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不是我们,是他,是他想要抢您的钱。我等哪里知道藏钱的地方。”说完,俩个贼兵指着孙卓,对李逵叨扰道:“求好汉饶我等一条生路,我等也是被他胁迫的啊!”

    李逵鄙夷的看着三人,其他人说不知道贾道全藏钱的地方,他信。

    但要是孙卓说不清楚,他绝对不信。

    “你的钱”

    孙卓心说,这是贾道全的钱,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了至于被手下出卖,这有何稀奇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孙卓经历过险些破产之后,妻妾都离他而去的事,生死之间,被手下出卖有何稀奇

    想起李逵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样子,求生的**让他违心的对李逵道:“没错,是你的钱。”

    李逵想了想,点头对孙卓说道:“算你识相。”

    然后示意孙卓道:“把腿伸出来。”

    唉

    孙卓战战兢兢的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就在他不解的目光看向李逵的时候,咔嚓,顿时小腿上传来刺骨的疼痛让他愣住了。疼痛来的快,去得也快。不过没多久,疼痛如同浪潮一般汹涌而来,痛的他在地上打滚。

    啊

    啊

    啊

    李逵接连踩断了孙卓和他手下的腿之后,拿着锄头继续往林子里走去。临走,李逵还丢下一句狠话:“叫唤起来,都叫唤起来,要是有一个人不叫,踩断你们的另外一条腿。”

    孙卓等人惊恐的目送着李逵的背影进入了林子深处,不敢耽搁,只能尽力的嘶叫着,声音颇为凄惨。

    他们不敢不相信李逵的话。就李逵眼里毫无温度的目光,孙卓等人心知肚明,这厮就算是杀人,也不会眨一眨眼。

    林子中央,堆积了大大小小如同小山一般的箱子。还




第213章 准备告御状吧
    后衙内,时不时还有官军巡逻。

    没办法,这是颍州城内的官军统领能给苏轼的最大的保护了。真要是让他带兵出征,大获全胜就不说了,少不了加官进爵。

    可万一败了呢

    颍州城内的禁军是什么货色,赵统领难道不知道

    他是皇族,落魄皇族而已。大宋的皇族成千上万,不多他一个,不少他一个。他算是太祖一脉的后人,本来就不受待见,万一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他可没有护身符保护他官运亨通。最多皇族的身份让他性命无忧而已。

    可是不当官的落魄皇族,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

    无奈之下,只好一个劲的讨好苏轼,指望苏轼不要在奏章上打他的小报告,他就感激不尽了。

    邢捕头刚刚离开,苏轼看着衙门里紧张的气氛,暗暗叹了口气。不同于其他官员,苏轼喜欢到处走访,他虽然来颍州当官时间不长,也知道邢捕头带来的消息是哪里的,绝对出城不到十里。之所以不挑破,是因为要是治罪了邢捕头,他连离城十里的消息都要听不到了。

    不知道贼兵的动静,枯坐在州衙的苏轼,彻底成了瞎子和聋子

    苏轼有心想组织城内的百姓,由他率领百姓出城平定叛乱,可是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很担心,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让城内无端的增加成千上万的寡妇。到时候一群失去了家庭顶梁柱的女子在衙门口哭诉,想一想都让他头痛不已。

    “过儿。”

    苏过从廊前走过,停下脚步进入了前厅之中,垂手低眉道:“父亲。”

    “来来,帮为父算算……”

    “蓍草,铜钱,还有龟壳。”苏轼对《易经》研究多年,造诣非凡。对于研修《易经》来说,全套的装备,可以给研习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当然,文人信命,对于来自上天的暗示,笃信无疑。

    不同于苏轼,苏过还年轻,对于《易经》这种学说,还没有太多的时间研习。

    自然算命的时候,手法颇为忙乱,且无序。

    苏轼看在眼里,皱眉道:“错了!”

    “忒笨。”

    “要虔诚!”

    ……

    要不是对面挑刺的是他亲爹,苏过真相将手中的乌龟壳仍在对方的脑袋上。找人帮忙,还满嘴挑刺,这也太讨厌了。尤其是他不善于推演,气地将龟壳放在了书案上对苏轼苦笑道:“父亲,孩儿愚笨,不善于易之道。父亲深谙其中精髓,为何不自己推演”

    苏轼能说自己因为心神不宁,算不出来吗

    唯一的几次,还是好卦,近乎于天下太平。

    他管辖的治所都已经有人造反了,他哪敢说天下太平

    呵呵

    苏轼讪笑道:“过儿,你也长大了,少不了要去参加文会。文会之中,会吟诗作对不稀奇,但是要像为父这样,鹤立鸡群,恐怕对你不容易。”

