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也不知道巴希克这老丈人是怎么想的,居然给了阿茹娜和红袖一支军队,让她们去扫荡德里周边地区。
据巴希克在信中说,英国人的武器也很犀利,叶珣支援的二十门火炮,还不足以彻底打败英国人,所以希望叶珣这个姑爷子,再多支援一些火炮火枪。
看着这封信,叶珣不由沉默下来,支援老丈人没问题,毕竟将来也是为了儿子,不过从内心来说,他并不希望由那个儿子掌控的国家太强大,这不是偏不偏心的问题,而是站在民族立场上说话,叶珣是汉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所以帮可以,但一定要有度,只是这个度却有点不太好把握,因为到目前为止,有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情报,都不是那么清晰准确。
而因为种族地域等等原因,想要弄清印度半岛的确切情报,却也不
第683章 准备远行
一个权倾天下的年轻人突然说要放权,你信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早朝之后,有好事的官员去西厂那边转了转,却发现西厂真的已经摘了牌子,番子们都换上普通士兵军服,正忙着搬东西呢。www
仗着胆子派人过去一问,才知道叶珣真不是说着玩的,裁撤西辑事厂,番子和档头们重新划归军队编制。
这件事一经传出,顿时成了大明今天最爆炸性的新闻。
谁都知道,叶珣主政以来,先以大魄力裁撤司礼监和东厂,现在又将西厂裁掉,这说明什么说明读书人的春天又要到了。
没几个人喜欢太监这种生物,当然,叶公公是除外的,毕竟他为朝廷和百姓做了太多好事。
所以消息一经传出,叶珣的名声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乾清宫、御书房。
小叶震十分不解地看着老爹,道“亚父为何要裁撤西厂”
“因为西厂的实力太大了,如果将来换上一个心思不正的督公,必将是我大明的祸害,亚父不能把这个隐患留给你,再说,还有锦衣卫在,西厂能做的事,他们都能办到”
小叶震十分聪明,从叶珣简单的一句话中,就听出一丝不同寻常的东西,嘴唇动了动,想问却又有些不敢。
看出儿子的疑惑,叶珣微笑道“亚父要去一趟莫卧儿,可能要走一段时间,亚父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要照顾好你的母后”
说到这,顿了一下,才继续道“永远记住,后宫与太监不得干政,当然,你母后也是个例外,因为她是不会干涉你的,记住亚父对你说过的话,沉住气,凡事不轻易表露态度”
小叶震虽然年幼,却也感觉出亚父怎么好像在交代后事一般。
点头道“亚父安心,皇儿这次一定不会再让您失望”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个英雄,那就是他的父亲,随着年纪的增长,虽然开始有人在小叶震耳边搬弄叶珣的是非,但父子连心,在小叶震心中,叶珣这个亚父一直是他崇慕的英雄。
国人有句老话,就是男孩得散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尽快地成长起来。
叶珣这回就打算放手一次,莫欺少年人,康熙十四岁干掉的鳌拜,也是在那一年亲政的,儿子虽然还不到八岁,但叶珣相信儿子也可以的。
而正如叶珣所说,西厂的实力已经太过恐怖,除了他,没人能驾驭得了,辽东的卫字营也一样,先将他们由明转暗,然后再慢慢融入普通人中。
叶珣当然不能对他们说出自己打算离开中土的想法,不然保不齐手下人会生出别样的想法。闪舞www
其实叶珣这么做,也未尝不是在保护他们,一朝君子一朝臣,提前退下来,也免除了将来被清洗的可能。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叶珣对那些昔日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手下们,又何尝不是尽心尽力了
西厂和卫字营对叶珣来说只是一支隐力量,他真正的实力在军队,而这却不是现在能交出去的了。
出行在即,各方面要交代的事情很多,不过就在叶珣还没等启程的时候,安南突然传来消息,权臣胡氏家族同阮氏家族又掐起来了。
安南一直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永乐大帝的时候,曾被大明打趴下过,安南国也降为交趾布政使司,后来因种种原因,到明宣宗时,将所有驻军和官员都撤了回来。
到嘉靖年年,虽然又重置了安南都统使司,但那小破地方从此就再没消停过。
叶珣主政以来,安南倒是老实了,只是胡家推翻黎家,自
第684章 暗流渐起
就大明周边来说,安南目前算是最后一块没有被叶珣插手的地方了,起码表面是这样的。
