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崛起荆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硕鼠肥
庞统闻言笑了笑,道:“就算不能与北方比骑兵的数量,至少也能缓解我军缺马的现状。说起来,我军从现在才开始牧养战马,已经有些迟了,若是早几年就开始养马,此时说不定已经见到成效了。”
刘贤也有些懊恼,不过随后便笑道:“现在也不算晚!我们培养骑兵也需要时间,这几年能够练成一万五千骑兵已经是拼尽全力了。即便再多些战马,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骑手。论起来,现在开始牧养战马倒是刚刚好!”
庞统点了点头,又道:“南阳战场在拿下宛城之后,我军再想北上就必须舍弃舟船,改用车马。我怕如此一来,我军在战场之上
第395章 九品官人法
当下刘贤在庞统的劝导下,微微点头道:“到时候再看吧!若曹丕真的篡位,我自也不能干看着。”
庞统闻言大喜,当即拱手一拜,随后退去。
刘贤心情复杂地独自在殿内坐了许久,感受着至尊皇位触手可及的感觉,过了许久,这才出了大殿往后宫而去。
孙尚香自从自去王后之位后,一直幽居自家的宫院,等闲并不出门。刘贤知道她是好动的性子,生怕闷坏了她,因此只要有空,每天都来陪她说话,并时常邀他一起练剑,重温当年新婚时候的感觉。
而且刘贤虽然流放了孙氏族中大部分人,但孙权的妻妾子女却都以守孝为名给留了下来,孙策之女已经嫁人,也未受牵连,且孙策的儿子孙绍还征召到了武昌为官,能够时常入宫来探望孙尚香。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孙尚香的心情已经开朗了许多。
同时根据赵累传来的消息,孙氏族人以及一干旧将到了夷洲之后,先是遭遇当地土著围攻,幸好刘贤虽然将众人流放到了荒岛,但也发放了武器铠甲和其他生活必须品,孙氏族人及一干旧将虽才数百人,却尽皆善战,连战数场之下,很快将土著打疼打怕了,再不敢来招惹。
但孙氏族人也不敢深入丛林,以免被土著伏击,只在海边寻了一个水源充足,地势开阔,依山傍险之处建起坞堡,一边开荒屯田,一边渔猎为生,因水土不服,数月之间,生病者达到了八成,其中病故者已有三成,并仍在缓慢增加。但生病的势头却是放缓了下来。
当然,这也是赵累的海军每月派出几艘船去夷洲走一趟,随船带去了军医和药物的缘故,要不然孙氏众人死伤将会更多。
刘贤将孙氏初步在夷洲站稳脚跟之事告知了孙尚香,孙尚香这才大为放心,至此,刘贤的后宫基本恢复和睦。
与此同时,继位为魏王的曹丕也开始大刀阔斧地收权,先令曹植、曹彰等众兄弟各回封地,以此解除了曹彰兵权,又指使监国谒者灌均诬告曹植。于是曹丕顺势贬曹植为安乡侯,并将曹植的忠实党羽丁仪兄弟等人尽数处死。
在众兄弟中一文一武最拔尖两个都被曹丕按了下去,以此宣示了权威之后,曹丕又开始调整人事,升迁了贾诩、桓阶、刘晔、董昭、华歆、王朗、陈群、司马懿、司马孚、胡质、夏侯惇、张辽、徐晃、张颌、臧霸、曹休、曹洪、曹真、夏侯尚、朱灵、贾逵、蒋济等人的官,收买了文武重臣之心。又增加了秘书监、中书省,以之分薄了尚书台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集权。
随后,曹丕又开放山林湖泽,允许百姓樵采渔猎,降低关津之税,恢复为什一税率,以此收买百姓商贾之心。
过不多久,又下诏为已经亡故的毛玠、王修、凉茂、袁涣、谢奂、万潜、徐奕、国渊等一干含冤受屈的中直之士平反,后人都征召为郎中。
然后曹丕又大肆派遣刺奸(也就是特务)去各郡县,重点检查各诸侯王各郡守有无异心,稍有不服曹丕统治的,立刻收罗罪证治罪。
此时因曹丕新立,北方鲜卑、乌桓等部众有所异动,西北卢水胡也起兵反叛,冯翊郡山贼郑甘、卢照等人也为祸一方。群臣建言,当迅速调兵讨伐。曹丕不听,笑道:“戎狄以我国新君继位,恩信未立,故而心怀犹疑,非真反也!我只勤修内政,外示强兵,戎狄见我内外安稳,久后自然献表投降。”
果然,过不多久,鲜卑大人柯比能、步度根等人纷纷献表表示顺服。西北卢水胡、冯翊山贼郑甘、卢照等人也陆续上表投降。曹丕兵不血刃解决三处大患,一时声威大震。
