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明朝假太监-第344章秘密-历史军事-jieqicms

    

    

    

    

    

    

    

    

    

    cms->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摸dules/article/>书库首页->明朝假太监

    上一页|返回书目|下一页|target_blank>加入书签|target_blank>推荐本书|返回书页

    第344章秘密

    当叶珣返回沈阳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已尘埃落定。

    听说是多尔衮最后用火枪打跑了昆仑二老,叶珣很高兴,不过并没感到意外,因为作为大清帝国的缔造者之一,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才是让人意外的。

    因为处置得当,那晚的骚乱并未给沈阳造成多大损失,而就在叶珣返回沈阳的时候,赫图阿拉也终于传回准确消息。

    皇太极亲率六万精锐,已经沿着刚修好的官道,正向抚顺关扑来。

    情报显示,皇太极此次虽然精锐尽出,但仍留了两万多人马驻守赫图阿拉。

    这样算下来,建州的所有兵马数,就跟叶珣预计的差不多了。

    皇太极此次来势汹汹,而辽东军经过一年多的整训,不论是战斗意识还是作战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但尽管如此,叶珣还是不看好大军正面与女真军队硬拼,兵者,诡道也。

    事实上叶珣一直很佩服皇太极的做事风格,现如今朝鲜战场还没分出高下,他却毅然决然地将大部分兵力从朝鲜撤出,这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毕竟朝鲜战场上已经出现了辽东军的身影,如果此战在败,怕是建州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叶珣也是从不打没把握的仗,人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下令抚顺关和抚顺的军民全部撤回沈阳。

    程瑜还在金州养伤,显然是无法参与这场战事了,而对叶珣的这个决定,曹文诏却是非常的赞同。

    加上从抚顺关和抚顺撤回的兵力,沈阳大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八万。

    这八万军队可不是从前垃圾般的明军了,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

    同时将战场摆在沈阳城外,也可以发挥兵力和坚城的优势,还有件事叶珣没有告诉曹文诏,就是兵工厂内已经生产出三十门熟铁炼制的火炮,而这才是叶珣将战场摆在沈阳城外的最终目的,因为时间太过紧迫,不然叶珣就把火炮拉到赫图阿拉去了。

    随着叶珣的返回,沈阳开始全面备战,一道道军令,也向辽东各城发出。

    按照叶珣的指示,在没有接到命令前,任何军队不得擅自调动,也无需增援沈阳,各自守好自己的城池,不给女真军队劫掠的机会。

    “报!启禀公公,皇太极大军已经到了抚顺关,但不知何故,却停在那里”

    听了斥候的禀报,叶珣并不感到意外,他很清楚,皇太极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如果自己率军在抚顺关抵挡他一下,或许他就不会犹豫了。

    吩咐人带斥候下去领赏,然后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孙洞道:“你觉得李永芳成功的可能性大不大”

    孙洞躬身道:“公公恕罪,属下觉得不论成功与否,头疼的都应该是皇太极”

    叶珣被孙洞的话逗笑了,可不是吗!李永芳要的是建州内乱,从而给他自己打造进身之阶,不论成败,辽东军都是无法参与的,毕竟中间还隔着皇太极的数万大军呢。

    “告诉那个叶赫将领,事成后撤往铁岭方向,但不得进入任何汉人村寨,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叶珣这是预防皇太极实施反间计,将这伙叶赫乱军引到铁岭后,如果没有女真大军追杀,再慢慢将这伙人分散,绝不能给他们祸乱辽东百姓的机会。

    这是叶珣主政辽东以来,第一次真正与女真开战,虽然战端不是他挑起来的,但这次一定要给皇太极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在沈阳南郊有一处山谷,不知何时开始,这里已经变成军事禁区,不过却没有军队驻扎,入口处有军队把守,山坡的险要地段也有岗亭值哨,来往巡逻的流动哨更是不时出现,显然这里隐藏着重大的军事秘密。

    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只是兵工厂的新式火器试验场地。

    按照叶珣最早的交代,要韩平他们在一年内搞出一百门火炮出来,但受限于工艺水平,半年多时间过去,也不过才生产出三十余门火炮来。

    什么事情都需要个过程,叶珣也没有责怪韩平,今天他来,就是观摩新式火炮和经他建议改良后的火枪试射的。

    &nb





第三百四十五章进兵
    
    

    明朝假太监-第345章进兵-历史军事-jieqicms

    

    

    

    

    

    

    

    

    

    cms->书库首页->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d46326>"target"_blank">:11311/摸dules/article/id46326>明朝假太监

    上一页|返回书目|下一页|target_blank>加入书签|target_blank>推荐本书|返回书页

    第345章进兵

    平心而论,皇太极现在有点后悔了,后悔跟叶珣撕破脸皮,后悔这么早就暴露了建州的全部实力。

    如果叶珣能率领辽东军在抚顺关或是抚顺与女真大军开战,或许皇太极还不会有这种感觉,或是这种感觉来得不会这么快。

    但叶珣居然一战未打就全线撤退,这给了皇太极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而且辽东军不但全线让出抚顺一带,甚至一个陷阱未挖,一个地雷没埋,而这显然不符合叶珣阴损的性格。

