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王安这时也醒悟过来,四下看了看,确定附近没人后,才道:“为何非要等到明天今天去通知百官不也一样吗!”

    叶珣心说不过了今晚,万历怎么可能会挂嘴上却道:“孙纶和崔文升已经在注意你我,今天天色已晚,宫门很快就会关闭,即便你有消息也传不出去,而且我们现在还可以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来迷惑他们”

    王安想想也是,天边已经出现火烧云,显然离黑天不远了,如果是年轻人或许会赶在宫门关闭前把消息传出去,但这种事又怎能假手别人

    沉声道:“太子殿下今晚会不会有危险”




第二百一十八章变天
    明朝假太监第218章变天孙纶死了,御马监群龙无首,这个时候是最茫然,也最容易被人趁虚而入的时候。

    叶珣的声望自不必说了,说他是大明战神好像有点过,但说他是这个时期大明军人的偶像却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叶珣从不端架子,对每个士兵都和和气气的,这一点在叶珣每次进宫和御马监士兵的对话中,就已经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正当御马监的几个将领因孙纶之死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叶珣恰巧从旁路过。

    御马监的普通将领和士兵根本不知道孙纶所干的事,但却知道孙纶一直都与叶珣关系不错,而且叶珣还深得圣眷,所以这个时候由他来临时指挥御马监自然再合适不过。

    叶珣假意推辞一番后,就半推半就地临时接管了御马监的兵权,接管御马监后,叶珣首先对刺客的行为表示严重的谴责,并当场表态,一定将刺客绳之以法,然后叶珣就开始下令。

    第一条就是加强宫门的警戒,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否则格杀勿论,这是叶珣做的以防万一准备,绝不给朱常洵任何可趁之机。

    而第二条命令就是包围乾清宫了,万历现在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但即便知道又能怎么样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叶珣手里,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这时候叶珣想让谁消失,谁就得消失。

    贵妃吗呵呵!这时候恐怕连屁都不如。

    吩咐完之后,叶珣大步走进乾清宫,这还是他头一次挺胸抬头地走进来。

    慑于叶珣的威势,所有看到叶珣的太监宫女,均不由自主地躬下了身子。

    叶珣已经告诉王安去接太子父子了,从现在开始,这里将由太子掌控,万历也将成为过去式。

    在万历寝宫的外殿,叶珣终于看到了身子不住瑟瑟发抖的郑贵妃。

    郑贵妃虽然害怕,却还是有几分胆色的,怒视着叶珣,低声道:“你把我儿怎么样了”

    叶珣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道:“你是说福王殿下吗祖宗有成法,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福王现在应该是在洛阳吧!”

    叶珣不会对朱常洵怎么样,那是朱常洛的事。

    “若我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本宫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郑贵妃咬牙切齿地说着,只是她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怒火在叶珣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叶珣没有再搭理郑贵妃,来到万历的寝宫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进去,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万历。

    “太子殿下驾到!”

    殿外的传禀声打断了叶珣的犹豫,叶珣立刻转身去迎接朱常洛。

    灯火映衬下,朱常洛的脸色仍是一如既往的苍白,却再也无法掩饰眼中的狂喜,这一天他已经等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那天他不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个中的心酸根本就无法用语言形容。

    也正因为如此,他心中对叶珣的感激也是无以复加。

    叶珣仍是一如既往的谦恭,直接跪倒磕头,道:“奴才叩见太子殿下”

    朱常洛忙紧走几步亲手扶起叶珣,叹道:“孤能有今天,皆你之功,卿不负孤,孤也定不负卿”

    一个即将登上皇帝宝座的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属难得了。

    叶珣忙道:“奴才不敢居功,太子洪福齐天,这一切都是定数”

    “哈哈...孤先去见父皇,回头再与你说话”

    朱常洛拍了拍叶珣的肩膀,然后大步走向老爹的寝宫,同叶珣一样,长这么大,他也头一次这般昂首挺胸地去见老爹。

    朱常洛进去了,朱由校却留在了外边,这小子跟历史上描述的对其他事不感兴趣,只喜欢鼓捣木头的木匠皇帝不一样,他的心机显然要比他爹朱常洵阴沉多了。

    只见朱由校靠近叶珣,低声道:“那个人怎么处置了”

    虽



第二百一十九章句号
    明朝假太监第219章句号朱常洛终于从万历的寝宫中出来了,脸上不喜不悲,看不出有太多的反应。

    来到叶珣面前,轻声道:“父皇让你进去”

    叶珣微微一愣,心说你们爷俩聊你们俩的,找我干什么

    见叶珣有些犹豫,朱常洛拍了拍叶珣的肩膀,温言道:“去吧!父皇来日无多,只是想跟你说几句话”

