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其实在福王朱常珣被收拾了以后,民间就曾流传过朝廷要削藩的消息,也着实让老朱家的后世子孙们紧张了好一阵,好在最后是不了了之了,却不知为何又被提了起来,而且还是直接有人写信给各地的藩王。
要知道大明建国已经二百多年,朱氏子孙早开枝散叶成无数个支脉,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是皇族,是要享受朝廷特殊津贴的。
而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加,朝廷免费发
第四百零五章温水煮蛙
明朝假太监第405章温水煮蛙在张冠长讶异的眼神中,叶珣继续道:“是不是觉得我很傻还是在想,姓叶的觉得自己权势还不够大,准备消灭所有朱家人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我没有开发辽东之前,大明税收年入不过四百余万两,而这些银子有大半要花在宗室身上,以至于军饷、俸禄则连年拖欠,致使边军武备废弛,士兵无心恋战,而官员们的心思却又都用在如何捞银子上,试问这样的国家还有何前途可言”
“我发行新币,主张开海通商,使国富兵强,造福的是家国百姓,可不是那些只知混吃等死的朱氏子孙,我刚刚才知道,我弄回来的那些银子,很快就又要用完了,因为按照祖制,朝廷不得拖欠宗室的禄米和饷银”
“黄河大堤需要加固,两淮的灾民需要救助,九边的饷银也要及时拨付,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那样不需要银子可是嘿!”
说到激动处,叶珣不由长出了口气,喝口酒润了下嗓子,待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流进胃中,叶珣的火气却又上来了。
“叶某一介阉人,身后了无牵挂,只想在我有生之年,为我大明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叶珣这番话固然有做作的成分,但大多还是发自肺腑的,不怪他生气,要不是京城那边不消停,他是准备要巡视九边的,现在却不得不取消行程了。
张冠长却被叶珣这番言论深深地震撼了,他万没想到别人口中唾骂的权阉,胸中竟有如此大的抱负。
按照他的理解,叶珣绝对是个大公无私之人,因为叶珣是太监,死了也就死了,不会有家人记挂,甚至还会背上一身的骂名。
而且江山终究是人老朱家的,治理的再好,到最后也跟叶珣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只能把叶珣理解为一心为国的绝代忠臣。
沉默了好一会,张冠长才道:“公公应该知道温水煮蛙的道理,所以这件事可行,却急不得”
叶珣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急不得,但我们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张冠长微微一笑,道:“首先请陛下传旨,藩王分封各地乃是洪武皇帝定下的祖制,任何人都不得更改,公公放心,只要旨意一出,所有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天下藩王,多有不法之事,想要治罪还不容易吗但在做这些事之前,公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蜀王,不是说这个人有多难缠,而是蜀王是大明藩王中最富有的,又占据着蜀中地利,如果他要反叛,只需封锁进出蜀中的通道,公公再想解决他,可就难了”
叶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关于蜀王的富庶,他一直也是有所耳闻的。
这一任的蜀王名叫朱奉铨,是第一任蜀王朱椿的十三代孙,不过貌似名声还不错,若要贸然加罪,怕还真不行,看来就得像张冠长说的,得从长计议才行。
想到这,忽地一笑,道:“张兄就打算在这隐居一辈子吗”
张冠长也笑了,如果刚刚叶珣没有说那番话,他还是会把叶珣归类为权阉,但现在不一样了,若能跟着叶珣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也不负胸中所学啊!
