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张重:“这个不方便透露,如果大家感兴趣,到时候可以到激荡文学网上关注一下。”



    记者:“张老师,您跟余老师之前就认识么我们看到您刚才上台的时候跟余老师聊了好一会儿。”



    余冬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跟张重初次见面,不过神交已久,一见如故。”



    记者:“您如今获得了国内大众文学最高奖项,可是看您最近的作品




第一八八章 劝人离乡(求订阅求月票)
    张重跟余冬雨快步走出记者区,负责带他们去交流会地点的工作人员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张老师,余老师,这边走。”

    刚才张重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礼堂的嘉宾们陆续走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还剩几个跟他们同行。

    见到张重,纷纷祝贺道,“恭喜恭喜。”

    这些人张重一个都不认识,只能连连点头,“多谢多谢。”

    等到那几个人朝前走了之后,余冬雨笑着对张重道,“我还担心你应付不过来,没想到你比我预料中应付得自如多了,倒像是经常应对的样子。”

    张重笑着回道,“我不过是神经比别人粗线条一点而已,谈不上自如,刚才还要多谢余先生帮我说话。”

    “我从头到尾就帮你说了一句,还是句不顶用的话,没必要放在心上。”说着他看了一眼走在前面一步三回头的工作人员,对他摆手道,“你先过去吧,不用带我们,我认得路。”

    工作人员有些迟疑,余冬雨又说道,“放心吧,没几步路,不会丢的。”

    “那好吧,张老师,余老师,我先过去了,你们过去之后,有人会引你们去坐席上。”

    等到工作人员走了之后,这一小截走道只有张重和余秋雨两个人,张重好奇问道,“这交流会是怎么个形式”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宴会而已,吃吃东西聊聊天。刚才台下坐的,一半时青年报的人,另一半则都是作家。”说着他又对张重挤了挤眉毛,“本来听说也请了韩迅,他没好意思来。”

    张重没有接这个话茬,本来他跟韩迅就没什么交集。

    之前有人说韩迅抹黑他,这事他自己也不能下定论,既然没有定论,就没有必要把对方假想成自己的敌人。

    不过张重没说话,余冬雨继续说道:“他确实不好意思,毕竟你在侦探大师奖输给了他的,却摘了大众文学的最高桂冠。”

    “这不一样吧,毕竟参与评选的作品不是同一部。”张重说道。

    余冬雨笑着摇头,“你会这样想,但是别人未必会这样想。那些看了新闻的人只会觉得那奖有问题。”

    “有没有问题,我跟别人一样,也不知道。而且现在奖我也退了,其实跟我已经没什么关系。”张重说道。

    余冬雨看着张重没有一丝异样的脸,暗叹了一口气,当时华夏侦探大师奖他也在评委席之列,甚至最后还跟于左任讨论过获奖作品的问题。

    主要是他那位老朋友实在是太过优柔寡断,畏葸不前,作风太老旧了,最后让事情走到了这一步。

    他跟张重说这话,还是想帮两边说和说和,没有必要闹得这么僵,不过看张重的态度,似乎可能性不是很大。

    张重的反应很平淡,平淡到余冬雨感觉之前这事根本就没放在他心里。

    这样一个心志坚定的人,既然在微语上公开退了侦探大师奖,那么应该是很难挽回了。

    想了想,余冬雨也就没有再说话,他没有必要为了华夏侦探奖的事情得罪张重。

    两人聊着闲天,就走到了交流会的地点。

    大家都已经坐好,张重他们进去之后,有人把他们带到了一张桌子旁,那张桌子上正好还空了两个位置,恰是留给他跟余冬雨的。

    一桌十个人,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八个人。

    这八个人中,张重认识其中两个,一个是跟他交接流程的吴可,另一位是之前展望会上台讲话的青年报社长万世杰。

    见到张重他们过



第一八九章 两个富人的笑声
    “余老师您言重了,我只是随口说说,哪有劝人离乡的意思。”徐彳亍笑呵呵地说道。

    被余冬雨这么一打岔,徐彳亍接下去的话也就说不下去了。

    其实徐彳亍之所以说这个也是临时起意,前些日子,他们报社刚跟燕京人文学院的文学院达成合作,又赶上了一波人才争夺战,他就顺势提了出来,如果可以,能把张重拉到燕京来,他们青年报也算是完成了某些隐性任务。

