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明明已经答应自己不告发,转头却去报了警




第一九二章 剧本走起来
    “我说张重,就是五年级植物人,写了《解忧杂货店》刚刚获得华夏青年文艺奖的那个。”

    老板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打油诗,还是没看懂这诗什么意思,他皱着眉头说道,“这字是挺好的,可是这诗……你从哪儿来的”

    “他在我的教学间写的啊,这两天不是老师有人过来检查嘛,事情是这样的……”张怀臻就把张重过来,以及认出他的事情说了一遍。

    等他说完之后,老板再看那首打油诗,就品出一些味道来了。刚才他没看出来这打油诗什么意思,现在看明白了,这首诗就是讽刺张怀臻的。

    不过看张怀臻的表情,他倒是挺开心,老板暗道,这人果然是不要脸啊。

    老板用手指敲着桌面,问道,“那你现在想怎么办把这字卖掉么不一定有人相信这是张重写的吧。”

    “当然不卖,咱们可以把这字裱起来然后挂在门口,打上一个大广告,就说这是张重亲手写的。”张怀臻笑着说道。

    “这样也行”

    “怎么不行这就是张重亲笔写的,我们可没有骗人。”

    老板想了一会儿,最终下决定道,“那好,就先试试。”

    ……

    书房里面,张重反复地在看着《十个印第安小男孩》,华一那边准备开始正式筹备电影,文锦江也打过电话来,虽然没有直接催他,但是他明白意思,所以他这边的剧本也就要加快速度了。

    编剧课,他才上了几节,对于写剧本当然还是个生手,不过他看了不少剧本样本,对剧本的基本格式已经烂熟于心。

    因为《十个印第安小男孩》不需要做多少改变,所以想要弄出剧本难度并不是太高,他只要按照剧情,然后根据正常的剧本格式往下走就行了。

    文锦江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把剧本的事情交给他。而之所以交给他,也不是像文锦江之前说的原作者对作品了解得比较深,文锦江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搞噱头。

    张重在回顾小说的时候,也顺便回顾了一下《无人生还》这部英剧,但是他发现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借鉴,剧版的改编并不高明。

    可能是为了好拍,很多地方都解释得不够清楚。

    张重尊重原著,将小说的剧情都捋了出来,至于好不好拍,那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而是应该由文锦江去考虑。

    不过即便是简单的捋剧情,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多小说里面能够体现的东西,用剧本形式就很难表现出来,张重只能一边查资料,一边自己摸索,尽量寻求一个合理的方式。

    最难的一点是书中大量的心理描写,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当然是运用旁白或者人物独白,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可能整部电影到拍下来全篇充斥着各种独白。

    如何用一些细节来代替心理活动,这是张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时间还有,张重不用太过着急。

    ……

    “张老师,这两天来问你其他作品版权的越来越多,《解忧杂货店》的我都推到了激荡文学那边,那其他书的呢”

    张重正在琢磨剧本的事情,陈青的电话打了个过来。

    “可以先谈着,看看他们的诚意,不过暂时不用着急定下来。”张重说道。

    “好的,那《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是不是要打包一起卖毕竟是一个系列的。”陈青又问道。

    “不用,各卖各的,如果有人能一次性都买去当然也好,反正不管怎么样,价高者得。”

    &n



第一九三章 科幻?悬疑?
    晚上的时候,张重又接到了陈青的电话。

    他原以为陈青打电话过来还是要谈版权的事情,却没想到电话刚接通陈青就说“张老师,你平时写毛笔字么”

    “写啊,你怎么知道的”张重有些奇怪道。

    “网上出了一个新闻,说是你的一幅字已经炒到了二十万,而且还在往上涨。”陈青说道。

    “我的字”

    张重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给刘风的那幅字,但是又觉得奇怪,刘风这么个花钱去买烂字的人,会为了这点钱把自己的字拿出去卖么

    不过虽然觉得这不合理,但是张重也就只能想到他了。

    当然,也可能不是自己的字。

    “是什么字”张重问。

    “是一首诗,我看了图片,没看太明白这诗什么意思。”

