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不是东亚病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过关斩将

    “根据这个解锁的条件,比赛中跑进12秒可以解锁新任务,那么如果我在比赛中跑进11秒,甚至跑进10秒以内,也应该会解锁新的任务吧!关键点是要在比赛中取得相应的成绩才行,日常练习看来是不算数的。”

    “新解锁的任务,在赛道上完成一次100米短跑,并没有说是否需要比赛,那么日常练习也可以去完成这项任务,只不过要求是必须在赛道上跑才行,别的地方跑应该是不行的。还有就是完成时间是12秒,也就是说我需要在12秒内完成一次100米短跑,这样才能算是完成任务。”

    “从任务难度上来说,这个新任务比之前两个长跑任务的难度要更大。第一个任务是跑一万米,没有时间限制,哪怕是三岁孩子也能完成,只不过多花一点儿时间罢了。第二个任务跑42公里的马拉松,任务时间是24小时,期间可以休息啊,正常人在24小时内跑42公里也不是问题。”

    “但是这个12秒跑完100米,那必须是运动员才能做到的事情,寻常那些没有经过体育训练的人,不可能在12秒的时间内跑完100米。虽说这个奖励只有10点积分,但是12秒赚10点积分,那还是挺超值的。”

    “算起来的话,我一天只需要完成五十次这样的任务,就能得到500点积分,相当于完成了那个跑马拉松的任务。对于职业短跑运动员来说,每天不知道要跑多少次的100米,区区50次的100米冲刺训练,只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这个新任务,赚取积分的速度要更快,只是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新任务的冷却时间是多少,若是只有一两分钟冷却时间的话,我每个小时最起码能刷一百多积分。等到有机会,得找个体育场试验一下。”

    陈强对于这个训练空间已经有了一些了解,短短的一条解锁新任务的信息,便分析出了这么多东西。

    ……

    不管刚解锁的新任务,陈强进入到了训练空间的田径场,然后雇佣了高级田径教练,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今天的训练主题是短跑运动中大腿的前摆技术。

    之前的陈强,途中跑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使用后蹬技术,这项技术在煤渣跑道上的效果非常好,也是传统短跑技术的核心。

    人体通过后蹬的反作用力产生前进的动力,后蹬的力量越大,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加速度就越大从而使得速度也就越快。

    在这个时代,途中跑后蹬技术,还是一项没有被运动员开发出来的技术,凭着这一技术,陈强足以成为一个很优秀的短跑运动员。

    但是陈强却觉得,紧紧靠着后蹬技术还不够,因为在全国运动会上,他所面对不是崔林海这样的12秒选手,而是刘长春这种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

    陈强早就从报纸上得知,刘长春现在已经可以跑到10秒8了,而这还不是他的巅峰成绩,未来他还会以10秒7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

    也就是说,现在的刘长春,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阶段。

    陈强现在的真实实力,也就是刚刚跑进11秒以内,跟刘长春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距离全运会开始只剩下两个星期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加强身体的话,效果寥寥,只能从技术上想办法。

    所以陈强决定增加技术方面的训练,而他能想到的,就是短跑的大腿前摆技术。

    前世的陈强曾经去省少年体校做过技术指导,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教短跑运动员使用前摆技术。而根据测试,运动员使用了前摆技术后,平均可以提高0.8秒的成绩。

    0.8秒是少年运动员的效果,对于成年人来说,效果可能没有这么明显,折中一下,100米提高0.4秒总是可以的。

    2000年以后,大腿的前摆技术使用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博尔特的崛起,让运动员意识到,前摆技术的竟然是如此的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短跑的前摆技术,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也开始精细化的使用这套技术。

    比如苏炳添的成绩提升,就与前摆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黄种人在身体的爆发力方面不如黑人,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但是在身体的协调性方面,黄种人却是有优势的,苏炳添正是通过高超的短跑技




第五十章 嫌贫爱富(求推荐票)
    清晨,陈强从训练空间里醒来,去车行领了车,然后开始了一天的车夫生涯。

    陈强虽然拿到了全运会的参赛名额,可日子还是要过,饭也还是要吃的。他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若是官二代富二代,拿到全运会参赛名额后肯定会积极备战,整天泡在操场上训练都没有问题,而陈强的话,少出一天的车,便少赚一天的钱。

    傍晚时分,陈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直接前往了国立劳动大学。

    国立劳动大学创建与192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这所大学建立之初主要是为农业事业培养专门人才,但在1932年的时候就因为没有经费而停办。

    陈强之所以来国立劳动大学,是因为想借用一下这里的操场。

    陈强不是学生,如果是教会大学或者私立大学,他还真不一定能进的了学校的大门,就算能进的了学校,不是学校里的学生,人家也不允许陈强使用操场。

    国立大学就不一样了,进出更加自由一些,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人,可以畅通出入,而且国立大学的操场也是随便用,即便不是该学校的学生,去跑两圈也没有问题。

