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怎样。
总归在大梁立国之初,强大的大梁直接让吐蕃俯首称臣,不过这事在百年前人家就再也不提了,没办法,谁让大梁逐渐平庸,而吐蕃在那时候崛起与巅峰呢,那年头,边疆地区可没少被祸害。
这种情况直到数十年前有所改变。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放哪都合适,吐蕃的整体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很难称得上大国。但其中弊端便是,吐蕃同样是由部落组成。
这么说也不对,就以这边的吐蕃而论,与其说吐蕃是由各个部落组成,还不如说是由十八个大族为主干,其余若干小族为枝干一同组成,而赞普所在一族单例,实力自然也是最大。
这种构成模式的利弊可谓一眼可见,若赞普势大,自然能压服众人,可若赞普弱小,十八个大族当然不是吃素的。
百年前的吐蕃可谓强大,但再强大也有败落的一天,有句话说的好,最坚固的城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当时的吐蕃让大梁朝疲于应对,连大梁都是如此,更莫说别的小国了,是以吐蕃是没对手的,但架不住人家自己内讧啊。
当时可谓雄主的赞普带领吐蕃强势崛起,十八族莫敢不从,而这位赞普也很是能活,明明三十岁才继承赞普之位,却硬是做了三十二年之久。
第二位赞普乃是第九子,继位时不过弱冠,但同样雄才大略,能力非凡,奈何突然暴毙英年早逝,不到三十便撒手人寰,也是因为其死的太过突然,为吐蕃的内乱埋下的起因,而且好死不死,当时刚好领军在外,带的还都是嫡系部队,突然挂了,大军自然要赶回,然后……
地龙翻身,大军损失惨重。
赞普强势,底下人自然不敢乱来,然而人心是不知足的,固然随着吐蕃强大,他们也能获得更多好处,但他们的权力也相应减少,十八大族名为臣子,但最早时候,地位却是平等的,吐蕃的权力可谓瓜分,被压制的久了,谁还没个不满
第二位赞普暴毙,留下两个儿子皆还年幼,赞普一方的实力支撑又大损。突然没了制衡的十八族顿时有了想法,纷纷下注准备拥立其中一位重掌大权甚至获得更多好处。
争锋过后,长子胜出,成为第三位赞普,幼子被监禁。
本来呢,这也没啥,自然是胜利的一方要瓜分胜利果实了呗,此事的内耗,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然而问题就出在了第三位赞普身上。
继位不过三年,染疾暴毙!
好家伙,死的时候不过十二岁,压根没留下子嗣,这下子,自然轮到一直被监禁的幼子继位,因为就他一个人最有资格。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了,原本胜利的一方自然要受到猛烈的反扑。可他们又怎么会坐以待毙,明里暗里争锋不断。
而逐渐长大的第四位赞普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身后的几个部落看似在支持他,却其实在实行架空之举瓜分权力,身为赞普,他当然不喜欢这种感觉。
于是果断开始有意挑拨,上位者嘛,不玩个平衡制衡能叫上位者原本支持他兄长的大族固然讨厌,可却也不能坐视他们被削弱,不然当身后的大族没了制衡,他这个赞普自然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想法总归是好的,可架不住本事不够!
一开始做的的确不错,几番手段之下,还真让他给夺回一些权力,不仅如此,原本对搞的两方也被分化为三方,更利于制衡。然而年轻人嘛,难免性急,沉不住气,在尝到甜头之后就开始迫不及待。
这就是作死了,最终‘暴毙’!
然后吐蕃更乱了,两本还只是十八族分成两边对搞,可现在变成三方了,于是分别又准备拥立一个上去搞事情,其中一方很是手快,直接宣布谁谁谁继承赞普,另外两边一听,顿时不干了,我们可不承认哈!
于是各自宣布自己手上的才是合法合理的赞普,你们的不算。
还说啥,打呗!
这一打,就是几十年,仇恨越打越大,你杀我儿子,我宰你老爹,你砍我婆娘,我剁了你老娘,不死不休。
于是大梁朝乐了,好事啊!镇西府也乐了,莫看他们镇压西域诸国镇压的凶,但面对吐蕃还是很艰难的。
时间一长,几十年下来,弄的大梁都快忘记吐蕃的存在了,除了偶尔有小股吐蕃军队出来劫掠,压根就没更多的消息,也就是因为还有通商贸易还能得知一些信息,可对大多人而言,基本无视掉这个国家。
吐蕃内耗是真的惨,十八大族打的最终只剩六个,其余十二个到不是说全被灭族,而是已然没有了在成为大族的资格。而最叫人意外的是,如今已经五十余岁的赞普扎西赤德摘取了最终的胜利果实。
为什么意外因为这位赞普一直都给人胆小懦弱毫无主见的印象,谁也不将其放在眼里。如今看来,不过隐忍罢了。
&
第九百八十八章 狐狸
其后的交谈,气氛很和谐,拉吉贝德一直就将自己的身段放的很低,给足了大梁一方的面子,并且信誓旦旦保证绝无其他任何要求。
这让高玉瑶心中疑惑,却百思不得其解,这般做法,对吐蕃又有什么好处
下嫁一位公主,这事简单,事实上用来联姻的所谓公主,一般都只是出身于宗室,并非真正的公主,只是给一个公主名号,然后下嫁便是。
不是没想过干脆让萧姽婳下嫁算了,可仔细琢磨完全没必要。除了恶心人压根没其他好处,因为萧姽婳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届时萧姽婳固然算是抗旨不尊的,却也将大梁的威望踩上一脚,此外吐蕃若真有意归附,这般对待人家岂不是叫人寒心
吐蕃又不是傻子,大梁什么情况稍加打听就知道了,萧姽婳早就算是自立,朝廷压根指挥不动,这种情况下你还让人去迎娶萧姽婳,怎么,这是过去求辱嘛
两国交好一事,当然不能只有两方会谈嘴上说说,接下来几日,少不得列阵让拉吉贝德看一看大梁将士的勇武。拉吉贝德自然好话不断连连称赞,还讨要了一把普通士卒的长刀说是留作纪念。
