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此外,高家在没落,终究是维持了数百载历经两朝的将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肯定会有他的底蕴。
那么最起码的好处显而易见,中低层将领妥妥的不缺,无论如何也比自己慢慢培养要强。
单是士卒的成型都需要消耗不短的时间,而且还要逐渐的见血锻炼,更莫说要求更高的将官了,古代的底层百姓,可并没有那么好培养。
或许培养出衷心相对简单,但想最快速度培养的聪明,真心难度不小。
就好比有一段笑话,古代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膜吃到饱!”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
其实这笑话放古代一点也不可笑,实在有些正常的很,古代人口流动性很低,底层百姓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存在,基本没什么见识。
就好比井底之蛙,它所能看到的天空只有这么多,于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天空的全部。
别说百姓了,就算皇帝还有傻乎乎的呢,就跟那位晋惠帝似的,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饿死人,结果这位傻乎乎来一句,咋不吃肉粥嘞。
我勒个去,简直天下第一脑洞。
总之,培养不是培养不出,但消耗的时间太长,也未必全部都能达到要求。
中低层将官若是不够,那么扩展队伍就是个大难题了,若是随随便便就提拔个人上来,你就等着乱吧。
没有培养,这些原本憨厚老实又带点典型底层狡黠的家伙,主动让他们去做什么没问题,但想让他们开动脑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两个字,啧啧。
当然,高秀君有高秀君的优势,周少瑜这边自然也有,首先一点就是和苗家的关系好,基本不会发生什么矛盾,必要时候甚至可以援手。
高秀君那边既然有军中好手,那么探查这么点消息肯定不难,毕竟山寨里头,借来的那些个苗家汉子又没有特地隐藏。
此外就是,周少瑜能从大梁朝那边拉人过来,这又是一个优势,毕竟整个诚徽州在经历当年的战乱,加上之后的三不管,大多人早已经迁移,而剩下的发展到现在也是少的可怜。
除非不计后果的抽调壮丁,不然顶天拉出一支几千人马的脱产队伍出来。
诚然,高秀君在大梁肯定还有私底下的人脉,但问题是,目前掌控兴武军的,显然是高家的死对头以及仇家,高秀君若是想再潭州做点什么,简直就是重点关照的对象。
加之周少瑜这边本身也具有一定实力,若是硬打,即便赢了也损失惨重,到时候还怎么去对抗那些手握私兵的土豪地主家。
所以这般来看,两边结合,自是最好不过的结果,实力将大大的增强,正是因为看中这一点,高秀君才会开启会面谈判。
李秀宁的问题直接,高秀君也没有正面回答,虽说他并没有过大的野心,更多的是想推翻大梁,让整个大梁为自己的家人陪葬
第二百八十六章 莳竹
诚徽州临冈县,在很多年前并非汉人的地界,而是属于苗人的地盘,由于此地盛产竹子,引起了当时朝廷的重视,发兵攻打,强行打下了这片地盘。
一开始其实只是设置了一处临时的哨岗,也是各种犯事着或者其家人的发配之地,而发配过来就是种竹子砍竹子,然后利用竹子制作弓箭等军备。
久而久之,人口也越来越多,之后便设立了临冈县,逐渐步入正轨,当然,也依旧是朝廷发配的地方之一,此地生活的百姓,如果说他祖上曾出过什么什么大官,一点也不稀奇,但多少年过去,也早就没落和底层百姓没有区别。
虽说现在临冈县并没有任何大的势力存在,无非就是一些胆子大些的青皮地痞拉上一些人手横行霸道,但周少瑜也没有着急的要拿下这个地方。
无他,实在是缺乏内政人才,而且没有完全的准备,占下这么个地盘,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别说税收了,甚至还要倒贴钱进去,除非不想发展起来。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得已也要先占了再说,再不动手,说不得人家高秀君就动手了,再怎样也是块地盘,人口也有万余,还不会遇到什么有力的反抗。
高秀君的劣势,就是手下虽然够彪悍,但是人少,而且没有固定的补给,临冈县对于周少瑜来讲,目前还挺鸡肋的,可对于高秀君,却是十全大补丸。
毕竟不是谁都会想着稳定经营,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么。
“临冈县提前打下来吧。”回程路上,周少瑜忽然道。