    事有反常必为妖,难道叶珣是在玩诱敌深入的把戏

    辽东各地对此次女真大军入侵之事的反应,已经陆续送到皇太极手中。

    居然没有一个城池派出一兵一卒驰援的,以叶珣在辽东的威望来说,正常情况下,这些城池肯定是会派兵支援的,那出现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解释、叶珣命他们按兵不动的。

    事实上,皇太极早在赫图阿拉准备了一只万人精骑,就是用来袭击各地援兵的。

    现在看来,女真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叶珣的算计掌控中,所以皇太极才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向沈阳挺进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女真的八旗军虽然名义上归属大金朝廷,但各部族首领对军队仍有很强的控制力。

    这些部族首领们,就如同一只只吸附在大金身上的吸血虫,打仗得是有好处跟着地。

    随着叶珣对建州加大封锁力度,建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州各部族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过,如果此次再这么虎头蛇尾地退兵回去,这些部族首领们非翻盖子不可。

    看来只能是硬碰硬地与叶珣大战一场了。

    皇太极倒是想这么打,但他也知道,叶珣恐怕不会上这个当。

    代善、安费古扬、何和礼、费英东、李永芳等等满汉文臣武将分别坐在大帐两侧,今天的议题就是如何打好这一仗。

    这些人都是同叶珣打过交道的,心里本都不太看好这次出兵,但没办法,谁让皇太极是老大的。

    “列位,此战关乎我大金生死,还望诸位献策献力,只要能打败叶珣,本汗必不吝赏赐”

    皇太极一边说,一边用眼光扫视下面的群臣。

    代善皱了皱眉头,道:“大汗,恕臣直言,此战宜快不宜慢,只是叶珣狡诈,怕是不会与我军决战,所以臣建议,不妨给叶珣下个战书,约其决战”

    说实话,代善前面的话都对,就是后面的主意不怎么地,都说了叶珣狡诈,人家还会上你的当吗

    费英东插嘴道:“正面接战,天下无人是我女真铁骑的对手,叶珣肯定也知道此点,肯定不会与我军正面接战,臣的意思,还是应该在明朝内部想办法”

    在坐的都是皇太极近臣,都知道明朝有个福王最近与皇太极走得挺近乎,所以费英东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皇太极对费英东的话未置可否,其实他在出兵之前,就已经联系了福王朱常珣,告诉他自己在辽东牵制住叶珣,希望他好好把握机会。

    可是这边都快打起来了,朱常珣那边却还是没有一点动静,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

    目光转向李永芳,温言道:“永芳,你有什么好主意”

    李永芳知道皇太极肯定会问他,起身施礼,道:“奴才的想法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给明军丝毫可趁之机”

    “大汗,臣有不同意见”

    李永芳话音未落,一个年轻的声音从群臣中传出,众人举目望去,却是已经被任命为镶白旗副都统的阿济格。

    谁都知道,阿济格能以十五岁的年纪被任命为镶白旗副都统,纯粹是皇太极邀买人心之举。

    不过也别说,阿济格年纪虽然不大,打仗却非常勇猛,跟随代善入侵朝鲜,着实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他才有资格坐在大帐之中。

    皇太极心中有愧,所以对阿济格兄弟一直十分照顾。

    微笑着示意李永芳先坐下,然后对阿济格道:“小鹰已经长出翅膀了,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只要对我军有利,本汗一定大力支持”

    阿济格先抱拳施礼,然后才道:“臣的意思是在开战之前,应该救回多尔衮,以免明军用他来要挟我们”

    还以为他能说




第三百四十六章勤王
    明朝假太监第346章勤王辽东大战一触即发,此时的中原也一样不平静。

    魏忠贤经叶珣进一步提示后,开始了真正的挟天子令诸侯。

    内阁,全换上自己人,六部九卿,按价钱定官位,锦衣卫、东厂、御马监等京城武装力量部门,清一色的嫡系狗腿子。

    至于所谓的东林君子们,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朝堂上下,卖官鬻爵盛行,那些敢说话或是正直一些的官员,要么被排挤下去,要么干脆辞官不做。

    一时间,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大明朝堂也成了魏忠贤的一人堂。

    不过就如同历史上的魏忠贤一样,别看他铲除异己的时候手段毒辣,但对九边的将士还是比较上心的,这家伙显然也有要学叶珣控制军队的想法,所以不但大幅提高边军的军饷待遇,还时不时地对边军将领给予奖励。

    军人没那么多弯弯肠子,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在魏忠贤这样连番攻势下,魏公公的大名也逐渐在军中响亮起来。

    收拾完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魏忠贤的眼睛又盯在了朱家那些藩王身上,而第一个上线的,自然是福王朱常珣,谁让他最能嘚瑟,总是想勾搭朝中重臣的

    按照魏忠贤和他那些高参们的计划,先以皇帝的名义拟了一道圣旨,招福王进京议事,只要福王进京,就给他扣上违反祖制的帽子监禁起来。

    这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计划,收拾了朱常珣,如果其他藩王没反应,就继续对其他藩王动手,直到把所有朱氏藩王全削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削藩之策。
1...8283848586...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