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国内的作者不应该总是把文化差异挂在嘴边当作借口,毕竟隔壁霓虹国也有不少优秀的悬疑推理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外国也一样能火。

    而这波讨论还没有结束,新书《荷叶集》就准时上架。

    ……

    林萍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餐之后就跑到了公司旁边的书店等着。

    书店八点半开门,他们公司九点钟上班,她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抢到一本《荷叶集》然后去上班。

    等在书店门口的时候,林萍又觉得有些可惜,为什么张重大大不喜欢用苏爱这个笔名发表作品呢

    如果是用苏爱这个笔名发的话,她就可以第一时间先睹为快,而不用大清早的跑到这里来排队。

    书店的门刚开了一条缝,林萍就钻了进去。

    因为是公司楼下的书店,所以她对这里非常熟悉,一进大厅就迅速找到新架。

    五年级植物人的新书当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林萍一眼看到《荷叶集》,随手抄了两本,然后就跑到了收银台。

    收银台负责收银的小姑娘正在开机器呢,就看到一个人影蹿了过来。

    “麻烦快点。”林萍把两本书往收银台一放,微微催促道。

    等到结完账,林萍就在收银员错愕的目光中,像个得胜的将军迎着走进来的其他顾客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拿着书回到公司,她把其中一本书放在了旁边同事的桌子上,然后自己坐下来看起书来。

    “唔,先看什么呢”

    林萍翻动着目录,书里面的目录当然跟张重晒图的目录不一样,这里的目录都是有页码的,她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每一篇文章的篇幅。

    看起来,这本书应该大多都是诗歌,因为很多篇都是只有一页或者两页。

    眼见就要上班了,她准备找一篇篇幅比较短的先看看。

    “一代人这个只有一页。”

    照着目录上的页码,林萍很快就找到了《一代人》,不过翻到位置,看着只有两行字的小诗,她不禁有些傻眼。

    虽然她是冲着篇幅小才看这篇的,但是这篇幅也太小了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就是整首诗所有的文字。

    林萍看着这首短诗,一时倒是没有什么深刻的感觉,只不过诗里面关于眼睛和黑夜的颠覆性描写与象征,让人感觉还挺新奇的。

    特别是诗中的几个意向都有些相悖,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有一种奇妙的合理性。

    黑夜和光明是相对的,可是眼睛却又为了光明而生,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黑色的眼睛是黑夜给的

    再读两遍,林萍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我欲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好像说的不是一样的东西,但是句式上却又恰恰相同。

    还有西班牙世人洛尔迦的一句诗:在这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

    这样一想,这首诗除了句式上的奇特之外,也多了一些深层次的意义。林萍想要从驳杂的想法中提取出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脑子还是有些乱。

    这时候她旁边的同时踩着点过来上班,看到桌上的《荷叶集》,笑着对她说,“林萍,谢谢你啊,回头我把钱微讯转给你。”

    林萍的思绪被拉回现实,她抬头笑了笑,“不用谢。”

    因为上班时间到,她将《荷叶集》合上。

    不过脑海中的那两行诗却还留着,似乎一时不想离去。

    不得不说,这首诗其他的先不说,至少读起来很顺口,很容易让人记住。

    &nb




第二零零章 荣归
    王克望看着桌上的《荷叶集》不禁叹了口气,“这位张先生竟然这样有诗才。”

    他从《山民》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张重,不过从那以后,张重就没有再发表过诗歌,却没想到这不发则已,一发就是二十多首。

    最关键的是,这位张先生的诗每首质量都很高。

    其中王克望最喜欢的就是《错误》《断章》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普通的读者看过《荷叶集》,可能觉得虽然这些诗很美,很好看,张重也确实挺有才华,但是在王克望这种常年和诗歌打交道的专业人士看来,这本《荷叶集》等于是一枚超级大炸弹,直接砸在了华夏现代诗歌界。