时间过的很快,叶珣这一来一回,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探望宝珠,宝珠的肚子还没有显怀,不过整个皇宫的人几乎都要围着她打转了。
听说叶珣回来了,宝珠几个女人也很高兴,马上吩咐摆宴,某种意义上说,这坤宁宫都快成叶珣的寝宫了。
说来也怪,当叶珣率领大军出现在城外的时候,城内所有流言忽然就消失不见了,好像约好了似的。
叶珣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在去坤宁宫
第四百零六章暗流汹涌
明朝假太监第406章暗流汹涌从前张维贤就曾告诉过叶珣,京营就是个无底洞,他虽有心整顿,但奈何其中牵扯太多,以他世代英国公的身份尚且不敢轻易动之,更何况别人了。
但叶珣就是不走寻常路,他以辽东军之精锐,力压京营统帅交出兵权,然后按照自己的意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张维贤表面很生气无奈,实际上却是非常赞同叶珣的做法,到后来干脆不管谁去找他,他都来个装聋作哑,再不参合京营的任何事物了。
老国公不吭声,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忍受,因为军队这一块,利益实在太大了,空额、空饷、土地、军械等等,那一样不需要朝廷花费大笔银两
在叶珣之前,这些银两都是由各大世家按比例分成的,现在可好,叶珣将京营接管过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怎能不让这些勋贵们愤怒
会议是**起召集的,在坐的除了襄城候、候瀛,还有工部尚书赵赢,以及其他几位勋贵国戚。
密室内的灯光有些晦暗,正适合研究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列位,阉贼的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我们再不做出反应的话,恐怕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说话的叫张鸣禄,爵位也是侯爷,是万历老娘家的亲戚。
**起眼光落在本家工部尚书身上,散布谣言和给各封疆大吏写密信,都是他的主意,但事实证明,这么做的效果并不大。
感受到本家侯爷的目光,赵赢也有点尴尬,原来还以为阉贼会不得人心,只要他们登高一喊,就会群起反应,现在看来,自己实在是有点太想当然了。
要怎么说读书人脸皮就是厚呢,心中虽尴尬,面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各位,有句话叫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看阉贼的架势,是想挟辽东和草原之功,对朝政进行妄加干预,那我们不妨就如他所愿,提前奏请内阁清丈全国土地,同时还要给阉贼上尊号”
听了赵赢的话,几个勋贵和国戚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说给叶珣上尊号可以理解,毕竟人家的功劳摆在那,可要清丈土地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觉得被叶珣收拾的还不够彻底
候瀛却是听明白了赵赢的意思,一拍巴掌,赞道:“好主意,先高高把阉贼捧起来,然后找人劝他对土地下手,要知道外面那些藩王们,谁家不是良田千万倾,阉贼此举,跟要他们命有什么区别”
候瀛这么一解释,其他人也都明白过来,其实从前候瀛和**起之流,对叶珣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凡事都得有个前提不是叶珣动了他们的奶酪,看再顺眼也不行啊!
半天没说话的**起终于点了点头,道:“在御史台找个替死鬼,让他上书陛下,封阉贼为辽东王”
说起皇帝,张鸣禄忍不住道:“我说诸位,你们说陛下是不是已经让阉贼给害了这么长时间了,什么病也该好了吧”
**起点点头,继续道:“发动一些宗室去宫外闹,就说必须面见陛下”
按照祖制,大明藩王是不得留京,但不代表朱家所有亲戚都被赶出京了,什么公主、驸马、七大姑八大姨的乱七八糟亲戚多了。
只是**起的这个主意实在不怎么高明,因为这些所谓的亲戚根本没半点权势,到了宫门口,就直接被锦衣卫赶了回去。
皇帝需要静养,那有时间搭理你们
乾清宫,内阁朝房。
杨嗣昌看着刚刚承上来的奏折,两道浓眉不由紧皱到了一起。
奏折是督察院一个叫丁奉的御史所
第四百零七章有人闹事
明朝假太监第407章有人闹事得说叶珣这一手实在太漂亮了,其实主意还真不是叶珣想出来的,而是张冠长这个被叶珣请回来的高参。
皇帝不削藩,但皇帝把自家的土地奉献出来了,而且皇后在有了身孕之后,还能以身作则,主动削减皇宫的各种用度,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
好了,我皇家已经做出表率,下面就看你们皇亲国戚如何应对了。
消息传出,皇后的贤明顿时就在京城传开了,而且还在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
现在所有人提起张皇后的时候,都会伸出大拇指,衷心地说一句“张皇后,当得起母仪天下”
今年的春耕已经开始,有了皇后的配合,户部立刻趁热打铁,向各地派出吏员,进行土地清丈,与之相对应的是督察院的御史们,紧随户部官员之后,监察各地在土地清丈中有没有违法事宜。
方振儒接管督察院后,就一改督察院的作风,讲事实、重依据,若再有人胡乱攀咬别的官员,就地革职拿问。
督察院的风气也顿时为之一变,变得让**起等人都无法适应了。
西厂,议事厅。
天气渐渐暖和,火盆撤走,门窗打开,让清新的空气得以在室内流转,整个人也都清爽起来。
张冠长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官职,不是叶珣不给,而是他不想走。
张冠长告诉叶珣他其实是个很懒散的人,若是做了部门或是一方主官,肯定会坏事,不如让他跟在叶珣身边混吃混喝来的自在。
他都这么说了,叶珣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让他暂时屈居在西厂,以便随时有事能就近同他商量。