    张重点了点头,说“你给我发个链接,我自己去看看。”

    “好,我一会儿给你发,其实不用链接也行,现在网上炒得挺厉害的。我刚才逛了一下你的微语,网友们都在问这字是真的还是假的。”陈青说。

    “那好吧,我自己去看看。”

    说完之后,张重打开电脑,先看了看自己的微语,最新一条动态下面的评论确实都在问那幅字的真假,还附上了图片。

    张重点开图片看了,之后不禁皱起了眉毛。

    图上的竟然是之前他讽刺张怀臻随手写的打油诗。

    这幅字能传出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张怀臻自己传出来的。

    而且张怀臻还给这幅字起了个名字,叫《馒头帖》。

    张重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至于网友们问他这字是不是他写的,一时也不好回答,虽然这首诗的寓意不太美好,但是这字确实是他写的。

    网上说这幅字炒到了二十万,张重是不相信的,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份影响力,现在大家都还不确定这幅字是不是他写的,就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

    他想了一下,这大概是张怀臻自导自演的戏码。

    张怀臻现在这样打着他的旗号,肯定是要谋财。

    而张重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不予回应,他可以把之前的事情说出去,也可以揭露张怀臻的面目,但是他不觉得这样会对张怀臻产生什么影响,毕竟张怀臻的脸皮都已经厚到这种地步了。现在张重站出来说这事,反而恰恰是证明了字是他写的。

    只要一天不确定这字是他的,想必张怀臻也没有办法把字卖出去。

    ……

    就在张重合上电脑准备睡觉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悠闲的斯图卡特端着杯咖啡走到了诺顿书店。

    一进书店,她就看到门口立着的一张大海报,上面印着《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的封面。

    “怎么现在弄个海报出来”

    斯图卡特暗自嘀咕,不过随后又看到海报上不仅仅只有《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还有另外一本书。

    中间还有一行字《献给阿尔及弄的花束》作者最近力作《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出新书了这么快”斯图卡特挑着眉毛,这样的速度实在是不可思议。

    带着好奇,她走向了新架,在《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旁边找到了那本《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应该又是一本科幻小说吧。”斯图卡特暗想,不过书架上贴的标签是“悬疑”,她又想“悬疑科幻,或者科幻悬疑么”

    她还没有打开书,旁边走过来一个英俊的金发男子,看到她手上拿着的《十个印第安小男孩》后露出干净迷人的微笑,“你也是特意来找这本书的么”

    “特意不是的,我只是进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这本书,因为我看过作者之前的书,所以有了一点兴趣。”斯图卡特说。

    &nb



第一九四章 不用啦,我有啦
    《十个印第安小男孩》首日的销量,英国三万,美国四万,其他英语国家加起来一万本。

    第一天的数据看起来比较少,甚至有些惨。

    不过第二天的时候,英国销量就涨到了六万,美国销量涨到了十万,英语版第二日总销量超过了二十万。

    之所以第二天销量突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十个印第安小男孩》这本书的确是好,另一方面则是之前《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所积攒的人气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

    《华府晚报》还特别发了一篇新闻,标题是“pvszhang其实是侦探大师”

    撰写这篇新闻的笔者应该是特意了解过五年级植物人,在新闻里面先解释了一下pvszhang这个笔名,原来pvs所代表的是植物人的意思,而后面这个“zhang”则是作者的华夏姓氏。

    除此之外,新闻里面还介绍了这位作者的经历。

    “自去年夏天开始,pz已经发表了八部长篇小说以及好几篇短篇小说,另外还创作有诗歌,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就在三月份,pz获得了华夏国内大众文学最高荣誉奖项华夏青年文艺奖。也是因为这个奖项,我们才知道他不过是一位还没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事实上,在华夏读者的心里,对pz最初的印象应该是一位侦探小说大师,今年年初的时候,他曾被华夏侦探大师奖授予最佳新人奖。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部《十个印第安小男孩》其实在华夏国内早就出版……”