    在王克望眼中,《荷叶集》里面的每一首诗都有成为一个诗人代表作的质量。

    但是偏偏这样的诗,张重竟然写出来这么多首,如果说张重是个大诗人也就算了,偏偏他还是个侦探小说大师。

    都说文人相轻,但是王克望觉得,现在华夏恐怕不会有一个诗人敢跳出来对《荷叶集》指指点点。

    差距太大了,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可惜了,可惜这些好诗不是发在《诗林》上面。

    王克望再次叹了一声,然后拿着书走出了房门。

    ……

    “怎么样,在家休息了几天,是不是感觉人轻松一些”张重将泡好的茶递给李卓,在他旁边坐下说道。

    李卓笑呵呵地说,“一开始有点急,这两天感觉好多了,昨天早上跟我妈去菜市场买菜,我竟然生出一种想要退休回家养老的感觉。”

    “退休可以,养老嘛,你还差点。”张重说道。

    李卓摇了摇头,“退休也不行,我这几年也没存多少钱,也就够买套房子。倒是你,现在跟退休也没什么区别嘛。”

    “那你就错了,我虽然在家,但是却一直都在工作。跟退休可不一样,再说,我家还有个芃芃,不像你,单身万岁。”

    李卓撇了撇嘴,“别说这个了,这两天回家被我妈唠叨的头疼,不然今天也不会来你这儿。听说你又出了一本新书,我还没看,是今天上架么”

    张重点头道,“嗯,是出了一本新书,没想象到你还挺关注这个。”

    “不是我关注,是小妍她关注。这丫头从小就是你粉丝,现在巧了,你摇身一变又成了她最喜欢的作家,她现在眼中只有你这个重哥哥,可没有我这亲哥了。”

    张重没有接李卓的话茬,而是笑着问道,“你公司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跟我提。”

    李卓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后说道,“我那公司是出了点问题,不过是根子上的问题,你帮不了的。如果要是弄点钱就能解决,我早就跟你开这个口了。”

    “就没想过换条路走走”张重端起茶杯喝两口茶,问道。

    “难啊,这条路我走了这么久了,虽然现在难走了,但是我的摊子都在这儿。要是换条路走,等于是重新开始,不确定性太大了。”

    张重可以理解李卓,他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现在让他重新做职业规划肯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再说了,除了事业的压力,家庭方面也是有压力的。

    不仅仅是吴爱英急,李卓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到了这个年纪肯定也有成家的想法,只不过一直没有好的契机和机缘,婚也不是想结就能结的。

    想了想,张重开口道,“如果你想换条路,我给你提供一个选择。我的经纪人陈青,过段时间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打理我的作品,你可以去帮他。不过我事先声明,如果你要来,肯定是



第二零一章 力度够了【求月票,求订阅】
    回学校演讲的时间最终定在了四月十日,也就是下下周五的下午。

    当天傍晚的时候,陈青就回电话把这事跟张重敲定了。

    张重烧晚饭的时候,胡慧芳正好回来,她手里拿着几本《荷叶集》,一进家门就笑着说道,“我去书店买书的时候观察了一下,有不少人都在买这书。”

    “妈你买这么多书干什么”看着胡慧芳手里的书,张重问道。

    “我就买了一本,其他的都是方老师他们叫我拿回来让你帮忙签名的。”胡慧芳笑着说道,随后看到李卓在,就又说道,“卓子来啦,昨天我还去你家,没看到你。”

    李卓笑呵呵地说,“你去的时候我刚好出去逛去了,回来听我妈说了。”

    “怎么,不想在家待给你妈唠叨怕了吧。”

    “嘿嘿,没有。”

    “别嫌你妈唠叨,她说什么你就听着呗。跟我家张重学学,我说什么他都听着,就是不往耳朵里面进。”

    张重一听要殃及池鱼,连忙跑进厨房端菜。

    芃芃扭着屁股从沙发上跑了过来,抱着她奶奶的大腿说道,“奶奶,你昨天给我的糖被爸爸没收了。”

    张重在厨房里面听到女儿告状,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丫头天天缠着自己要糖吃,看自己不给,就跑去找她爷爷奶奶,老人家毕竟心肠软,又觉得吃点糖没什么,就从店里给芃芃拿了一袋棒棒糖。

    今天中午她就拿着棒棒糖跟张重说以后她不吃爸爸给的小糖,要吃奶奶给她的大糖,她也不多吃,每天就吃四个。

    张重哪里能同意,直接就把那袋棒棒糖给没收了。

    所以才有现在告状这一幕。

    胡慧芳将芃芃抱在怀里,说道,“那你爸爸可真是个大坏蛋,我们去找他。”