    现在各地方人才争夺厉害,从去年开始全国五十三个城市,加上三个省,累计出台吸引人才新政百余次,其中二线城市最多。

    作为首善之都,燕京也有些压力,虽然现在没有出现人才流失地方的情况,但是战略性的未雨绸缪也是必要的。

    张重回来没多久,也没有关注过相关的新闻,所以对于徐彳亍忽然说这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后面他们也就没有再说这事。

    接下来的时间,大多都是他们问张重一些问题。在座的对张重都比较好奇,毕竟他这还是第一次露面。

    聊了一会儿,桌上的气氛慢慢融洽起来,大家也都没有一开始那样小心翼翼。

    吃饭的时候,大家以茶代酒,刚吃了没多久,其他桌的人都过来敬酒。

    正如余冬雨之前介绍那样,这里的人,一半是青年报的工作人员,另一半是作家。

    工作人员来敬酒,虽然是嘴里在恭喜张重,但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都放在这一桌领导上面。

    就算是张重刚拿了大奖,在他们眼里,远不如这张桌子上其他八人对他们重要。

    大家心照不宣,所以他们过来的时候,万世杰他们甚至懒得介绍。

    而那些作家过来敬酒的时候,介绍得要更加详细一些。

    这些作家,有一些张重压根就没听过,不过也有一些,他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听过名字,还读过他们的书。

    比如其中就有一位五十岁出头的女作家,叫作池清,张重高中的时候还读过她的成名作《悲伤的尽头是悲伤》,是一篇爱情小说,当时青春懵懂的张重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不过除了那本书之后,张重就再也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后来据说她一直都在写校园爱情故事。

    有些人诟病她,言辞还狠恶毒,说她这么大年纪都是老妖怪了还在写校园爱情故事,实在是不合适。

    张重觉得没什么,谁也没有规定人老了就不能写爱情故事了,纵观古今,那些写情情爱爱的,很多都不是年轻人,人家婉约派晏几道,已经垂垂老矣,依旧还会写出“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这样的词句来。

    除了池清,还有一位,张重印象也很深,他叫赵热,今年只有三十多岁。

    当年他才十七岁,一部中篇小说《乱诸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说当年一年的销量超过了四百五十万本。

    不过可能年少成名,难免有些伤仲永,后来陆陆续续出了许多作品,但是都不及处女作的水平,有些人调侃他说“出道即巅峰”。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有时候出名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每个人来敬张重酒,带的心情都不太一样,有些人是好奇,有些人则是不阴不阳地说上两句不相干的话,还有些人看起来有些落寞,而赵热就是那个看起来落寞的人。

    “张重,恭喜你呀。”赵热过来敬酒的时候,眼睛里面搀着酒意和笑意。

    看起来他已经喝了不少酒,走到面前的时候,张重能明显地闻到他身上的酒气。

    “多谢,多谢。”张重说道。

    “我比你大一点,我叫你张老弟,你不会介意吧。”

     



第一九零章 三好宝宝
    除了像赵热这样的,其他人一般都没喝酒,即便是喝,也只是稍微喝上一点点儿。

    因为等到宴会结束之后,还有记者采访的环节,到时候采访的就不是张重一个人,他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有可能会被采访到。

    记者被安排在靠近外面的几桌。

    张重大概能够理解华夏青年报把记者采访放在宴席后面的意图,大概是想着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记者们吃过了他们青年报的饭,自然也要为他们青年报多说些好话。

    事实证明,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宴会过后的记者采访环节一片祥和。

    张重因为之前在红毯上已经被长枪短跑轰炸过,所以跟同样被轰炸过的余冬雨就没有凑这个热闹,跟万世杰他们说了一声,两人就走出了宴会厅,准备回去。

    “你开车过来的么”出去的路上,余冬雨问道。

    张重摇了摇头,“我没有开车,不过有人会过来接我。”

    “嗯,那就好,不过你要让来接你的人提前到门口,不然会很麻烦。”

    张重点了点头,他知道余冬雨说的麻烦是什么,他也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在之前就打电话给了陈青,现在陈青已经在外面等他了。