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刚刚升任大将军的夏侯惇病故了。曹丕大惊,哀伤之下亲自为夏侯惇发丧。随后任命领军将军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前往下蔡接替东南军务。
祸不单行,夏侯惇亡故不久,西北又燃起烽烟。原来曹丕继位之后,将曹操时候合并成天下九州恢复为十四州,任命梁习再次为并州刺史,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张既则继续为雍州刺史。西凉的黄华、张进、麴演等军阀见朝廷有加强对凉州统治力度之心,当下勾结武威郡的羌人再次作乱,领兵拒绝邹岐上任。武威太守毌丘兴向朝廷告急。时任金城太守兼护羌校尉的苏则认为贼人初起,各自为战,此时征讨能收各个击破之效,若等朝廷旨意才发兵,迁延日久,一旦众贼联合起来,齐心协力作乱,则必然势大难制。于是苏则违抗了曹丕不得西度的诏令,率领将军魏平、李越等人西进,武威郡的羌人大为震恐,纷纷投降。随后苏则与毌丘兴合兵一处,进击张掖郡张进,麴演闻知,假意顺服,领着步骑兵三千人迎接苏则,欲要趁机行刺,反被苏则设局斩杀。随后苏则继续进兵,斩杀张进。酒泉郡的黄华见大势已去,震恐之下急忙请降,交出兵权,并亲自去邺城请罪。
凉州之乱至此再次平定。
曹丕闻讯大喜,重赏苏
第396章 刘备困境
贾诩依旧沉默不语,就听司马懿迟疑着道:“先王在时,曾屡次下诏,叫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如今若实行这九品官人法,无异于推翻了先王的用人之策。这……是否太急切了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九品官人法不好,唯才是举实行了那么多年,朝中和各郡县之中为官者也仍然还是士族居多,真正寒门出身者百不足一。以此观之,实不实行这九品官人法,其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我认为,宜缓不宜急。”
陈群看了看司马懿,随后笑道:“仲达此言差矣!我却觉得宜急不宜缓。仲达也说不论实不实行这九品官人法,士族子弟仍然占据了官吏来源的绝大部分。由此观之,士族子弟多出贤才,寒门子弟天生愚鲁,便是偶有几个大才,品评人物的中正官也会慧眼识珠,将之品评出来。如此一来,在出仕之前,士子的才能品行便已经有了定论,也就能够将朝廷重任尽量付与上品人才,以免愚鲁之人身居高位,败坏国事。贤德之士多得历练,早日成长,成为国之栋梁。此实乃利国利民之事,岂能不早日施行”
司马懿闻言点了点头,复又抬眼看向曹丕。就见曹丕迟疑了许久,仍旧拿不定主意,转头看贾诩、桓阶等人都低头不语,曹丕只得叹了口气,道:“此条陈先且放在我这里,容我细细思量之后,再做决定。”
众人闻言,当下起身告辞离去。
曹丕独坐床榻之上,又将九品官人法的条陈细细看了几遍,随后禁不住叹了口气,思虑了许久,复又陆续单独召见了贾诩、刘晔、董昭、贾逵、胡质、陈矫、司马懿、程昱、刘政、孙资、华歆、王朗、刘若、赵俨、和洽、司马芝、常林等人,询问对于九品官人法的意见。众人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极力赞成,唯有贾诩、程昱、赵俨等寥寥数人提出了异议,不过出于不得罪世家大族的自保之心,这几人却也都反对的不太坚决,仅只是略微提了几句,便即作罢。
曹丕见此情景,知道这九品官人法不提出来也还罢了,如今一旦提了出来,世家大族必定闻风而动,谁敢反对谁就是敌人!以世家大族的力量,若是全力推动的话,这项制度迟早就要在天下施行。
勉强阻挡,只会激起士族不满,反倒不利于天下安定。但曹操刚刚亡故,如今就要推翻他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曹丕却也着实有些为难,生怕落下个不孝之名。
当下思前想后,曹丕再次招来司马懿、陈群商议道:“九品官人法实乃安邦定国之妙策!只是与先王用人之道有些冲突,我欲过两年再施行,你等以为如何”
司马懿和陈群对视一眼,就听司马懿道:“大王若认为九品官人法可行,那便应该从速施行。若认为九品官人法不可行,那便该果断废弃。实不该如此犹豫!”