“公公打算如何处置**起等人”
京城有西厂和锦衣卫,**起等人的小动作,根本瞒不过叶珣的眼睛。
叶珣也有点为难,他倒不是怕这些人,只是要想好处理了这些人之后,会不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效应。
见叶珣皱着眉头不说话,张冠长继续道:“可以杀一儆百,但留下的这些人,同样也不会就这么甘心,一定会把自己隐藏的更深,以便随时东山再起”
“若是要斩草除根,恐怕闹出的动静太大,也势必会让外面观望的那些藩王们心存畏惧,继而铤而走险”
沉吟良久,叶珣忽地一笑,道:“张兄听过一句话没有叫打土豪、分田地”
“打土豪、分田地”
张冠长跟着叶珣叨咕了一遍,眼前不由一亮,伸出大拇指赞道:“还是公公高明”
不过还没等百姓闹起来,原来皇庄的那些管事们,在一些有心人的怂恿下,就开始闹起来,理由也很奇葩,就是吃不上饭了,要皇帝给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管理皇庄的都是一些跟皇家沾点亲带点故的,不然也干不上这美差。
百十户人家,三四百号人,一齐跪倒在皇宫外面,哭天喊地地求陛下收回成命,给他们留条活路云云。
这还没有向那些皇亲勋贵们下手呢,就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想见,一旦土地清丈完毕,每家超出国家规定的土地都要上缴的话,还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面对这种情况,守卫皇宫的锦衣卫也很无奈,这些人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说是打不得骂不得。
田尔耕前去相劝,结果被一个自称是什么万历老姨小儿子奶妈的姑娘的泼妇,差点没把脸挠开花,吓得田尔耕也不敢出去了,急急忙忙来找叶珣请示该怎么办。
叶珣微微一笑,告诉田尔耕,把宫门守好就行,有闯宫者就地锁拿。
田尔耕被叶珣的态
第四百零八章舆论导向
同往年比起来,今年的春闱大考无疑更令人向往,因为在过去这两年中,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了。
萨尔浒大败举国震惊,然后就冒出个神奇的太监,就在辽东风云激荡之际,皇位三易其主,而现在这位皇帝虽然因为身体不好很少露面,但做出的事却是足够惊世骇俗。
开海禁、平辽东、拒蒙古,现如今又要向宗室开刀,这那一桩那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
当然,有明白的,知道上述这些其实都是叶珣所为,但更多的却是不知情者,甚至很多人愿意把这些功劳看成是因为皇帝圣明,才会出现叶珣这样有能力的太监。
人的思想在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后,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
大考的日期定在四月末,最近京城最热门的话题,当然非那个“关于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有奖征文莫属了,风头甚至盖过了即将开始的春闱考题。
还是那家酒楼,还是一群高谈阔论的士子,大堂里人不少,但除了他们,其他人其实都是在听,很少有说话的。
“诸位,我早就说过,圣明不过当今万岁,别看陛下年岁不大,你看看人家做的那些事,那才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说陛下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也毫不为过”
仿佛永远都是一个模式,有个开头的,然后所有人就着这个话题辩论下去。
“是啊!自古有贤君才会有名臣,看看当今的内阁七老,那一个不是治世能臣尤其是功成身退的叶公公,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叶公公会割据辽东,成为事实上的辽东王,可实际上,人家叶公公一点都不眷恋权势,主动要求取缔司礼监,还政于朝廷,彻底扭转自我大明建国之初,就留下的内宦干政的陋习,说陛下是千古少有的明君,那叶公公也必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太监”
“叶公公在大明早报上留言,对建言被录用的士子,直接授官,此举是不是有些欠妥啊!万一付诸实施,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怎么看”
“这位兄台说的在理,不仅如此,土地清丈一事,肯定也是叶公公在陛下进言,最后才被采纳的,可如此一来,叶公公也必将得罪全天下的地主士绅,这个后果可是无法预料的啊!”
这些人都是做学问的,知道的要比普通百姓多的多,在这个年代,天下与其说是皇帝的,还不如说是士绅们的。
士绅们享受着朝廷最好的待遇,却无需向朝廷缴纳任何税赋,这还不算,这些人仗着自身的权势,大肆侵占土地,使其变成他们自己的私田,而那些失去田地的百姓们,要么沦为他们的佃户,要么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即便是还拥有土地的百姓,也要背负沉重的税赋,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所有的社会矛盾均来自土地。
而叶珣敢向土地开刀,也就等于是触犯了士绅地主们的利益,这些人会放过他吗
想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有人都沉默下去,片刻后,忽有人冷笑一声。
“这些人再厉害,还能厉害过鞑子吗在下家中也有些薄地,如果超出官府规定的数目,在下一定奉劝家中长辈将其交还给官府,这样做即是不给官府、不给叶公公添麻烦,也不想成为被杀一儆百的典型”
“辽东不是中原,在那里可以行破而后立,若在中原也妄动刀兵,岂不是要让天下大乱我想叶公公也不会愿意看到这种结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