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不是东亚病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过关斩将

    在1861年,《申报》还没有创刊的时候,上海影响和销量最大的是《上海新报》,《上海新报》所用的就是双面的进口纸。1872年《申报》创刊以后,《上海新报》就倒闭了,原因就是《申报》用单面纸,价格只有《上海申报》的四分之一。

    旧中国工业水平不行,连可以印双面报纸的纸张都造不出来。

    陈强一边看报,一边卖报。好处是他认识字,知道报纸上的内容,总能够将报纸推销出去。

    午饭的时候,陈强从一个报摊那里得知,报社又开始印号外了。

    每天都有号外,这并不稀奇,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一天可能有很多份的号外。

    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重的时候,举国关注,报社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印一份号外,而号外的内容就是中山先生上个小时有没有用呕吐,每分钟的脉搏是多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多少,差不多是现场直播先生的病情。

    言归正传,陈强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陈如记的大门外,和昨天一样,这里已经有接近三十个报童守候了,而且还不断的有新的报童过来。

    大家都不傻,抢到一次号外,少则能多赚一毛钱,多的话则能赚两三毛,本少利多来钱快,何乐而不为。

    这一次,陈强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抢到号外,他甚至微微弓了弓身子,便于起跑的时候可以更快一些。

    终于,大门打开了,报童们乱哄哄的向着大门内挤去,那架势比黑色星期五抢一折的大彩电更激烈。

    陈强也已经拿出了百米短跑的冲刺架势。

    在报童当中,十五岁的陈强算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陈强是富家子弟出身,再加上山东大汉的基因,天生就比穷苦人家的孩子高大一些,在人堆里挤来挤去的话,身体也不吃亏。

    只见眨眼的功夫,陈强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向着仓库奔去。

    “那是谁跑的好快!”

    “追不上他,怎么跑的这么快。”

    后面的报童想要追上陈强,却发现距离陈强越来越远。

    短跑冲刺可是一门技术,会跑的人和不会跑的人,速度差别是很大的。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去跑个100米,无论快慢,那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瞎跑。

    换个角度说,如果职业运动员的短跑跟普通人的短跑,完全没有区别的话,那要还要教练干什么!

    陈强本来就练过短跑的,又经过昨天晚上100个小时的训练,此时他冲刺起来是游刃有余,几个呼吸的功夫,陈强就第一个冲进了陈如记的分拣仓库。

    “我要两沓!”陈强直接掏出了钱。

    反倒是那个仓库的伙计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见过有报童跑的这么快,其他人还都在半路上呢,陈强已经来到了近前。

    “报纸给你。”伙计将报纸递给陈强,同时开口问道:“你瘪三跑的跟飞似得,叫什么名字

    陈强每天都来这里进报纸,也混的熟脸,只不过伙计并不知道他叫什么。

    但是陈强却知道,这个伙计也姓陈,是陈如记老板的本家。

    “陈五哥,我叫陈强,咱们是本家。”陈强立刻跟这个姓陈的伙计套起了近乎。

    “原来是本家啊!”伙计的表情变得和善了许多,至少眼神中原本的那种蔑视已然消减了许多。

    ……

    陈强卖完了号外才回家,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

    &nb




第十章 风月小报
    “号外,号外,中东路俄员工罢工!”

    “号外,号外,苏联师团抵达东北!”

    “号外,号外,日本出面调停!”

    正如陈强所料想的那样,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并不缺乏号外的内容,一个中东路事件,就使得陈强每天都有号外可以卖,也等于是每天可以额外的多赚两毛钱。

    这些天,陈强总算是吃到了荤腥,除了菜肉包子,还吃了两次鸡蛋。

    后世那些都已经吃腻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成了陈强生活下去的动力。能吃到肉,便能够让他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

    白天卖报的同时继续跑一万米刷任务得积分,晚上睡觉后在那个训练空间里练练短跑,练练体能,这成了陈强日常。

    这一日,陈强去陈如记进报纸的时候,却被那个同样姓陈的伙计给叫住。

    这伙计就是前些日子看陈强跑得快,问陈强叫什么名字的那个。他在家里排行老五,所以年纪大的人都叫他一声“小五”,而年纪比小的人则会叫他一声“五哥”。

    “陈强,你过来一下!”陈五哥向着陈强招了招手。

    “五哥,找我什么事”陈强一脸笑容的走了过去。

    “听说你认字”陈五哥开口问道。

    陈强点了点头,陈五哥接着问:“认得字多不”

