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氏天乙之商汤伐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子氏天乙
妺喜知道费昌来找自己,肯定是有别的事情,所以独自带着费昌走到了凉亭之上,这里四面邻水,不会有人偷听。
妺喜一听说伊挚回来,似乎感到整个长夜宫都晃动了一下。
“我和商国的伊挚先生并不熟悉,没有必要见他!”妺喜对费昌说。
妺喜的一双明眸在长夜宫中更显明亮,似乎看着远处的假山上的飞泉。
费昌想继续说什么,但是觉得自己这个时候说什么也不合适,此时此刻费昌也隐隐似乎明白了妺喜娘娘和伊挚先生之间似乎有什么隐情。?费昌在原地默默的等了一会,妺喜娘娘没有继续说话,似乎在望着远方出神。
费昌默默的躬身给妺喜行了礼,就走下了凉亭,凉亭外面的宫女带着费昌朝着宫门外走去。
费昌见到伊挚,说了见到妺喜的情形。
伊挚听了之后,望着炉火出了一下神。“有劳费相了,你我多日不见,今日围炉饮酒如何!”
“好啊,伊挚先生之博学,费昌是早有耳闻的,难得伊挚先生有此雅兴!”
“费相没有朝中大事要忙吗”
“如今瞿山工程已经完工,大夏的所有男子基本都忙了好几年,大家都累了。正是冬日冬休时节,大王也很久没有上朝了,今日费昌正好向伊挚先生请教天下大事。”
“费相乃是大夏的左相,伊挚该向费相请教才是,不过今日我们只是饮酒闲聊,不说国事。伊挚想讲一讲尧舜的故事,不知费相愿意听不”
“费昌也很仰慕尧舜这些圣贤天子。”
“是啊,要论谋略,恐怕费相和伊挚都远远不及舜帝。”
屋外是漆黑的冬夜,茅草上都开始结出冰冷的霜,由于屋子在半地下,所以屋内并没有寒风投入,一片温暖。费昌和伊挚做在几案两边,举起陶土做的酒爵,互相对饮,白薇在一旁侍奉两人。伊挚开始娓娓道来那段几百年前的故事。
时光继续回到几百年前舜帝的时候。
舜帝原名叫姚重华,从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弟弟就一直想弄死他。
舜母亲早死,父亲是个瞎老头叫续娶了一位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姚象。从此舜就再也没有好日子可以过了。
有一天,老爹命舜把仓房茅草盖好,可是等舜爬到屋顶上之后,父母和弟弟三个人却在下面把梯子搬走,放起火来。房子上面都是茅草,转眼浓烟滚滚,舜看来一会就要被烧死了。
谁知道舜早就准备了两个斗笠,就把这两个斗笠绑到手臂上,当作翅膀,从着了火的房顶上跳了下来。
慢慢的舜孝顺的名声已经远近皆知,尧听说之后重用了舜,过了一段时间,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这一切又勾起了瞽叟和姚象的妒忌。瞽叟让舜去清理一口旧井,当舜在井底下忙活挖烂泥的时候,父母和弟弟一齐下手,从上面把井给填平了,活生生的把舜给埋在了井里。
瞽叟和象看着井被填好,再也没有了动静,这次高兴了“看你这次还能活着出来!除非你是神仙!”