    奶孙俩走到小餐桌的时候,胡慧芳指着桌上的蒜香鸡翅说道,“咦,这鸡翅看起来挺好的,芃芃要不要尝尝”

    芃芃看着桌上的鸡翅,咽了口口水,说道,“那我就尝尝吧,不过我就尝一口,因为我一会儿还要吃糖呢。”

    “好,咱们就尝一口,吃完我就带你去找糖。”

    “嗯嗯。”

    芃芃的找糖计划最终搁浅了,因为之后她的眼里就只剩下鸡翅。

    李卓看着嘴边都是油的芃芃,笑道,“这丫头还挺能吃。”

    芃芃刚啃完一个鸡翅,听到李卓的话之后她不服气道,“卓叔,我吃的很少了,我们家就我吃的最少。”

    “那是因为你最小啊。”

    “可是,我最小不是应该吃的最多么,不然我怎么能长到跟你们一样大”

    李卓一愣,他怎么忽然感觉芃芃说的还挺有道理呢

    胡慧芳笑道,“别听她瞎说,这丫头就是歪理多。”

    李卓笑道,“没事,跟芃芃说话挺好玩的。”

    胡慧芳翻了个白眼,“要是觉得好玩,就赶快找个媳妇生一个,也别让你妈天天念叨。”

    李卓立马就不说话了,埋着头开始吃饭。

    吃完饭之后,李卓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走的时候,张重送到了门口,还特意跟他说了工作的事情,“要是考虑好了,随时跟我说。”

    李卓郑重地点头,“好,不管怎么样,这两天我给你答复。”

    ……

    王克望之前想着,张重的《荷叶集》出来,肯定不会有人敢出来说什么,但是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就在《荷叶集



第二零二章 真是破费了
    孔舟也算是个名人,而且是那种比较出名的名人。他本身游走在文学界的边缘,文学界的人把他当圈外人,但是普通人又把他当文学界的人,毕竟这家伙的新闻总是跟文学界的人扯上联系。

    相较于普通的文人,孔舟在媒体曝光的频率要高很多,这得益于他谁都敢批评,或者说批评也是不对的,他是谁都敢骂,人称孔大喷子。

    骂人容易,但是想要骂出来花样却不简单,不过孔舟在这一方面似乎有着超越普通人的天赋,一般人还真骂不过他。

    这次他骂张重,骂得还很露骨,说张重的书只配给他当厕纸。

    张重的读者当然第一个不干了,纷纷跑到孔舟的微语围剿他。

    【孔舟是谁出过什么作品么】

    【你就是一条狗,逮谁咬谁。】

    【骂谁不好,你骂张重你配么】

    【嘿,孔狗又出来咬人了。】

    【谁家狗子没拴住,放出来咬人】

    【大家不好意思,这是我家的狗,没拴好,给大家添麻烦了。】

    【呃……我觉得不要骂他了吧,说不定人家现在躲在键盘后面正开心呢,他就想着咱们骂他。】

    有人道出了真相,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孔舟很有可能是在蹭热度,但是知道归知道,不过来骂一句实在是心里不痛快。

    而孔舟此时还真的被那位网友说中了,他正坐在电脑前面看着评论嘿嘿直笑,他的目的不就是引起关注么这不是目的达成了么

    搓了搓手,他开始投入战斗,前排的评论他都一一回复了。

    【呵呵,张重的粉丝就这素质么上来就满嘴喷粪】

    【看读者群体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水平。】

    【呵,当厕纸怎么了,我刚才才用了一张,不好用,太硬。】

    【什么时候一个作家的作品不能让人批评了】

    【问我有什么作品照你这么说我评价冰箱制冷效果还要会造冰箱】

    ……

    被孔舟骂的事情,还是陈青打电话过来说,张重才知道的。

    看完孔舟写的文案,然后又特意查了一下这位孔舟是何方神圣,看到对方文学评论家的身份之后,他不禁摇了摇头。

    评论家总喜欢教小说家写小说,教诗人写诗,教散文家写散文,其实就跟公公教人zuoai一样。
1...5657585960...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