    “寻常的报纸都能看懂。”陈强开口答道。

    “你等一下。”只见这陈五哥摆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然后从一堆旧报纸里抽出了那么一沓,递给了陈强。

    “认识这个不”陈五哥开口问道。

    “这个……”陈强看了看这一沓报纸,扫了一眼标题,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风月小报”陈强试探性的反问。

    陈五哥点了点头:“不错,你小子还认识这个。不过你这岁数也该认识这个了。这是最近发行的几期,有好几种呢,别说五哥有好东西没想着你,这些都拿去卖吧。”

    “五哥,这些得多少钱啊”陈强开口问。

    “先拿去卖,能卖多少卖多少,卖出去的反给我一半的折价。”陈五哥开口说道。

    陈五哥的意思很简单,先让陈强拿着这些报纸去卖,如果卖了一块钱,回头给陈五哥五毛钱就行。也就是说这些报纸,足足有五成的利润!

    平日里报童从派报社里进报纸卖,可都是八折进价,报童只有两成的利润。这风月小报有五成的利,也就意味着报童可以赚的更多。

    ……

    风月小报是民国时期一种很独特的产物,这一类的报纸都是一些没有名气的小报社出的,很多连发行时间都不固定,或三五天一期,或一周一期,有的可能发行个几期销量不好,也就停刊了。

    这东西有点类似于某些网文作者,不给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了更一章,一犯懒就不更了,说不定哪天心情不好直接太监了。

    风月小报上也没有什么时事新闻,里面内容都是以故事为主。之所以被称为风月小报,也是因为里面大多数都是风月故事。

    虽然有些风月故事很低俗,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这种低俗的故事还都是比较喜闻乐见的,也因此各类风月小报才能够生存下去。

    事实上这类风月小报上的风月故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淫秽色情,顶多就是打一些擦边球,真要是那种不健康的内容,也不敢放在报纸上公开发行。但这足以勾引起部分人的购买**。

    就比如《男人装》每期都会找个衣衫褴褛的漂亮大姐姐拍封面,一个男性杂志故意弄个这样的封面,还不



第十一章 寻找客户
    卖报纸是一门技术。

    卖风月小报更是一门高深的技术。

    虽然风月小报的利润够大,可卖出去的难度也大。

    报童卖报,靠的是走街串巷的吆喝,可这风月小报,却没法吆喝着去贩卖。

    就比如寻常卖报的时候,报童吆喝一嗓子:“老板买份《申报》吧,里面最新的战事。”

    无论买不买,这听起来也都是正经八百的报纸,报道的是正经八百的内容。买份看看那叫关心国家大事,不买那叫抠门。

    要是哪个报童吆喝一嗓子:“老板买份《大众风月》吧,里面饥渴少妇某某的故事。”

    这老板就算是心里想买报也拉不下脸面,大庭广众之下买饥渴少妇的故事看,周围的大姑娘小伙子肯定会投来鄙视的目光,必须要和这种不健康的东西划清界限,脾气好一些的送给报童一声“滚”,脾气暴躁的一脚就踹过来了。

    可报童不吆喝,怎么卖报靠眼神交流么若是在东北是要被削的。

    “这风月小报不能吆喝着卖,只能一对一的推销了。”陈强知道,卖这种有些见不得光的风月小报,得主动去找客户。

    什么人会看这种风月小报肯定是有需要的人。

    比如单身狗!

    有老婆的人没必要看这种东西。更有甚者那种娶了好几房姨太太的,每天都是肾被掏空的状态,整箱的肾宝都补不过来,自然用不着用这种风月小报来自我慰藉。

    旧上海并不缺少单身狗,比如那些出卖劳力的,像是拉扯的车夫,码头的脚力,运货的把式,还有因为战乱涌入到上海的流民,他们当中光棍多的是。可这些人基本上都不识字,看不懂报纸,也不会成为陈强的客户。

    “要不然去四马路碰碰运气”陈强心中暗道。

    旧上海的四马路类似于京城的八大胡同,是妓院一条街,那里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家的妓院。

    有高级的“书寓”,那里的失足妇女都会唱一些“思凡”、“化蝶”之类的小曲,其中很多都是卖艺不卖身,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客人的钱没给够。

    有中档的“长三”,那里的失足妇女都是有了些名气的,他们不会唱小曲,但却可以品茶,这就是所谓的“打茶围”,因为出一趟局收费三块,所以叫“长三”;

    比“长三”低档的是“幺二”,那里的失足妇女虽然没啥名气,但也会在堂上“挂牌子”,因为她们出一趟局收两块钱,所以叫做“幺二”。

    而最多的则是花烟馆,名字里带个“烟”字,自然就是可以抽大烟的地方。这种场所不仅仅会售卖鸦片,失足妇女会陪客人一起抽大烟。

    还有其他诸如野鸡处、钉棚、咸水妹之流,详细的不多介绍,各位读者大人自行脑补,考验你们想象力的时候到了!