就拿这次胡莫余刺杀阮家人来说,要不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怎可能会演变成屠杀阮氏满门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叶珣就如同幽灵一样,一直游荡在周边国家的上空,稍有对大明不敬或是出现失控情况的时候,这个幽灵就会现身了。
朝会并不顺利,以方振儒为首的官员认为安南是个泥潭,很有可能被陷进去,所以应该允准对胡氏的册封。
而叶珣和李待问却认为安南是经贸和战略要地,必须将其控制在手中。
朝会上,叶珣已经很少同方振儒等人有争执了,今天也不知是吃错了药还是怎么地,不管方振儒等人赞不赞同,直接就宣布,他将亲自率舰队前往安南。
知道叶珣要去莫卧儿的是袁应泰、张铨这样的亲信嫡系,现在见叶珣借机发飙,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方振儒却被气得老脸通红,直接一甩袍袖就转身而走。
老方大人被气跑了,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叶珣扫视了群臣一眼,冷冷道“本公不在的时候,希望诸位臣工尽心做好分内之事,若让本公知道谁无中生有,搬弄是非,休怪本公不讲情面,好了,都退下吧”
叶珣的表现太反常,很多朝臣暗中都皱起了眉头,这叶公公可是越来越跋扈了,陛下在就敢这样,若照此发展下去,那还得了
小叶震不知是被吓到了,还是在想其他别的事情,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www
回到府邸,叶珣立刻命人把黎温的使者叫了过来。
使者也是黎家人,他不是不想先来找叶珣,只是地球人都知道叶公公的毛病,番邦想见他,不准备重礼,根本连门都进不了,而黎家使者是逃出来的,能坚持到大明京城就不错了,那还有财物给叶公公送礼
所以当听说叶公公召见后,黎家使者激动的差点没昏过去,立刻屁颠屁颠地赶了过来。
一进门就大礼参拜,口中高呼道“奴臣见过九千岁,恳求九千岁救救我家王上”
这家伙是火星来的吧居然又把九千岁这个称呼喊出来了,是道听途说、还是来的时候别人告诉他的
不过叶珣现在不打算追究这件事,淡淡道“起来吧实话告诉你,听说了你们王上的事,本公也深表同情,也有心要帮助你们,不过你也要知道,军队出动是需要大笔军费的,现在朝廷不肯出这笔银子,如果本公决意帮助你们的话,就得本公自己出银子,可本公也不富裕,上那去弄银子”
使者暗道,传言果然不虚,这死太监还真是见钱眼开。闪舞www
嘴里却道“公公放心,军费什么的,包括对公公的孝敬,待收复王城,我家王上都会如数奉上”
听使者这么说,叶珣脸上果然“多云转晴”,点头笑道“如此一来,本公就放心了,不过本公还有个条件,希望你们王上答应”
使者心理“咯噔”一下,心说莫不是叶公公还嫌给的少只是这种事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而且按照常理,宗主国给藩属国出头,貌似不应该提太多条件吧
在使者疑惑的目光中,叶珣缓缓道“我需要租用顺化府十年,本公知道这件事你做不了主,不要紧,你随本公一起出海,找到你们王上后,你把本公的条件告诉他,答不答应,那就是他的事了”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顺化府位于安南最南端,因为处在通往南洋的黄金海道上,所以十分的富庶,一直都是安南的税赋重地。
现在姓叶的张
第六百九十二章临时改道
老方同志也算得上是叶珣的知己了,不过他也只是知道叶珣的为人,却又怎能揣度出叶珣的真正心思
通过今天来拜访他这些朝臣们的表现,老方算是看出来,恐怕新一轮的倒叶潮又要来了。
可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叶珣虽然看似要放权,但除了他,谁能调动军队没有军队的支持,文官们终究是瞎叫唤一场罢了。
在坐的除了一些普通官员,像几位尚书,都是他向叶珣推荐的,算得上是他一党,可貌似叶珣说过,他最反感党派之争,现在这小子又是裁撤西厂、又要出门的,莫不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
想到这种可能,方振儒不由憟然而惊,难道叶珣已经把自己列入了铲除的行列
想想叶珣从前的手腕和做派,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老方不由越想越怕。
人越老越怕死,更何况还是个位极人臣的高官,而人的想法一旦钻了牛角尖,就会越来越偏执。
留下几部尚书,将其他官员赶走后,方振儒命心腹手下守好门户,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随即脸色阴沉地道:“诸位,叶珣怕是要对我们动手了”
在坐的有吏部尚书陈善才,礼部尚书刘文光,工部尚书李庸,刑部尚书高文岗,在加上方振儒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小内阁了。