曹丕讶道:“为何”
司马懿道:“方今天下,汉室名存实亡。大王与刘贤、刘备三足鼎立。三国相争,争的不止是战场胜负,也是在争民心、争名分、争正统。论名分,刘备、刘贤都自称是汉室宗亲。但论正统,如今天子在魏王手里,只要能让天子主动禅让,则正统自然当仁不让是魏王所有。唯有民心之争,乃是眼下最为紧要之事。大王以为然否”
曹丕点头道:“不错!但先王安定中原,我也存问孤寡,减免赋税,恩德著于四海,自问如今天下民心应该是向着我的才对。”
司马懿道:“民心自然是在魏王!不过光有庶民之心是不够的。民多愚鲁,人云亦云,便如田野上的牧群,任人驱策。而代天牧民者,乃读书明理之士大夫也!所谓民心,很大程度上便是指士人之心。魏王只有得到了士人的支持,才能算是尽得民心。”
曹丕闻言,点了点头,对司马懿之言表示认可。
就听司马懿又道:“汉室养士四百年,恩信早立!大王若不实行这九品官人法,将士人之心争夺过来,又如何能让士人真正心甘情愿地为大王代汉而立而去摇旗呐喊”
曹丕又点了点头。旁边陈群插嘴道:“如今这九品官人法已经献给大王,虽不说人尽皆知,但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大王若迟疑不予实行,万一被暗探将此法传给了刘贤抑或是刘备,让他两家抢先施行,到时候天下士人之心尽归二刘,大王将如何自处只恐我魏国基业也将不稳啊!”
曹丕闻言,悚然一惊,道:“不错!我当下令,叫群臣严守秘密,不得外传!”
司马懿道:“只恐纸包不住火,消息迟早将会泄露。大王,施行这九品官人法,大王将尽收天下民心,代汉而立将会水到渠成。而若迟疑,让二刘抢了先,则我魏国社稷顷刻间便将有动荡倾覆之祸啊!还请大王三思!”
曹丕肃然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既然如此,便请长文先生继续完善这九品官人法,待我身登大宝之后,便即明发天下,照此施行。”
陈群
第397章 谋救诸葛
刘备对能否说动刘贤麾下群臣为自己说话没有自信,马良却觉得完全不是问题,起身拱手道:“孔明与庞、向、习等人都多有交情,让他们全力营救孔明或许很难,但在合适之时,顺口帮着说几句话却并无问题。此外,大王也可如张将军所言一般,调集重兵于鱼腹、僰道等地,以逼迫刘贤放人。”
刘备道:“刘贤如今兵多将广,岂会受我逼迫”
马良道:“刘贤虽然强盛,但江东初附,需要留重兵镇守。淮南、南阳等地,数千里战线,与曹军对峙,主力大军几乎都被牵制住了。若我军主力突然调至鱼腹,刘贤必定将会措手不及。”
王连道:“只是我军主力目前都在汉中,若是大举调往鱼腹,如何瞒得过刘贤”
刘备笑了一下,道:“这倒不是什么问题,有很多办法都可以隐秘调动军队。或是封锁道路,让探子传不出消息。或是夜行昼伏,隐秘行军。抑或是将军队假扮为民夫商旅,行瞒天过海之计。总之,要把大军调到鱼腹而短时间内不让刘贤察觉,应该是做的到的。”
王连点了点头,道:“如今孝直亡故,我军一时之间难以北进。不如收兵回巴蜀,也免得大军长年在外,不止靡费钱粮,也使的家人空自悬望。”
此言一出,赵云当即道:“此言差也!如今我军在汉中、武都等地的屯田大获丰收,钱粮已足,兵马齐备,又添置了许多军械,万事俱备,岂能说放弃就放弃况且曹操敢死,曹丕新立,中原正是动荡之时,不趁此时发兵夺取关陇,匡扶汉室,等到曹丕稳定了形势,日后再想北伐可就难了。”
关羽、张飞、陈到、糜竺、糜芳、刘琰等从中原跟着刘备一路转战的元老都纷纷赞同赵云的意见。
张飞虽说嘴上嚷嚷着要打刘贤,但实际上也是个北伐派,只不过嘴上不饶人罢了。当然,若是刘备一声令下,张飞自然也是说打谁就打谁的。
就听何宗、李朝、杨戏、秦宓、王甫等益州本土士人道:“益州地狭民少,民生凋敝,欲伐大国,必须先积草屯粮,休养士卒,待兵精粮足,北方有变之时,再一举出兵,方可收奇效。而我们去年才刚刚遭逢大败,此时士气低落,此其一也。百姓去年刚刚经过征调,许多人都被大雨困在山道之上,耽搁了行程,算起来都是超期服役了。若再大举征召民夫,这是滥用民力,百姓必定生怨,此其二也。曹丕新立,必定防着我军趁机出兵攻打,祁山、陈仓、郿县等地必定防守严密,我军即便出兵也多半占不到便宜,此其三也!有此三点,北伐必定无益,既然如此,何必出兵”
马谡道:“非也,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大王欲申大义于天下,岂能坐守益州若是如此,与刘璋何异至于说等待时机,那更是无稽之谈!如今曹操幸而死去,曹丕新立,又急不可耐地想要篡位,中原政局动荡,民心思汉,正是北伐之良机。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日后哪还有更好的良机”
尹籍道:“但当年诸葛军师规划的战略,是跨有荆、益,两路北伐,如今我们仅只得了益州,荆州却在刘贤手里。就算我们邀约刘贤共同出兵,那也只算是互相为对方牵制曹魏,无法尽得其利。如此算来,还是先取荆州为好啊!”