    言归正传。

    陈强觉得,去这种地方的人大概是有生理需求的,或许能卖出去一些风月小报。

    可仔细一想却不是那么回事。一来是四马路的这些特殊场所开店时间就比较晚,得等到天黑了才会有生意,陈强想要卖报也得等到晚上,这大半夜的黑灯瞎火,谁能看清楚这报纸上写的是啥

    二来则是去那种地方的人,肯定都是冲着实战操练去的,能掏得起两三块钱的老板,犯不着买这4分钱一张的风月小报。还有那些去花烟馆的,鸦片吸上那么几口,估计脑子里产生的幻觉得比这风月小报里写的还精彩。

    “不行,这四马路卖风月小报肯定不行。”陈强挠了挠脑袋,正在他绞尽脑汁的时候,刚好看到一辆人力车从面前经过,而车上坐着一个十四五岁左右的少年,看起来像是个学生。

    “有办法了!找到买主了!这风月小报,可是青春期儿郎们的最爱啊!”

    陈强还记得,自己当体育大学教授的时候,有一次去某所体校选拔运动员,当时有几位同学没有来参加选拔测试,原因是因为违反了纪律,正被老师批评。而他们所违反的纪律就是在宿舍里藏了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书籍。

    青春期嘛,正是对某些事情好奇而又懵懂的年龄,又是精力无处发泄的体育生,这能理解。

    陈强所想到的客户群体,就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学生。这帮正处于青春期的“好奇宝宝们”肯定会对风月小报青睐有加。

    况且这风月小报并不是真的淫秽色情刊物,顶多是打一些擦边球,给人一些可以遐想的空间,就像是现在的标题党,话起个开头:“飞机失事,三位男乘客和一位空姐流落到荒岛上”,至于他们接下来会干什么,读者自己琢磨去吧!

    思想纯洁的人会觉得,这四个人正好凑了一桌麻将

    想歪了的大概会琢磨,三个男的一个女的,怎么分难道其中会产生一对搅屎棍子好不可描述的事情啊!等等,搅屎棍子好像不是关键吧!

    青春期的小男生,想象力可是很丰富的呦!



第十二章 论精神食粮的重要性
    小胖墩王长寿是复旦附中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虽然算不上是“学渣”,但也是年级里的末流。

    如果换成是公立学校,以王长寿的学习成绩根本就进不去,好在复旦附中是私立中学,王长寿家里舍得掏学费,自然也就让王长寿有学可上。

    顺便说一句,王长寿的父亲跟别人开了家工厂,虽然算不上是富豪,但也能算的上是个小资本家。

    放学以后,王长寿早早的除了校门,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家里车夫来接自己。

    此时,一个和自己年纪一般大的报童走了过来,冲着王长寿说道:“这位少爷,买份报纸吧”

    “报纸我连书都不想读,还看啥报纸!”王长寿心里嘀咕着,脸上却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他撇了撇嘴,开口说道:“走走走,我不看那玩意!”

    “我这报纸可好看了!”那报童接着说道。

    “报纸能有什么好看的,不都一个样。”王长寿冷哼一声。

    那报童却接着说道:“我这报纸和别人的不一样,您要是不信的话,我可以让您先看,您看了觉得好,再买下来,您要是觉得不好看,把这报纸还我,我分文不取。”

    报童说着,递过来了一份报纸,只不过这报纸被折成了一个巴掌的方块大小。

    “不收钱白让我看报”王长寿有些警惕的望着那报童。

    只听报童接着说道:“少爷,您肯定是在这里等车,反正站在这里也是干等,不如看看报纸消遣一下。只是一张报纸,开一眼也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说的也是,这里干等也是挺无聊的,那就看看吧。”王长寿从报童手里接过报纸,看是阅读那折成巴掌大小的报纸内容。

    这是一个故事,看起来很平淡无奇,文笔一般般,剧情一般般,完全没有跌宕起伏和反转,就像是在叙述一件事情。

    但是,这个故事的内容里有些擦边球!

    当王长寿看到这个“擦边球”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123456...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