    国立劳动大学的学生人数比较少,也是陈强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

    一个1927年才创办的学校,不可能招的到太多的学生,根据记载,1929年秋的时候,整个国立农业大学一共只有134名在校学生。

    现在是1930年,学校里最高年级的也就是大三,而且由于这是一个培养农业人才为主的学校,学校还有各种农作物的试验田和畜牧桑蚕养殖区,有很多学生都会在那些地方进行实践学习,不会在操场上瞎晃悠。

    陈强来到国立农业大学的时候,操场上果然空无一人,这正好可以让陈强低调的进行训练。

    来到跑道上,陈强站在起跑线前,他先领取了那个12秒内跑完100米的任务,然后完成了一次100米的短跑。

    “任务,跑100米完成,获得奖励,10积分。”

    陈强立刻开始查看冷却时间。

    “1分59、1分58、1分57……意思是这个任务的冷却时间是2分钟。跑一趟是12秒,再加上2分钟的任务冷却时间,也就是一次任务至少需要2分12秒,理论上一个小时我可以完成27次任务,也就是270个积分。”

    “当然,实际操作的话,我不可能在一小时内完成27次任务,15到20次任务应该没有问题,那也就是150到200积分了,就算一个小时150积分,一天训练4个小时,就有600积分,足够我一晚上在训练空间里的消耗了!”

    陈强觉得,和之前两个任务相比,这个跑100米的新任务简直是太划算了,如果他不是要靠着拉车糊口的话,那宁愿接这个新任务,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积分。

    可惜的是,陈强还是得靠着拉车赚钱,现阶段他还是只能接一万米任务或者马拉松的任务,这两个任务可以在拉车的过程中顺便完成。

    时间一晃而过,又到了周末,全国运动会上海队的所有参赛者全都被召集起来,进行赛前的学习。主要是交代一下参加全运会的注意事项,学习结束之后,每人又领到了一套比赛用服。

    全国运动员开幕式是在4月1日,举办地是杭州,距离上海并不远,坐火车可以直达,所以上海的运动员的出发时间被定在了3月28日。

    ……

    3月28日当天上午,陈强准时来到了上海南站,去杭州的沪杭铁路起点,便是在这里。

    十点半的火车,上海市政府为参赛选手专门包了一节车厢,而且还是二等车厢。等人到齐之后,便依次排队上车。

    陈强在人群中没有找到程金冠的身影,想来程金冠是直接从苏州出发去杭州。

    这个年头的火车速度可不比后世,未来乘坐高铁,上海到杭州只需要45分钟,而在1930年,上海到杭州坐火车需要五个多小时,而且还经常的晚点。

    二三十年代的火车就这么慢,时速也就是三十多公里,中间还得停靠站,若是停站多一些的话,平均下来的时速可能还不到三十公里

    未来京沪高铁开通后有则笑话,说现在从上海坐高铁回趟首都需要六个小时,而民国时候乘坐火车回首都需要八个小时,所以现在比民国并没有快多少。

    然而现在的首都是北京,而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北京到上海1300多公里,而南京到上海大约300公里。300公里的路程,火车需要走八个小时,而且这还是当时速度比较快的一条火车线路了。

    言归正传,陈强本着不引人注意的原则,排在了队伍的最末尾,他也是最后一个才上了火车。

    然而让陈强没想到的是,他刚刚上车,便被所有人认了出来。

    “是那个车夫,跑赢崔林海的车夫!”

    没办法,那日的比赛,有很多人亲眼见证,而即便当时没有在现场的运动员,事后也都听说了此事。毕竟崔林海在上海也算是一名短跑悍将,输给了车夫,让太多人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想装低调没有成功,反而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陈强有些尴尬。

    “要早知如此,便应该早些上车,找个角落猫着。最后一个上车反倒是被当成大熊猫围观了。”陈强心中暗道。

    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乘坐公共交通时,有人上车,原本坐在座位上的人会忍不住看一眼新上车的乘客,特别是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乘客除了看路边的风景,没什么事情可做,围观新上车的人也是一件解闷的事情。

    所以最后上车的陈强,反倒是迎接了所有人的眼神,然后被认了出来。

    陈强尴尬的冲着众人笑了笑,然后开始找座位。

    这个时代的火车车厢比后世要窄一些,二等车厢一排只能做四个人,也就是过道两边各有两个座位。

    陈强放眼过去,靠近过道的座位上都有人。

    陈强走到其中一个位置旁,这个座位的乘客是坐在靠过道一侧,靠窗的地方还是空着的。

    陈强



第五十一章 吃大餐(求推荐票)
    洋人和厨子正在争吵。

    陈强听到两人的对话,便秒懂是怎么回事。

    洋人点餐的时候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少放胡椒少放盐之类的,可洋人说的话中国厨子听不懂,所以洋人很生气。