“了解。”李秀宁点点头,显然明白是什么原因。
“拿下来之后顺便改个名好了,临冈县不好听。”周少瑜又道,却是没说怎么经营的事,因为现在还没完全想好呢。
这也算是历朝历代没有后台起义的通病,大头兵不缺,就缺内政管理型人才,因为在没有局势彻底明朗之前,敢于或者乐意投效的读书人,基本没有,有也不是什么大才,能力有限。
毕竟古代的读的那些书,那基本就不存在什么教你怎么做官怎么管理的,所以一般的书生,投奔过来没培训的话基本也没啥用。
要不明朝的时候,怎么会出现进士观政之制呢,也就是士子进士及第后并不立即授官,而是被派遣至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政事,就是因为没有这一茬,扔出去做官那就是白瞎。
实际上就这也没好到哪去,很多人的印象中,县令掌管一县之事,权力很大,可实际上,县令是有这么大的权力和职责不假,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底下的吏员在打理,甚至县令压根就没办过一件事都难讲。
可是吏员么,环境影响,大多油滑奸诈,周少瑜印象并不算大好。
李秀宁可懒得搭理周少瑜在烦恼什么,她只负责带兵,练兵,还有打仗,别的事才懒得插手。
“改名”李秀宁颇有点惊奇,不过也没什么意见,临冈县的确不怎么好听来着。
“改改也好么,新名字新气象。”周少瑜点头笑道。
“说说看。”李秀宁表情淡淡,似乎对周少瑜的水准并不怎么期待。
“临冈县盛产竹子,可取一个竹子。”周少瑜想了想道。
李秀宁没坑声,竹字没什么不好的,自古咏竹的诗词文章也不在少数。
“就叫莳竹县吧。”周少瑜一挑眉,一锤定音。
李秀宁眼睛一鼓,算是对周少瑜无语了,心说你敢再随便一点么
莳,移植栽种的意思,莳竹,还用解释到是简单直接明了,可这也太奇怪了吧。
“怎么觉得不好可别只是看文字表面。”周少瑜乐了,他就喜欢看李秀宁摆弄出表情出来。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周少瑜煞有其事的吟了一句。
这是钱樟明写的水调歌头咏竹。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书记
“可恶,我应该早就先下手的。”高秀君坐在屋中大悔道,虽说明面上个占一半,可人家到底占据的是县城,哪怕城墙再破旧,修补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她手下不缺军伍人才,但也一样缺乏文人,就连她自己都不擅长这个,所以也就没着急动手。
等昨日会谈结束,分析到对方很可能先下手为强,将临冈县占据,高秀君便坐不住了,也只能被迫动手。
这时候就好像一场竞赛,两边实力原本差不多,但如果谁在接下来的后续上发展慢了一步处于劣势,往后再会谈的时候,就没那么有底气了。
高秀君的确不擅内政,可却多少了解大梁朝的政策,首先文的肯不行,一群大兵加山匪,哪里弄的了文的,索性直接来武的。
照搬了一些梁朝的制度简易之后,强行执行了下去,嗯,比如其中就有收税这一项。
结果没多时,探子来报,说县城那边传来消息,李秀宁的抚民举措之中,就有免除当年税赋一说。
“免税到是个收买人心的好举措,不过就不怕出乱子”高秀君嘴角一扬。
的确,当百姓们确定不会收税,而且此地有了正式的管理之后,的确会拥戴,但来年呢你还收不收
不收,不收税拿什么样军队,这可是不小的开销,虽说即便收了肯定也不够用,但总比没有强。
收凭啥呀这么些年就没有人收过好吧,虽说的确每年都会有山匪之流过来打劫,可那又是另一回事,尝到丰收的甜头,谁还乐意交税。
当然,最终肯定还是能收上来,不过现在的收买人心之举等于没用,多少会闹腾一阵子。
如果没意外的话,也的确是这样子没错,可架不住周少瑜手里有高产粮啊,土豆,玉米,今年肯定就算了,没那么多种。
但等到来年,将农庄里的收获收上来,不就有了,当然了,即便有足够多的种,也不会全面铺开,每家每户最多拿出一半地来种。
阻力肯定会有,因为谁到不知道这玩意到底靠不靠谱,不过等收货一次,大家就知道好处了,这时候收税,只要来一句谁不交税就不准种这个,保准没人有意见。
再加上今年看来气候还不错,又没了山匪打劫,各家各户都有了点存粮,日子过的好了,才有精力做别的,那时候周少瑜才好进一步推广政策。
还好人少,事情也不多,勉强也算应付的来,到底现在还没什么经验么,积攒一些经验也好。
最直接的帮手当然要算梁红玉了,李秀宁并非没这能力,而是压根懒得帮忙,只带好她的兵就行,于是梁红玉就跟着周少瑜忙活,轮流跑腿。
没法子,总得留个人看着妲己,出个什么事也好照应。
虽说统共也就几千人,除去老幼,青壮虽然为主,但也不多,且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汉子,但也总有胆大一些,识得一些字的人存在。