    这篇新闻的前面还附上了一张张重领取华夏青年文艺奖的照片,照片里面张重拿着奖章微微笑着。

    看了这篇新闻,欧美的读者才知道,原来他们心中的华夏科幻大师竟然原本是一位侦探小说大师,至于科幻,只是他的副业而已。

    新闻下面的评论,说什么都有。

    【不得不说,pz有着超凡的侦探小说才能,但是我依旧希望他能多出一些科幻作品,因为我实在爱死他的科幻。】

    【我觉得都可以啊,他的侦探小说是这么的扣人心弦。】

    【其实我倒是关注过华夏的侦探小说,之前还读过去年华夏侦探大师奖的获奖作品《楼兰凶案》,但是看过之后非常失望。我现在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pz只获得了新人奖难道华夏读者的口味跟我们不一样么】

    【《楼兰凶案》也还不错,不过跟这本书比就差了很多了。】

    【据说pz还有几本侦探小说,也非常棒,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英文版。】

    【估计需要很久吧,毕竟这本才刚刚出来呢,唉,谁知道有什么比较好的中文学习机构,我想去学中文了。】

    【哈哈,这个时候有一位华夏的朋友是多么的重要,我已经通过我的华夏朋友看过了他其他的书了。】

    【羡慕,这里有华夏人么,交个朋友啊。】

    【华夏人在这儿,有想要交朋友的小姐姐么】

    【勒札特,你上次不是说你是英国人么】

    【我是混血,十六分之一的华夏混血。】

    ……

    【你们说的那本科幻小说我没看过,不过我觉得这本《十个印第安小男孩》真的很不错。】

    【是啊,当我看到凶手是法官的时候,我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请不要剧透!谢谢!】

    【最烦这种剧透的人了,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呢。】

    【我后悔点开评论区了,原来剧透的杂种到处都有。】

    ……

    “张老师,你的s粉丝涨到了十万,昨天才只有两万呢。”

    陈青的语气很兴奋,就像他自己涨粉了一样。

    当然了,这跟他自己涨粉也没什么区别,因为张重的s是陈青在打理,上面的东西也都是陈青在帮忙发。

    张重对于十万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毕竟他的微语粉丝数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万。

    &n



第一九五章 粉丝经济
    张重算是知道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芃芃这丫头一直在抱怨张重给她的糖太小,张重又根本没有给她换大糖的想法,她就自己想办法了。

    看着她手中的棒棒糖,张重拍着脑袋苦笑道,“这糖你从哪儿来的”

    “是我同学送给我的,嘻嘻。”说完她转身就跑了,生怕张重抢她的糖。

    “唉,你别急着跑。”张重连忙喊她。

    却没想到这丫头听到张重喊她,跑的速度更快了,一眨眼功夫就跑到了她自己屋子里面。

    张重虚抓了一把空气,他只是想给芃芃擦擦额头的汗而已。

    苦笑一声,他又回到了书房继续工作。

    他屁股刚坐下,陈青的电话就来了。

    “张老师,签售的事情安排好了,周六下午两点钟开始,在南方书店。”

    “好,幸苦你了,我记住了,一会儿我来发微语。”

    签售的事情之前张重已经决定不弄了,不过激荡文学那边有主动提出来这件事情,张重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原本激荡文学是要把签售的时间调到半个月后,他们好有时间做宣传,不过张重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他就这么一个人,两只手,就算是左右开弓也签不了多少书,所以做不做宣传都无所谓。

    前两天,由激荡文学牵头,跟书店商谈签售的事情,现在终于定了下来。

    让张重去签售,一般书店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情,毕竟张重的一次签售至少要给书店带去几十万的收入,而且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好处,比如提高知名度什么的。

    挂了电话之后,张重就打开微语发了一条动态:三月二十八日,江阳市梅山南路南方书店,签售会下午两点开始,不见不散。

    这条动态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评论就破万了。
1...5455565758...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