    这是实在话,苏过无法反驳,只能点头承认:“让父亲费心了。”

    苏轼摆摆手道:“这不是你的错。天资有高低,才华有优劣。青莲居士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自然不会埋没你的才能。你是个善于实干的人,不容易被外界迷惑,这是你的优点。同时也是你的缺点,不善于交际,会让人觉得孤傲不可攀。而文会之中,还有拉紧彼此距离的办法,词道唱曲,不过很可惜,你姨娘费尽心机,也没能让你在音律上有所建树。为父惆怅不已,最后想到了《易》,惶惶天道不可琢磨,可天机可以窥探……据为父的观察,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人对此深信不疑。如今为父把多年心得传授与你,可以助你结交天下。”

    苏轼咳嗽一声,对儿子道:“当然,修仙炼丹效果最好,可惜耗费太大,家里头供应不了,就此断了念想吧。”

    话到此处,苏轼感觉到莫名的忧伤。他也想修仙,也想炼丹,可是兜里没钱,实在玩不起。

    苏过撇了撇嘴,心说:“自己什么时候想过要修仙了”

    苏过听的嘴角都抽抽,他哪里不知道父亲是拉着他让他帮忙算命



第214章 钦差
    “每次都这样,还有没有天理了?”

    李云偷偷从后衙溜出来,看了一眼昏暗的巷子,吞了一口口水。好不容易辨认了方向,这才蹑手踮脚的离开了巷子。

    刚出门的那一刻,他脑子都是木的,满脑子都被‘子曰’给糊住了,以至于他看人的眼神都有些呆滞。

    苏过原本想要惩戒这个弟子,看到这副摸样,心中也不忍。

    总不至于把李云这小子给弄傻了才称心吧?

    无奈之下,算是给他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换换脑子。

    禁足还要继续,苏过也算是看出来了,李云这小子别看乖巧,那是蔫坏,一转眼又不知道去干嘛了。这次大难不死,多亏了李逵救他,战场那里是他们能玩耍的地方?

    李逵比李云更糟糕,李云至少还有个老师管教,李逵却被安排在王姨娘门下学习佛经,才三五日的光景,李逵不仅双眼没有空明到对万物生有怜悯之心,反倒是佛经读了不少,却整个人愈发杀气腾腾起来,让人看着就害怕。慈悲为怀这种鬼话,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信。

    管教失败的王姨娘无奈之下,只能将李逵放养。

    这不,他禁足令刚接触,他就溜达着去了大牢。

    如今,颍州大牢内人满为患,以前享受单间的几位江洋大盗,如今正瑟瑟发抖的挤在一个牢房里,其他几个牢房内,都是一声不吭的死硬分子,眼神中仿佛将生命都漠视的冷漠,让只敢打家劫舍的盗贼们,看的胆战心惊。

    一打听,原来是反贼。

    原先牢房里的犯人,踊跃的要求被判刑,可惜,没人搭理他们。只能和反贼们住在一起,整日担惊受怕。

    李逵就是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之中走进了牢房,身边跟着的是牢头,如今李逵的名声早就在颍州城内传遍了,什么‘搏虎小英雄’,‘黑旋风李逵’,‘颍州大侠’,反正各种版本都有。唯独没有夸他读书好,脑子机灵的溢美之词。

    “二哥,我来了。”

    李云打听到了李逵的去处,也偷偷的跑来了。在大牢门口,终于被他追上了。同来的还有高俅,他本质上是个闲人,只要苏轼没有信件往来需要他代写的时候,他基本上属于在家吃干饭的那种。

    李逵来大牢,只是好奇。为什么明明赔二十万贯就能安然脱身的贾道全,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谁都能看得出来,贾道全的造反准备是不足的。他甚至没有往汝阴县、颍阳城安插细作,就匆忙发动了叛乱。而且第一个目标竟然是高家庄。就算是高孝立握住了他的把柄,也不至于鱼死网破啊!

    这本来就很反常。

    再次看到贾道全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贾道全受了不少苦,本来通判徐让就对他怀恨在心,岂能让他轻松过关?

    想死也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案犯贾道全,有人来看你了。”

    牢头哈腰对李逵献媚道:“是否让小的将人搬出去,找个干净的地方?”

    “你看着办!”

