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
(iishu)是,,,,!
第七六八章 畅所欲言
【】(iishu),
《阳光下的罪恶》里面凶手的手法有一些赌的成分,如果他带着一起过去的那个为他做不在场证明的人再细心一点走近看看尸体的话,那他们的计谋就无法得逞了。
当然,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可能受害者就要多一个。
而张重之前看的那部电视剧里面的无头案凶手赌的成分就更大的,凶手赌的就是在突然的凶案面前人们无法保持理智,而如果有人保持了冷静认出她来,她的计划也会功亏一篑。
新书的名字一出来,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失望,科幻党又领先了一步。
其实侦探小说迷们也不用太过失望,因为今年会有两部侦探小说改编的电影会跟大家见面,一部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另一部则是《嫌疑人x的献身》。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在跟温纳娱乐公司谈好了《闪灵》之后又签的另一个合作项目,作为波洛系列的第一部电影,张重没有选择留给自己公司来拍,而是选择合作了好几次的温纳娱乐公司。
现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已经上映了一个多月,票房表现很不错,到现在为止,大家的合作都还挺不错的。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在国内已经下画,不过在国外依旧在上映,所以最终的票房都还没出来,不过几大电影网站对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测都在球总票房十三亿美金左右,应该差不多。
这一波张重也赚了不少,如果最终票房定格在十三亿美金,那么张重的公司大概能赚到一亿美金的利润,这是纯利润,已经减去了张重之前投资的钱。
当然这比不上之前《最后一个海星人》为张重赚的钱多,《最后一个海星人》不管是票房分成还是最终票房总量都要比这部电影要高。张重的公司从《最后一个海星人》这部电影中获得了两亿多美金的纯利润。
两部电影的票房分成,张重一共获得了二十多亿华夏币的利润。
别人拍电影,要到处拉投资,但是张重旗下的娱乐公司想要拍电影,很多知道消息的公司都主动想要往里面投钱。
不过张重这种现金流之王最不缺的也就是现金,手里面又没有多少要用钱的项目,所以拍电影根本不需要拉投资,公司自己就能轻松解决。
以张重如今手里的现金,就算同时拍几十部大制作电影都完没有问题。
有人做过统计,以张重的销量,他一天赚到的稿酬就能拿出来拍一部中成本电影。
《东方快车谋杀案》和《闪灵》都是制作周期比较短的电影,两部电影的拍摄难度都不是太高。
前者的取景大部分都在列车车厢里,角色也就十几个。而后者就更加简单了,大部分的情节都是一家三口在远望酒店里面完成的。
如果是快枪手来拍,一个月就能杀青,后期再花点时间几个月就能出来。
《闪灵》大概会在夏天跟大家见面,而《东方快车谋杀案》则会在十一小长假上映。
张重公司自己拍的《嫌疑人x的献身》比这两部电影要迟一些,应该会定档在年尾。
……
“张重,恭喜你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可是很为你高兴的。”
在央视大楼里,张重跟杨帆作为节目嘉宾在《访谈》专有的休息室里面见面,杨帆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张重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谢谢。”
张重跟杨帆握了握手,他感觉几年没见杨帆的气色却一如当初并没有什么变化。
像杨帆这样大的年纪,一般情况下隔一段时间没见都能明显感觉到变化。现在杨帆这样的气色代表他这几年应该过得很不错。
杨帆看着张重,也是十分感慨,几年前他跟张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重其实还算是文坛的一个新人。
而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竟然已经成为华夏文坛的标志性人物。
如果当年让张重上台跟自己和何克兰同台是因为他的年纪,那么现如今如果再开一场那样的交流会,张重就完有资格以自己的资历上台了。
今天他们将要录制的节目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节目组将自己和张重一起请来,就说明在他们眼中张重如今完可以代表华夏文坛。
“相对于《蝇王》,我倒是更加喜欢《野性的呼喊》。人就是如此矛盾,像我这样一生平稳的人竟然在这把年纪还畅想着能像书中的阿布一样有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或许这就是人吧,不知足。”杨帆靠在椅子上,笑着说起了张重最近的两部作品。
“您谦虚了。”张重笑道。
他确实觉得杨帆谦虚了,杨帆的一生虽然谈不上颠沛流离,但是绝对称得上波澜壮阔。
传奇未必需要一个一个矛盾才能制造出来,那些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实验过程是常人所看不见的。
两人正聊着天,耿鹏和杨雯走了进来。
杨雯踩着高跟鞋,不过却走得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吵到他们俩个。
“杨院士,张老师,让你们久等了。”耿鹏笑道。
杨帆摆了摆手,“久等什么,你不是刚走没两分钟么,我跟张重才说了几句话。”
耿鹏和杨雯对视了一眼,前者笑着拿过两个文件夹分别递给张重和杨帆,“这是我们拟的一会儿提问的问题,您二位看看,如果有什么异议可以提出来。”
两人接过文件夹就随意翻看起来。
他们拿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杨雯一会儿问双方的问题都在里面。这些问题有单独问分别问他们两个的,也有同时问他们两个的。
杨帆的速度很快,两三分钟的时间他就将文件夹给合上了。他似乎对问题没什么意见,只是笑着说道,“问题我大概看了,我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要问一下,一会儿是不是咱们可以随便回答,没有什么限制吧,我很少上类似的节目,如果有的话,你们要提前跟我说一声。”
听到杨帆这么说,耿鹏暗自捏了把汗,笑着说道,“没有没有,您想说什么都可以,畅所欲言。”
。
(iishu)是,,,,!