然而谁也不知道的是,拉吉贝德刚一回会馆,便拔出亲卫的刀,两刀对砍,拉吉贝德细细一看。
“我吐蕃锻造之术果然已差了一大截。”拉吉贝德感叹道:“内乱数十年,损失的,何止是人口,父亲说的对,我吐蕃仍需隐忍啊。”
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与他的成长环境脱离不开关系,扎西赤德忍的太久了,即便最初不是这般的性格,也会逐渐产生变化,所以在终于获得大权统一吐蕃之后,哪怕已经休养生息几年,在压根无需惧怕大梁的情况下,仍旧选择了主动让儿子出使,并且诚心认大梁朝为宗主国。
没错,诚心。
这点上,扎西赤德没有半分作假,但若说没有目的,那却是不可能的。
扎西赤德看的很远,也很狡猾,所用手段绝不会直来直往,而在潜藏背后,叫你分析不出异常。
高原之狐这么个名号,最初并非褒义,而是在取笑。
那时候的扎西赤德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傀儡,面对大族成员,满是讨好之色,可谓怯弱之极,而转过身面对外人的时候,却又嚣张跋扈完全变了个样,而宣扬的依仗是。
某某似我父,某某如吾母,某某又如何如何,所以就欺负人了,怎么着吧。
好嘛,好歹一个赞普,说出这话出来也是没谁了。很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只不过很是别扭。而高原之狐也就是那时候传出来的,意思并非指狐假虎威,单纯就是指他弱小。
然而事实证明,一切不过计策尔,让那些个大族不会废掉他的计策。甚至在故意嚣张跋扈的作戏中,直接打残了一个兄弟,下半身瘫痪,差点就直接给打死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理由是抢女人,抢的正是拉吉贝德的生母。而现在再回过头看,这哪里是抢女人,只不过当时有迹象似乎要让他那位兄弟成为赞普,干脆动手打个半死,总不能硬提一个瘫痪的人做赞普是不是。
再无权无势,那也赞普嘛,多少也算一张脸面。
只不过扎西赤德可能也想不到,之后他最宠的,还就是这位抢来的女子。
而现在,五十多岁的扎西赤德已然一脸老态,年轻时为了做戏太过放纵,也造成了身子亏空,导致了现在身体很是虚弱,这只狡猾的狐狸也不清楚还能活多久,但这不妨碍他为吐蕃的将来做出谋划。
内耗数十年,吐蕃的实力消耗太大,人口锐减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脱节。
相比起大梁,吐蕃在各方面的技术本就要落后,眼下数十年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大量人才死于战乱。如今吐蕃百废待兴,想要凭借落后的技术再次发展起来,那得耗费多长的时间
固然可以掠边抢夺资源,可边疆地区,又能抢到多少。
以大梁目前的局势,饶是吐蕃实力大不如前,也完全无需害怕现在的大梁,真要下决定直接攻打进去也没什么,相信也能收获不少,但这并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法子,对此,扎西赤德有着全盘的计划。
藩属国宗主国什么的,扎西赤德会在意么完全不会!对于这只老狐狸来说,只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权力才是实实在在的,至于虚名,那会影响什么嘛你觉得能隐忍数十年的他会在乎
迎娶大梁公主与大梁交好,甚至提出愿以大梁马首是瞻,当真以为没好处
越是这种时候,对外吐蕃这种具有一定分量的国度,大梁就越会慎重对待,到时候和亲,公主出嫁,嫁妆会少
这一点上乃是常态,举个例子,世人皆知文成公主和亲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对于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具有……嗯,先不提这点,咱们来看看嫁妆。
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外加各种金玉饰物……
这没啥,也就是值点钱,继续看。
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以及,工匠若干!
单从这一点上来讲,还真真是为吐蕃崛起做出重大贡献!
没错,扎西赤德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你看咱们这么识相,这么给你面子,嫁妆若是少了,不合适吧咱也不要你多少金银财宝,多来点技术工匠才是实在。
这只是其一。
因为地利,吐蕃当然无需惧怕大梁,可也没有必要出兵得罪,对于吐蕃而言,现在更重要的是谋求发展,其他一切事情都要靠边站。
就目前大梁的局势而言,大梁朝廷的直辖地盘只有东边的几个州,当然,也是最为富有的几个州。
扎西赤德不相信大梁朝廷不会想着将其他地方都收回来,那么其余势力必然就是敌人。让吐蕃直接出兵攻打萧姽婳,那是不可能的,吐蕃不会做出这种无谓的牺牲,打仗是会死人的,没有足够的好处那怎么行。
不打萧姽婳,却可以做到牵制。
比如,出兵西域!
如今的西域诸国基本投靠了萧姽婳,俨然成了萧姽婳的钱袋子,这绝对是大梁朝廷不愿意看到的。谁都不喜欢敌人逐渐势大。
以大梁为宗主国,然后‘听命’出兵征讨西域,那么这笔账自然要算在大梁的头上,而大梁也有理由啊,你们这些国家先前还跑到朝廷来诉苦求助,结果呢现在都跑萧姽婳那去了,不教训一下怎么行。
如此一来,吐蕃出兵西域可谓名正言顺,并且锅还要由大梁来背,而征战期间掠夺的人口、物资乃至工匠人才,尽皆归吐蕃所有!不仅如此,还可以顺理成章的从大梁嘴里撬出一笔军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