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一天之后,县学门口又有衙役刷着浆糊,将县试第二场的排名张贴其上,第一名突然间变成了李逵,而第二很讽刺,变成了李云。
排在第三的却是口出狂言的谭敏,此时他气地双目血红,单薄的身体不住的发抖:“舞弊,一定是舞弊,我要查卷!”
谭敏的反应并没有激起士子们的拥护,谁都知道李逵是什么人。
沂水县最有钱的李家庄的头面人物,自己又不是进士,何苦去得罪县里的坐地虎,岂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
不过谭敏咆哮之后,还是把沂水县最大的官员给惊了出来,周元站在台阶上,一脸愤恨的看向谭敏,对其的不满和愤怒已经溢于言表,指着谭敏道:“污人清白,可是惑众之罪。你可要想好了,一旦坐实了,谁也救不了你!”
“学生,学生……学生想好了。”谭敏脸色变换不已,他心头噗噗跳的飞快,感觉耳膜仿佛像是打鼓一般。如果说李逵比他强,他认了。毕竟李逵之前排名第二,论上水平比他好,自然也有可能。当然,他已经完全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认为李逵是周元的弟子,一定是周元舞弊了。
单单一个李逵,谭敏也认了。
可是李云的异军突起,让他无法接受。一下子压在他头上。这岂不是啪啪打他的脸面不成?
周元厌恶的看向谭敏,道:“可以,但是你也是读书人,应该明白这个代价。”
“学生愿意赌上自己的资格,请县尊成全。”谭敏发狠道。
周元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休要怪我不近人情。去吧,我同意你查卷了。”
“谭师兄,不可啊!”
“谭师兄,慎重啊!”
旁人还真有劝的,毕竟连秦桧都有几个朋友。何况谭敏呢?
既然已经赌上一起,谭敏也豁出去了,扬起脸对周元道:“不过小子在之前有一事不明,还请县尊明示。”
“说!”
周元不耐烦的摆摆手。
谭敏咬牙问:“不知李逵是否是县尊的弟子?”
这个问题很敏感,要是省试,遇到这样的情况,周元肯定要避嫌。或者李逵干脆不参加正常的礼部省试,而是参加同时间举办的别头试。可是李逵和周元并没有避嫌,主要是因为解试之前,相对阅卷宽松,才出现这种情况。
周元还没开口。
县学教授邹选开口道:“县尊避嫌了,卷子他二人的卷子,是我阅的,也是本官立主他们的试卷排在你之前。”
谭敏听到邹选的话,心头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不过很快,他想到了另一个可能,官官相护,心中对这个世道平添了些厌恶。
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
赌上名声,就为了出一口恶气,这值得吗?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天下最可可笑的傻事。但对于谭敏来说,他已经无路可走,退缩,将被人唾弃,唯有一条道走到黑,证明自己才是对的那个人,才有机会。
相比县令周元,邹选的存在感很低。
他属于熬资历的阶段,和年龄无关,完全和中进士的时间有关,还有就是进士的名次有关。
科考一榜,进士及第的三人,无须吏部考核,直接授予官职。二甲进士之中,排名靠前的,有可能也会获得这样的待遇。但大部分都会进入储备官僚的阶段,熬资历。优秀的一批人,去太学当学正,或者进入集贤殿等做校书郎之类的小官。
再次一点的会去一些重要的官办书院担任教授的官职。
最次的,恐怕只能去一些偏远小县担任教授的官职。
邹选无疑是这样的倒霉蛋。
没后台,没资本,似乎连仕途都晦涩昏暗无比。
但他和那些落弟的士子相比,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已经是官僚了。
身上没有官威,给人一种老好人的宽厚。邹选带着谭敏去了阅卷房,进门之前,他叹了一口气对谭敏道:“何苦呢?”
是啊!
何苦呢?