第七六九章 主要是因为it行业工资高
【】(iishu),
当然不可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过耿鹏可不敢去直接跟杨帆这样说,反正这又不是直播节目,如果杨帆说了些不能播的,他回头给剪掉就好了。
“我看这问题都是主持人问我们,怎么没有我跟张重的互动部分。是不需要我们互动,还是说我们自由互动,不需要提前设置问题?”杨帆又问道。
“杨院士,是这样的。咱们这个节目也不是一定要按照台本上的来,主要还是要看您和张老师之间的对话,这些问题你们留个意就行了,这样主持人问的时候你们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其他的,你们随意点聊就行了。”
杨雯在旁边捏着台本暗暗吸了口气,这要是真的让两个嘉宾自由发挥,她真怕到时候场面收不住。
张重之前合作过,杨雯感觉他还是很好说话的,但是看杨帆这架势,虽然老人家笑眯眯的,她却总感觉会对方会搞事情。
“杨老师之前参加过一次我们的节目,应该比较熟悉了吧。”杨雯笑着说道,她把话题抛给张重,就是想让张重帮个忙,稳住杨院士。
张重知道杨雯什么意思,不过却认为她有些太过于紧张了。
“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录?”张重问道。
耿鹏看了看手表,“还有十五分钟时间,你们二位是先在这休息一会儿,还是现在跟我去演播厅熟悉一下?”
杨帆看向张重,笑道,“那咱们就先过去吧。”
“好。”张重点了点头。
随后几个人一起去了演播厅,张重看着已经来过一次的演播厅,笑着说道,“看起来你们节目组的经费变多了,这演播厅布置得比上次好很多。”
“张老师拔草瞻风,洞察秋毫,演播厅这点小小的变化竟然都被你发现了。”耿鹏一边说着话,一边在演播厅走了一圈,然后将张重和杨帆请入座。
落座之后,杨帆按了按座椅,说道,“看来一会儿的采访要比我想象得要轻松,至少这沙发坐起来很舒服。”
“您就当是平时闲聊就行。”杨雯整理着台本,笑着说道。
杨帆点了点头,“也好,我跟张重也是很长时间没见了,难得有这么一个闲聊的机会。说起来,一会儿还有事情要麻烦你,前些天我一个在美国的朋友过来,有说到非常喜欢你,听说我跟你认识,还央我跟你要个签名书籍。原本我还愁这事无法兑现,现在好了,正好把朋友所托之事解决了。”
张重笑道“那一会儿还要问节目组借两本书。”
“不用问节目组借,我个人就可以提供,我办公室那边放了不少张老师的书。”杨雯说道。
“那就多谢了。”
三个人这样闲聊着,很快就到了录制时间。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访谈》节目……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嘉宾……”
“大家好,我是张重。”
“大家好,我是杨帆。”
两个人的自我介绍都很普通,而且格式都是一样的。不过节目正式播出的时候,会把他们的个人履历给剪上去,而且为了配合这次的主题,着重播放的会是他们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
“欢迎两位的到来,可能观众朋友们不了解,但是我知道其实两位很久之前就认识了,是吧?”