何宗、李朝、杨戏、秦宓等人见元老一派和东州派都要北伐,而荆州人却分出两拨,一部分要北伐,一部分要东进,众益州本土士人顿时皱了皱眉头,么得,这是无论如何都要向外打呀!
当下年龄最小,但平素最有鬼主意的杨戏转了转眼珠子,突然道:“说起来如今大王仅只算是得了大半个益州,南中之地目前可还在刘贤手中。南中虽说荒僻,但据闻刘贤在滇池围堰造田,每年收获粮草极多,甚至还能调去支援荆州。而南中蛮族大多归附刘贤,一旦有事,旬月之间,南中便能集结起数万大军。这么强的一股力量就在我们后方,大王还能安心北伐万一北伐失利,而刘贤又命南中之兵袭击巴蜀,则我军基业危也!依我之见,欲要北伐,需先南征,等拿下南中,稳定后方之后,再全力北伐不迟。”
马谡摇头道:“此言差也!如今乃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岂能南征去与刘贤纠缠夺得南中,王业依旧偏安。但若夺得关陇,则大王立刻便可翩然翱翔于九天之上。南征之议,在去年我们就已经讨论过了,不但法正军师,便连尚未归来的诸葛军师都对此持反对意见。诸位又何必再提起”
杨戏笑道:“我之所以提出攻打南中,正是为了救回诸葛军师。”
刘备闻言急忙道:“哦快快说来!”
杨戏笑了笑,道:“我博览群书,深知地理。那朱崖距离交趾郡仅只是隔海相望,刘贤的海船既能到达朱崖,那就一定也能到达交趾。而且听闻那刘贤重视商贸,说不定他的海船早就已经借着行商为名到过交趾了。”
马谡哂笑道:“那又怎样”
杨戏道:“据机伯先生上次去朱崖见诸葛军师回来所言,诸葛军师在朱崖行动十分自由,并无什么人看守。既然如此,我们若是派出少量精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争锋相对
尹籍闻言面色一变,拱手道:“大王言重了!大王固然英明神武,但我军为了迎回军师,却也绝不会惧战。如今两家共同的敌人乃是曹贼,为两家盟好计,还请大王大发仁心,放回孔明吧!我军愿意多送金帛,以表诚意!”
刘贤笑道:“既然机伯先生也知道两家共同的敌人乃是曹丕,便该请刘备放下执念,我们两家一起联合出兵北伐,一起匡扶汉室,岂不是好”
尹籍道:“大王是想要出兵北伐了唉,可惜啊,我家法正军师突然亡故,他本是坚决主张北伐的,然而如今亡故之后,继任为尚书令的马良却主张打回荆州,而益州士人也都不愿继续北伐,纷纷建言先征讨南中,稳固我军后路。我军在诸葛军师回来之前,怕是都不能与大王一起北伐了!”
刘贤闻言,狠狠地盯着尹籍看了半晌,道:“这么说刘备是铁了心要拖我后腿了他不是一向标榜自己是汉室宗亲,已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吗怎么如今眼看着曹丕将要篡位,他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尹籍面色大变,道:“曹丕将要篡位大王此言当真他才刚刚继承了魏王之位,立足未稳,如何就敢代汉自立”
刘贤冷笑了一下,嘲讽地道:“有中原士族群起支持,他如何不敢称帝机伯先生僻居益州,或许还不知道吧。颍川郡大士族出身的陈群向曹丕上了一道名为九品官人法的条陈,若是曹丕真的照此施行,则今后的天下可就都是世家大族的了。再过的数十年,恐怕便连帝王天子都要看世家的脸色才能过的顺心如意了。如此一来,中原的世家大族如何不死命扶保曹丕,让他取天子而代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