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之所以只带蒙古铁骑出城,叶珣也是有私心的,无数血的教训摆在那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念头始终都铭记在叶珣心中,也会时刻做好提防。
对面女真大营也缓缓打开,随即挥舞着各色旗帜的军队纷纷涌出,而最显眼的当然还是正黄旗。
正黄旗昨天折损最大,但作为努尔哈赤亲自掌管的军队,必须时刻跟随在努尔哈赤左右。
努尔哈赤不改硬汉本色,尽管昨天刚吐过血,却还是让人抬着他的虎皮靠椅来观战了。
此战努尔哈赤真的输不起了,虽然昨天损失不大,但对军心的打击却是无法估量的,正如皇太极所说,如果此战再败,他就真的只能退兵了。
叶珣带着军队来到土堡一线就勒住战马,而努尔哈赤一方也在距离土堡不远的地方停下,中间留足了打斗的空间。
该说的话早已说完,叶珣轻轻挥手,身后的章宝国随即一声令下,三百勇士也同时下马,整好队伍后,迈着整齐的步伐,义无反顾地向场中走去。
虽然已见惯了生死,可看着这些稳步向前的勇士们,叶珣心中还是仿佛有种东西在涌动。
这三百兄弟不知道有几个能活着回来,他们不知道吗为国为民,慷慨赴死,堂堂大中华,能延绵上下五千年,靠的不就是这种永不屈服的精神吗
皇太极早得了努尔哈赤的指示,见明军已经出来,随即命令昨晚精挑细选而出的三百女真勇士出战。
三百女真勇士的队形也很整齐,同样也是杀气冲天,可不知为什么,皇太极总觉自己军队同对面的明军比起来,似乎是少点什么。
明军的武器皇太极也看到了,有点奇怪,因为他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长矛,矛尖比正常矛尖长,整个长矛却又短了很多,而且所有明军用的都是一样的武器,不像女真勇士,只要用着顺手,武器可谓是五花八门。
在场的女真贝勒、贵族、重臣们,那一个不是久经战阵,尚未接战,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已经涌上心头。
因为这支明军实在太沉稳了,稳健的步伐,冷漠的眼神,雪亮的矛尖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让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一队千人左右的蒙古铁骑从一旁驰入,并直接奔向叶珣一方。
叶珣闪目望去,却是大玉儿的父亲桑合带人过来了。
只见桑合纵马来到叶珣身前不远处勒住战马,然后在马上抱拳道:“桑合来迟了,请公公见谅”
叶珣微微一笑,桑合既然是自己来的,而且还只带来这点人马,显然没有得到奥巴的支持,看来这科尔沁部的酋长是该换人了。
“只要来了就好,来吧!看看我汉人的好儿郎”
一切尽在不言中,桑合相信叶珣能明白他的苦衷,答应一声,带着自己的人马进了土墙,然后站到叶珣身旁。
努尔哈赤等人也看到了桑合的队伍,却并未做干涉,已经警告过奥巴,如果他们还敢同明人混在一起,那么此战之后,是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杀!”
随着女真将领的一声怒吼,三百女真勇士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怪叫着扑向明军。
这三百明军堪称铁岭卫中最精锐的队伍了,不是他们的单兵能力有多高,而是他们的协同能力。
在女真兵起步发起冲锋的时候,明军士兵仍是纹丝不动,待到了近前,才忽然挺矛。
“刺、左右刺”
“杀、杀”
随着章宝国的口令,明军士兵使才平时训练过无数遍的动作,而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杀字,转瞬间就化成一股气流,向着猛冲而来是女真士兵扑去。
女真士兵那见过这种打法他们也有用长武器的,可明军的这种拼刺刀动作,其中就有左右拨再刺的动作。
“啊!”