杨帆直接接过话头说道,“倒也谈不上很久,不过第一次见面我对张重的印象就很深刻了,当时是燕京大学举办的一次交流会,与会的有不少文学界和科学界人士……”
“那您当时有想到,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张重已经达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么?”杨雯又问。
杨帆笑了起来,“哈哈,当然没想到,而且我也不信当时有谁能想到。就算是今天坐在这里,跟张重面对面,我依旧对他能够拥有如今的成就感到惊叹。不过现实往往如此,总是会发生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如果生活中什么事情都是大家能够提前想到的,也未免太过无趣了。你不信问问张重,他自己有想到过么?”
张重想了一下这个问题,他以前还真没想过自己能走到那一步,因为他的生活重心原本就不在这上面。但是如果他真的去想,应该能预料到。
“我是个过一天是一天的人,很少会想得太远,杨先生这个问题可难倒我了。不过真说起来,我小时候最想成为的就是杨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张重说道。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都想成为科学家,张老师你之前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是不是说即便是在大学的时候你依旧有一颗搞科研的心?”杨雯问道。
张重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学计算机主要是因为it行业工资高。”
“张老师真幽默,我想您这样的理科出身的经历应该让您在科幻小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吧。”杨雯笑了一下,然后把话题往回拉。
这个问题是问张重的,不过杨帆却主动开口道,“我觉得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不然的话,第一个拿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华夏人就是我了,毕竟在这方面,我可比他有优势多了,对吧?”
张重笑道,“杨先生说得没错,很多人觉得写科幻小说的肯定需要具备超过普通人的理科基础,其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的科幻小说里面涉及到的都是常识,即便是一些专业知识,其实也完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实现。比如《发条女孩》里面的扭结弹簧,这并不是一种合理的科技设想,准确地说更像是一种异想天开。但是科幻就是如此,需要的不是什么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设想和研究那是杨先生这样的科学家要做的事情,科幻小说作家要做的就是异想天开。”
“嗯,异想天开这个词用得很好。不过有一点我要补充,可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家需要异想天开,我们这些搞科研的同样要异想天开。不过不同的是,你们只管异想天开,而我们还要想办法让这天真正的开才行。”
。
(iishu)是,,,,!
第七七零章 压力山大
【】(iishu),
“虽然您说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都需要幻想,但是我想这两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吧?”杨雯抛出台本上的一个问题。
杨帆点了点头,“我记得之前听张重论述过这个问题,文学和科学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它们两个是没有分开的,古时候,科学家也就等于是文学家。当时张重举了《易经》的例子,这部经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天文学等知识。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和文学才彼此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张重接着说道,“物理学总想着抓住离自己很远的东西,但是文学却总是需要把握离自己更近的东西。”
“即便是科幻文学也一样么?”杨雯问道。
张重笑道,“一样,就像我之前说的,科幻不是科学,里面科技知识都是其次的,最关键的还是表述内心。不管物理学家们的研究进展到什么样的地步,科幻作品还是受着作者自己控制。”
“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个问题想要问问张重。我很喜欢你的一部短篇小说,名字叫《命若琴弦》,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有时候在想,我会不会就是小说里面的小瞎子。在物理学领域中,我们有时候就像是瞎子一样,或许我们所认为的世界根本跟它原来的样子不同。比如说,我们看到现在屁股下面坐的沙发,我们说它是蓝色,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彼此看到的蓝色到底是不是一样的,而看到颜色不过是我们人体对光的一种视觉效应,而它本身是什么样的,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有光,又因为它能反射光,所以我们才能通过这些反射出来的光感受到一种被我们称为颜色的东西。”
杨帆拿起茶杯不过却没有喝水,继续说道,“我们所有的研究,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并不取决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为什么会创造这样一个瞎子的角色呢?”
说完之后,杨帆才喝了一口说。
杨雯还在杨帆刚才说的这番话,她有些被绕糊涂了。
不过这会儿也不需要她说话,因为张重很快就开口道,“我倒是没有杨先生想得这么多,命若琴弦这个故事更多的是对生存的思考。人生就像一根弦一样,弦的这头是自己,弦的另一头是目的,只有两头都存在,人生这根弦才能绷紧,才能发出声音。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就像杨先生,您对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困惑,这些困惑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所以您一直都在追求答案。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会很远,也可能永远都追求不到,但是只要它在弦的另一头,那这根弦就能崩得起来。我倒认为目的本身没有什么,重要的是从那紧绷的过程中得到欢乐。千年前的人们,不知道海星是圆的,不知道太阳比海星还大,更不知道海星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但是科学家们追求的脚步却从未停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