    尽管叶珣有千般不愿意,却也不能违逆新皇帝的旨意,遂点头道:“奴才这就进去”说罢转身向寝宫走去。

    待叶珣的身影消失在寝宫门后,朱由校凑到父亲身边,轻声道:“父亲,皇祖父为何单要见他”

    朱常洛对这个儿子还是很宠溺的,而且因为老爹万历的原因,一直没让儿子受过什么教育,所以一直觉得很亏欠这个儿子。

    摸了摸朱由校的脑袋,道:“谁人能猜透你皇祖父的用心”

    朱由校冷冷一笑道:“我想皇祖父现在一定特别恨叶珣,如果不是叶珣破坏,这时候站在这的就应该是三王叔,而我们父子,怕是已经命归黄泉了”

    朱常洛有点意外,在他心里,朱由校一直还是个孩子,他怎会明白这么多

    事实上刚刚他进去的时候,老爹万历也刚刚清醒了些,看到他后,第一句话就是要他善待兄弟朱常洵,第二句就是要他杀了叶珣。

    就像儿子刚刚说的,没有叶珣的帮助,他们爷俩怕已经被干掉了,更别说站在这了,所以尽管老爹有吩咐,他也绝不会对叶珣下手的。

    就听朱由校又轻声道:“三王叔已经被叶珣看起来了,他说三王叔本应该是在洛阳封地的,出现在京城就是违反了祖制,应该交由朝廷议罪,父亲不要过多干预,以免给人留下不义的名声”

    听儿子一说,朱常洛对叶珣的感激之心更甚,对这样一个有从龙之功,又处处为他着想的家奴,重用还来不及,又怎忍心杀掉

    万历寝宫内静悄悄的,除了躺在床榻上气若游丝的万历,在帐幕后面,还垂手站着两个小宫女。

    越是在这个时候,叶珣越是谨慎,紧走几步跪倒磕头,轻声道:“奴才叶珣叩见陛下”

    “近前来”

    万历说话的声音虽轻,但还是清晰地传入叶珣的耳中。

    叶珣跪爬几步来到万历床边,轻声道:“陛下龙体欠佳,应多休息,您放心,谋害你的崔文升已经伏法,有奴才在,没有人能伤害到你”

    叶珣说这番话的时候,老脸不红不白的,说的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听了叶珣的话,万历原本苍白的脸,瞬间出现了一抹潮红,眼睛也一下瞪的溜圆,扭头瞪着叶珣道:“贼子,你若谋害我大明江山,朕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叶珣叹了口气,道:“陛下,叶珣起于铁岭,出道以来,可有半点对不住大明之处若不是陛下听信谗言,奴才有把握两年内平定辽东,到那时再调我回来,岂不是皆大欢喜另外您也可以安心,奴才是个阉人,做不了谋朝篡逆的事,而且我还会帮助您的后代打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叶珣说到这,嘴角闪过一丝嘲讽,道:“我一心为你朱家王朝,可你却时刻想着算计我,如果我出去之后你驾崩,你床榻后面躲着的人就会把我谋害你的事传扬出去,我说的对吧”

    叶珣刚一进来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有人藏在床榻后面,这个人身上没有杀气,应该不是想暗算自己,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就是万历见改变不了什么,就想拉着自己陪葬。

    试想自己若背上一个弑君的名声,即便朱常洛在感激自己,却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叶珣说完,缓缓站起身,在万历近似绝望的目光中来到床榻后面,然后从床榻后面拎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

    叶珣认识这个老人,他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起居的书记官。

    &nbs



第二百二十章后宫
    明朝假太监第220章后宫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死于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一六二零年八月,而因为叶珣的出现,却将这个时间整整提前了八个月。

    不仅如此,若说万历皇帝是叶珣害死的,似乎也并不为过,如果不是他临时起意去吓唬郑贵妃,万历也不会因惊吓而病情加重,也就更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了。

    所以说万历的死,跟叶珣是有间接关系的,但叶珣的手段又岂止与此

    就在万历皇帝升天的当晚,赫图阿拉的汗宫也传来一声巨响,随着爆炸声,努尔哈赤的寝宫瞬间变成了一堆废墟。

    这是孙洞穷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的壮举,各中艰辛和危险,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努尔哈赤被埋在废墟里当场身亡,这个时候皇太极正在从蒙古返回的路上,代善倒是在赫图阿拉,虽然他很想借机自立为汗,但最终还是没有战胜皇太极的勇气,所以将老爹的尸身从废墟里扒出来后,暂时密不发丧,然后派人速招皇太极回来。

    建州之前因为叶珣的压制,虽然日渐困顿,但随着叶珣的离开,以及策略得当,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甚至可以说实力更胜从前。

