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从前建州是女真说了算,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但现在辉煌一时的大金如昙花一现般,已经被叶公公扫入历史往昔的记忆,若在这个时候还讨价还价的话,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代善最先反应过来,躬身施礼道:“公公但请放心,小人已经命人释放所有奴隶,而且小人对天盟誓,今后一定与汉家兄弟和睦相处”
有了代善开头,其他部族首领也纷纷表态,表示绝对善待汉人等等。
待众人说差不多了,叶珣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淡淡道:“本公欲与女真百姓和平共处,但若有人阳奉阴违,本公也绝不会轻饶,自今日起,建州重新纳入大明统一管辖,正月十六,各城主、部落首领必须到沈阳接受任命,过期不至者,按公然对抗朝廷处置”
说到这,叶珣缓缓站起身,继续道:“今后在辽东这片土地上,任何人都不得再私蓄奴隶,既然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就要学着汉人的样子学习耕种”
“本公知道有些人可能会受不了这样的束缚,所以从现在到年关,有想去找皇太极的,本公绝不阻拦,正月初一开始,辽东军将封锁鸭绿江,再有私自过江者,按通敌论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处”
从前朝廷把这些少数民族惯坏了,不管犯了多大错,以为只要承认错误就可以既往不咎,在叶珣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叶珣很清楚这些部落首领们的心思,以为只要把所有罪过都推给皇太极,就万事大吉,但显然,他们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叶珣说完这通长篇大论后,帐内静了下去,部落首领们显然都在消化叶珣刚才那番话的意思。
片刻后,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部落首领,忍不住道:“叶公公,女真与汉人生活习俗不同,您让我们学习汉人耕种,怕是、怕是”
话虽未说全,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些人养尊处优惯了,让他们去种地,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叶珣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代善,道:“大贝勒,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处理吧!建州怎么也需要个话事的人”
代善一听不由大喜,他等的就是叶珣这句话,有了叶珣的支持,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吞并那些弱小的部族了。
其他部族首领们算是看出来了,叶珣根本就是在偏袒代善,照理说不应该啊!造反建国的可是他努尔哈赤家,按照明朝的法律,爱新觉罗一家,应该是要被祸灭九族的。
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子,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被重用了,这算什么道理
一时间,首领们是又失望又愤怒,无奈这时候已经没有对抗明军的力量了,谁也不想在这时候被杀鸡儆猴。
待首领们退走后,叶珣把代善单独留了下来。
“本公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女真人是游猎民族,让他们耕地,真是有些难为他们,但凡事都是可以变通的嘛!比如说把土地转租给汉人,只要不是欺压剥削,本公是不会干预地,女真人的事,还是要女真人自己管,所以本公不在的这段时间,希望你把建州各方面都捋顺好,千万不要让本公失望,本公也好向朝廷给你请功”
叶珣这番话说的推心置腹,差点没把代善感动哭了,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
差点成为女真大汗的人,脑袋又岂是一般人能比的。
当即附身跪倒,道:“谢公公恩典,小人一定不负公公所望”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代善,叶珣忽然有种感觉,这家伙是不是在跟皇太极唱双簧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皇太极去朝鲜开辟新天地,代善则守着祖宗基业,以便有朝一日皇太极打回来,他也好有个接应。
想到这个可能,叶珣笑了,笑的很开心。
即便是一切从简,待安排完建州这边的事,也已经是三天后了。
叶珣没有再停留,命大军返回沈阳,他自己则先行一步赶往京城。
&n
第三百五十四章小人
明朝假太监-第354章小人-历史军事-jieqicms
cms->书库首页->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f=明朝假太监
上一页|返回书目|下一页|target=_blank>加入书签|target=_blank>推荐本书|返回书页
第354章小人
年关将至,辽东各地早已有了节日的气氛,再加之赫图阿拉被攻陷,今年的节日气氛更加浓重。
相比辽东,京城却是一片愁云惨淡,有个想挂一串红灯笼以示新年喜庆的商家,老板直接就被锦衣卫带走了,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张罗过年的事啊
魏忠贤已经很长时间没睡过一个好觉了,这段时间,他固然尝到了权力带给他的那种满足感,但因为朱常珣的反抗,也着实让他的小心脏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中,仿佛时刻都会停摆一般。
本来叶珣陈兵山海关之后,也算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可很快他就发现,辽东军似乎并无意南下,这可把他吓够呛,如果没有叶珣的支持,他如何对抗朱常珣
因为摸不清叶珣的真实意图,他已经派出几伙手下去询问叶珣了,却因为叶珣在带兵打仗,一直都没有给出具体答复。
魏忠贤又来找皇后张嫣,谁知这个女人更是油盐不进,除了一问三不知,就是一副哀家爱莫能助的表情,差点没把魏忠贤气死。
而这还不是最让魏忠贤害怕的,他已经以朱由校的名义下旨,命附近驻军进京勤王,旨意传出去好多天,除了听说有卫所将领向朱常珣投诚,却根本没有人带兵来京帮他。
这帮武夫想干什么难道想造反不成老子之前的银子都喂狗了
其实魏忠贤十分清楚问题出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那,那就是朝臣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到朱由校了,如果是朱由校亲自出面颁旨,效果肯定就不是这样了。
怎么办难道真把朱由校推出去可朝臣一看朱由校的样子,肯定会看出问题来的,到时候恐怕不用朱常珣出手,京里那些勋贵们就能把他撕了。
随着朱常珣勤王大军距离京城越来越近,魏忠贤那种不妙的感觉也日趋强烈。
外面虽然天寒地冻,司礼监公房内却一直都是温暖如春。
魏忠贤和两大狗腿子,李永贞、王体乾三人,此刻正坐在火炕上轻声细谈着,谈话的内容无非还是朱常珣若真到了该怎么办。
这三个家伙是一条线上的蚂蚱,缺德事都没少干,所以谁也跑不了。
“魏公公,听闻叶公公已经攻破了赫图阿拉,应该就快回来了吧有他在,还何惧朱常珣那个废物”
说话的是李永贞,朱由校大婚当晚,坤宁宫内外都是他安排的,所以自觉同叶珣关系不一般。
王体乾瞪了李永贞一眼,冷哼一声道:“我想请问李公公,叶珣荡平辽东,立国朝前所未有之功业,朝廷该如何封赏他都知道他跟那个女人关系匪浅,他肯定不会留在辽东,那么他一旦回京,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这句话说的魏忠贤心里也不由一惊,这几天只顾着担惊受怕,却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是啊!如果叶珣回来,凭他所立的那些功劳,他肯定是要爬到自己头上去的,况且于公于私,自己也斗不过他啊!