    洋人认为,自己明明是在说中文,厨子却一直在摆手,表示听不懂,这是在故意戏耍他。

    厨子认为,这个洋人一直在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而且态度越来越凶,这是在欺负自己。

    而事实则是,洋人在说粤语。

    这是个苏北厨子,他显然听不懂粤语。

    一个很简单的误会。

    陈强不是广东人,粤语水平几乎为零,他能听懂的粤语只是那么寥寥几句,说起来的话只会一句“猴赛雷”,还是从网上学来的。

    不过陈强懂英语啊,于是他走上前去,先是用英语跟洋人解释了一番,然后又用汉语跟厨子解释了一番。这下子两人才知道是闹误会了,互相表示致歉。

    陈强能够猜到,这个洋人,应该是英国人,而且是从香港来的,只有从那地方来的,才会操着一口熟悉的粤语。

    陈强当车夫的时候,就很喜欢接香港来的客轮,因为船上面总是会有一些英国人。有很多英国人都会说粤语,其中不乏有很多在香港出生,或者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的英国人,他们的粤语已经说得非常熟练。

    这种英国人很少会离开香港,即便离开香港,顶多也是去一下广州之类的地方。他们大概觉得会说粤语,就可以在中国畅通无阻了,结果来到上海后顿时懵逼了。上海话他们肯定是听不懂的,就连官话也和粤语有很大的差别。

    上海的车夫当中几乎没有广州人,他们不会说粤语,英国人在上海用粤语也是鸡同鸭讲,甚至不如用英语方便。而每当这时候,陈强就会用英语揽到客人。

    中国人的迁徙历来是有规律的,比如山东人习惯北上,去东北闯关东;苏北人习惯南下到上海、杭州一带打拼生活;河南会有比较多的人选择会去北京闯荡。

    广州、福建一带的人很少会北上,他们会下南洋,下西洋,近一些的会去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远一些的则会跑到美洲去,去美国、去巴西。所以粤语和闽南语基本不会向北方传播,反倒是在海外的华人圈中成为了一种主要语言。

    ……

    言归正传,陈强遇到的这个洋人的确是个英国人,而且还是个有钱的英国绅士。

    英国人为了感谢陈强的帮助,决定请陈强吃饭,他又给陈强点了一餐。

    显然这个英国人是在香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知道中国的文化中,感谢别人的话,请吃饭是一种永远不过时的方式,特别是在物资匮乏的三十年代,很多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这时候请客吃饭就更加接地气了。

    陈强也没有拒绝,反正回车厢里也没有他的座位,不如在餐车吃一顿,好歹也有个地方可以坐。

    民国时期的火车,是分一等座、二等座和三等座的,当时铁路局规定,三等座的乘客不能进入餐车,餐车只是一等座和二等座乘客能享有的服务。

    当时也有针对三等座的餐饮推车,不过都是卖些便宜的食物。1933年,教育家钱穆先生才能从苏州乘火车去北京,当时就坐的三等坐席,吃饭的时候有推车经过贩卖食物,钱穆先生描述为“油腻腻、硬生生的米饭或面条。”

    也是因为三等座没有好吃的,使得火车站的小贩愈加活跃,当火车靠站的时候,炒花生的、煮毛豆的、卖各种小吃水果的摊贩都一拥而上。有些坑人的小贩,会用猫肉伪装兔肉贩卖。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在年轻求学的时候,就买过火车上的猫肉。

    现如今,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在火车站买橘子,已然成为占别人便宜的著名老梗。德州扒鸡也是随着那个时代的火车而名满天下。

    一等座和二等座的乘客,可以去餐车里吃饭,当时的火车里有很多“大餐”,而且能够在火车上服务的,也都是水平很高的大厨,比如1916年的《广九铁路指南》上,有介绍餐车提供的食品种类,不仅有威士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各种饮品,还有“沙甸鱼、三文鱼、靓牛扒、西猪排、羊排骨烧鸡火腿、烟肉旦、各色肉饭”等。

    在1933年以前,火车的餐车里只有西餐,当时铁道部的调查报告里是这样写的:“查各路客车对于乘客饮食大都仅备西餐一种,非但价格过昂,贫苦者无力享受。而食品用具多属欧化,并非我国一般人民之所素习。”随后铁道部进行了整改,要求各地铁路局为餐车增加一份中餐,结果就出现了“价格过昂,贫苦者无力享受”中餐菜单。有钱人多了一种选择,穷人则依旧吃不起。

    当然火车上吃东西贵是正常的,现在高铁的盒饭也比外面卖的贵多了。
1...1617181920...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