争一时之气,争来的哪是面子,而是自己输不起的的卑劣。不仅如此,还得罪了县尊。县尊是什么人,是他的主考官。另外还有一个身份,县尊是所有参加沂水县县试的座师。一个对老师都缺乏起码尊重的人,在以儒家道德为标榜的时代里,已经失去了所有上升的希望。
因为他的身上注定会贴上一个标签,小人。
名声毁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已经是行尸走肉一般的无用之人。
可是谭敏又能如何?他无权无势,靠着苦学走到如今的身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他没办法依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如果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了,他失去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是他所有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无法退缩,也不能退缩。
之前还腹诽邹选官官相护的谭敏,听了邹选的宽慰,心头顿时感到温热的暖意。如今的他,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候,躬身感激道:“谢大人,只是……只是,学生气不过。”
“好吧,你进去看吧。”
对于谭敏的死活,邹选毫不在意,甚至对谭敏有些厌恶。但厌恶之后是可怜,想起自己年轻求学的时候,或许也是这般莽撞。唯独幸运的是,自己比谭敏聪明。
谭敏的视线落在一堆卷子之上,他并没有先去看李逵的试卷,而是看了自己的试卷。
辞藻不算凝练,但也是有理有据,文章不算名篇,但也四平八稳。
不完美,但也不算差,属于正常发挥。
之后,他看了李逵的试卷,展开之后,他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李逵的字似乎比他好许多。不得不说,身边有一个书法大家时刻指导的李逵,在这两年时间里,在书法技艺上突飞猛进。加上还有一个笔友——大师伯黄庭坚,他都不好意思自己在书法上毫无长进。
“字写得好,又如何?”
其实这时候,谭敏已经开始内心打鼓了。李逵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一点,谭敏似乎早就该知道。要不然,李逵也不会被县尊收为弟子。加上能够在文坛大宗师苏轼跟前求学两年,真要是连他都不如,苏门也不会有如今偌大的声势。
可是看了文章之后,他默然了。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
文字之间蕴看似朴实,却有柳宗元的淡泊,又有苏门的浑厚之气概,字里行间内蕴含着天地致理,是君子之道。读了这多年书,谭敏至少能够分辨出来,什么文章好,什么文章不好。李逵的文章立意很高,文字简洁,却包含君子之道,又蕴含天地之理,君子之争,不在于天,而在于信仰。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属于上乘之作。
按理说,文章写成这样,人品应该很好。
可问题是,谭敏感觉李逵的性格就像是一只很冲直撞的豪猪,简直不可理喻。
当然,他也知道是自己先惹事,可科场之中,李逵大吃特吃的样子,确实惹人厌恶。
谭敏看了李逵的卷子,再看自己的,心虚不已。
就三个字,比不过。
这一切都让邹选看在了眼里,对此,邹选也是暗自摇头。对邹选来说,李逵这样的文章,已经是可以去京城和大宋万千士子角逐金榜之上的才学,但谭敏,还差很多。
李逵比他强,他已经感受到了。抓向李云卷子的时候,他没来由的手抖了一阵,随后深吸一口气,抓住卷子,展开之后。
顿时长呼一口气。
鄙视他,鄙视他,再一次鄙视他的字。
李云的字虽然有长进,但是距离真正的读书人还有很大的差距。谭敏看一眼试卷,顿时信心涨起来。
随即开始诵读起李云的文章,似乎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差。
谭敏心头顿时有种不妙的担忧,这似乎排名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就算是他自己,也发现就单独以文章为论,李云和自己排名互换都能接受。加上自己经义比李云的好太多,综合来看,自己的最终排名应该要比李云高一位。
县试而已,高低一个名次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
邹选摇头道:“县尊阅卷的时候,这俩份卷子都避嫌了。”
这话如同再一次让谭敏发现,自己处境的不妙。
别人都是君子,就自己小人。
不过此时谭敏已经失去了争的心思,李云的文章不比他差,或许还真有不少人会觉得比他好。这已经是爹说爹有理,娘说娘有理的糊涂官司了。甚至他已经觉察到了,解试他肯定没有希望了。就算能够勉强进入解试的前十,最终也会被刷下来。
因为他连起码的尊师重道的美德都做不到。更何况质疑主考官,这在科场是大忌。
没有一个地方官会愿意看到有谭敏这样的士子,代表地方上去参加礼部的省试。一旦触怒了朝廷,地方官就要受牵连。
或许是好心,或许是无心,邹选出门的时候,还忍不住说了一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就和下棋一样,看棋实力相仿,实际上至少差三段,正所谓‘看棋高三段’。你应该是个聪明人,自然能看出其中的问题。”
谭敏心头脑羞,却不敢反驳邹选,只好低头唯唯诺诺。
还没有出县学大门。
顿时有人喊了起来,围在县学之外的都是参加县试的士子,多半是来看热闹的心态。都等着大事发生呢?