舜的老爹和继母得到他全部粮食,姚象
第三十四章 禹的复仇
舜的说法杀死鲧是殛和诛差不多,是一种自上而下铲除罪恶的行为,鲧即使治水无功,又有何罪恶可言,无非是挡了舜的路而已。
这还远远不够,忠于尧的大臣还有几个,舜接着采用各个击破,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从此,鲧、欢兜、共工、三苗,这些尧时候最有实力的大臣,都被舜处理了。舜还给这四个人起了个名字,叫四凶。
“四凶”既死,从此尧的其他重臣,也都不敢反抗舜了,尧帝大势已去,尧发现自己被骗了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舜也不能强强,只好让尧帝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自己。舜一旦翻脸,连亲爹都不认,何况岳父呢。尧帝被放逐后的下场,多年之后就死在囚禁之中。
也就是在他用君王名义处决了“四凶”之后,乘威追击,把老爹瞎老头驱离家园,充军边陲蛮荒,任他自生自灭;对弟弟姚象先生,可没有这么便宜,而是索性绑赴法场,一刀砍下了脑袋。
最后把尧帝关了起来,自己终于坐上了天子,对外则说是尧帝年老禅让帝位给了自己。
舜把姒鲧给杀了,正当舜踌躇满志,认为他的江山已固若金汤时,但是朝中没有了鲧之后,舜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洪水又来了,而且这一次更加严重,农田都成了一片汪洋,大人们都愁眉苦脸了,今年看来又要绝收了,孩子们却管不了那许多,谷子田中都是到膝盖深的水,里面竟然都有了许多小鱼,到处都是捉小鱼的孩子们。?于是人们几乎都变成了渔民,靠吃捉来的鱼度日。
姒鲧率领的夏部落,是当时唯一懂得水利工程的部落,而他的儿子大禹,又是跟老爹齐名的治水能手,舜除了要求大禹继承老爹未完成的治水工程之外,舜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用来治理洪水。舜只好任命大禹继续治水。
大禹自知他所处的地位,在他的部落更强大之前,不敢流露一点他的愤怒。他用低姿态来化解舜对他的猜忌,小心谨慎,戒慎恐惧。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他不敢蹈父亲的覆辙。
舜对大禹当然是不会那么放心,所以安排大费和契来辅助大禹来治水,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监视大禹。但是大费的才能不仅仅在驯服野兽,治水也是很有才华的,大费也很佩服大禹的才华,所以慢慢的大费慢慢成了大禹的助手,大禹也知道鲧的死和大费没有直接关系。
大费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当禹在平定洪水后,帝舜赏赐大费以皂游,一种黑色旗帜)还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
大禹治水的时候舜给派了一个助手契,契就是商族的祖先,契历来不喜欢这些权谋的争斗,一心只有天下的苍生,只想着把洪水早点治理好。所以最后契也成了大禹的得力助手,因为契懂得天文和农业,这一点在帮助大禹勘定九州,考察河流的流向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商族在后来的大夏才一直是方伯长,直到天乙的父王主癸的时候得罪了履癸才被取消了方伯长。
大费和契既然都不管着大禹,大禹就无时无刻不在培植着自己的力量,劳身勤苦,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日之寸阴,手足胼胝,大禹就这样,大禹继续纳贤礼士。
大禹所到之处,将人们从洪水的围困中解救出来,所有的人民都真心感谢大禹。那个天子舜,百姓大部分是没见过的,但是眼前的这个大禹是真是带领大家褪去了洪水,给自己带来好生活的。
大禹检讨他父亲失败的原因,决定以疏导方法为主,使水势向低洼的地方渲泄。他除了筑堤外,还同时开山,最著名的开山工程,是凿通龙门——山西省河津市跟陕西省韩城市之间的黄河峡谷,使黄河畅通。
自纪元前二二八六年,到纪元前二二七四年,共用了十三年时间,洪水才算平息。据传说,经过大禹治理的,有下列九条河流、弱水、黑水、黄河、渭水、洛水、济水、汉水、江。
仅从这九条河流的数目上,就使人大大地震惊。从黑水到长江口,航距离有五千里之遥,仅仅徒步走一趟,恐怕都需要几年时间。完全依靠烧石浇水的方法去开山凿洞,大禹如此短的十三年之内,完成这么多艰难工程。只能说大禹治水是多么的伟大,大费和契等多少才华绝世的贤人在治水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十三年之后,大禹把洪水治平,使他的声望达到高峰,而他在治水督工的掩护下,奔走全国各地,结集反抗舜的力量,也已完成。于是,舜发现对大禹已失去控制,跟他岳父尧帝当年发现对他失去控制一样。一切似乎都在重演,舜不得不把宝座转移给大禹。
大禹的杀父之仇,怎能不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时机已经来临。大禹效法舜对付尧帝的手段,把舜关了起来,流放到遥远的苍梧。舜最后就死在苍梧,并埋葬在苍梧境内的九疑山下。
如今天下大定,洪水也都治理好了,天下的人民都在大禹的统治下一片平和安定的气象。
大禹划定了九州,铸了九口大鼎,用来象征天下,如今的天下经过大禹自己用双脚走遍,更加清晰和广大了,四方部族没有不来归降大禹的。
大禹写下了流传后世的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
第三十五章 大禹之恋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有一天来到了涂山的地界,涂山氏的首领热情款待了大禹。
大禹清晨起来,准备在院子中准备查看涂河的形势,突然看到院子中有只白色的狐狸,狐狸的尾巴蓬松漂亮。白狐看到之后,就向远处跑去,大禹在后面追赶,最后跑到一条河边。
河边的朝雾之中,站着一个女子,手里拎着一个木桶,似乎正在打水。白狐跑到女子的身后,躲了起来。
