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好在并州方面也培养了一些基层人才,虽然担子仍旧有些重,但好歹能维持。
可事情远不止这些。
幽州重建,自然需要大量的物资,只能是从并州运送过来,饶是并州现在的物资储备并非那般足够,也不得不选择大批量运送。说到底还是因为高玉瑶的影响。
这年头,但凡大商,哪家背后没有点背景,高玉瑶清理地方豪绅大家族固然巩固了朝廷大权,但相对的,民间商业自然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原本与并州私下往来交易的江南商人,如今不少都被迫断绝了生意,如此一来,物资自然不再那般富余。
好在还不至于影响到市口的发展,那可是事关同化突厥的重要地点。
少人,少物资,幽州重建工作可谓难办,可远不止如此。
先前的幽州自然无甚可抢,可现在不一样,并州想办法挤压了不少物资运送而来,大规模的运输很难做到保密,此事被他人探知再正常不过。
为此,阿史那忽沁还特地派人过来抢掠,毕竟是他们的老本行么。而当初阿史那忽沁攻略幽州之后,可是将关隘什么的全部拆除,无关隘可守之下,防卫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若非李秀宁善战,智计百出,保不齐现下幽州又是怎么个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头十来天,居然还有一支金人队伍过来实行抢掠,祸害了燕城外不远处一座小村庄。
“金国现在动作不小,那一块地区可不止他们金人,如今金国建立,在对抗阿史那忽沁的同时立刻出兵讨伐各处,不管是不是当初的女直人,一应压服收拢统一装束,男人尽皆剃发只留鼠鞭,仔细分辨差别到是不难,不过都是穷山恶水出来的人,个人战力都不会太弱。”李秀宁汇报着情况。
周少瑜汗了一个,说东北是穷山恶水,这让从后世来的周少瑜多少有些不适应。不过放在大梁也的确如此,山多林多野兽也多,在这里居住的人,哪怕是被迫迁移而来的大梁人,也会逐渐变得彪悍起来。不敢说人人力大如牛,可绝对不会弱。或许弓箭不是人人会使,可那一手相对远古的投石却是厉害的紧。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收,比如劫掠而来的新罗人就绝对不会,只会作为奴隶而存在。金人如今本身不会生产,耕种什么的,尽皆交给了奴隶。
“据悉,金国于新罗劫掠,一向只抢夺财物人口,但现在却重点放在了书籍上,新罗小国,文献书籍大多都是大梁传递过去,显然完颜德是想加大学习中原文化。不过到底还是尚武的,立国后便立刻举行了第一场科举,不过以切磋对抗、射箭这些,绝对以尚武为主。”
有些内容周少瑜听过,有些则没有,大乔是呆在并州的,她要将消息传递到潭州,也是通过幽州这边送过去的信件内容做出总结汇报,而信件总归没有直接告知这般简易,不可能那么详细。
“还真当咱们这儿是块肉了阿史那忽沁来抢,金人也来”周少瑜很是有点不爽。“不过这个完颜德,还的确有点雄主的味道。”
正说着,还待评价几句,周再兴匆匆赶来。
“报,少爷,城北五十里处出现金人,人数约莫三百上下。”
周少瑜一愣,有些疑惑:“三百”
“金人不比突厥。”李秀宁解释:“阿史那忽沁再没落,底子犹在,小打小闹的抢掠看不上。但金人不同,他们什么都缺,哪怕蚊子肉也不会放过。三百的确不多,却足以威胁不少地方,一人三骑机动性非常强,加之其彪悍的个人战力,除非大军出动,不然很难对付。”
一人三骑什么的,还真是有够奢侈。真要凑,周少瑜也能凑出数万骑军出来。不过若是打长期战争,三万骑军就已经是极限。理论上一个人只能坐一匹马,可若是没有换乘的战马,那也是白搭。
举个例子,上回周少瑜大规模骑军战斗,便是‘营救’被围困在燕城的高玉瑶。当时的战斗时间实际上很短暂,毕竟开打的时候,都已经是夕阳了。
而真正的骑兵对战,实际上是很消耗时间的,一天下来也打不了几个回合。战马冲锋的确叫人头皮发麻,可战马也是有体力的不是。就跟人似的,或许慢跑可以跑一段时间,可百米加速跑……你能跑多久
再说长距离远征,若没换乘的战马,这速度实际上也快不了多少。
当然了,战马什么的,随着市口愈发的繁盛,想要交易基本不是问题。只是问题就在于,养不起……
金国本身不产战马,纵然从突厥那抢了不少,仍旧数量还是有限,现在这支三百人的骑兵队伍居然一人三骑,怕是精锐当中的精锐,不然怎会有这般待遇。
徐妙锦虽然借鉴并州实行的先集中一城便于恢复管理。但这个一城并非是指当真全部集中在城内。而是以燕城为中心向外扩散,周边重建了不少村落,不然燕城再大,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而显然的,那三百金人,瞄准的也是这些村落。就算抢不到多少粮食财物,单是人口也是他们所紧缺的。如此看来,一人三骑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机动性,也是为了方便劫掠后运走。