只
第134章 后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百战士出站,只有四十三人活着回来,而且还人人带伤,很多人都是终身残疾。
明军胜了,惨胜。
努尔哈赤在最后一个女真士兵倒下后,也再度昏迷过去,女真大军在静悄悄中撤走了,而且是一路向东,再也没有停留。
叶珣下令将女真士兵的尸体就地掩埋,铁岭士兵不论是伤者还是阵亡的士兵,必须全部带回城去,受伤的救治,逝去的也要重新整理妆容后再行下葬。
叶珣亲自背着章宝国的遗体走在最前头,不管是谁想接过去,都被他瞪了回去,这是英雄、是烈士,叶珣必须亲自送他们回家。
女真人走了,全城军民却再没有像昨天那般欢呼雀跃,所有人自发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用泪光迎接为保卫家园而死伤的英雄们。
无数人簇拥在路旁,从城外到城内,一眼望不到尽头。
叶珣背着章宝国的遗体直接来到城头,对着女真大军远去的方向,大声道:“宝国兄,英灵不远,看到了吗敌人被你们打跑了,父老乡亲得救了,这里的百姓不会忘了你们,这片土地不会忘了你们,曾与你们一起并肩杀敌的袍泽们,不会忘了你们,一路走好”
说到最后,叶珣也说不下去了,眼泪顺着脸颊滚滚而下,他身后的文武官员们,更是早已泣不成声。
没有亲眼见识过这场战斗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些人的感受,更不会知道叶珣在这中间做的种种努力。
将勇士们的遗体安置好后,叶珣宣布三日后给这些壮士举行下葬仪式。
同时命程瑜起草报捷奏疏,向万历报捷,而且报捷方式必须要大张旗鼓,要让所有辽东人都知道,努尔哈赤再次折戟在铁岭城下。
消息传开,整个辽东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们纷纷敲锣打鼓地庆祝,各城文武官员则是喜忧参半,要知道努尔哈赤大军逼近铁岭的时候,可是没有一支军队赶去支援的,现在辽东经略出缺,又没有巡抚,从那方面来说,辽东都是以叶珣为尊了。
而且众所周知,叶珣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现在叶珣再次击退建奴,等于是用实际行动表明皇帝支持他的正确性,叶珣又是这么年轻,肯定是前途无量啊!
想明白这点后,各地的文武官员准备好各种礼物,从四面八方向铁岭涌来。
北方的雨不是很多,似乎是感受到了铁岭军民的悲伤,一大早,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没有停歇过,而今天也正是章宝国等壮士下葬的日子。
就在昨天,叶珣又以辽东镇守的名义,向整个辽东驻军下达了一条命令,命令的内容就一条,从优抚恤阵亡士兵家属,如有克扣抚恤银的,轻则免官,重则杀头,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向叶珣直接禀报。
命令发布后,叶珣亲自将每人五百两银子的抚恤金,挨家送至阵亡将士家中,章宝国家是三千两。
这些阵亡的家属不但会得到银子,同时还会被官府重点照顾,免除所有劳役赋税,而且是永久性的。
这条消息一出,无疑给士兵们吃了颗定心丸,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怕战死后,家人无人管了。
细雨中,叶珣不顾道路泥泞,亲自扶棺为壮士们送最后一程。
墓地距离城池并不远,叶珣还打算在这里建一座祠堂,让这些英灵四季享受香火以及后人们的敬仰。
一阵号炮声过后,遗体缓缓下葬,埋上土,竖好碑,程瑜站在雨中大声宣读祭文,自此才算完成仪式。
看着二百余座新堆起的坟头,叶珣的心又开始有些发堵,要知道一个修习高深内功的人,养气功夫是十分到家的,可叶珣最近却有点多愁善感。
或许是最近太紧张了吧!
叶珣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雨过天晴,阳光仿佛一下又恢复了活力,照射在人身上,竟有种火辣辣的感觉。
战争的脚步已经远去,城池也逐渐从悲痛中缓过神来,街上人来熙往更胜往昔。
叶珣没有接见任何一个
第135章 钓鱼
“哈哈这小叶子,果然没有让吾失望,吾要重赏他、重赏他”
万历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殿内,笑容是最能感染人的,皇帝心情好,连带着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面上也都挂上了笑容。
万历此刻心情这个爽啊!都说建奴如何如何厉害,朝廷为此每年耗资巨大,又损兵折将,却还是让建奴越来越强大,现在怎么样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奴才,就把那个什么努尔哈赤收拾的服服帖帖,看来不是我大明无人,而是之前自己用人不当啊!
可一想到该如何封赏叶珣时,万历不由犯了难,如果叶珣不是太监,那就好办了,即便是加个爵位给他都不是问题,可自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太监封爵的。
官职最高的也就是三宝太监,被封了“钦差总兵太监”难道也给叶珣加个总兵衔是不是有点太低了辽东本身就有好几个总兵,若让叶珣跟他们同级,以后还怎么指挥他们
万历的拿手好戏就是打太极,自己不愿管的事,都交给手下大臣去办,因为叶珣是内臣,这才会亲自过问的。
拿不定主意,干脆把方从哲找了过来,然后让他想想该怎么封赏叶珣,这个封赏不能违背祖制,却也不能太低,总之得让叶珣感念皇帝的恩赐,然后尽早消灭建奴。闪舞
老方同志顿时也有点犯难了,心说老大你也太不地道了吧这叶珣怎么说也是内宦,让我想出封赏,还不如说是让朝廷出面封赏呢!