“你为什么追我们这的九尾白狐”女子用身体护住白狐。
“这条白狐是你养的吗”大禹看到白衣女子,突然说话有点不自然了。大禹平日里可是号令万人进行治水,从来没有在人前紧张过。
“白狐是我们涂山的祥瑞,我哪能养,我也是偶尔能见到!”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我走遍天下,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人了”
“我叫女娇!是涂山首领的女儿!我知道你是帮助大家治水的首领,我们都很敬重你!”?大禹突然觉得这个女人,就是自己的女人,大禹怕自己离开这里就再也见不到这个女子了。
”我叫姒文命,邦天下治理水患,我喜欢你,我能娶你吗”
女娇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大禹。
第二天涂山氏就派人来说亲事,于是女娇成了大禹的妻子,那段时间成了大禹人生中很少的真正快乐的日子。
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大禹责任重大,涂山附近的洪水处理完了,大禹就要去下一个地方了。大禹走后,十月之后,女娇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启,启生不见父,一天到晚呱呱啼泣。女娇也等待着大禹,但是一晃多年过去,大禹再也没有回来。
慢慢的女娇都把大禹都忘了,大禹不过是一个治水的人,反正天下什么都缺,男人还是不缺的。
但是有一天突然传来消息,大禹接替舜做了天子,而且要来涂山开天下诸侯大会。
大禹带着满朝大臣来到涂山,大禹来到女娇的住处,竟然院门紧锁,女娇根本不出来见大禹。女人的心男人总也弄不明白,自己多年劳顿,终于做了天下的王,女娇为什么不理自己呢。
大禹只能先召开诸侯大会,这次大会比舜那时候的诸侯大会隆重多了,天下诸侯哪一个不知道大禹,所以天下的诸侯基本都准时到了。
大禹望着台下黑压压的天下诸侯,心中豪情升起,原来做天下的王,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比治理好洪水,让人心情更加舒畅。
大会都开了一半,这时候来了一个诸侯,“启禀天子,防风氏路上遇到洪水,因故来晚了!”
大禹听了胸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怒气,“我大禹治水多年,你却非说因为遇到洪水来晚了。是真的当我这个天子只是摆设吗”
“来人!防风氏不听天子号令,故意来迟。砍头示众!”
防风氏还想说话,哪里还来的急,就在看台之上,天下上千诸侯眼睁睁的看着,防风氏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台下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大费和契此时突然高呼“大禹天子!大禹天子!”台下瞬间就都喊了起来,以前人们是真心拥戴大禹,从此以后,天下诸侯也没有人敢不拥戴大禹。
大会结束了,大禹问涂山氏“女娇怎么了,为什么不肯见我!”
&n
第三十六章 费启决战
几年之后大禹又在会稽举行第二次大会,这次诸侯大会秩序井然,再也没有诸侯敢推脱不来,从此天下诸侯都归顺了大夏,大禹成了天下的共主,辉煌的大夏王朝正式到来了。
此时的契已经功成身退,回到商国去养老了。商国历来与世无争,擅长和其它诸侯国交换一下货物。大费也想功成身退,但是大禹实在离不开契,天下初定,四方总有写诸侯不服从天子的号令,大禹让大费去四方征伐,大费的地位越来越高,大费的另一个名字就名扬天下了,伯益。
如果说天下是大禹的,那大禹的军队就是伯益的。大禹的声望太高,所以这还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大禹在位的时间并不长,也是常年治水压力太大太过劳累,大禹,大禹大半辈子都在舜随时会杀掉自己的日子中度过,一边害怕,一边兢兢业业的治水。
大禹去会稽巡游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太累了,大禹睡着了就再也没有醒来,此时大禹也已经是一个将近百岁的老人了。舜去世后没多久,大禹也就去世了。
大禹之后天子是谁
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但是伯益家族实在势力太强大了,伯益并没有想和启争夺天子之位。
启知道必须彻底打倒伯益,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天子。大禹的葬礼刚刚进行之中,启突然当众发难。
“大费,你杀了我爷爷!我岂能容你!”?“我没有杀你爷爷,是舜帝下的旨意,你爷爷自己自杀的。”
“呸!你说的好听,你敢说我爷爷的死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你还是自尽了吧!”
伯益当然没有这么傻,伯益走了,伯益的勇猛天下皆知,而且伯益身边更是猛将如云,所以伯益走了,启竟然毫无办法,启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启如果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就必须要打败伯益。
于是夏启准备大军去征伐伯益。
启这些军队基本都是最近几年征上来的新兵,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
大费惭愧了,则辟居箕山之阳,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大费部族发起了进攻。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了。
启的士兵有好几千人,而伯益此时的军队不过千人,启很有信心把伯益彻底打败。
启远远的就看到了伯益的军队,率领大军就冲了过去,伯益的军队似乎知道寡不敌众,边战边撤,启杀得兴起,在后面猛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