    不过女真毕竟是部族酋长制,并不像汉人那样有子承父业的传统,努尔哈赤即死,就必须重新推选大汗,而这个大汗却不一定非得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得看谁更有实力。

    努尔哈赤死的太突然,连个遗诏什么的都没有,所以很多部落首领虽然知道努尔哈赤比较属意皇太极,却也乐得装糊涂,以求在这次新大汗选举过程中捞取最大的好处。

    一时间建州也是暗流涌动,代善选择再次向皇太极效忠,而努尔哈赤的弟弟和他另外几个儿子却开始蠢蠢欲动。

    如果叶珣在辽东的话,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可惜这世上就没有如果的事。

    辽东的消息传到大明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了,而在这五天中大明朝堂上也同样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就是群臣在方从哲的率领下拥太子朱常洛继位,而朱常洛继位后,先是宣布先皇的下葬时间,然后就开始提拔官员。

    在这件事上,历史的轨道并没有跑偏,在叶珣没有进京之前,不管是什么争国本,还是什么妖书案、梃击案,东林党都坚定地站在太子一方,所以朱常洛登基后,并没有忘了这些老哥们。

    刘一璟、韩旷提拔为东阁大学士,直接入阁,周嘉谟任吏部尚书,邹元标任大理寺承,孙如游任礼部侍郎。

    清一色的东林党人,当然还有很多官职小的也都得到提拔重用,由此可见朱常洛对东林党的回报有多大了。

    内廷中王安入主司礼监,东厂仍是魏朝,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此次功劳最大的叶珣,却好像被朱常洛忘了一样,没有任何封赏。

    别人不知道,其实这是叶珣自己要求的,木秀与林,风必吹之,叶珣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如果再不知道收敛,那他离开朝堂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甚至连朱常洛问他是否愿意返回辽东时,都被他拒绝了,尤其是当努尔哈赤被炸死的消息传来后,更坚定了他暂时留在京城的心思。

    叶珣对女真这个部落太了解了,努尔哈赤即死,皇太极首先要做的不是与大明开战,甚至还会主动来求和,以给他整合女真各部的时间。

    所以这段时间辽东是安全的,叶珣唯一向朱常洛建议的,就是不要轻易调动辽东的将领,这样那些将领就可依照他的指示,一面练兵,一面继续给建州放血了。

    新皇登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朝堂



第二百二十一章送别
    明朝假太监第221章送别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西厂的威名也如这寒风一般,越来越深入人心。

    叶珣虽然很低调,但做事却从不低调,而且满朝文武都知道,叶珣在这次新皇登基中是立了大功的,所以对于西厂的存在,都很有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叶珣还是会经常出入皇宫,陪朱常洛说会话,指导一下朱由校的武艺,这是应朱由校强烈要求的,这小子从小底子打的不好,对书本不感兴趣,每天除了研究他那些木头,就是练一会叶珣传授的功夫。

    朱由校很羡慕叶珣高来高去的本事,练的也很用心,只可惜这一辈子都别想练到叶珣的水平了。

    朱常洛每天要批阅的奏折实在太多,再加之本身文化水平也不高,竟也忽略了对儿子的培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对奇葩父子。

    叶珣记得朱常洛登基十几天就病倒了,二十几天就死了,所以在朱常洛登基的头一个月,叶珣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在左右,还好是有惊无险地过来了。

    叶珣不是不想按照历史的轨迹前行,只是他不太喜欢朱由校,总觉这小子心机太深,另外东林党人虽然都已经上位,但就目前来说,还谈不上对朝政有多大影响,所以叶珣就想着让朱常洛这个皇帝当的长久些。

    万历和努尔哈赤因为他的出现已经提前去见了上帝,谁敢说今后的大明不会有新的变化

    一朝君子一朝臣,朝堂从来就不是留人的地方。

    城外十里长亭,叶珣与方从哲相对而坐,两人面前的桌子上只有一坛老酒。

    这位独自支撑大明内阁数年之久的老人终于要走了,是他主动向朱常洛请辞的,朱常洛虽然象征性地挽留了一下,但如今朝堂已是东林党人的天下,方从哲的下岗是再所难免的,所以最终还是批准了方从哲的退休申请。

    老方心情很不错,亲自倒了一杯酒给叶珣,笑道:“想不到老夫为官数十载,最后竟然只有你来送我,能得威震辽东的叶公公如此抬爱,老夫值了”

    叶珣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有侍卫捧着一个包裹走了过来。

    “我知道阁老不喜好这些东西,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阁老不要推辞”

    方从哲为官数十年,有点家底却都让儿子祸害了,虽然朝廷也给了一笔退休金,但对他那一大家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看着叶珣命人把包裹放在自己的马车里,方从哲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转头对叶珣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可是还想回辽东”
1...5455565758...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