    他跟余冬雨到了门口,门外的记者们哗啦啦地就涌了过来。

    不得不说,这些记者们的毅力还是让人佩服的,估计他们从中午开始就过来了,而现在已经快七点钟。

    因为之前他们已经采访过余冬雨,所以现在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张重,余冬雨看着朝张重涌过来的记者们,笑呵呵地说道,“这次沾你的光,我要轻松很多。”

    说完他就在来接他的司机的掩护下朝他们的车走去,也有三两个记者去找他,但是他根本就不理睬。

    围着张重的这些记者,有些记性比较好的,还记得之前见到张重进门,所在手机上看直播看到张重的时候,他们还懊悔了一番。

    但是即便给他们重来一次的机会,恐怕他们也无法想到这么一个年轻人会是五年级植物人。

    “五年级植物人先生,请问你获得了国内大众文学奖,有什么特别感想么”

    “您好,听说您只有二十九岁,这么年轻就创作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

    “您好,请问您是哪里人”

    “您好……”

    张重听着记者们毫无营养的问话,不禁有些感慨,华夏青年报没有把他们请进去完全是个正确的选择,业务水平太低了。

    他踮起脚尖透过人群,正好看到陈青往这边跑来。

    “不好意思,请让一让,我还有些事情,你们问的问题,之前典礼上已经有人问过了,如果没注意的话,可以再把视频找出来看一下。”张重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扒开记者,很快就跟陈青会和。

    “不好意思,救驾来迟。”

    两人认识了一段时间,关系已经到了可以开这种玩笑的阶段。张重也笑了笑,“别罗嗦了,摆驾回宫。”

    “得嘞。”

    两人都是年轻人,脚步快,记者们带着装备还真跟不上他们。

    等到到了停车的地方,上车后,陈青一边启动一边笑道,“别有不怕死的挡在车前面吧。”

    “别乌鸦嘴了,赶快走吧。”

    好在这些记者里面没有那种不要命的,等到汽车开走,他们也只能在后面捶胸顿足。

    在回酒店的路上,张重对陈青说:“先绕两圈再回去。”

    陈青嗯了一声,就从前面的路口转了方向。

    原本两公里的路程,他们硬生生开了近十公里。

    &nbs



第一九一章 馒头帖
    大晚上的,张重也没有去给芃芃弄糖吃,而是跟她商量了一下,准许把这两天的六颗糖份额转移到后面一个星期,这样一来她每天就可以吃四颗糖了。

    芃芃是一个望梅就能止渴的孩子,张重跟她说下个星期每天都能吃四颗糖的时候,她高兴得差点从张重怀里蹦出去。

    晚上他们没有回江阳,而是搭乘第二天上午的航班回去的,因为早就有预料,所以之前已经给芃芃请了一天假。

    虽然这次去燕京,大家也没怎么玩,但是回到江阳的时候,一家人还是显得有些疲惫。

    张重看着他们的样子,也觉得这样短时间的旅游没有什么意思,或许等到芃芃放暑假的时候,可以叫父亲把小店关了,一家人好好出去玩玩。

    不需要着急看什么景点,反正有的是时间,走到哪儿就看到哪儿,那样才能放松心情。

    回到家之后,张行军又着急回去看他的小店,胡慧芳本来上午有课,她跟人换到了下午,吃过午饭后直接去了学校。

    家里只剩下张重和芃芃两个,这丫头记性倒好,刚到家就缠着张重要糖吃。

    张重从糖盒里面拿了四个糖给芃芃,小丫头一把抓过去,却嘟着嘴说道,“这四个糖还没有我之前那一个糖大呢。”

    “那也是四个。”张重笑道。

    这个糖盒是她专门为芃芃准备的,里面备着各种各样的糖果,也都是张重精心挑选的,甜度和热量都不是特别高,最关键的是,个头都特别小。

    ……

    张怀臻有些郁闷地在书社里面踱着步子,刚才公安同志又过来一趟,其实昨天他们就已经过来一次,说是接到了群众举报,过来检查。

    好在他这次用的是真名,不然还真的要被关进去,就算不关进去,恐怕也要面临罚款,至少这份工作也丢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那所谓的书法协会会员的名头也不能再用了。

    今天他们过来就是看看他是不是还在用书法协会会员的名头。

    “肯定是那个家伙。”张怀臻脑海中浮现出那张笑眯眯的脸,越想就越生气。
1...5354555657...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