不过皇帝发话了,老方又一直都是逆来顺受的性子,沉吟片刻,道:“陛下,老臣觉得叶公公身为内监,倒也不适合封赏过高,陛下可以从两方面对其奖励,一是物质方面的,比如说补齐一下历年所欠的粮饷,同时给叶珣本人也赏些金银”
“另一方面,陛下可以提升叶公公的太监品级,老臣觉得可以给他加个司礼监行走太监的名衔”
方从哲这么一说,万历顿时明白过来,太监的最高品级是三品,这没问题,直接赏给他就行,而所谓的司礼监行走太监,则属于荣誉称号了,反正他也不回京,司礼监的事物根本无需他插手。
另外叶珣在外历练几年,性情稳定了,到时回来直接接管司礼监,也算名正言顺了。
想到这,万历点头微笑道:“还是阁老老城谋国啊!就照阁老的意思拟旨吧,之前答应熊廷弼的一百万两饷银还没有起运吧正好,直接拨付给叶珣,另外赏叶珣白银三千两,他一个小太监,没那么多用银子地方,三千两不少了”
方从哲暗中撇了撇嘴,心说你也太小瞧这位小叶公公了,三千两给人家,人家怕是连正眼都不会瞧一眼,这小子现在要是没个几十万家底,我老方管他叫大哥。闪舞
就这样,由内阁拟旨,万历亲自审阅的封赏旨意就新鲜出炉了。
这次满朝上下,包括那些满嘴跑火车的御史言官们,都出奇地没一个跳出来反对。
反对啥呀!人家也没跟你们朝臣抢位置,而且还打败了无数名臣猛将都不能打败的建奴,试问满朝上下谁有这个本事
不过虽然没人反对叶珣的封赏,却还是有人提出了新任辽东经略的人选,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袁应泰。
这也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官声不错。
万历在权衡良久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道奏折,在他想来,叶珣还太年轻,又喜欢闯祸,找个老成持重的人在一旁看着他,也算是对叶珣的一种帮助。
于是加封袁应泰为新任辽东经略的旨意,跟在对叶珣的封赏旨意后面,先后向辽东送去。
叶珣还不知道他又来了新帮手,更不可能知道他已经莫名其妙地进了司礼监。
今天他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彻底解决徐鸿儒。
套用一句现在的话说,这家伙就是个邪教组织的头目,看似长得人模狗样,实则危害无穷,别说在古代了,后世又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忽悠上当
在铁岭城东有条小河蜿蜒穿城而过,在靠近居
第136章 抢先
此时叶珣可以说已经有了极其丰富的战阵经验,但也有个问题,就是与他动手的多为战场上的敌军,真正的武林高手却几乎没有,所以在这方面,他的经验还是欠缺了些。
不过叶珣也有个优点,就是从不小瞧敌人,尤其是这样能做到白莲教上师的人,肯定也不会是个一般的武林高手。
看着徐鸿儒扑过来的身形,叶珣手中鱼竿抖动,那条柔软的鱼线顿时变得如同钢丝般,向着徐鸿儒斜刺而来。
徐鸿儒见状大吃一惊,他虽听说叶珣武功有多么深不可测,但那毕竟是传说,也曾看过叶珣动手,但那也是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是外家功夫,而现在则不然,能让一根柔软的鱼线瞬间变成杀人利器,这得有多么高深的内功
一转念间,徐鸿儒就萌生了退意,凌空一个翻滚,躲过鱼线的攻击,身子在落地的瞬间,脚尖点地,身子猛地向后激射而出。
从刚才徐鸿儒躲闪鱼线的时候,叶珣已经看出这家伙最开始是藏拙了,现在却又向后退,想逃吗来不及了!
叶珣轻喝一声,身子前蹿,手中鱼竿再次挥动,就见鱼竿前端的鱼线仿若忽然有了生命般,闪电般缠上了徐鸿儒的脚腕。
“还是留下吧!”
脚步落地的同时,手臂轻甩,将徐鸿儒从空中拉了回来,随即抬步急纵而上,手掌挥动,向着徐鸿儒的胸口印了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
从徐鸿儒想要逃走,再到他被叶珣用鱼线拉回来,只不过的瞬间的事,待徐鸿儒反过身来的时候,叶珣的掌风也已经到了。
躲无可躲之下,徐鸿儒鼓足内力,硬接了叶珣这一掌。
开始的时候,徐鸿儒的算盘打的很好,同时也很自负,他打算先迷惑叶珣然后趁叶珣不备打伤他,之后在坐下来与之谈条件,最不济也能跟叶珣混个平手,这样也同样可以谈了。
却没想到叶珣根本没有跟他谈的意思,而且出手就是要他命的架势,心中不由疑惑,我跟你有那么大的仇吗
叶珣跟他是没仇,但对这些人有可能带来的隐患,却是深为忌惮的,所以必取他性命。
“碰!”的一声闷响后,两人身边仿佛刮起一阵旋风,草木皆飞。
徐鸿儒闷哼一声,连退数步,嘴角也溢出血丝,脸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再看叶珣,却跟没事人一般,轻声道:“不错,再接我一掌试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