情急之下,竟连今天讨论的话题都忘了。
李永贞张着大嘴,呆愣片刻才道:“他不是说他要一直留在辽东吗他、他不会言而无信吧!”
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感觉底气不足,叶珣什么时候言而有信过
魏忠贤望着王体乾道:“那依你看,该如何办”
“以叶珣之兵消灭朱常珣,然后将叶珣骗进宫来,弄死他”
听了王体乾的话,魏忠贤忽然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发烧啊!怎么竟说胡话
王体乾阴阴一笑,道:“魏公公可是觉得我在异想天开”
“难道不是吗”
“魏公公,我觉得有个人,您有必要见一下”
“谁”
“客印月!”
“你说谁”
听到这个名字,魏忠贤吓得差点没从土炕上蹦起来,整个后背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瞪着惊恐至极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王体乾,片刻后才怒道:“你敢背叛杂家”
这段时间,魏忠贤一直没有停止对客氏的追杀,却不想她竟然就躲在自己最信
第三百五十五章叛军
明朝假太监第355章叛军自打出了洛阳,朱常珣就一路顺风顺水,根本没有成祖皇帝那般磨难,不管到那,都是城门大开,文官笑脸相迎,军队集体倒戈。
虽然朱常珣知道这其中银子的功劳不小,但也从侧面说明,朱由校和魏忠贤确实不得人心,他离那个位置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可不知为什么,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朱常珣却突然感觉有些心里没底了。
现在朱常珣手下除了四五万正规军,还有数万三山五岳的英雄好汉,当然了这些人也都是奔着他银子来的。
对此,张冠长反应最为强烈,按他的话说,他们这是要进京勤王,不是造反,至少表面不是,弄一帮乌七八糟的人在身边,没地败坏了名声。
数次顶撞朱常珣之后,朱常珣已经越来越疏远他了,反倒是一个来自江南的名士与朱常珣越走越近。
这个名士据说是浙江一带的名人,姓古名凤,听着比较女气的一个名字,但一番交谈下来,这位古先生的学识才华,已经深深折服了我们志大才疏的朱王爷。
大军到达真定府外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因为真定知府许茂然竟然不准许他们进城。
要知道大军出洛阳之后,随着军队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浩大,已经没有那处的地方官员敢阻挡朱常珣勤王的脚步,这个许茂然是什么意思想死不成
真定距离京师已经很近,京城外有三大营,二十余万人马,所以这里只有五千多驻军,但这位许大人却怡然不惧,关闭城门后,又募集无数青壮帮助守城,硬生生将朱常珣的大军隔在这里。
朱常珣盛怒之下,立刻就要指挥大军攻城,但却被古凤和魏申拦了下来。
真定虽然没有关外那般寒冷,但这个季节气候就这样,刺骨的寒风依旧能刺透人的心肺,让人感到透骨般的寒冷。
天色渐晚,大帐内的光线也有些暗淡,朱常珣把古凤和魏申以及手下几员武将,王绍禹、刘见义、罗泰等人都召集过来。
“今天的事,诸位想必也都知道了,本王拟定明日许贼再不开城的话,就午时攻城,诸位以为如何”
魏申待朱常珣说完,第一个起身道:“千岁勿急,我等兴的是王师,若非迫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妄动刀兵”
总兵王绍禹撇了撇嘴,道:“什么不要妄动刀兵事情到了今天,我们还有回头路吗别看我们现在好似人马不少,但若朝廷大军云集,这么点人马根本不够干什么的,所以莫将的意思,此事宜早不宜晚,也不用跟姓许的谈,明早就直接攻城”
朱常珣其实比较偏向王绍禹的建议,只是还有点拿不定主意,转头看向一旁的古凤。
这古凤卖相不是一般的好,四十左右的年纪,身材秀长,长相儒雅,颚下一缕长须,看上去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脸上的表情有点僵硬。
见朱常珣的眼睛望向自己,古凤手捋胡须起身道:“魏大人和王将军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本人更倾向王将军的主意,据辽东传回的消息,叶珣已经赶跑了皇太极,若所料不差,他一定会赶回京城,所以我们应在其回京之前拿下京城”
“但还有一样,就是王爷座下人马成分太过复杂,应该趁此机会,进行一次整编,这样也便于王爷更好的指挥,所以在下觉得应按魏大人说的,明早先传书给许茂然,同时整顿人马,然后再一鼓作气拿下真定”
这古凤显然也是个老奸巨猾的主,一番话说的谁也没得罪。
魏申就看这个古凤十分顺眼,起码比张冠长强
猜你喜欢