除了放榜安民,周少瑜同时还发布了招纳有识之士的布告,此刻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自然要重视对待。
“小的赵辉,祖上曾做过前朝礼部侍郎,家祖过世后,因罪一家老小发配于此,从此定居……”
莫看赵辉说的牛x,礼部侍郎那的确是个不小的官,可前朝那都几百年前的事了,跟现在压根扯不上关系,而赵辉本人,虽说识得字,但也就是这个地步而已,其模样更是和文人不挨边,就是个黑黝黝的庄稼汉,甚至还有点略丑。
第二百八十八章 内政
老实讲,周少瑜真心觉得书记是个好东西。
想想古代的制度,压根就是一家独大么,弄个书记出来,两套班子平衡,很好很强大。
当然,细节方面还要斟酌,反正现在也就这么个小小的地盘,可以各种尝试试验一下。
虽说随着时间推移,县城的百姓迟早会接受领导,但周少瑜可没打算一步一步慢慢来,最起码也得初步认同领导,毕竟周少瑜又不可能一直呆在这。
而李秀宁对于处理县务没有兴趣,所以周少瑜得初步确定初期的领导班子,然后初步获得百姓认同,这样才能勉强安心,因为如此,就算出了事,也不会,以李秀宁的能力,摆平还是没问题的,偶尔一两件也不会觉得麻烦。
为表诚意,周少瑜首先就送了好些粮食瓜果之类的给了赵辉,大张旗鼓的运送过去,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也方便接下来赵辉方便招募人手。
过得几天一瞧,周少瑜乐了,除了一个年少的跑腿用,其他年岁基本偏大,基本就没啥特长,就是会种地,当地名望也还凑合,方便开展工作。
其后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大多还算凑合,了解之后分别放到了相应的位置。
本来有一个看起来老油条似的人物,不用多问都知道这家伙肯定是个青皮地痞,本来没打算用的,结果这货瞧见新招募的其中一人,跟老鼠见了猫一个样。
于是果断拍板,新一任的城管大队长就是你了!至于那位能制着他的人,直接兼任公安局长。
对于一系列的新官职,无论是李秀宁还是梁红玉都挺好奇的,当然,自然也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分权自是好的,可会不会造成的结局就是当官的人太多”说着话的是梁红玉,毕竟她是宋末人士,而宋朝,谁都晓得,官太多了,几乎大多皇帝都在想办法减少,不过效果么,呵呵了。
周少瑜也就是先试验试验,而且只要发展好了,其实官多也不怕,怕的就是出现大量尸位素餐的家伙。
慢慢来,都不急,本来就是急迫之下才提前占据的临冈县,压根就没具体的准备,先弄套班子慢慢看。
招了几个官,分别又自行招募了一些帮手,临冈县,应该说莳竹县了,莳竹县的政务算是走向了正规,虽说事情还不多,主要以各自学习提高自身为主就是了,毕竟刚刚成立,即便是从他们认识的人里选出来的,但公信力不足,大伙还不大信任嘛,。
所谓周少瑜得耍点小手段了,安排了两个人手,开始热热闹闹人尽皆知的跑到衙门打官司,然后新上任的公安局长明察秋毫,赢得一片赞赏。
接着又是哪个哪个官儿拾金不昧,又是谁谁谁义务帮助困难家庭,甚至还让人假扮山匪前来劫掠,结果给打了回去,一系列组合拳下来,认同度立马上扬,若是有什么政务要开展,配合度极高。
至于那些曾经横行霸道的青皮地痞,新上任的城管大队长嘴中冷笑,如今身份不同啦,和那拨人又不是熟识,下手那叫一个干脆。
这些个家伙在家里都不干活的,抓了影响到是不怕,不过终究是自己家的人,所以多少还是会闹意见。
事情上报到周少瑜这里,大手一挥,劳动改造!
专人监督,一波青皮地痞集体行动,不仅他们自家的地要帮忙,还要上劳力稀少忙不过来的家庭优先帮忙,若是还有富余时间,没关系,划一块无主的地来,开荒也好,养殖也好,反正要制造出价值出来。
好嘛,这下子连他们家里都没意见了,地痞是地痞,可架不住都是青壮啊,而且还是几十号人,集中一起来一家一家的帮,那效率高的很。
就
第二百八十九章 练兵
说起练兵,周少瑜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给我挑一些人出来,就二十个吧。”周少瑜对李秀宁道。“个人身体素质要强,但还是纪律性优先。”
“你想做什么”李秀宁眉头一皱,毕竟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好兵被人给挑走么。
“再待一段我就该回巫县了,接着就要去府城,总要带些人手做保护。”周少瑜解释着。“我想亲自练一练,记得我跟你说过的特种兵么”
李秀宁眼睛一亮,这个概念周少瑜曾经说过,但概念是概念,这对于李秀宁来说,还是无比新鲜的东西,如果自己练,只能慢慢摸索着来,然后还要经过数次战事之后慢慢调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