周少瑜有点头大,若是这样的话,还真就不好防备,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么,而出动大军,人家一人三骑,怎么追说到底还是关隘被拆,让他们可以肆意来往。
“上回你们是怎么应对的”周少瑜不由问道。
金人其实已经来过一次,还成功劫掠了一个村庄,不过燕城方面及时反应,不至于让损失扩大,而且顺利将金人赶跑。
“上回准确应当说是运气好,正好杨妙真亲自护送物资……”
周少瑜听到这就明白了。
金人小规模行动,战马富余,机动性极强,个人站立也相当不俗。若是人派少了,那自然不是对手,可若是派多了,人家自然跑的也快。
可杨妙真就不同了,这妹子武力值摆在这里,压根不需要带多少人出去。而金人一看来人不多,自然不会选择逃跑,直接一拥而上,然后……然后就傻了呗,和杨妙真打而且还是战马上的杨妙真……
呵呵呵呵……
不过杨妙真显然没可能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骑兵
女直人,或者说金人,必然是尚武的,他们的体魄往往都比常人要强大,因为想法相对简单,也就更加的无畏。
周少瑜忽然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神奇。
拿华夏历史来说,太早的历史暂且不谈,总归到了东汉灭亡为止,所谓的异族都不咋成气候,构不成什么真正的威胁。可随后就让人傻了眼。
先有五胡乱华,后面又有什么辽国金国元朝清朝。外族很是活跃。
而无论是哪个,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力吸收中原文化,就以清朝为例,所谓的大清律,与大明律又能有多大区别。而整体行政制度,也是没差。
再说北宋时期辽国,那汉化程度可不低。就算是五胡乱华时期,姓氏改成汉姓的还少
大抵初期都很生猛,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勇猛不在,然后自然也就败落下去。
之所以败落因素肯定不少,比如说贪图享乐,这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人都大变了模样,下边人咋还可能仍旧保持状态。
不过周少瑜觉得,其实还是和头脑有关。
华夏神州,地大物博。条件自然是最好的。而其他的无论哪个方向,生活环境必然差了一大截。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也是有这么点意思存在,环境造就人,当任何事都以生存为主的时候,自然也更加信奉弱肉强食,如此环境之下,人们自然更加勇猛。
而入了中原,开始享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吸收文化之后慢慢懂得多了。
不恰当的比方,随着年纪增长,人会变得愈来愈圆润理智,当然了,往难听了说也可以说是更加怕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理智问题,会考虑后果。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一开始一穷二白,然后逐渐家大业大,自然没了那种舍命相搏的气势。反过来受到欺压已久的人,却是变成了光脚。
眼下的金国显然就有这么点意思,就算没有周少瑜这等变数,即便金国强大了,也迟早衰败下去,这是必然。
不过到底人家还是初期阶段,正是最凶残的时期,怎么慎重对待都不为过。
正瞎七八糟的想着,远远便已经瞧见了数百骑军的身影,皮甲,鼠辫,壮实,典型的金人。说起来感觉说女真更合适,毕竟周少瑜所了解的金国,可不会强制这头发。
“减速。”周少瑜抬手大喝一声,原来急行军的速度立刻变成缓速小跑。随后再次大喝:“换马。”
胯下的战马赶了一段时间路,若是不换战马直接冲锋对战,马力压根跟上不。更莫说对面三百金人骑军以逸待劳甚至还有一个小土坡的优势。
随着一声令下,麾下二百人干净利索的更换战马骑乘。到底是塞选出来的精锐,感觉气势都不一样。
缓速骑行靠近节约战马体力,不然太远冲锋的话,那和作死没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对方也绝对是精锐,并且有土坡的地利更利于冲锋,周少瑜才不会当真傻乎乎直接带人冲过去,而且为了防止这队人马逃跑,自己所带人数还要少一些,如果不慎重对待,就算打赢了也是惨胜,得不偿失,培养一个精锐骑兵出来可不容易。
说起来,杨妙真现在已经开始尝试训练新的骑兵兵种。这么说其实也不大对,准确应当说是改变骑兵的作战方式。
就现在而言,无论是哪一方,骑兵的作战方式要么就是借助机动性袭扰,正面战争则就是直接冲锋,而这个冲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许大概有一个阵型,但实际上还是凭借高速马力和个人勇武。当然了,除却突厥这样的,其实一般情况下真用骑兵正面攻的次数其实不会太多,骑兵更主要的作用还是偷袭,劫营,以及追击。又或是正面战场上伺机而动,待敌军战阵松动或是露出破绽时候出击,从而扩大战果。