陈善才皱了皱眉头道:“方大人,此言有些过了吧叶公公虽然跋扈了些,却是个磊落之人,平时也从不干预我们,难不成今天只是在您的府上商谈一些事情,就对我等下手”
陈善才说罢不住的摇头,他可算不上方振儒的嫡系,是老方推荐的不假,但没有叶珣的首肯,他根本坐不上现在的位置,所以心中对叶珣还是十分感激的。
工部尚书李庸摇头道:“陈大人误会方大人的意思了,你不觉叶公公最近很反常吗以叶公公的为人,如果他把我们视做一党,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一听李庸这么说,陈善才顿时也明白过来,因为他平时确实与方振儒等人走的比较近,在朝
朝堂上也是守望相助,说他们是一党,似乎也并不为过。
一想到叶珣对付政敌的手段,在坐这些人都不淡定了。
方振儒人老成精,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不由暗暗点头,人心可用。
“诸位,叶珣掌军权,没有军队的支持,我们有什么想法都没用,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不知诸位发现没有,貌似我们的陛下也已经越来越不满意叶珣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我们要想保命,就必须得到陛下的支持”
刘文光皱着眉头道:“陛下年幼,而且还没有亲政,即便得到陛下的支持也没用啊!”
方振儒微微一笑,道:“之前老夫与刘太傅去辽东接陛下回来,老夫就忽然发现,陛下竟然天纵英才,虽然年少,但想法已经不输于成年人,所以为什么不能让陛下提前亲政呢”
方老头实际还有一层隐晦的意思没说,那就是他们一旦成功让小皇帝亲政,也就有了从龙之功,小皇帝一定会对他们另眼相看,到那时,他们这些抱成团的人在朝堂上,不就可以呼风唤雨了吗
在坐都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老方同志的意思,严格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想想叶珣的实力,众人心中却还是有些没底。
看着众人的表情,方老头没有气馁,缓缓道:“有句话叫众志成城,叶珣离开,也算是给了我们机会,只要计划得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诸位不妨想想,我们还有退路吗”
众人一想,是啊!朝廷最近事多,叶珣东一趟西一趟的,那还顾得上朝廷这边,一旦他腾出手来,准备对官员结党一事开始下手的时候,在坐这些人怕
第六百九十二章临时改道
老方同志也算得上是叶珣的知己了,不过他也只是知道叶珣的为人,却又怎能揣度出叶珣的真正心思
通过今天来拜访他这些朝臣们的表现,老方算是看出来,恐怕新一轮的倒叶潮又要来了。
可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叶珣虽然看似要放权,但除了他,谁能调动军队没有军队的支持,文官们终究是瞎叫唤一场罢了。
在坐的除了一些普通官员,像几位尚书,都是他向叶珣推荐的,算得上是他一党,可貌似叶珣说过,他最反感党派之争,现在这小子又是裁撤西厂、又要出门的,莫不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
想到这种可能,方振儒不由憟然而惊,难道叶珣已经把自己列入了铲除的行列
想想叶珣从前的手腕和做派,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老方不由越想越怕。
人越老越怕死,更何况还是个位极人臣的高官,而人的想法一旦钻了牛角尖,就会越来越偏执。
留下几部尚书,将其他官员赶走后,方振儒命心腹手下守好门户,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随即脸色阴沉地道:“诸位,叶珣怕是要对我们动手了”
在坐的有吏部尚书陈善才,礼部尚书刘文光,工部尚书李庸,刑部尚书高文岗,在加上方振儒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小内阁了。
陈善才皱了皱眉头道:“方大人,此言有些过了吧叶公公虽然跋扈了些,却是个磊落之人,平时也从不干预我们,难不成今天只是在您的府上商谈一些事情,就对我等下手”
陈善才说罢不住的摇头,他可算不上方振儒的嫡系,是老方推荐的不假,但没有叶珣的首肯,他根本坐不上现在的位置,所以心中对叶珣还是十分感激的。
工部尚书李庸摇头道:“陈大人误会方大人的意思了,你不觉叶公公最近很反常吗以叶公公的为人,如果他把我们视做一党,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一听李庸这么说,陈善才顿时也明白过来,因为他平时确实与方振儒等人走的比较近,在朝
朝堂上也是守望相助,说他们是一党,似乎也并不为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