见谭敏一脸平静的出现在县学门口,心中顿时失望不少。
闹事,看不到了!
突然有人大喊起来:“李人杰来了!”
被突然吼了一嗓子,就连李逵都有点反应不过来,李人杰是谁?
随即他有点好笑,似乎叫这个名字的人应该是自己。李逵是大名,出于尊重,平辈之间很少会有人叫他名字。而随着他地位的提高,李逵这两个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随即,人群之中让出一条道来。
李逵,还有走路有些异样,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李云,出现在了士子们之前。李逵的目光和谭敏在这一刻对上。
仿佛是看猎物一样的注视着谭敏,李逵随即冷冷一笑之后,恭敬地对邹选作揖道:“邹师。”
“人杰,你的文章朴实却见大不同,果然人如其名,当年章相真是好眼光。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邹选看着李逵,羡慕不已。对于读书人来说,李逵属于开挂的一小撮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被大佬惦记过了,属于还没有考中进士都已经被扬名的幸运儿。李逵这样的身份,只要能够中进士,一飞冲天也不过是十来年的时间而已。就算是没能考上进士,李逵也能做官了。只要章惇那天想起李逵这么一个人来,脑子一抽,向朝廷举荐,就能当官,唯独就是当大官机会不大,只能做小官。可大宋的官员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只要能考上,成就比普通进士要高得多。
不比自己,恐怕连当年的座师都记不起来,有一个学生叫邹选。
说不羡慕,都是假的。
随后李逵对周元作揖之后,目光盯上了谭敏。这一刻,谭敏才明白,这家伙应该是来找茬来的。但是自己虽然处于劣势,但真要找他的茬,也不容易。
“谭敏,可曾看过试卷。”李逵问。
谭敏点头道:“看了。”
“可有疑问?”李逵语气加重,顿有咄咄逼人之感。
谭敏迟疑了一下,摇头道:“没有!”
“听你语气似乎还不服气。既然如此,可敢将考卷贴在县学墙外,让众人评判?”李逵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这一刻,他仿佛吃定了谭敏一般,不让对方有任何退缩的机会。
谭敏张了张嘴,他其实已经认输了,但李逵并没有打算给他退路。可谭敏哪里受得了这份激,昂首道:“有何不可!”
“光你一个人不行。”李逵冷笑道。
谭敏怒极,吼道:“难不成让所有学子的试卷都拿出来贴墙上吗?”
“这可是你说的。”李逵突然对周元躬身道:“县尊,为免他人非议,学生恳请县尊允许学生自清之请。至于谭敏,学生恳请县尊赦免他的过错,毕竟年轻人犯错,是可以被原谅的。”
周元愣住了,李逵他怎么担心,但是李云?为什么他看向李云的样子,似乎也是一脸笃定,仿佛是赢定了一般?
这让他心中警觉起来,这俩小子难不成还有后手?
周元是李逵的老师,虽然弟子被放养了两年多,但师徒名分还在,也不会故意打落李逵的面子。于是点头应允道:“准了!”
不过很快,周元发现李逵的用意。
沂水县本来就不怎么盛行文风,士子的学问良莠不齐,两极风化极为严重。不少参加县试第二场考试的士子的文章,真不怎么样。突然间被贴在县学院墙外,顿时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本地人看不出高低,但外乡人有些识货的人。
立马就看出了文章的优劣。
不过,眼下都是县试的士子。看到自己的文章不入流,但也本着学习的态度,看旁人的文章。突然发现,也不入流。顿时心头冒出一些杂念,或许参加解试有希望。
当他们散去之后,也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
但是第二日开始,多了一些外乡人。
托李逵的福,如今的沂水县商贾云集不敢说,但雪花盐已经名声在外,往来沂水的商贾也有不少。商人中有不少曾经的读书人,因为科举无望,或者其他原因放弃了科举之路。他们听说沂水县最近出了一桩稀罕事,县试第二场之后,直接将士子的考卷贴在了县学院墙外,顿时勾起了好奇之心,来看热闹。
“此子文章狗屁不通,连字都写错,太跌份了。”
边上的本地士子模样的人顿时心头暗骂:“你行,你去考啊!”
“这个叫马铭的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圣人的典故都能弄错,也不知道读的哪门子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