    “来呀,打开大牢。”

    并非是牢头故意献媚,实际上,重案犯官衙的地方,本来就是牢房之中最为幽暗的所在。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牢房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酸臭味。

    呆久了,连鼻子都被熏麻木了。

    阳光有点刺眼,贾道全趴在地上,嘴角微微的哆嗦着,眼睛完全睁不开。身上早就没有了今日前的光鲜和嚣张。佝偻着在地上趴着,仿佛趴在地上晒太阳的蜥蜴,眼球一种都泛着濒死的光。

    “贾道全,我有个问题问你。”

    “不要问高孝立的事,不杀他,我也会被高孝立吃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搏一次。”

    李逵似乎有点明白了,点点头道:“还有一件事。”

    “你想说码头上货场是谁烧的吧?”贾道全早就知道对方就是李逵,也心知肚明对方的来意。他的造反失败,其实和李逵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因为仓促。就算是没有李逵,等到禁军和厢军主力抵达之后,他一样要面临失败。

    但是他造反的起因,是因为李逵。

    贾道全双手撑着,往身后的墙上靠了上去,然后才开口道:“没错,是我的人烧的。”

    “人呢?”

    李逵愕然。

    “死了。”贾道全傻笑道:“是穆春带人干的,等我知道,他们已经把你的货场给烧了。原因是你货场内储存的茶油,妨碍了他们发财。”

    “就为这点小事?”李云忍不住插嘴道,他觉得穆春几个脑子有点不正常,他们带着茶油来了颍州,本来就已经赚钱了,只不过因为少赚了一些,怀恨在心,将好好的一个货场都烧了。这让李云很难接受。

    贾道全呵呵笑道:“江湖人,活的是面子,不是钱财。”

    高俅微微蹙眉,他对于江湖人有种本能的厌恶。虽然行事作风和混混很像,就像是汴梁的混混,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知道杀人要偿命,做不得。可是江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把自己的命当命,自然也不会把别人的命当命。

    李逵还有一个疑惑需要贾道全解答:“之后你起兵造反……”

    “你把我带着人马攻打高家庄当成是造反?”事到如今,连贾道全都觉得有点见不了人:“攻打高家庄是因为私愤,和造反没有关系。要是打下了高家庄,然后攻打汝阴县城,那才应该算是造反。”

    “所以,你至今才不认罪?”

    “认了,可惜徐让觉得我罪孽太小,他想要拉人下水,我没答应而已。”贾道全不屑道,他是成为阶下囚了,但是徐让还不配用酷刑威胁他。

    “拉人下水?”

    高俅顿时紧张起来,他还以为徐让胆大包天,想要将苏轼拉下水一起祸害。这可是他的靠山,怎么允许一个小小的通判对苏轼背后捅刀子?

    “他一个通判,朝中无人照应,又胆小做了墙头草,谁会重用这么一个人?”贾道全是官,虽然不大,但是做官的道理他是很清楚的,徐让把他当成了加官进爵的机会,于是就想办法乱咬人。苏轼他咬不动,但是前任呢?

    他只要咬住一两个不放,到时候朝廷碍于脸面,或许也会升他的官。

    加上实打实的功劳,他至少可以摆脱低级官员的身份。

    想知道的都知道了,再问也没有什么用。李逵觉得应该走了,临走被贾道全叫住了,贾道全迟疑了一会儿,最后才狠心问道:“李逵,我的家人……”

    “女眷都走了。管家丢河里了。”

    说完,李逵扭头就走。

    没想到贾道全却挣扎着对李逵的背影喊道:“徐让是高孝立的人。”

    高俅追着李逵后面问:“李逵,你们去高家庄帮忙了吗?刚才贾道全说的最后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会让我等小心徐让下黑手吧?”

    李云冷笑道:“掰了。”

    “怎么就能掰了?虽然高家有不对的地方,但是高家也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学士过不去吧?”高俅也知道高家在交战当天,确实做事不妥。可总不至于他们理亏了,还要高额状吧?还有没天理了?

    回去的路上,高俅六神无主起来,阴谋诡计,苏轼肯定不擅长的。真要是担心徐让和高家联合起来,万一针对学士不利。那就麻烦了。

    李逵有点烦,低声道:“师祖无忧,可能对我不利吧?”

    “要不回去劝劝师祖他老人家提审贾道全吧?”

    高俅抬起头,看向李逵,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气。之前,徐让和苏轼的配合都很好,这些高俅都看在眼里。可是当官就看表面,就是大错特错了。要不然苏轼当年也不会遭那么大的难了。

    面对高俅的劝说,苏轼浑然不在意。高俅不过是个小厮而已,在他看来,高俅有点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指着高俅道:“审案,缉盗,这些都是通判的公务,我插手似乎不妥。即便通判不做,还有推官。”

    “但是父亲,这是大案。而且一直拖着,恐怕对外也不好说。”

    苏过没有苏轼那么乐观,之前苏轼的加急公文送到了各地,开封自然是要最先通报的。原本平定了叛乱,本来就是苏轼的大功劳。可是案件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容易生变。如今朝堂上,对苏轼不满的人很多,万一有人对着此案做文章。岂不是到时候,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1...7677787980...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