不过这种打法打大梁内部可以,因为大梁内部压根没多少骑兵。可打突厥不行,甚至于金国都逐渐以骑兵为主了,等于说压根没有机动性的优势可言,换言之,骑兵正面碰撞无可避免。
对此,周少瑜最终总结了两个办法,其一为迂回,此战术出自于蒙古,蒙古远征欧洲,打的欧洲国家不要不呀,靠的就是迂回战术,乃是看家本领,不管匈牙利澜也罢,迂回战术打侧翼,从而击溃敌军。
但是这战术好学,起码对突厥他们而言没难度,或许刚开始拿出来能起到奇效,可多来几次,人家又不是傻子。所以此办法基本排除。
然后就是另外一个法子了。
借鉴一下西方骑兵。
西方对于骑兵的理解压根不同,他们更习惯将骑兵当做突击力来使用,一提到西方的骑军,大抵就是重装甲,一身铁叶甲或者锁子甲什么的覆盖全身。标配武器则是长矛、剑、盾。
发起进攻时,骑士持平长矛,用踢马刺驱动战马前冲,长矛稳稳对准地方要害,用力得当之下,直接洞穿盾牌撕裂铠甲将人贯穿从而造成击杀。
论个人武力,或许并不那么出众,但此骑兵讲究的是团队,发起的是集团并排密集冲锋,而反过来再看突厥,手拿弯刀,嘴中嚎叫,压根不可能存在什么对型,纯凭个人武力。若是这两者相对,基本上前者不敢说打出碾压,胜利基本不成问题。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十字军了,明显的例子,人家从未被数量相当的敌人打败过。至于说十字军最大的惨败哈丁战役,人家在那一战里头,骑兵只有一千二百人,太少了点。
以前没想那么多,只要能发展出骑军就是好的。而且之后和突厥的战事也颇为顺利。不过随着金人忽然冒出来,周少瑜就有点慎重了,人家自己也说了,女直人嘛。这不就是女真,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单凭此句,就可以看出人家彪悍的战斗力。
虽说不是一个世界不可对等吧,可万一人家也缔造一个这样的牛哄哄战绩呢
难道一直让周少瑜拿人数优势去砸不成,莫忘了他又不是唯一的天下共主,可没那资本去砸。而且这般打法人家想要仿照虽说没啥难度吧,可也不容易,说到底人家现在的思想都是崇尚个人武力,难以约束,让人家老老实实挤一块,难度不小。
扯远了,总归到现在,杨妙真也只训练了几千人,而且还是雏形,集团冲锋这东西,没长期的训练可配合不来,人数越多越麻烦。而且也养不起,重骑兵嘛,消耗大着呢,一般人也做不来,一身铠甲重量可不轻。此外战马也是问题,寻常的战马就算能驼的动,冲锋怕是力有未逮,都得精挑细选。
不过眼下还好,统共才二百,无论人还是战马都是精锐,意识非常。哪怕没怎么训练过,大体模样还是能摆出来,或许一个冲锋之后还是更多凭借个人武力,但至少一个冲锋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武器并非长矛而是马槊,更没有盾牌。
“停止前进!”待距离差不多,周少瑜果断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谋划
金人打起仗来无畏生死,其凶猛程度还要超过突厥人。
以前无名于世,也只是因为偏安一隅,且大小部落各自为政相互攻打难成气候。
当初阿史那隼兴兵南进,风头一时无两,可惜大梁虽衰落,可不至于完全不行。大梁立国之后,虽逐渐重文轻武,可到底留下了三颗种子,镇北、镇西、镇南,三大将军府不乏可战之兵。
阿史那隼一路征讨,先将镇北大将军府打残,迫使朝廷方面让镇南大将军接受带兵北上以拒突厥。之后孙守仁力战,可终究无法保得北地无失,洛阳防卫一战让已经攻入洛阳的阿史那隼功亏一篑,奈何最终却被揭竿起义的火凤捡了便宜。至此镇南大将军府被迫守在荆州不出,以养元气。
再接下来,阿史那隼讨雍州,直接与镇西大将军府姜家发生碰撞,结果便是镇西大将军府也残了。
以阿史那隼的策略,只要打掉这三大将军府,其他的不足为虑,到底那时候高玉瑶还没到崛起的时候,大梁方面即便有兵力,其战力也是低下。
奈何偏生出了个周少瑜这般变数,或许周少瑜没那么能打,带兵本事一般,换算成数值,其统兵能力顶多也就是六七十。可架不住人家身边有牛哄哄的妹子。
结果便是阿史那隼最终身死,彻底兵败与并州。
而继承可汗之位的阿史那忽沁,除却其暴戾的性子,其能力压根不低。阿史那隼南侵大梁,先后与三大将军府对战,若非异数,不敢说最终结果如何,但起码作用北地几州问题不大,可终究被周少瑜干掉,连带突厥实力锐减。就连突厥内部也一时间窜出许多不老实的部落。
首当其冲便是阿依努尔为首的复兴阿史德家族统治的联盟。
问题终究不大,阿史那忽沁在此一统草原,阿依努尔不得已投靠于并州庇护。只是这时候,突厥人口再次减少。
可以说,相比起阿史那隼一开始南侵的时候,阿史那忽沁在此发动入侵之时,突厥的实力已经锐减了大半。
其实真要追究起来,完全可以将时间线拉的更远一点。那时候阿史那隼并非可汗,尚属于阿史德统治时期。即便在阿史那家族,阿史那隼也不受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